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以人為本仁政思想的價值取向

春秋時期,孔子以仁改造禮,在政治思想領域開啟了以仁理政的先河。戰國以後,諸侯並起,相互爭霸,仁政受到挑戰。作為孔子的思想傳人,孟子同樣堅持仁政,如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霸是「以力假仁」,王是「以德行仁」,前者以力服人並不是心服,後者以德服人,則是心悅誠服。他又以善政與善教比較,說明「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化得民心。仁德、教化本身就體現仁政。統治者「不以仁政,不能賓士天下」,「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則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以民為本:施仁政首先要得民尤其是民心

孟子認為,統治者施仁政首先要得民尤其是民心。他說:「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得民才得天下,相反,失民則失天下,得民在於得其心,失民也在於失其心,民心是最重要的。有道即方法,得民心的方法是積累民之所需求,拋開民之所厭惡,所需所厭以民意為指歸。這也表現為以民憂樂為憂樂,所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統治者所樂不應「獨樂樂」,而是「與人樂樂」,不應「與少樂樂」而是「與眾樂樂」。天下子民皆樂也即君王之樂,或者說君王之樂反映子民之樂,以民為本是仁政的精髓。

另外,需要推恩。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為在家率先垂範,尊老愛幼並推己及彼,以仁愛之心推及妻子乃至於兄弟,進而推及於家國,做到這一點就會得心應手地治理天下。而是否推恩至關重要,「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可以說,推恩是仁政的重要體現。與此相關,他又講擴充,人心中固有的仁義禮智道德只是發端,「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擴充即擴大充實,實際上是把人心所含有的仁義禮智因子通過後天的實踐加以發揚光大,不僅可以齊家,也可以治國平天下。推恩與擴充屬於仁政的實踐,是其實現的重要途徑。

心懷仁義:治國應以義為上,講義則國泰民安

孟子繼承孔子講仁也講義,如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相對而言,仁屬心偏於內在,而義屬行為偏於外在,仁是良心,義則是正路,仁義結合體現良心由內向外的實踐過程。在義與生命出現矛盾時,他主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義,所謂「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為仁政這一正義的事業,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

孟子見梁惠王,兩人對話涉及義利。王說:您不遠千里來將對我國有利嗎?孟子答道:王何必言利?有仁義就夠了。如果王、大夫、士人、庶民都只想著如何利於自己的國、家、身,或者說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彼此利益對立必然引起社會不穩定。如果把利置於義之上,不奪到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不存在講求仁義而遺棄其父母,以及講求仁義而輕慢其君的人。王講仁義即可,何必言利呢?這是告誡統治者治國應以義為上,講義則國泰民安,一味地追逐利益必然造成社會動蕩。

處理義利關係以仁義為上,不應該懷利,如孟子說:「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相反地,「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心懷私利,做事動機不純,人心疏離,社會渙散,國家必然崩潰。心懷仁義,社會有凝聚力,國家必然強盛。心懷仁義為施仁政樹立了正確方向。

恆產恆心:得民心的前提是制民之產

施仁政必須以經濟為基礎,得民心的前提是制民之產。孟子寫道:「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因此,必須「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如果不制民之產,則「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當務之急是發展生產,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具體的目標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重視民生,給予他們適當田地耕種,輔之以副業,生活富裕後再施以道德教化,豐衣足食,理想的社會不難實現。

治理經濟必須從井田開始。他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所謂井田指方里而井,井田為九百畝,分九塊,每塊一百畝,中間部分為公田,其餘八部分是私田,大家先耕公田,之後再各耕自己的私田。如此,耕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百姓親睦。另外,正經界是把田地的多少與社會的等級結合起來,這只是為了有序,在當時是必要的。同時也要「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尤其是減賦稅,實行十分之一的低稅率,減輕百姓的負擔,也是仁政的舉措。

孟子還概括出五項政策:一,「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二,「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三,「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四,「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五,「廛,無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除了尊重賢人、任用能人之外,其他四項都與經濟相關。如對市場存放的貨物不征租賃稅,按照規定價格收購滯銷貨物以免積壓,在關卡只檢查而不徵稅,耕者助耕公田而不徵收私田賦稅;人們居住地沒有勞役稅和額外的地稅,等等。尤其可貴的是,孟子充分肯定這些經濟措施對仁政實施的積極作用。

仁心仁政:以性善為特色的心性論與道德學說為前提

孟子的仁政實際上是不忍人之政,不忍人之政源自不忍人之心,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所謂的不忍人之心是指人的同情心,此心是人先天內在固有的,具體表現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的發端。人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同情心即仁心,在實踐中轉化為仁義禮智道德,道德又轉化為政治,如果「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把仁心當成施仁政的基礎,說明他的仁政思想是以性善為特色的心性論與道德學說為前提的。

雖然孟子討論仁政的政治框架早已成為歷史,其仁政思想的局限性十分明顯,但是孟子把仁引入政治,實現由仁心到仁政的轉變,道德與政治有機地結合,由內聖開出外王,達到內聖與外王的統一,這既是對孔子仁政思想的發展,也為後來儒家仁政思想的進一步展開提供了經典的範式。另外,孟子有關以民為本、懷仁義、制民之產、仁心達於仁政等主張,都體現了儒家倡導以人為本的價值關懷,可以為後世治國理政提供道德層面上的借鑒。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二級研究員)

推薦閱讀:

台灣社會重利愛財之價值取向的解析
改革的頂層設計需要明確價值取向
從「尚德」的價值取向看陰陽家——一種對陰陽五行說的闡釋

TAG:思想 | 價值 | 孟子 | 價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