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牌淑女」淺析

「老牌淑女」淺析

                  秋陽

「無限的愛,無限的依依,無限的惋惜。回憶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在愛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的人沒有一個不愛你。」這段文字,刻在一座墓碑上,死者名叫川嫦,是張愛玲筆下的一個女孩子。照理說,字是石刻的,碑前還有石頭天使守護,上面的話便有了永恆的定義。然而,就在作者娓娓地完成了這一番如呤如誦的記述後,筆鋒一轉,發出了一聲蒼涼的呼喊:「全然不是這回事。」

隨著陳乃珊、陳丹燕的幾本書飄揚過海,現在的北美華人,也津津樂起上海「老克勒」和「老牌淑女」來了。上個月,晨報用了一個版面介紹了「時髦外婆的前世今生」,文章聲稱:「她們是全中國淑女的標本,是這一代中國人民渴望小康的動力。」評價之高,連我這個在上海土生土長的人都有點坐不住。打了個電話給母親,如此這般地把報上內容講給她聽,母親失聲笑道:「不敢當,不敢當喲。」掛上電話,耳邊響起張愛玲的聲音――全然不是這回事。

地域

首先,上海淑女本身有強烈的地域範圍,基本上缺乏代表性。上海人有許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內心規範,形成了一套心理文化方式。也就是余秋雨先生提出的上海文明。對於女人味的審定,更為明顯。

鞏俐的風韻無可置疑,但她在「搖到外婆橋」里,要演一名叫小金寶的上海舞女,則完全亂了方寸,被譏笑為「一個扭屁股的北方妞兒。」(請注意:上海女性扭動的是腰肢)。徐帆在話劇藝術上的造詣可圈可點。她主演的話劇《阮玲玉》,在北京好評如潮,但舞台搬到了上海,卻遭受冷落,叫人跌破眼鏡。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日出》中的陳白露。其實,曹禺的劇本並沒有限定故事發生在中國的哪一個商塢,特別是其中第三幕,妓院的描寫完全按照北方的情形。然而,一九五九年,著名演員白楊出演了女主角。一下子,上海人認準了,那個嫵媚而又凄然的交際花就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十里洋場的尤物。文革後,《日出》一演再演,卻再也找不出這麼一個陳白露來了。謝芳的話劇,方舒的電影,按照她們的經歷和程度,能演到那樣,也真難為了她們了。但上海觀眾的評價卻異常苛刻:「說不清爽,就覺得缺脫了一口氣。」

藝術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現實生活的提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他的表演體系規納為演員的自我修養。「修養」無捷徑可尋。所謂上海人的修養,好壞不由吩說,是由此方水土風情孕育而生,單靠模仿,難以奏效。舉一個最不上檯面的例子,還是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和白玫瑰》,振保的太太因為心情關係,得了便秘,上一趟馬桶就是半天。這一段寫得活靈活現,每每讀到此處,熬不住要笑,心裡說,也只有她啦,把個上海女子上廁所都寫得如絲如扣,特里特別。

魯迅對慣在上海生活了的女性,有這麼一段文字,說她們「是在招搖,也在固守;在羅致,也在抵禦;像一切異性的親人,也像一切異性的敵人;在喜歡,也在惱怒。」 真是對上海女子的神情的一個絕妙的概括。

階層

如果把地域觀念作為橫標的話,階層關係可以作為解析的一根縱軸。淑女決非人人能當。在上海婦女中占絕大多數的女工,理所當然地被擯棄在外。還有為數不少的,被蔑稱為白相人嫂嫂,流氓嫂嫂和亭子間嫂嫂的下三流女人,自然也上不了檯面。毛澤東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但沒有專門提到女人。女人和知識份子一樣,是沒有階級的。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她們的身份隨「老公」而定。早在滿清時期,上海人自己辦的第一所女校,就是以培養賢妻良母為宗旨。解放前,上海有幾所名牌大學設有家政系。市三女中的前身,還為高中生開了家政課。市面上戲稱為新娘學校,是為小姐們轉換身份當少奶奶作準備用的,少女當了「女結婚員」便有了立腳之地。聽說,現住在芝加哥,有一位老太太,年輕時就穿過這付襪統。花卉裝飾,調酒烹飪,京昆票房。一呱兩響,無所不精;待人接物,應付各種場合,得心應手,不費吹灰之力。凡於她有過接觸的人,均都嘆為觀止。這就叫本事。

然而,淑女的弱點也由此而生。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她們的人生是為了當妻子,在那她們的世界裡,也就只有了丈夫和孩子,避免不了的狹小和逼仄。她們在經濟上不同程度仰仗丈夫,自覺不自覺地失去了獨立地位,成為附庸,枷鎖架在脖子上,她們的背總是彎的。娜拉離開玩偶之家,門可以關得砰砰響,但倘若她不離開淑女的位置,不過幾天,她還是不得不回來,懇求她那位虛偽入骨的丈夫原諒。再有,這類女性確有風度,確會耍風流,有極好的應酬功夫。但她們缺少真切的感情交流。一言一行,都有『笑不露齒、怒不高聲「的框訂。笑,只不過笑給人家看的;哭,卻連個哭的地方都沒有。朋友呢?結了婚後很難接識到新的朋友。在一道操操麻將,結結絨線,看看電影,聽聽紹興戲,談談山海經的人倒是有的,不過都是打發自己生命的陪伴罷了。這群女性們知書達理,能領略琴棋書畫,卻不多自己的才學,不具備本人的思想鋒芒。有的小姐,即使曾經光彩照人,捧為校花。只要一踏進淑女的怪圈,無需多久,便成了明日黃花,留下的只是無可奈何的哀嘆。張愛玲、蘇青等曠世才女,輝煌鼎盛時期不過兩到三年,原因要複雜得多,但都與她們的婚姻狀況有關。

所以,在對淑女的認可上,市俗訂立的標準就顯得有幾分怪異。譬如,國母宋慶齡女士,其母是上海老祖宗徐光啟的後裔,她本人在上海出身、成長。到老話語中仍帶有濃厚的鄉音。按理說,不管從哪個角度,夫人應為所謂淑女的當之無愧的領袖。然而,上海人不敢提這個。夫人擁有太深切的喜,太深切的悲,對社會有太傑出的貢獻,對兒童有太博大的情懷。她們實在承受不了她。同樣,對於蔣夫人宋美齡,人們也不可能將她規納在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是否可作這麼一個設想。那一位三十年代混跡上海的明星藍蘋小姐,既會「嗲」,又會「作」,三缸水可以搞得六缸渾。弄得男人要死要活的。趟若她後來沒有被放出來,禍國殃民,最終被推上了歷史的被告席。她能不能擠身於淑女之列呢?你去問問看,我想,上海人又要撇嘴搖頭了:「不要觸人酶頭了,伊算啥末是。」

記不得是程乃珊還是陳丹燕說過的,上海淑女的最大特點是:中庸而別緻。在我看來,倒講得蠻在點子上。

時代

一九四九年五月,共產黨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上海被解放。婦女的命運出現了天翻地復的變化,一小部分人走了,去台灣,去香港,甚至還有遠度重洋,另處落腳的。但大部分人,依然留在本土,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不管是走是留,均為「隨從夫君」。老牌淑女的時代也就此結束。留守的女子們,有了她們的新稱號----家庭婦女。在弄堂里,互相見了面,都稱呼為「某大姐」。一個個,非常迅速又非常自然地收斂了以往的光艷,脫去了旗袍,穿起女式列寧裝來了。再後來,一個個,走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謀求職業。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家中開始發生的經濟問題;另一方面,為擺脫「家庭婦女」的落後名聲。到底都是有文化的,學校里學的沒有白白浪費,有的到醫院作藥劑士,護士,有的當了寫字間的秘書,還有的,被分配到小學校當代課老師,踩著風琴的蹋腳板,帶領孩子們唱:「我有一雙萬能的手,萬能的手。樣樣事情都會做,都會做。」

婦女的解放,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是件好事。然而,一個巨碩的然而緊緊跟在了後面。鳥兒飛出了籠子,迎接她們的卻是無情的疾風暴雨。接下來三十幾年的生活漸漸地變得疙里疙瘩了。新社會,社會風氣和文化觀念都起了根本性的變化。她們要買帳,要承認落後,要改造,要靠攏領導,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對此,她們並不在行,但不得不學起來。有人不惜下了檔次,唯唯若若,跟著戳壁腳,搬弄是非。不然的話,就連她們的親生兒女都看她們不起,「跟你們劃清界限」是她們最怕聽到的話,聽了心要碎。文化大革命,史無前例,她們的男人們都成了特務,內奸,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走資派,被打翻在地,再蹋上一隻腳。女人呢?聖經上說,女人有罪是因為偷吃了依甸園的蘋果,這些與夏娃同樣簡單的女子,甚至還沒有那樣「不良」或「不從」的念頭呢。可是罪名是少不了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人身攻擊和侮辱也因此大顯身手,其中最耳濡目染的是「化作美女的毒蛇」。話是從毛主席語錄來的,這一處倒與聖經一脈相承。蛇的本質是引誘,男人變壞,女人是禍首。既然罪名這般定了,當然地成為了革命對象。革命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溫良恭儉讓,而「毒蛇」們的招架能力又極其單薄,甚至要辯解,腿都會抖,舌頭會打結。她們只能認了。一場革命,革得她們莫名其妙,革得她們面目全非,革得她們做夢都不敢做她們的「那個失去了的天堂」。《上海生死錄》的作者鄭義女士,在被逼到絕壁時,只剩下一絲希望,她要比毛主席活得長,只有這樣,她才能翻身。這是一位聰明絕頂的女性,她熬過來了。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成為了歷史。

今日,小資又瀰漫著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據說,在上海的舞廳里,偶爾還會碰到屈指可數的幾個老克勒,自以為是又自得其樂地帶著女孩子蓬嚓嚓;在公園的英語角,也是這幾個人,自說自話又自鳴得意地糾正年輕學生不夠「克勒」的英語發音。這些人的年齡,怎麼說,都在七十五歲以上,但全是男人。美女們呢?基本上都隱沒了。女人的壽命可以比男人長,但她們展現於社會所受到的袢索,比男人多的多。況且,女人對世事的參與本來就沒有多大的熱情。花樣年華早已不在,留戀帶來的只有傷感。何必不安分,何必要「作」,受人恥笑呢。她們又回到了她們的「籠子」,輕輕地掩了門。窗外有月亮的時候,看著月亮,隔著幾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沒有月亮的時候,她們感覺恍惚進到了墳墓,她們在靜靜地等候……

現在,市面上今所宣傳的時髦外婆,實際輩份比老牌淑女要低,其代表人物為退休的上海人藝演員周諒量,她曾在黃佐臨導演的影片《黃浦江的故事》里,出任女主角。很美,演技也有份量。與她同時代且出名的有祝希娟,曹雷,嚴麗秋等人。在解放時,她們還未到「楊家有女初長成」的年齡,在解放後受的高等教育,在新社會成長,比起上一代,她們要從容得多了,起碼,她們不會只是抵擋。她們的苦惱是她們的青春年華丟失得太沒有名堂了,也不甘心就這麼老去,她們拾起了時髦。

淑女的隱沒是極其自然的社會現象,找不回來的。近幾年,市面上又可以見到一些三四十年代的月份牌,陰丹士林布的商標紙,雙妹牌爽身粉的罐頭,說是古董,又不算古董,你可以從那兒看到她們的倩影,千篇一律的細細的腰,甜蜜蜜的笑,眼泡都是肉鼓鼓的,阮玲玉的模式。「無限的愛,無限的依依,無限的惋惜……」 又全然不是這回事!
推薦閱讀:

你與淑女之間,只差一條連衣裙的距離
惡女淑女只在一線之差,測測你是哪種女孩紙?
美麗大方氣質淑女
修身淑女搭配 秋季修身裝最時尚
生於哪個時辰最有修養,最易出君子淑女

TAG: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