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與他的兩位夫人
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因其精湛的演技、優美的唱腔流芳百世。而在他的身後,有兩位默默無聞、善良大度的夫人一直在支持著他。她們之間互敬互重,她們無私的愛給梅蘭芳的藝術生涯注入了不朽的活力。
梅蘭芳和王明華
王明華絕育陪侍
宣統二年(1910年),十七歲的梅蘭芳正值嗓音變聲期,行話叫「倒倉」,只好暫時脫離富連成班,停止演唱,在家中休息養嗓子。這期間,他既不能再天天吊嗓子,也不能去戲館演出,又剛剛遭到喪母之痛,因而在家心情十分鬱悶。祖母和大伯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於是商量給梅蘭芳說個媳婦,以轉換他的心境。
經人介紹,梅蘭芳迎娶了旦角王順福之女、武生王毓樓之妹王明華為妻。王明華賢淑能幹、貌美懂事,比梅蘭芳年長兩歲。按祖母的意思,蘭芳的母親過早去世,妻子大兩歲正合適,可以更精心地照顧他。
果如祖母所盼,王明華過門後,為人持重,居家勤儉,夫妻恩愛。梅蘭芳倒倉不滿一年,就恢復了嗓音,重新搭上大班唱戲,有了固定的收入。這時,妻子王明華開始操持家政,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不久又相繼生下了一兒一女,取名叫大永和五十。夫妻感情和諧,生活十分幸福。
梅蘭芳成了名角後,演出應接不暇,應酬頻繁不斷,王明華漸漸地也多了一份擔心。她耳聞目睹一些藝人成名後,生活不能自律,作風不檢點,再交友不善,結交些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沾染上吃、喝、嫖、賭的毛病,有的甚至染上吸毒的致命惡習,不僅嗓子毀了,人也墮落了。她決心保護丈夫,一定要他走正道。她決定陪在丈夫身旁,既能照顧他,還可以起到「轟蒼蠅」的作用,。
但要真正陪侍丈夫左右卻又談何容易!由於當時封建意識濃厚,婦道人家只能在婚娶、祝壽舉辦私家堂會演出時,才有機會看得到唱大戲的場面。那時婦道人家連到戲院看戲也算是傷風敗俗的舉動,更甭提進入清規戒律嚴而又嚴的後台了。如果懷孕,挺著大肚子就更加困難和不方便了。王明華思慮再三,不顧一切勸阻,毅然做了絕育手術。她巧妙地女扮男裝進入戲館後台,不僅在生活上照顧丈夫,還以她特有的細膩眼光幫助梅蘭芳改進化妝,設計髮型和改進服飾。在她的精心幫助下,梅蘭芳的扮相更加俊美得體,表演越發蒸蒸日上,聲名遠播在外。
從此梅蘭芳不論是到戲館演出,還是外出參加應酬活動,王明華都形影不離陪伴在丈夫身邊。1919年梅蘭芳作為中國第一位京劇藝人到日本演出時,她也相隨同去,還負責掌握梅蘭芳的演出業務事項。東瀛訪問演出的成功,使梅蘭芳的聲譽又高漲一層,而她也備受讚揚。從此梅蘭芳對家中事務概不過問,全由妻子一手掌管;外出演藝事務,也尊重她的意見,由她安排公事。她在為丈夫扮戲改進化妝、髮型、服裝和畫樣如何協調得更典雅方面也越加精心,越加考究精美。梅蘭芳事事依著她,尊重她,可以說是事事都離不開她。夫妻二人形影不離,相處和睦,事事順利,令周圍的人羨慕不已。
為了各種活動的場面需要,王明華非常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常去前門外瑞蚨祥、謙祥益兩大綢緞莊選購綾羅綢緞衣料、皮貨,按照當時的時尚定做衣裳。她經常穿著最時尚的鑲著各式花邊的芘芭式小襖和露出腳面的裙子,也學會了穿半高跟的皮鞋。北京著名的金店天寶首飾的鑲嵌珍珠、翡翠等寶石的耳環、花別針、項鏈和手鐲、戒指等也由專人送到家裡來供她挑選購買。她最喜歡碧綠的玻璃翠,胳膊上常年不變地戴著一隻翠手鐲,其他飾品則隨同身上穿的衣裳色彩、場合不同有所更換。當時國際友人到北京訪問以參觀故宮、觀梅劇、到梅府做客為在京三大盛事。王明華作為梅府的女主人在家中接待賓客,儀態大方、典雅端莊,獲得交口稱讚。
梅蘭芳和福芝芳
福芝芳入門添丁
不料一場麻疹病奪去了王明華一雙兒女的性命,孩子的夭折猶如晴天霹靂,擊倒了她,也使本來幸福安寧的梅家陷入極大的悲痛之中。原來,梅蘭芳的大伯梅雨田夫婦生的幾個孩子都是閨女,沒有兒子。這樣一來,梅蘭芳在家族裡就是兩房的獨生子,兩兒女的夭折斷了梅家的香火,給整個家族出了一道絕大的難題。王明華娘家為了安慰王明華,建議收養侄子王少樓做兒子。但梅蘭芳思忖再三覺得不妥,考慮到自己還不到三十歲,還年輕,可以自己生,領養他人孩子多有不便。顧大局、識大體的王明華無奈只好認可丈夫的想法,於是同意梅蘭芳再娶一房妻室生兒育女,完成她本人未能盡到的責任。
說來也巧,當時梅蘭芳的老師吳菱仙收了一名女弟子,名叫福芝芳, 年方十六歲,已進入城南遊藝園女坤班獻藝。福芝芳出生在北京宣武門外一戶滿族旗人家庭,外祖父是靠吃皇俸為生的滿旗軍官,膝下只有一女。民國後,收入中斷,家中生活貧困。福氏女19歲時嫁給了一個做小食品生意的人,兩人性情不合,她懷孕不久後就逃回了娘家,發誓不再回婆家門。她在娘家九月懷胎後生下一個女兒,取名福芝芳。福氏雖家境貧寒,沒有文化,但她為人正派,有俠義之風。她體魄健壯,頗有男子風範,在大雜院的旗人鄰里中都稱呼她為福大姑。凡有麻煩費力事,別人求到她,她均兩肋插刀,在所不辭。她在家裡生下福芝芳後,就以做小手工藝——手工削制牙籤為生。福芝芳從小不愛出門,以小花貓為伴,稍長與鄰里姑娘一起在炕頭上繡花戲耍。當時一起戲耍的姑娘有果素英(嫁程硯秋)、馮金芙(嫁姜妙香)等人。十四五歲時向鄰居吳菱仙老師學唱京劇。外祖父去世後,只剩下她母女二人相依為命,母親每日要陪伴女兒上戲館演出。
一天,吳菱仙帶福芝芳到梅家索取梅蘭芳的劇本《武家坡》,秀麗文靜的福芝芳引起了梅蘭芳周圍的人和王明華的注意。1921年的一天,吳菱仙老師和羅癭公先生受梅家之託,來到福芝芳家說媒。當時,坤角登台獻藝在社會上還是件新鮮事兒,時有不良紈絝子弟伺機騷擾。福母整日為女兒提心弔膽,正想有合適人家就把女兒嫁出去。梅蘭芳人品好、藝術好,當時已走紅,雖然已婚,但福母了解到王氏夫人不能再生育的情況後,就答應了這樁婚事。但她表示,自己雖家境貧寒卻是正經人家,不以女求榮來嫁女兒,她不要定金和聘禮,但提出兩項條件,一是她的女兒不做二奶奶,要與王明華同等名分;二是因膝下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必須讓她跟著女兒到梅家生活,將來梅蘭芳要為她養老送終。梅家與王明華對此均表同意,於是梅蘭芳與福芝芳結為伉儷。
梅蘭芳、福芝芳婚後十分恩愛,次年生下一子,取名大寶。孩子出生第三天,福芝芳就遵母親的指點,叫奶媽把孩子抱到王明華屋,算是她的兒子。因為王、福二人姐妹相稱,王明華年長為姐,第一個孩子應當屬於她名下。孩子在王氏屋中住了一個月。滿月那天,王明華把親手縫製的一頂帽子給孩子戴上,讓奶媽把孩子抱回福芝芳屋中。她感謝福芝芳讓子的深情厚意,向她道謝,還懇切地解釋說,姐姐身體不好,家中雜事須她料理,妹妹年輕健康,精力旺盛,又有孩子姥姥在身邊幫助照看,所以拜託妹妹呵護好梅家的這根苗。對此福芝芳極為感動,二人的感情更加融洽了。
艱難歲月里的平淡生活
福芝芳嫁給梅蘭芳後,就終止了演藝生活。她性情文靜、為人厚道、不多言語,在家中照顧梅蘭芳日常生活,頗得梅蘭芳的疼愛。她因出身貧寒,幼年沒有上過學,沒有受過什麼文化教育。梅蘭芳特為她聘請了一位中年女教師,常年住在家中。每日上午讀書、識字、學文經。她聰明、伶俐又好學,十分勤奮。慢慢地,她從只能識讀簡單書信直到能讀古文和白話文的小說作品。看小說的愛好伴隨她終身,那一直是她最喜愛的消遣。
福芝芳和梅蘭芳感情十分恩愛,婚後十四年中先後生了九個孩子。頭生是一個男孩,又添了一個女兒。第三、四、五均是男孩。六、七、八又連生了三個女孩,最後一個是小兒子葆玖。她的頭兩個孩子均未長大,一場麻疹奪去了兩個孩子的性命。第三個兒子叫葆琪,自小聰明、伶俐,長相酷似梅蘭芳,一雙大眼睛尤其有神。全家及梅家的賓客都非常寵愛他。葆琪六歲時入讀外交部街小學,學習成績出眾,是有名的好學生。不幸9歲時患了白喉不治之症,夭折了。梅蘭芳至此生下的頭五個孩子(包括王氏夫人生的兩個)均未能養大。因此對活著的兩個兒子就異常嬌寵。當時聽說清末有一對長壽的雙胞胎老頭,活到95歲,名叫葆琛、葆珍,梅蘭芳希望活著的兩個兒子能長大成人,就給他們起了兩位長壽老人的名字,老四叫葆琛、老五叫葆珍,祈禱上蒼保佑這兩個孩子能長壽。
1932年,梅蘭芳全家為了避難,南遷上海,在滄州飯店住了近一年時間。眼看時局不見好轉,福芝芳又懷身孕,將要分娩,梅蘭芳決定租一處房子暫時安家,就在當時的法租界馬斯南路87號的一個弄堂盡頭租下程潛先生的產業。這是一幢四層樓的法式花園洋房,可取之處是花園和一所小學只隔一道籬笆牆。當時綁拐有錢人家小孩的事時有發生。梅蘭芳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與小學校長商量後,在籬笆牆上開了一扇門,孩子們上學可以直接從花園進入校園,不必走大街繞小巷,安全了很多。梅蘭芳為了表達謝意每年都組織義演為這所小學募捐。
抗日戰爭時期,梅蘭芳時常遭受日本人的糾纏和騷擾,他非常憤怒,決定要讓兩個兒子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就把他們送到內地貴陽清華中學去讀書。他擔心孩子們在路上被人識破是梅蘭芳的兒子而招惹麻煩,就把兩個兒子的名字改為紹肆、紹武(即小名小四、小五諧音)。抗戰勝利後,紹武因覺得葆珍缺少陽剛氣,就一直堅持用紹武這個名字。
福芝芳和梅蘭芳共生了九個孩子,五男四女。可惜只有四個長大成人,即葆琛、葆珍(紹武)、葆月、葆玖,孩子們都是雇請奶媽喂大,由孩子們的外祖母負責管理。福芝芳上午讀書,下午閑暇時,就同鄰居、一位醫生的妻子學習編織毛線活計。福芝芳心靈手巧,沒多長時間就精通了編織技法,會織各種花針。這又成了她的一個消遣。孩子們穿的毛衣毛褲都是她精心編織的。
解放後,梅家從上海遷回北京。北方冬季較南方寒冷得多,梅蘭芳60歲後體形也較前發了福,現成的羊毛衫褲已經有些緊了,穿著不舒服。福芝芳和她二十多年的貼身保姆俞彩文一起給梅蘭芳編織了毛衣、毛褲和毛背心。王府井百貨大樓開張營業時,她一下買了十多斤深棕色的毛線,為丈夫和三個兒子各織了一件開衫毛衣,還給一家大大小小織了不少各種顏色的毛線圍巾,深得大家的喜愛。
最後的日子
王明華在自己孩子夭折後一蹶不振,悲痛欲絕,時常半夜間猛然驚醒,徹夜不能入睡。她時常心口痛,不思飲食。她再也打不起精神梳妝打扮陪丈夫去戲館,外出應酬了。福芝芳入門後接連生下了梅家人渴望的子女。梅蘭芳有了子嗣,對孩子百般寵愛。王明華為梅家高興,但對自己做了絕育手術更加懊悔不已,情緒愈來愈消沉。不久又染上肺結核病,久治不愈。王明華擔心自己患的肺結核傳染病會傳染給一家大小,更擔心傳染給梅蘭芳,影響了他的演藝事業,便決意離開家。她在一位特別護士劉小姐的陪同下,到天津馬大夫醫院治療。
夏季休暑不演出時,梅蘭芳和福芝芳同友人常到香山避暑小住,他們很喜歡香山這個地方。當王明華病重以後,梅蘭芳和福芝芳決定在香山附近為她選擇適宜的墓地。1929年初,王明華在天津病危,梅蘭芳和福芝芳一面派人趕往天津,一面為安葬王明華選購墓地。經反覆比較,決定購置香山腳下東北邊一塊風景優美的名為萬花山的山坡地,選購這塊山地也因萬花山的「萬花」與梅蘭芳的字「畹華」諧音。這塊山地包括七個小山頭,方圓共約十七畝。梅蘭芳親自僱人平整,修建出一塊墓地,又差人在四周栽植松柏圍牆, 南邊正中栽了兩棵倒垂槐( 又稱龍爪槐 ), 等待王明華靈柩的到來, 擇日下葬。
王明華在天津去世後,按規矩應由她的子嗣將其靈柩接回北京,而王明華膝下無兒女,福芝芳當即決定由自己的親生兒子葆琪作為王明華的孝子到天津去接靈柩。因葆琪患了白喉,改由年僅三歲的葆琛(葆琪之弟),由管家劉德君抱著,盡了孝子之禮。就這樣梅蘭芳夫婦攜帶葆琪、葆琛和葆珍(紹武)給王明華戴孝送葬,用金絲楠木棺材裝殮,葬入萬花山墓地。
1961年8月8日,梅蘭芳患心肌梗塞在北京病故。人民政府給予他崇高的國葬禮遇,天安門和新華門均降半旗誌哀,並決定將他安葬在八寶山烈士公墓瞿秋白墓旁的墓穴。福芝芳當即要求把他安葬在萬花山自家私人墓地,與王氏夫人合葬,不要火化,要用棺木安葬。周恩來總理尊重家屬意願,由國務院安排施工,在香山萬花山修建墓穴。福芝芳親自驗視,把保護完好的裝殮王明華的金絲楠木棺材挖出,與梅蘭芳的棺材一併下葬,旁邊備下一個空穴,留給福芝芳本人百年後用。梅蘭芳和王明華的逝世相隔四十年。四十年的悠長歲月並沒有沖淡福芝芳對王明華的敬重和同情的姐妹情誼,當她親眼看到梅蘭芳和王明華二人的棺木並葬在一起時,感到夙願了卻。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位賢明的女人。梅蘭芳的成功除了他的天賦加之勤奮努力,以及他本人擇友慎重等因素外,他身後兩位賢明的妻子,特別是後來與他共同生活四十年的福芝芳功不可沒。在抗日時期,梅蘭芳蓄鬚罷演,表現出剛強的民族氣節。但那是一段艱難的歲月,不演出就沒有收入,而梅蘭芳一向為人寬厚慷慨,時常接濟他人,有求必應。福芝芳深深理解梅蘭芳,與他相濡以沫,共渡難關。
1980年元月29日, 福芝芳因患腦中風, 送醫院急救不治而逝。她的遺體也沒有火化,由子女四處尋購到在民間存留的一口棺木入殮。如今王明華與福芝芳陪伴在梅蘭芳兩側,長眠在香山萬花山。
推薦閱讀:
※梅蘭芳3 德藝雙馨
※梅蘭芳與孟小冬:你既無心我便休
※郵票老票品反彈 20萬難買一枚梅蘭芳小型張
※梅蘭芳與孟小冬—《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TAG:梅蘭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