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通事」中國第一個翻譯
在我們談論上海近代史時,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當上海成為通商口岸,外國人陸續登陸這座陌生的城市後,誰是他們的第一個翻譯?這個問題至今無解,但是我們可以從卷帙浩繁的史料中找到一個專有名詞——「露天通事」。
「洋船水物登岸,人地生疏。有曾習西語無業之人,沿江守候,跟隨指引。遇有買賣則代論價值,於中取利。因衣多露肘,無室無家,故以『露天通事』名之。」這是葛元煦在《滬游雜記》中的記錄。葛元煦寫的這本書,完成於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有點像今天的旅遊手冊。書中所寫的露天通事,實際上就是翻譯、導遊和打樁模子(指無證攤販)的合體。他們的外語水平應該不會很高,藉助手勢或可會意,但也夠用了。那種結結巴巴的「外國閑話」,就是後來「洋涇浜」英語的先聲。
後來,隨著西方傳教士相續登陸,上海出現了不少教會學校,產生了一批精通外語的人才。同時,商業發展對語言交流是個急切的要求,中國社會的大變革、大動蕩也需要更多的知識分子通過西方語言文字為載體渠道,進行更廣泛的、更高層面的學術溝通與學習。在這種形勢下,官方和民間以及教會等力量還創建了形形色色的外語學校、譯書館和外語補習班。
與正規學校及補習班的嚴肅相對應,民間學習外語的活潑勁頭也一直高漲,因為一般在職場上打拚或在社會上瞎混的上海人也深深懂得,外語可以為他們大大加分,可以獲得比別人多得多的機會。那些沒有機會踏進正規學校的市民與小職員,倒有別樣的聰明與通達,或用漢語滲透到外語之中,或將漢語與外語相互嫁接。他們所說的英語就被譏稱為「洋涇浜英語」。
洋涇浜英語是不通中文的西人與不通英語的中國雜役、仆佣、買辦、商人之間溝通的語言,英文作pidgin-English,漢語音譯為「別琴英語」,這個辭彙本身就是洋涇浜英語的典型。洋涇浜原是上海縣城北面的一條小河,就是今天的延安東路,開埠後成為英法租界的界河。洋涇浜兩岸及橋上逐漸成為商品貿易場所,那麼在那裡使用的夾生英語就被叫作洋涇浜,後來,經過「露天通事」及其他商人的規範,洋涇浜英語也形成了特有的語法和規範。
洋涇浜英語辭彙量少,大概只有700多個單詞,往往一詞多義。早在清末,一些粗通英語的中國人還編寫了一些用中文標註讀音的英語會話手冊,比如廣方言館畢業的楊勛就曾編寫了一本《別琴竹枝詞》百首,將洋涇浜英語編成順口溜,便於初學者熟記。
平時,英美人與中國傭人溝通,也使用洋涇浜英語,但只能作些簡單的交流,無法深入溝通。所以在外僑上流社會中,洋涇浜英語被視為粗俗的標誌,一般歐美人士與中國商人、買辦打交道時,先用正式英語試探,不得已才用洋涇浜英語,否則一開始就用洋涇浜英語就是不禮貌行為。但常住上海的歐美人,平時私下交流也樂意用洋涇浜英語;洋涇浜英語是當時整個中國沿海城市通行的混合語,新來的人都喜歡它。正因如此,1876年倫敦就出版過一本《洋涇浜英語歌謠集》,在1945年專為美國飛虎隊出版的英語《上海指南》中,也介紹了洋涇浜英語的特點。
據《新民周刊》
推薦閱讀:
※舊聞:18年前中國重建鴨綠江大橋內幕
※震撼曝光:法國電視主持人為何說要感謝中國
※高清:中國多地持續反日遊行 香港焚燒美國旗
※中國和世界正在發生的54大變化!今後的世界將難以置信!
※中國古代的星空和希臘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