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為什麼必須翻開新一頁?

李克強和安倍的正式會談備受關注,意味著中日關係恢復到正常關係。為什麼中日關係必須翻開新的一頁?為什麼中日韓三國必須握手?且來「冰鎮」!

一張放大的照片

今天最吸引眼球的國際新聞,不是俄羅斯客機墜機災難,而是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相互握手的照片,就是那張李克強、朴槿惠和安倍的三雙手交織在一起的照片。全球媒體都在放大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中日韓關係恢復到了2012年的水平,三國關係恢復到正常關係,而標誌性事件就是三國領導人走在一起握手。由於日本在戰爭歷史問題和島嶼爭端上與中韓嚴重分歧,使得東北亞三國的關係跌宕起伏,逐漸降溫,除國際場合外,中韓和日本領導人都互不相見,給三國經濟利益均帶來較大傷害。經過三國3年的交鋒與協調,現在3國領導人首次單獨會晤,表明中日韓關係恢復到最高層級,意味著中日韓三國將把歷史分歧暫時擱置,而是要集中精力面向未來,合作解決現實的經濟挑戰。

換句話說,就是歷史的左手掰腕累了,那麼就換現實的右手來握手,把目光從過去轉移到未來。很顯然,這對東北亞和平及世界和平,都是一件大事。

兩組數據說明得失

現實的右手,主要是指經貿關係及亞洲經濟戰略。東北亞乃至全世界,目前都面臨再一次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威脅。中日韓作為全球第二、第三、第十三大經濟體,為了自身利益和世界責任,都應該攜手合作,努力避免經濟震蕩。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看看中日韓關係惡化後對彼此的經濟負面作用。自2012年9月兩國政治關係趨冷,2013年,中日貿易額同比下降5.1%,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同比減少4%,中國對日投資下降13.3%。2014年,中日貿易額與上年年持平,但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額比上年減少38.8%,下滑幅度之大實屬罕見。

日韓貿易也在下滑,2013年韓國對日出口下降10.7%,從日進口下降6.7%。2014年對日出口下降7%,從日進口下降10.4%。可以看出中日韓由於政治原因,對經貿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日本當然要負主要責任。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中日韓GDP總量已達到15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0%,佔東亞GDP的90%,已超過歐盟,但三國之間的貿易量只佔三國對外貿易總量的不足20%。因此中日韓建立自貿區就顯得十分重要,逐步實現貨物、人員和資本的自由來往,促進各國產業調整和經濟發展。

而如果中日韓還不能在經濟合作中有大的突破和作為,那麼就會出現令亞洲國家尷尬的一幕:亞洲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和重心,但執掌亞洲經濟的,不是亞洲國家,而是外來國家。你看,本走在前面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CP,也就是由東盟10國及中日韓等6國參與的亞洲16國統一市場自貿區,按計劃在今年簽署,但沒有實現。而美國主導的TPP,倒是已經簽署,後來者居上,但中韓兩國卻不在其中。

TPP明顯是區域外國家要來為亞洲制訂貿易規則的舉動,因此亞洲國家得挽起手來,走向「我的地盤我做主」這樣一種境界。好了,要是RCEP談成,將涵蓋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3,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不難看出,中日韓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分歧與摩擦,但在事關全球經濟話語權問題上,三方有可能顧全大局。中日韓領導人發布的聯合宣言說,三國將擴大經濟社會合作,挖掘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和RCEP談判進程。要真是如此,那符合中日韓及亞洲的整體利益。

RCEP vs TPP

RCEP最早由東盟10國提出。2011年2在內比都舉行的第十八次東盟經濟部長會議上,產生了組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草案。在2011年東盟峰會上東盟十國領導人正式批准了RCEP。2012年8月底召開的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經濟部長會議原則上同意組建RCEP。東盟秘書長素林形容這項決議是「一項重大成就」。

在RCEP推進過程中,東盟是「小馬拉大車」,拉到一定程度就拉不動了。其中,中日間的微妙分歧,使得RCEP進展不順。中國主張首先建東盟—中日韓(即「10+3」)自貿區,日本則主張建東盟-中日韓澳新印(即「10+6」)自貿區,這樣東盟挺為難。再接下來,就是中日韓之間因歷史問題和島嶼爭端引發的關係降溫,RCEP也冷凍起來。

美國則乘機強推TPP,最關鍵的是通過給日本的海外出兵鬆緊箍咒,換得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加入了TPP。儘管美方說亞太地區有足夠空間讓TPP和RCEP並存,是互補關係而非競爭關係,但亞洲人很清楚,RCEP是亞洲人主導的,「我的地盤我做主」。而TPP則是美國領導的,是美國為亞洲制定的貿易規則。

TPP目前有12國,其2.0版則要擴大到16個國家,與RCEP的16國數量相等。TPP的下一個目標,是要把RCEP陣營中的印尼、韓國、菲律賓、泰國拉進去。而在RCEP中,則沒有美國、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魯。

西方有人分析,無論TPP還是RCEP,都是「經濟鐵幕」。前者是「ABC」(All But China),後者是「ABA」(All But American)。但是,TPP和RCEP都面臨難產危險,TPP可能因美國議會的分歧而被推翻,RCEP則可能因為亞洲國家的分歧而難以完成談判。況且,TPP就不是一個自貿協定,而是帶有掌控區域經濟的政治目的,一些條款並不鼓勵自由競爭,一些條款還涉及參與國必須修改國內法律,執行的難度非常大。包括日本,對TPP頗有微詞,特別是要求開放日本農產品市場方面。

RCEP倒是比較純粹的自貿協定,但需要中日韓首先達成一致。從中日韓三國自貿區戰略對比來看,日韓參與的範圍和貿易覆蓋面都比中國大。日韓都跟美國和歐盟達成或正在達成自貿協定,而中國跟這兩個世界上重要的發達經濟體尚未達成自貿協定,目前正在分別進行中美、中歐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談判,顯得有些被動。而美國和歐盟,也正在進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談判。

如此來看,中國要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增強話語權,特別是在制訂新規則方面,首先得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的簽署,推動RCEP的談判進程,才能減少TPP對中國的衝擊。

中日領導人「首會」有戲

李克強和安倍的會談,是中日領導人三年半來的首次正式會談。以前習近平和安倍的見面和談話,都是在國際場合,都是非正式的。所以李克強和安倍的談話引人注目。他們談了一個多小時,應該談得比較深入。

中方對日本提出四項要求,擺在首位的是希望日方把握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大方向,第二位是妥善處理和管控歷史等敏感問題。這似乎表明,中日都在謹慎地向前看,「戰爭」、「道歉」等敏感詞,到目前報道中還沒有看到。按照韓國學者的說法,中日韓都致力於把過去的包袱先放一放,先恢復方領導人會談,解決能夠解決且攸關三方重大利益的事。日本學者說,這是中日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從安倍的回應看,他說日本將繼續深刻反省二戰,堅持「專守防衛」政策。從報道看,他似乎沒有提到南海問題,好像也在刻意迴避這個敏感詞。他還說日方願同中方就早日達成中日韓自貿協定開展積極談判。這些都說明,中日關係正恢復到經濟合作為主流的軌道上。

但是,日本會不會在南海問題上「專守防衛」而不與美軍同流呢?這還需要觀察,日本很有可能狡辯,把介入南海看作是「航行自由」的一部分,而不看作是威脅中國主權。日本在南海問題上做文章,從而來擴大自己在亞洲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在經貿領域,日本比中國「佔了先手」。

作者:陳冰

推薦閱讀:

政客火中取栗 中日關係沉至谷底
中日釣魚島爭端,中國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如何看待2016年8月11日日本在釣魚島附近救起數個中國漁民?
中日關係陷冰點 小泉正式下台不悔參拜靖國
在大連理工大學-立命館大學國際信息與軟體學院(簡稱中日國際軟體學院)就讀是一番什麼樣的體驗?

TAG:中日關係 | 中日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