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 3D遠距攝影原理探討

必看! 3D遠距攝影原理探討
時間:2010-09-26來源:3D中國論壇作者:snkv3000

一.人眼知識:

A.人為什麼會有立體視覺?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a.人有2隻眼睛,而且位於一側(區別於魚和馬等動物)。b.人眼的解析度很高!可提供足夠多的3D信息。(延伸閱讀:7樓---人眼解析度)c.人眼不會放大或者縮小物體。d.人眼立體感,是實時動態的。而且與外界是對等的。(在小小的半球形構體內)e.人眼其實是複眼。我們看見的畫面其實是無數小畫面拼接而成。(延伸閱讀:7樓)f.人眼的視網膜是球形分布的!1.保證了人眼在任何角度看到的直線,都是直的。空間關係不會畸變。

2.外界的立體關係,都能對應到這個半球形的構體中。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在電影院里看IMAX 3D那麼逼真的原因。)B.人眼的正常視覺:a.平視前方,單眼的最舒適視角大概是50°。b.在這50°形成的視面中,橫向35°,上下20°,是最佳視覺面積。(超過的部分也能看見,但會模糊。)(35°曲線長÷20°曲線長≈16:9,接近黃金比例。)c.在最佳視覺面積里,人眼在注視時角度還要小些。比如大家現在正在看這段文字時,注視視角則大約縮至為20°,如果是看電視,還會更小。很類似於現在的超寬屏電影效果。

另外有人發現,按推薦標準買回來的平板電視,往往感覺選「大」了,就是這個原因。

人眼的分辨力是指人眼對所觀察的實物細節或圖像細節的辨別能力,具體量化起來就是能分辨出平面上的兩個點的能力。人眼的分辨力是有限的,在一定距離、一定對比度和一定亮度的條件下,人眼只能區分出小到一定程度的點,如果點更小,就無法看清了。根據人眼的分辨力,決定了影視工作者力求達到的影像清晰度的指標,也決定了採用圖像像素的合理值。人眼分辨圖像細節的能力也稱為「視覺銳度」,視覺銳度的大小可以用能觀察清楚的兩個點的視角來表示,這個最小分辨視角稱為「視敏角」。視敏角越大,能鑒別的圖像細節越粗糙;視敏角越小,能鑒別的圖像細節越細緻。

二.照相機:A.來歷:仿生學。通過模仿眼睛的成像原理而製成。但是不完美:比如視圖變形,比如寬容度低,CCD/COMS是平面的等等。說白了就是:用照相機來再現3D,先天就有缺陷。

B.何為標準視角: 當單反鏡頭的焦距和影像感測器對角線距離幾乎相等時,單反和人的視野及其視角才相似。要具有標準視角,35mm膠捲相機的焦距需為50mm左右;APS-C畫幅單反,比如佳能500D,COMS大小為22.3×14.9 mm,則需要30mm(50÷30≈1.6 這就是1.6換算係數的由來)。中畫幅,比如哈蘇503CW,COMS大約為60mm×45mm,焦距需為75mm。(係數為:0.66)

參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3809.htm?fr=ala0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2729.htm?fr=ala0 http://baike.baidu.com/view/2616780.htm?fr=ala0

C.人像鏡頭: 一般認為焦段處於85mm的鏡頭最適合拍攝人像,透視變形最小。前面說過標準視角的由來,50mm不是更標準嗎?我猜測,呵呵,僅僅是猜測,前面不是講了是純理論嘛:人眼的視網膜(相當相機的CCD)是球形的,看東西是不會變形的,尤其是在這個立體的世界中。而相機處於標準視角時,在視圖的邊緣,以及在透視關係中,還是會變形。而85mm相當於是在50mm基礎上裁剪而來,保留的是中心部分,保留的也是精華。當然這是打比方。而且事實上也是越遠焦鏡頭,成像變形越小。

那我們選200mm的照人像行不行?也行,但是麻煩啊,攝影師想拍全身像得站多遠?世界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統一的結果就是:85mm是最佳選擇。 還有一點就是:85mm相對於50mm,在CCD大小不變的情況下,有放大的效果。 下面再從中焦鏡頭的角度講這個問題: 通常把標準鏡頭的大約2倍附近的焦距稱為中焦鏡頭,常用的有85mm,100mm(或105mm),135mm三種。中焦鏡頭適當的具有望遠效果,是標準鏡頭視角的1/2,那樣可以去除不必要的景物,突出主題,同時又不像長焦距鏡頭那樣過於壓縮空間感,造成縱向景物的平面化,因此用於拍攝人像的話,臉部和身體的立體感恰到好處能夠體現,如果有條件,盡量使用大光圈拍攝,可以虛化背景,浮現人像主體。D.不同焦段的鏡頭,可視角度是不同的。附圖:【1°= 60′(1度= 60分)】

E.換算公式: 不管鏡頭有多複雜,都可以想像成一個凸透鏡。凸透鏡成像有個著名的公式: 高斯成像公式:1/u + 1/v = 1/f(物距:u像距:v焦距:f) 物距:物體到透鏡(組)光學中心的距離 像距:所成的像到透鏡(組)光學中心的距離 焦距:透鏡的焦點到透鏡(組)光學中心的距離在凸透鏡成像的研究中:當物距大於二倍焦距,則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實像 (物距無限遠時,像距無限接近一倍焦距) 當物距在一倍焦物到二倍焦距之間,則像距大於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 當物距等於二倍焦距,則像距等於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 當物距小於一倍焦距,則光屏上沒有像,成正立放大虛像

F.焦距與成像: 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被攝體在膠片上所成影像的大小。假設以相同的距離面對同一物體進行拍攝,那麼鏡頭的焦距越長,則被攝體在膠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成正比) 例如,使用100mm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其高度和寬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機上使用50 mm鏡頭所拍攝影像的2倍。G.關於望遠效應: 個人認為:鏡頭絕大多數都可看成凸透鏡:可能具有放大作用,比如特殊條件下的微距攝影;但正常情況下並不發揮放大作用。而在實踐中,往往會發現長焦鏡頭也有放大的作用,這不是因為凸透鏡本身物理特性造成的。焦距越長的鏡頭,可視角越小,相應的可視範圍越小。比如佳能500D使用55-200mm鏡頭時,在55mm端的可視範圍大,在200mm端範圍小。但是在這2種情況下,500D的CCD尺寸並沒有變。在200mm端,雖然範圍變小了,但是變「小」的範圍卻依然完整的平鋪在CCD上,反而變「大」了。

推薦閱讀:

理光官方活動,欣然返現8888元!
148.用什麼1~現在的攝影裝備
北望阿爾泰 · 行走秋色中的喀納斯大地(三)
尼康鏡頭字母代表什麼含義?
精美攝影圖片【美景欣賞】

TAG:攝影 | 原理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