黃河故道與白馬文化
黃河故道與白馬文化
朱光臨朱中月
自大禹導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黃河開始在浚縣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翻浪揚波,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在陽武決口南徙,它共流經這裡3200多年。在這漫長而悠遠的歷史歲月里,黃河孕育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但也因其流徙不定而使很多曾經燦爛的文化湮滅消亡。處於古黃河右岸的白馬文化,就是一個因黃河流徙而興衰的文化典型。歷史上黃河右岸的白馬山以及因山而名的白馬城、白馬坡、白馬津這一區域因黃河的影響,而出現城池興衰更替、戰事頻繁不斷、民眾信仰變換的特殊的津渡文化,我們暫且把它稱作白馬文化。
要追尋白馬文化,我們首先要弄清白馬山、白馬坡、白馬津在今天的什麼地方。尋遍浚縣和滑縣境域,現在卻找不到白馬山的蹤跡。它究竟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從史料記載中找到它的確切位置。唐《元和志》、宋《寰宇記》均載:「白馬山在滑州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云:「山下常有白馬,群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清一統志》、《重修滑縣誌》云:「縣東北酸棗廟村(酸棗廟村原屬滑縣,1949年10月劃歸浚縣,今屬善堂鎮)南有土山,俗名白馬山,山上有關帝廟,白馬縣、白馬津、白馬坡皆以山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白馬山因黃河屢屢決口(據《滑縣誌》載自漢至宋黃河在白馬津一帶較大的決口就有六次)或因其他原因頹圮,蹤跡湮沒,但故址仍存,在今善堂鎮馬村小學南邊仍有10多米高的土堆,上有1997年重建的關帝廟。《滑縣誌》載「白馬坡在縣東北10公里,古黃河大堤下。」其位置就在浚縣酸棗廟村東、朱村南,一直延伸到滑縣的白道口鎮和棗村鄉,這裡的人們仍稱之為白馬坡。《方輿紀要》云:「白馬津在滑縣西北十里。」《浚縣誌》云:「黎陽縣(故址在大伾山東北)東一里許即黎陽津,南岸為白馬津。」據此可知白馬津的位置在今天浚縣善堂鎮的馬村和滑縣交界處。
古黃河與白馬城的興廢變遷
春秋時這一帶已有城池,《水經注》云:「白馬濟之東南,有白馬城,衛文公東徙渡河,都之,故濟取名焉」。清《滑縣誌》載:「今縣西北十里余有白馬古城。」《重修滑縣誌》:「白馬,春秋衛國漕邑,秦朝時於此始置白馬縣,兩漢因之,晉白馬縣屬袞州濮陽國,後魏置袞州於滑台,白馬亦隨州徙治,隸司州郭,故城遂廢」。北朝及隋唐以後的白馬城已不再指此處,現在滑縣隋唐以後的白馬城遺址也有多處。後趙時,石勒十八騎之一的逯明駐守在白馬津,他在白馬故城附近築新城,即逯明壘。《河南通志》云:「黎陽津東岸有故城,險帶長河,周二十里,戴延之謂為逯明壘。」《浚縣誌》載:「逯明壘址在城東7公里酸棗廟與馬村之間」。《元和志》云:「逯明故城內有逯明台,在滑州北三十里,即白馬津,在天橋津(即黎陽津)東岸。」《水經注》曰:「逯明津又稱白馬津」。《滑縣誌》云:「五代時有六明鎮(即逯明鎮)」。眾多史料證明:逯明壘就是北朝以前白馬城的延續,也是古白馬城津渡城池文化的發展。由於這裡緊瀕黃河,深受水患和戰亂之害,古白馬城屢建屢徙,逯明城也屢廢屢建。自金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南徙,這裡雖還有遼闊無際的白馬坡,但缺少了黃河天險,加之黃河故道遺留水澤和沙灘造成的交通不便,此地在戰略上不再重要,這一歷史重鎮最終被歷史廢棄、湮沒。清乾隆丁丑《滑縣誌》云:「逯明壘遺址尚存」。
古黃河與白馬的戰略地位
白馬城臨白馬津控黃河,北與黎陽津隔河相望,居河南北之要塞,世為兵家必爭之地和行旅客商往來的重要南北通道。自古白馬之險甲於天下,楚漢之勝負由此而分,袁曹之成敗由此而決。《戰國策》載:「張儀說趙王曰:『守白馬之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於大澤鄉,繼而揮師北上,不戰而下陳州。遣部將武臣、張耳、陳余等,領精兵3000人,於七月從白馬津渡河,北取趙地。漢高祖三年(前204年)八月,漢王劉邦使將軍劉賈、盧綰領兵兩萬,騎兵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斷絕楚軍糧道。之後,鎮守白馬津。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進軍黎陽,企圖渡黃河白馬津渡口,尋求曹軍主力決戰。他首先派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為了爭取主動,求得初戰的勝利,親自率領輕騎北上,派張遼、關羽為先鋒,急趨白馬坡。曹軍距白馬坡十餘里路時,顏良才發現,趕忙分兵迎戰。關羽迅速逼進顏良軍,乘其措手不及,斬了顏良(據《浚縣誌》載:顏良墓在縣城東7公里酸棗廟村東南1公里處。1973年,村人取土將墓夷平。1976年馬村群眾將墓掘開),袁軍潰敗,遂解白馬之圍。曹軍沿河而西,袁紹渡河追之,關羽復擊斬袁紹將文丑,順利地退回官渡。白馬坡之戰為曹軍在官渡之戰獲勝打下良好基礎。隋末瓦崗軍曾自此渡河攻佔黎陽倉;北宋末年金兵自黎陽南來,經此直下汴梁。白馬在歷史上的特殊戰略地位,讓這個繁忙的古渡口同時也是個殺聲不斷的古戰場。滔滔黃河水早已遠離了,而古老的白馬津仍默默地訴說著黃河的滄桑巨變。
歷史名人與白馬
白馬津為古黃河的重要渡口,歷代的達官顯貴、文人騷客自此往來於大河南北時,留下了無數的千古名篇。魏黃初四年,曹植在處境險惡、心情悲痛的情況下被迫與弟曹彪分別,悲憤而作《贈白馬王彪》;魏王粲在「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行軍途中作《從軍詩》;南朝張正見徘徊在黃河岸邊,望「金堤分錦纜,白馬渡蓮舟」而《公無渡河》詩成;唐王維在《至滑洲隔河望黎陽懷丁三寓》詩里發出了「故人不可見,河水復悠然」的慨嘆;唐高適的《夜別韋司士》展現了這裡「黃河曲里沙為岸,白馬津邊柳向城」特有的景象;唐劉禹錫在《和滑洲李尚書上巳憶江南禊事》中描繪了「白馬津頭春日遲,河洲歸雁拂旌旗。柳營唯有軍中戲,不似江南三月時」的景色;唐李嘉佑在此而作的《贈衛南長官赴任》成為他眾多贈別詩中的名篇。另有唐岑參的《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宋歐陽修的《初見黃河》,清王鼐的《白馬靈津》等等。最著名的還是詩仙李白的《白馬津》。公元752年,唐代大詩人李白跨馬背弓帶箭來到白馬津,準備北渡黃河,遊歷幽燕。李白站在渡口,大風驟起,頻頻吹起他的衣袖,坐騎昂首向北嘶鳴。李白頓然生情,便揮筆寫下了樂府詩《白馬津》:「將軍發白馬,旌節渡黃河。簫鼓聒川岳,滄溟涌濤波。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倚劍登燕然,邊峰列嗟峨。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這一篇篇優美詩作形成了獨特的白馬「津渡詩」文化,白馬津也因此聞名古今。
白馬的尋根文化
白馬,猶如山西洪洞大槐樹,根植了一種深厚的「移民情結」。嶺南「白馬現象」與中原「槐樹現象」異曲同工,都是歷史的迴音。秦始皇平六國後,派員定「百越」,謫中原50萬人戍守嶺南,屯居邕欽廉三州,至北宋皇祐年間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遷。這些北方移民的後裔,自稱「祖先從白馬來」。宋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儂智高率兵攻佔邕州城,殺知州陳珙等千餘人,建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改元啟歷,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軍前來征剿儂智高後,留軍戍守,駐紮在南郊一帶,實行屯田。宋軍將士久戍邕城,與當地壯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戶,解甲為民。趙宋後亭子、白沙、上堯、老口、坪南(後改為平南)一帶的村落,是當地留守將士的後裔建立的;也有的從是山東白馬苑(山東,古指太行山東。白馬苑指今河南滑縣,包括浚縣善堂鎮南部)遷來的,至今已有76代。宋熙寧年間,交趾李朝派兵攻佔邕州,宋王朝任命陸逵、趙禼為正、副招討使,率領10萬大軍南征,擊潰交趾侵略軍,收復邕州後,又留下一批軍隊戍守,以加強邕州的防務,其中有一部分將士落籍南寧。嶺南的譚、黃、龍等姓後裔都以白馬為尋根地。解放前後,有不少嶺南人先後到河南找白馬尋根。
白馬與民間信仰
滔滔古黃河,在孕育白馬文明的同時也給這裡的人們帶來了許多災難。這裡連綿不斷的戰火使人民經受家破人亡之痛,黃河頻繁的決口使百姓飽受流離失所之苦。為了生活的安定和生命的安全,南北朝時這裡的人們就在白馬城外,黃河大堤上(寺址在今善堂鎮酸棗廟村和李村之間,上世紀70年代拆除)建了一座寺院――佛時寺,希望用佛來鎮住黃河,這和後趙石勒在大伾山東崖雕鑿大石佛以鎮黃河用意相同。從現存的佛時寺北齊武平三年的四面造像碑(1964年秋,文化部借調此碑擬到日本東京展出,因故未就,現藏省博物館)及歷代殘碑的載述可以看出當年這裡佛教的興盛。隨著黃河的南徙,水患遠離了這裡,用佛力鎮黃河已失去實際意義。宋代以後歷代帝王對關羽的崇封,這裡的人們找到了一個新的信仰對象――關帝。在這關羽建功揚名之地,人們對關羽的信仰慢慢超越了對佛教的信仰,關帝廟逐漸取代了佛時寺的尊崇地位。據記載,明清時期浚滑兩縣不論縣城還是鄉村幾乎到處都建關帝廟,尤其是白馬坡一帶,村村有帝廟,家家敬關公。明嘉靖四十年,浚滑人士近廟而居者,捐資在原關帝廟址上(在今善堂鎮馬村)重修廟祠三間,建碑亭一個,並於亭中立白馬坡刺顏良圖碑。此處的關帝廟因其處在關羽刺顏良之白馬坡古戰場上而香火更盛,也更顯尊崇,更有靈氣,「帝廟著靈」被列為滑縣十二景之一。清代張同堂來此瞻拜之後,留下了「匹馬沖開百萬兵,袁軍喪膽魏軍驚。蒼松古柏威靈在,風雨猶聞赴敵聲」的詩句來讚美這一美景。直到民國時期,這裡仍「廟宇巍然,威靈尚在,遠而望之,蒼松古柏森列於崇岡之上,風聲怒濤,猶凜然有生氣」(《重修滑縣誌》)。關帝信仰是人們對白馬英雄的懷想,同時也是白馬文化的延續和發展。這裡還因廟而興起了廟會(農曆正月十六),直到解放前廟會還很盛大(廟會涵蓋今浚縣和滑縣的馬村、酸棗廟、朱村、宋林、魚池、白庄等18個村莊),不但遠近的民眾來敬香朝拜,周邊村莊的社火還進廟表演朝拜。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廟宇被盤踞在這裡的滑縣頑雜兵匪付之一炬。
白馬山、白馬城、白馬津都已成為歷史,但白馬文化仍在延續和傳承。古老的白馬津仍能令人遙想當年商船連檣、千帆競發的繁忙景象,一望無際的白馬坡仍在述說著歷史的滄桑變遷,白馬尋根已成為一種情結,將白馬和「白馬人」緊緊的連在一起。
推薦閱讀:
※帝國大廈每天燈的顏色不同是為什麼呢?
※在大同,約會一定要去這裡!
※《易經》與中國文化心理學
※三年「貴族」養成計劃
※[i·寧德] 半個世紀前的翠屏湖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