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7 痛經

7 痛經 痛經是因情志所傷,六淫為害,導致沖任受阻;或因精血不足,胞脈失於濡養所致,以經期或經行前後周期性出現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劇痛昏厥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7.1 診斷依據 7.1.1 經期或經行前後小腹疼痛,痛引腰骶,嚴重時伴噁心嘔吐,腹瀉,甚則劇痛昏厥, 呈周期性發作。 7.1.2 好發於青年未婚女子。 7.1.3 發病常與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等因素有關,亦隨體質及經期、經期前後特徵的生理環境而變化。 7.1.4 婦科及B超檢查排除盆腔器質性病變所致腹痛。 7.2 證候分類 7.2.1 氣血瘀滯: 經前或經期下腹脹痛,下墜拒按,經行量少不暢,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或伴乳脅脹痛。舌紫暗,有瘀點或正常,脈沉澀或弦滑。 7.2.2 寒濕凝滯: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喜溫喜按,經行量少, 色紫暗有塊, 形寒肢冷,或帶下量多。舌苔白或膩,脈弦數或滑數。 7.2.3 濕熱瘀滯: 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腹內灼熱,經行量多質稠,色紅或紫,有小血塊,時伴乳脅脹痛,小便短赤,平素帶多黃稠。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7.2.4 氣血虧虛: 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小腹及陰部空墜,經行量少色淡,質稀薄,目眩,心悸氣短,形寒肢倦。舌淡,舌苔薄,脈細弦。 7.2.5 肝腎虧損: 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經行量少,色暗紅,質稀薄,腰骶酸痛,或頭暈耳鳴,潮熱。舌淡紅,舌苔薄,脈細弦。 7.3 治療方案 7.3.1 辨證施治 7.3.1.1 氣血瘀滯證: 活血理氣,行瘀止痛,方如血府逐瘀湯加減。 7.3.1.2 寒濕凝滯證: 溫經暖宮,化瘀止痛,方如溫經湯加減。 7.3.1.3 濕熱瘀滯證: 清熱除濕,祛瘀止痛,方如清熱調經湯加減。 7.3.1.4 氣血虧虛證: 補氣養血,調經止痛,方如膠艾四物湯合聖愈湯加減。 7.3.1.5 肝腎虧損證: 調補肝腎,調經止痛,方如調肝湯加減。 7.3.2 其他療法 7.3.2.1 中成藥: 根據病情可選用雲南白藥、烏雞白鳳丸、八珍益母丸、益母草沖劑等。 7.3.2.2 針灸: 取關元、中極、氣海、足三里(雙側)、三陰交( 雙側)等穴,實證用瀉法,虛證作補法,也可取上穴用灸法。耳針取子宮、皮下質、內分泌、腎、交感、神門,任選2 ~3穴,用強刺激。也可用貼壓法。 7.3.2.3 推拿: 取腰骶椎兩側阿是穴、中極、血海、關元、八髎、三陰交等穴,持續按壓5~10 分鐘。氣血瘀滯者加肝俞、太沖、膻中等穴;氣血虧虛者加脾俞、胃俞、中脘等穴;腎虛者加腎俞穴。 7.4 注意事項 7.4.1 昏厥,如出現劇烈性痛經先保暖,使經血通暢,再予解痙鎮痛劑。 7.4.2 對青年患者要進行月經生理教育,消除對月經的焦慮和恐懼。保持精神愉快,飲食上注意冷熱,少吃寒涼生冷辛辣之品。注意經期衛生,經期不宜游泳和涉水。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7.5 療效評定 7.5.1 治癒: 疼痛消失,持續3個月經周期未見複發。 7.5.2 好轉: 疼痛減輕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維持3個月經周期。 7.5.3 未愈: 疼痛未見改善。 7.6 病名注釋 本病證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第14 條,第7款;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第1.3條,第8款。
推薦閱讀:

經血有血塊,濃黑粘稠要當心,痛經是小不孕是大,3粥1水要多吃
牛奶那麼好為什麼還會加重痛經
痛經不簡單,這幾種痛經會導致不孕!
男人不懂痛經到底有多痛?把這篇甩他臉上!

TAG: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