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改裝完畢奔向大海:殲10B鎖定"艦載機"? (3)

瓦良格改裝完畢奔向大海:殲10B鎖定"艦載機"? (3) 瓦良格」號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但蘇-33項目上俄國的長期作梗,已經直接導致其無法趕上中國航母進度。因此筆者認為,儘管雙方直到現在依然在不斷討價還價,但蘇-33能夠成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就是說,中國的「瓦良格」號服役後,攜帶的將不可能是俄國的蘇-33。那麼,未來的「瓦良格」號上攜帶的只能是國產艦載機。那將是哪種艦載機呢?又將如何布置呢?

艦載機的選擇,首先應當以國產為主。因為只有立足國產,才能保證作為海軍重要武器系統的艦載機在關鍵時刻不受制於人。中國海軍和空軍目前普遍裝備的先進機種包括國產殲-10輕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1系列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和FBC-1A「飛豹」重型戰鬥轟炸機。作為一種典型的陸基重型戰鬥轟炸機,「飛豹」 的體積和重量過於龐大,而且其機體結構如起落架的設計以及發動機性能也無法滿足作為艦載機的特殊需要,因此首先被排除。那就只剩下殲-10和殲-11兩種。

殲-10是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一種先進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機。使用了翼身融合布局、三軸四餘度數字化電傳操作系統、以JL-10脈衝多普勒雷達和數字中央計算機為主的新型一體化航電火控系統和大量先進複合材料等國內高新技術。機長14.57米,機高5.3米。動力裝置為一台俄制AL-31FN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12700公斤。不帶副油箱,作戰半徑為1100公里,載彈量為約5.5噸。可以加裝分體式空中受油桿。殲-10目前已經開始批量生產,並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服役。

此外,根據目前已知的公開資料,殲-10已經開始形成系列化。除目前已經開始服役的A型外,殲-10最新改進型殲-10B已經進入試飛階段。與先前型號相比,殲-10B有巨大改進。首先是外形上就有很大不同,用新型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取代了早期的矩形進氣道。這樣可以簡化了設計和進氣道的結構,在減輕了飛機重量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了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面。此外,殲-10B座艙的右前側安裝了一部國產新型紅外-光電搜索跟蹤系統,可在無須雷達開機的情況下被動探測敵方目標。機頭雷達整流罩改成向下略微傾斜的橢圓形,而且兩側有明顯的冷卻進氣口,以加強機載雷達的冷卻能力。這都是安裝數字式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典型特徵。同時在坐艙的兩側、發動機尾噴口的兩側以及垂尾的頂端的加裝了新型電子對抗系統,主要用來進行電子對抗自衛。與現役型號的可拆卸受油桿不同,殲-10B在飛機機頭左側安裝了符合國際標準的可伸縮加油探頭。與現役型號相比,殲-10B最大的進步,在於發動機更換為國產WS-10A「太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在整體重量上與俄制AL-31FN大體相當,但推力更大而油耗更小。發動機的換裝是殲-10系列終於擺脫了對俄國的依賴。殲 -10B完成試飛後將取代現役的殲-10A,成為中國空軍的標準配備並進入國際市場。

筆者認為,除了單發不如雙發安全性高這一缺陷外,殲-10B的總體性能已經達到或超過俄制米格-29K艦載機,完全可以滿足改裝為艦載機的需要。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筆者判斷,殲-10B將成為國產輕型艦載機的原型。在此基礎上的改進型將最終作為輕型艦載機出現在「瓦良格」號上。但是,正是由於是輕型戰鬥機。單發的殲-10在最重要的航程/作戰半徑和載彈量等方面都遜色於重型戰鬥機。這樣,就需要殲-11系列重型多用途戰鬥機。

殲-11系列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是中國在引進的俄制蘇-27重型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成功的。該系列包括早期引進俄國散件在國內組裝的殲-11基本型、中期大部分國產化的殲-11A型和現在最新的殲-11B型。其中的殲-11B使用了大量國內目前最先進的技術,實現了「從鉚釘到發動機」的全面國產化。整體性能遠強於俄制蘇-27SMK。部分性能接近或達到俄制最新型蘇-35重型戰鬥機的水平。已經開始批量裝備部隊,是目前國產最先進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

殲 -11B使用了目前中國科研機構所能提供的最先進的綜合化航電火控系統。其核心是中國國產新型數字化1471多功能大型機載火控雷達系統。該雷達系統是目前已知的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用大型機載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對空目標最大探測距離達到350公里,可以同時跟蹤20個目標並同時引導主動雷達制導超視距空空導彈攻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可以有效濾除雜波干擾探測低空-超低空飛行的小型目標,對5平方米的空中目標的迎頭搜索距離為150千米,而且具備強大的抗干擾能力。

同時,1471雷達融合了合成孔徑功能,具備良好的對地(海)面探測能力,和對地面地形的多普勒波束銳化掃描/高精度地圖適時測繪功能以及增搜索跟蹤移動目標和海面目標的功能。對地(海)面探測距離達120公里。殲-11B的機載雷達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先進的戰鬥機機載雷達系統,雷達壽命和可靠性、可維護性是國內機載雷達中最好的。已經達到國際機載多譜勒機械掃描雷達的最高水平。而且該雷達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具備今後在已有雷達基礎上直接升級為數字式電掃描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條件。

此外,殲-11B還裝備了目前中國國產最新型量子阱紅外光電前視探測裝置,其技術已經達到了目前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該系統綜合了國產最新型紅外/熱成像探測儀和激光測距器,可根據目標的紅外輻射源搜索、探測和跟蹤空中目標,當飛行員目視觀測可見目標時,用於確定可見目標坐標、測量距離,並完成瞄準空中和地面目標的任務,對空中中型目標的探測距離達92.6公里。當該系統探測受到氣象條件如雲霧影響時,戰機的機載火控雷達將自動接手進行探測。 殲 -11B使用了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國產全許可權數字式三軸四餘度電傳飛控系統,性能比原型蘇-27使用的俄制模擬式電傳飛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一代,同樣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極大的提高了殲-11B的操作靈活性和機動性。機艙內裝備了目前中國國產最先進的座艙綜合環境控制系統用來保證艙內環境的舒適性以減少飛行員的疲勞度。座艙火控系統實現了全數字化。包括一具國產新型衍射平顯、兩塊國產大型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矩陣和三塊小型多功能彩色液晶顯示矩陣。

這就構成一個非常獨特的「一平五下」系統,整個座艙內只有極少數作為備份用的儀錶。同時還裝備有國產新型綜合導航系統和國產最新型頭盔瞄準顯示系統。殲-11B的新型頭盔瞄準顯示系統不但具備以往頭盔瞄準具的搜索—瞄準功能,還可以將戰機探測系統如機載雷達和紅外光電前視探測等形成的圖像直接顯示在頭盔顯示器上。這比以往單純的頭盔瞄準具要先進得多,可以大幅減輕飛行員的操作負擔。加上國產綜合開放式航電網路系統以及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計算機,殲-11B已經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玻璃化座艙。殲-11B的所有火控探測系統、航電系統和機載自衛/電子戰系統都通過國產新型1553B數據匯流排,與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計算機交聯,構成整體開放式航電網路系統。

同時,殲-11B的機體結構也比原型蘇-27SK有很大改善。由於大量使用國產最新型環氧樹脂基複合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和鈦合金,機體壽命達到一萬小時,遠強與原型蘇-27SK。加之優化了機體結構,殲11B重量大幅減少七百多公斤。這樣一方面可以增載入油量提高航程和作戰半徑,另一方面為將來作為海軍航母為艦載型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殲-11B的機體由於大量使用國產最新型複合材料並噴塗了國產雷達吸波塗料,而且對一些反射雷達波反射面積較大的地方進行了技術處理如對機腹進氣道唇口加裝了屛蔽罩,在進氣道內亦有雷達吸波塗料,因此其隱身性比原形蘇-27有很大提高。但筆者認為,受機體原始氣動布局設計的限制,殲-11B的隱身性不可能像西方媒體認為的由蘇-27的15平方米大幅下降3倍至5平方米,這是不現實的。


推薦閱讀:

兩型航母兩型艦載機同時造,俄承認被中國徹底甩開
艦載機著艦有多難?平均每月犧牲24名飛行員

TAG:艦載機 | 改裝 | 鎖定 | 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