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朝聖第三天:一、南台錦繡

朝聖第三天 藏曆水龍年五月十五日(2012年7月3日,阿彌陀佛節日)

  明朝儒士陳繼儒曾說:「閉門閱佛書,開門接佳客,出門尋山水,此人生三樂。」

  如今我們循著上師的芳蹤禮謁文殊師利菩薩,悠遊於天地山水間,又有道友相伴左右,這是怎樣的開心的事情!

  然而,弟子們一生之中,在上師身邊的日子太少了。因而朝聖每時每刻都很珍貴,點點滴滴都將留在我們的記憶里,給生命的歷程帶來不竭的暖意。無從知曉這樣的機會一生之中能否還有第二次。

  朝聖第三天的路線圖是南台,中台,八功德水,對談石和西台。清晨的霧靄還未散盡,草葉上的露珠還未滑落,我們就出發了。那時我們還不知道,在這一天里,文殊菩薩會呈現很多不可思議的瑞相。佛經上說,懷著虔誠的心來五台山朝聖,就一定可以見到文殊菩薩。

一、南台錦繡

  南台錦繡峰,又名仙華山,位於台懷鎮南12.5公里處,海拔2485米,台頂周長1公里。五台山的東、北、中、西四台連襟而立,唯南台獨立聳峙,絕然挺拔,所以《古清涼傳》上稱它「靈境寂寞」。

  《清涼山志》云:「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矣。」

  南台的春夏秋三季都風姿秀美,隨處可見瑤草香花。

  早春四月,清冽高寒的五台台頂依然白雪皚皚。然而在錦繡峰山腰間,灰黃色的枯草已經開始變成淡綠,像一幅水彩畫在妙筆之下隨性暈染,映襯在青黛色的山崖上。鵝黃明麗的迎春花最先帶來了萬物復甦的消息,映山紅、紫薇、胡枝子則扶著山石在低處蔓延。它們與山底的桃杏花、楊柳芽一起,妝點著自己的季節。

  至農曆六七月,艷陽高照,碧草連天。五彩的爛漫山花點綴在郁郁青青的小草間。白色的蒲公英、絳紫色的燈籠花、淺藍色的星星花、金黃色的金蓮花等共同編織成漂亮的地毯,覆蓋著山嶺的每一個角落,散發著特有的沁人清甜。

  秋天的南台則是各色山菊花的世界。還有收集了滿山的晨露和溪水而形成的長峽與飛瀑。

  一定是因為文殊菩薩要利益眾生的願力,南台不僅山花爛漫,而且草藥遍地,長松草、雞足草、茯苓、黃芪、黃精、黃連、木瓜、大黃、桔梗、枸杞、天麻、甘草、柴胡、台參、蓁艽、小茴香等。

  晨光熹微中我們一路駛來,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路面多是碎石,車輪捲起塵土,在薄薄的晨霧中飛揚。正是仲夏時節,山野綠草如茵,如織。在接近峰頂時,常看到白色佛塔,它們優美的姿態象徵著佛法的興盛,總讓人悄然動容。南台的空靈靜謐中隱隱有一種高古寂寞的氣象,有如一位聖者已經解脫了世間所有的束縛,絕世而獨立。

普濟傳法

  南台頂上建有石頭砌成的寺廟一處,稱普濟寺。普濟寺為隋文帝詔令修建,明成化間重修。它和北台的寺廟相比,顯得更加古樸。

  寺門不是很高,上師進去的時候需要稍稍彎腰。站在形狀各異的青石板鋪砌的地面上,上師用藏語給同行的僧眾們大致介紹了一下南台,然後招呼弟子們一起來到文殊殿。殿內供奉著智慧文殊,殿前有文殊畫像碑。

  文殊殿的一位出家人熱情地告訴上師說,後殿三間為石碹窯洞,稱為古文殊洞,因為那裡供奉著南台最為古老的智慧文殊像,應是宋元時代的遺物。

  大殿里,上師帶領弟子們頂禮智慧文殊菩薩。在《大自在祈禱文》的唱誦聲中,一行人來到了古文殊洞。老窯洞沒有窗子,洞內清涼,光線很暗,僅有的光亮來自點點明滅的酥油燈,映在古文殊菩薩像的紅衣上。這一尊石雕的文殊像色澤古舊,儀態莊嚴。

  上師供養頂禮畢,來到古剎大殿之間的空地上。

  這塊兒空地的大小剛好足夠讓我們一行共五六十人圍坐其間,不留寬隙,卻不覺擁擠。陽光燦爛溫暖,地面滲透清涼,時而可見從石縫中長出來的嫩綠小草,無聲無息,微不足道,卻毫無造作,悠然自在,泄露了這靈境寂寞里氤氳的無限盎然生機。

  在殿堂入口處幾級石砌的台階上,鋪設一個坐墊,那就成了上師的法座。上師輕輕地坐下來,絳紅色的衣服和身後硃紅色的門牆相映,十分歡喜和諧。兩隻精巧的漢白玉小獅子一左一右立於上師旁,它們脖子上系著黃和紅的哈達,在陽光下煞是好看。兩隻小獅子看上去樣子有點兒頑皮,像是在稍高的地方低頭凝視著上師的弟子們,又像是在守護著師父,可愛又吉祥。

  空地的上方掛著五色的經幡,從一端的屋檐瓦礫接到另一端的院落高牆,在弟子們的上方隨風輕輕舞動。偶爾抬頭觀看,會看到五彩的經幡掩映著四周紅牆圈起的那一方湛藍穹空,恍然如夢。

  在八吉祥傘下,上師拿著不久前剛剛印刷出來的《顯密念誦集》第一冊,慈悲地給弟子們開示道:「今天是阿彌陀佛節日,特別殊勝的日子。在這一天行持善業,可以和阿彌陀佛結下殊勝的因緣,這種因緣能為我們將來的往生遣除很多障礙。我們從東台、北台來到了南台,南台供奉的是智慧文殊菩薩。最古老的智慧文殊像如今還在古文殊洞里。大家在這裡一定要好好發願。

  智慧文殊就是白文殊,今天我給大家傳承麥彭仁波切所造《阿字修法儀軌》,也就是白文殊的修法。這個修法非常殊勝。以前沒有翻譯過來,這次我們在做《顯密念誦集》時翻譯了。儀軌雖短卻很有加持力。法王如意寶曾在光明夢境中見到麥彭仁波切,並於夢中從麥彭仁波切處得到「阿」字修法的灌頂。法王給根基相應的弟子傳授了這個法門。所以「阿」字修法的傳承極為清凈,屬於大圓滿法。所有的佛菩薩的心咒都是從「阿」字來的,如果「阿」字能夠修成,所有的心咒就都可以修成。幾乎所有的法王如意寶的弟子都念了一億遍「阿」字。《念誦集》中白文殊的唐卡非常漂亮。」說著,上師把《念誦集》中的白文殊像展示給弟子們看。

  上師念傳承的聲音委婉低沉,很有穿透力,行雲流水般地流淌在弟子們心裡。時有小狗的叫聲,但是在上師的加持下弟子們的心恬靜安詳,像是佛前一炷清香,輕盈地上升,擴散開來,淡淡地融入虛空中。

  傳承完畢,上師回憶起法王如意寶,接著開示道:「古往今來的很多高僧,像薩迦班智達、龍欽巴尊者包括法王如意寶都對文殊菩薩和五台山有極大的信心。在一生中能來五台山朝聖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以三世十方諸佛菩薩為對境供養七寶,並守持清凈戒律的功德很大,但是不如對文殊菩薩生起信心並朝著五台山的方向走七步的功德大。佛經中說, 向寂靜處走七步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諍辯經》云:『倘若朝此四聖地,五無間罪亦凈除。』四聖地指佛祖的出生地、成道地、轉法輪地和涅槃地。同樣,朝拜五台山也有同樣不可思議的清凈業障的功德。

  五台山是沒有爭議的真正的人間佛菩薩凈土,將來你們可以常常來這裡修行,非常殊勝。修行使我們暇滿難得的珍寶人生有意義,然而人的一生中沒有多少修行的時間,朝著五台山走七步也有很大的功德,何況我們到了這裡,所以在這裡應該護持好自己的心念,精進修行。

  接下來,我給你們傳承《阿彌陀佛修法儀軌》。」

  寺東有一石砌寶塔,為普賢舍利塔。文殊洞後則是一尊白色佛塔,站在塔下俯瞰南台,靜寂的峰頂,竟然蘊藏著無限的生機。高山草甸上,恣意開放的金蓮花,在陽光下,波浪起伏,有時金黃一片,有時間或有星星點點的、隨風搖曳的紫色和粉紅色的小花,讓人想起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詩句,「沉沉龍穴貯雲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移步得金蓮。」在上師的加持下,帶著一顆安靜慈悲的心,美麗的景色、拂面的微風和小鳥的鳴叫好像和以往有些不同,少了些固有與真實,彷佛是幻化在眼前。一切源於上師,就像陽光源於太陽,一切都是上師的化現。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美日兩次「朝聖」--時代的輝煌
從岡仁波齊到倉央嘉措丨一生的朝聖,與世間最美的情郎
朝聖第三天:三 西台掛月 1 蓮師灌頂
信仰真的不可怕

TAG:朝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