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 : 馬英九為何創下史上最低民調

四年前馬英九首次就任時,民意滿意度高達六成六,但此後逐漸下降;到了第二任就職前的這個五月初,不同媒體或機構所做的民調雖有不同,但其滿意度就是在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二十三之間──前者是歷任總統民調滿意度最低的,幾乎和限於貪腐困境的阿扁差不多。許多在一月份投票給他的選民都表示後悔投票給他。

馬英九一直給人的印象就是缺乏魄力、沒有執行能力和視野。過去兩三個月,油價和電價上漲,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被開放進口,尤其決策過程反覆,沒有清楚地說服人民,讓人深感馬政府對民生疾苦無感。馬政府就算意識到民眾對於貧富差距的不滿而高喊改革稅制,但當財政部提出證所稅改革方案,馬政府卻未積極協調立法部門來推動,讓人看不出馬英九有推動社會公平的決心。

月前的台北市政府強拆士林王家就已經揭露當前馬政權的侷限:是特殊利益主導的政治加上傲慢的政治權力:原本都市更新是要為了公共利益,但王家事件卻讓人見到政府為了特定建商利益,不惜犧牲民眾權利,而強行拆毀王家。

強拆王家的象徵性在於其並非個案,而是08年後這個幽靈就一再以不同形式出現:以開發觀光之名在東海岸強徵原住民土地,以科學或工業園區之名強徵農民土地,或者此刻正在彰化溪州發生的中科四期爭奪農民水圳,其實捍衛的都是為了特定財團利益。政府所謂依法行政,不過是個藉口──想要實行對利益集團有利的政策時,就會「依法行政」,但如果是觸犯到財團利益時,政府就會公然違法:之前中科三期被法院撤銷環評結論,環保署依卻拒絕要求中科停工;之前台東美麗灣飯店經法院判決違反環境影響評估法,縣政府卻依然發予建照。

辦隨著這些巨大利益的開發,是推土機作為國家暴力象徵的日益粗暴:當苗栗縣政府的怪手開進大埔農田時,台灣社會沒想到政府可以如此土匪;如果那是欺壓弱勢的農民,現在,人們卻見到在怪手在台北市中心公然摧毀一個家族安身立命的祖厝。這幾乎可以說是民主體制下的行政威權主義。

這個服務於特殊利益的金權政治加上威權行政主義的歷史基礎,是台灣不完全的民主轉型。因為與台灣政治轉型同時出現的,是新自由主義式的市場開放和私有化;在這過程中,過去主導發展的國家機器弱化了,部分國家壟斷的資源被釋放出來了,然而發展主義的思維卻仍是主導的價值。同時,民主化過程中也造成金權政治的土壤,讓國民黨和財團重新結盟、對於政治獻金等利益政治的管制寬鬆、選舉制度不利於社會正義等等。

相對的,在兩千年前做為反對黨的民進黨,由於其本質就是反國民黨聯盟,所以是混雜著部分福利政策與解構黨國資本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想像,而無能提出真正的另類社會經濟方案 。政黨輪替後,反商的強烈焦慮加上政治金援的需求(他們沒有黨產),所以亟欲拉攏資本家。因此不論哪一黨執政,金錢始終主導著台灣民主。而此次一月的總統大選,諸多資本家為國民黨站台、恐嚇人民,更是赤裸裸地告訴我們誰是國家的統治集團。

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的民主轉型過程是由威權時期的執政黨主導,缺乏對於轉型正義的追求,因此並未清除威權的歷史遺毒,使得行政權力依然強悍而傲慢。零八年國民黨的重新上台不過是一場欺罔的轉身,本質上並未有太多改變。

因此,財團主導的金權政治和從舊時代轉身而來的新威權主義,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民主的印記。房地產商主導了城市發展的想像、市民生活的景觀,大資本家支配了台灣的國土開發、挾持2012年的總統選舉。也因此,過去四年,台灣的社會運動重新掀起高潮,一波接一波的挑戰這個政商聯盟,而馬政府的低民調更證明了一般民眾的失望與憤怒。

百日前馬英九的連任成功,並不是因為人民肯定過去四年成就(選舉過程中雙方民調相距甚小),而是諸多因素如連任的執政優勢、最後一週財團出來恐嚇民眾的結果。如果馬政府持續不在乎人民的憤怒,持續地顯露權力的傲慢,那麼那個巨大的幽靈將不只惡化他的統治危機,也將會一直纏繞著台灣的新生民主。


推薦閱讀:

人民調解員不得泄露當事人個人隱私
三式聯調+四級聯動=「雙陽經驗」 新民調方法「調」出平安生活
不靠譜的民調——美國前方連線
民調:香港人多贊成2012雙普選
港大假民調:香港反對政改方案比率超支持率

TAG:馬英九 | 最低 | 民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