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 講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同學們,我們現在開始上課,我們上一節講了中醫學和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概念,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和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基本條件,下面我們講中醫基本理論體系的發展。  (三)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發展  中醫理論體系,在《內經》建立起,初步建立起完整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經過幾千年來的發展,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中醫學本身學科的發展,醫療實踐活動的發展的需要,推動著中醫基礎理論不斷地完善、修正和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按照中醫學術發展史,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晉隋唐時期,在這個時期,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研究,它有很重要的兩個特點,一是繼承、整理經典著作,主要是後世的一些作家對《內經》、《傷寒》進行注釋,其中以楊上善、王冰對《黃帝內經》的注釋為代表,通過他們的注釋,不僅是繼承了《內經》所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而且有所發展。二、以王叔和、孫思邈為代表的,對張仲景所作的《傷寒雜病論》進行整理注釋,使《傷寒雜病論》關於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向前發展,通過這兩個例子,體現出晉隋唐時期在中醫理論發展上的特點:對經典著作的注釋和整理。第二個特點,根據臨床實踐的需要,人們按照中醫理論自身的規律,對臨床的經驗進行總結,升華為理論,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著作。第一、王叔和的《脈經》是咱們中醫學術史上最早的一本脈學的專著,建立了脈學理論。第二、《諸病源候論》是中醫學最早的病因病理學專著。第三、《甲乙經》建立了完整的針灸理論、實踐的體系。《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奠定了方劑學的基礎,它總結了隋唐以前臨床實踐所需要的,所用的豐富的方劑學知識,和理論,和應用。在這個時期,晉隋唐時期,不僅注重對經典著作的整理、研究、注釋和發展,而且更重要是重視對臨床經驗的總結,使臨床實踐的經驗升華為理論。除了著述了《脈經》、《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臨床實用的經典著作,把《內經》所建立起來的理論付諸於實踐,通過實踐又會過頭來進一步地豐富和發展了《內經》所建立起來的基本理論。  第二個重要時期就是宋金元時期。宋金元時期在中國文化史上正是流派較多,學術爭鳴,蓬勃發展這樣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由於思想的活躍,特別是哲學流派的學術爭鳴,推動了當時的經濟、科學的蓬勃發展,出現了許多具有革新思想,富於創新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在咱們中醫學裡面,以金元四大家為代表,他們敢於提出《內經》所沒有提出的問題,敢於懷疑《內經》所提出的問題,根據當時的醫療實踐所提出的實際問題,在傳統的經典理論裡面還沒有完全解釋的,他們能夠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實踐的需要,提出了許多著名的學說,形成了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著名的學術流派,這個時期是中醫學術發展史的鼎盛時期,也就是在我們中醫學發展史上,他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劉完素他以火熱立論,主張用寒涼治病,所以被後世稱為寒涼派。而張從正強調邪氣在疾病過程中的作用,主張祛邪治病,採取攻下的辦法,稱為攻下派。而李東垣,李杲,以脾胃立論,脾胃一病,百病由生,強調調理脾胃在健康、疾病當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著名的脾胃學派,被後世稱為補土派。而朱丹溪提出了著名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主張以相火立論,主張治病以滋陰為主,被後世稱為養陰學派。火熱論、攻邪論、脾胃論、相火論,他們淵源於《黃帝內經》,但是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他們所從事的醫療實踐,那麼醫療實踐所提出的問題,就發展了《內經》的理論,使中醫的理論體系進一步往前發展。  第三個時期明清中期。這個時期代表性的一個是溫病學派的出現,第二、就是溫補學派的出現。溫病學派的出現標誌著中醫理論體系又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發展。第一、吳又可提出了溫病的病因,叫戾氣學說,這在中醫學的病因史上是一個重大的貢獻,他明確提出來致病因子是戾氣,是肉眼觀察不到的,提出來一氣一病,提出來不同的戾氣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吳又可的《溫疫論》它所建立起的戾氣學說,和西方醫學病因學的微生物學相近,在那個條件下做出這樣重大的貢獻,這是在病因史上重大的突破。在此之前,講病因,講邪氣,講六淫,講七情,唯獨沒有提出來疾病的原因是一種氣,雜氣,肉眼看不到,但是確實存在著,尤其是強調一氣一病一治,強調它的傳染性,它的流行性。在溫病的病因學提出以後,如何來認識這個戾氣侵襲機體以後,疾病的發生髮展規律,由葉天士、吳鞠通的衛氣營血學說和三焦學說,用這兩種學說去闡述溫熱病的發生髮展規律,這兩個學說形成了三焦辨證規律、衛氣營血辨證規律。就外感溫熱病而言,補充了《傷寒論》六經辨證的不足,使中醫理論對外感溫熱病的認識進一步完善,在病因學進一步完善,對它疾病的發生、演變、治療的規律進一步完善。這是在明清時期一個重大的貢獻。那麼,除此之外,還有薛生白的關於濕熱病的認識,王孟英對它們進行綜合,建立《溫熱經緯》。這幾個代表,其中最重要的是吳又可、葉天士、吳鞠通。在明清時期除了溫病學派之外,在咱們中醫學的學術史上具有重大貢獻的,就是出現了溫補學派,以薛己、張介賓、趙獻可為代表,對於藏象學說的貢獻,提出了溫補命門這樣一種觀點,那麼這在藏象學說上,提出了命門學說,就補充了原有藏象學說的不足,使人們對中醫學的藏象的認識進一步往前發展。除此之外,關於藏象學說另外一個貢獻,就是李中梓提出的「脾為後天,腎為先天」,「乙癸同源」,這樣一個理論,就進一步發展了中醫學的藏象學說。除此之外,影響比較大,而且創新性比較突出的,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在這本著作裡面,他做了兩點貢獻,一、他明確提出人的靈性、記憶,不在心而在腦,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腦主思維,腦主神明。在王清任之前,從《內經》開始建立起來,關於中醫學的神志學說,一叫心主神明,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時,《內經》也認識到腦是生命的中樞,但是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到王清任之前,一直是心主神明是主導,那麼腦作為思維、生命中樞,對它的認識雖然不斷地加深,但是它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說存在,王清任在《醫林改錯》里明確提的,他以當時解剖學基礎,明確提出來人的思維意識是腦,提出腦主思維的學說。那麼,儘管這個學說提出來了,直到今天,我們後面還在講,今天在學術界有的人提出來,變「心主神明」為「腦主神明」。後面咱們在講藏象的時候再討論。那至少是王清任,對中醫的神志學說,作出了突破性的貢獻。第二、王清任明確提出來血瘀學說,並且創造了活血化瘀的著名方劑,直到今天我們都還用它。這是王清任的重要貢獻。瘀血這樣一個學說,《內經》就有,歷代醫家都有,那麼王清任進一步發展完善,而且形成他自己的理論體系。除了王清任之外,在明清時期還需要提出的,就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總結了明清以前的本草的著作,經過他的科學實踐、他的探索,著述了《本草綱目》這一本偉大的著作。這本著作內容豐富,論述廣泛,影響非常深遠。第一、他總結了十六世紀以前中國藥學的理論和經驗。第二、雖然論述是葯,但是他對人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這些理論,也有重大的貢獻,把理論和實踐統一起來。第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來植物分類學思想,這對世界植物分類學也是一個重大的貢獻,所以《本草綱目》翻譯成外文在世界的影響比《黃帝內經》還要大。這是從明到清代的中期以前,以上述幾個代表人物,幾個不同的學派,標誌著中醫理論體系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重大的發展,這個發展有的是突破性的發展,他們根據那個時代的需要,醫療實踐的需要,理論發展的需要,提出的新的觀點和學說,建立了新的體系,補充和完善了《內經》所構建起來的中醫理論體系。  中醫理論體系的發展過程,說明了什麼問題呢?一、任何一門科學對本門學科和基本問題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隨著人們的實踐,科學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認識不斷提高,要不斷地往前發展,稱其為科學,那就是說,任何一門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動態,是不斷地變化的,要不斷修正。如果說這門科學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從提出來開始,永遠不變的,就不稱其為科學。從這個歷史事實,也告訴我們,中醫學歷經構建了雛形,構建了基本理論體系,隨著時代的需要,本門學科自身的發展的規律,那麼中醫學不斷地往前發展。講到這裡,同學們會問,前面李老師你講,咱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徵就是承傳性,講究道統和正統,以經典著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那麼如何來理解中醫理論體系不斷地往前發展?咱們中國傳統文化,如果同學們有興趣,懂一點小學,了解一點中國的學術史。在明清之前,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的文化,他們治學的方法,叫注、疏,基本方法叫經學方法,就是對經典著作的字、詞、句,從文字學,從語音學,從語用學對它們進行一番解釋,表現在今天,大家還能看到《內經》、《傷寒》的注釋本,在注釋過程中,我們前面講了,注意繼承、整理,就是重視臨床經驗的總結,每個作家在注釋過程都有所發展,但是他們的基本思想,他們的觀點不能夠違背了經典著作所建立起來的基本理論體系,經典著作所規定那個範圍,誰也超越不了。就這樣一個思想,一、我們保住了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下來,另外一個方面,始終是採取經學的方法來治學,直到今天,大家注意,今天在我們中醫學界也很突出,而在社會文化學界也很突出。中醫學歷史證明,不能完全以《黃帝內經》的結論作為判斷中醫學科學事實、科學理論的唯一標準,它構建了基本的框架,那麼用什麼(判斷)?用實踐。金元四家提出不同的理論,他在《內經》基礎上往前發展,但是它是實踐證明,他提出的理論是對的,檢驗李東垣,補土派,脾胃論正確與否,決定(於)醫療實踐,不決定於書本。到今天,在這個問題上,既要繼承經典,沒有經典,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但是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我們那歷史(上)著名的學者已經給我們作出了榜樣,這是我們當前中醫學術界需要注意的,必須要在繼承,很好地繼承,同時要發展,這個關係要搞清楚,那麼這個歷史事實也告訴我們這一點。所以我們通過這個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中醫學,因為它是科學,那是要必須不斷地發展,對於過去的學說,有的可能要修正補充,要經過大家的努力,可能有的要改正,這樣才能進一步去發展。  到了最後一個時期,近現代時期,這個和大家就近了,近現代時期,中醫學在發展過程中,中醫理論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具有時代性的幾個特點。第一個,1840年~1949年這個時期。從明末清初,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歷史界限,就西學東進,也就是說,西方以歐洲文化為中心的西醫學開始東進,就醫學來說,其他門學說,就西方文化為中心的所建立起來的自然科學的一些學科,都紛紛介紹到中國來了,尤其是醫學,介紹到中國來了,那麼這些和中國的醫學就融合到一起,中醫學一些學者,他必須面對西醫,他也需要了解西醫,就出現了中西方醫學的衝突和碰撞。這個衝突不僅僅是醫學科學本身,而是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衝突,表現在醫學領域出現了中醫和西醫之間的關係,如何來處理這個矛盾?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一些有遠見卓識的醫學家提出的一些基本的觀點,那麼一、就中西匯通,大家念唐容川的著作,那是代表,實踐性比較強的大家現在都在讀,《(醫學)衷中參西錄》,張壽甫的《(醫學)衷中參西錄》,那裡頭有個著名的故事,就是阿司匹林石膏水,治感冒。他們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又接受了西方醫學的思想,力圖把兩者匯通到一起,形成了這樣一個學派,就是中醫理論發展過程中,大家看那個時期好像是太簡單了,張壽甫的思想,唐容川的思想,要知道在他之前沒人敢提出來,用西醫的東西融合中醫,它們倆對上號,交融交融,但是他們這樣做了,不管做得對中醫理論的發展影響大小,正確與否,畢竟這種科學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在中西匯通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來了,叫中醫科學化,主張用西醫學來說明中醫學,使中醫學提到當時通行的西方科學的語言來表述,這兩個學派,或者叫做兩種學說、學術思潮,就是我們現在中西醫結合的雛形。那如何來評價近代時期,中西匯通派、中醫科學化學派在中醫學術史上的重要作用?我想,儘管他們並沒有解決了中醫和西醫之間的衝突,達不到互相滲透、互補,又按照中醫自身的規律來這樣做,達不到這個要求。但是,畢竟他們根據時代的需要做了許多大膽的嘗試,最終這兩種學派,都以,不能說失敗,至少說沒有成功而告終,它對中醫理論的發展,中醫學的發展,沒有起到推動發展,促進的作用,但是它畢竟給人們提出了思考的問題。那麼,從這也有一個啟示,中醫向何處去?中醫面對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西醫學和中醫學的關係,中醫學作為一個傳統科學,如何達到使它現代化?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思索,也能給我們認真總結他們沒成功的經驗,對我們今後實現中醫理論現代化,中醫學現代化,是頗有借鑒作用的,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說中醫理論從《內經》開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經過晉隋唐、金元到明清,那麼它經過一個發展的歷程,清代的末期,特別是到近代時期,49年以前,中醫理論自身沒有多大的發展,沒有像王清任(那樣)提出新的學說,人們這個時期著重地講,如何和西方的醫學兩者能夠嫁接,怎麼樣地溝通?形成這兩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學派。到了明清中期可以說,就中醫自身來說,理論的發展是到這個時期就中止了。  現代,就是從49年以後,我們的政府明確提出了中醫政策,那麼隨之而來,那麼又把中醫寫入憲法,特別是到九五以後,隨著我們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那麼我們國家現代化,首先是科學技術現代化,那麼科學技術現代化其中就包括咱們中醫學作為一門傳統科學如何現代化的問題?就提出來中醫學現代化。關於中醫學現代化的問題,這裡我僅提出來我自己的一點想法而已,請同學們注意不作為將來教科書裡面一個獨立的章節,因為到現在為止,中醫學現代化,什麼叫做中醫學的現代化?中醫學現代化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實現中醫學現代化?是當前中醫界,不僅是中醫界,而是整個醫學界,甚至說我們現在全國各個學科學術界大家都在關注討論的問題。面向二十一世紀,提出這些重大的舉措,都是在圍繞實現中醫的現代化在進行工作。什麼時候才實現現代化?那是個歷史的過程,它屬於歷史的範疇,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我們就現代化了。我自己認為,我們現在理解的現代化,現代化雖然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和主導,但是現代化是一個歷史的範疇,它需要有一個過程。中醫學現代化,一、從《內經》開始,經過幾千年來歷代的醫學家,他們的發明創造,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要進行系統地整理、發掘。站在現代人,我們現代的認識水平,回頭來看古人這些理論,經過我們的整理、研究使它條分縷析,也就是說,把中醫學,中醫理論的家底都能夠梳理很清楚,而且用現代的認識水平,用現代的語言,科學地加以表述,這是現代化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一個思想,主導思想,而不是採用經學的方法,繼續在原有注釋基礎上,再加以一點注釋。第二、在這個前提下,在充分、全面、系統繼承的前提下,用我們現代的思維方法,現代的認識水平,分出來哪些是正確的,或者表述比較完整,能夠經得起證真和證偽考驗的科學命題?也就是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那些是還需要完善的?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以後,我們還要充分運用當今時代,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各個學科的知識、方法來揭示中醫學理論當中的一些科學內涵,使中醫學理論真正是能夠達到現代的科學的水平,使中醫理論,中醫學步入現代科學之林。只有這樣,我們中醫學才能夠體現出時代的特點,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往前發展。這裡必須要克服兩個觀點:一、僅僅就是繼承,把古人所遺留的財產,豐富的遺產,我們經過梳理以後上升為規律,歸納出來,僅此而已。如果僅僅是這樣,僅僅繼承,那麼沒有發展,那麼我們又回到經學的治學方法,我們中醫學就沒法往前發展。那麼第二點呢,強調用現代科學理論知識和方法,來揭示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涵,前提是必須遵循中醫學自身的規律,而不是用現代科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肢解、解釋、驗證中醫理論。到現在為止,我本人,從80年開始,一手做繼承,另一手引入前沿的生命學科的手段和方法來進行中醫理論的研究,到現在有的某一個問題的研究,甚至我自己可以重複數十次,十多年了,每個實驗可以重複,但是結果也很穩定,直到今天我也不認為它就是和中醫某一個概念、某一個術語,它倆就是等值的,它倆也不是特異的,僅僅是相關而已,一個人這一生做的工作,科學海洋裡面解決一個問題,你的精力、條件有限,只能積累一些資料,要經過各方面的人士長期的探索,最後從這些數據當中找出規律,才能說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我想,搞中醫現代化,我講這幾點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正確地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第二一個思想就是敢於創新,尤其是中醫界,要敢於懷疑前人所說的結論,敢於懷疑前人的經驗。這個前提必須遵循中醫自身的規律,遵循科學思維的規律來加以判斷,最終以實踐為標準來檢驗前人的理論,不唯書,也不唯上,也不迷信權威。我希望我們的年輕的同志有這種富於創新的科學精神,那麼,首先是富於批判的科學精神,而不是唯經典是問,唯權威是問,唯書本是問。剛才講中醫現代化的基本觀點,僅供同學們來參考,我們今後可以做討論,進行研究,希望大家根據自己的認識,根據自己的條件,都去努力做探索,這裡面不存在誰錯誰對的問題,不要輕易說您這個思路不對,您的觀點不對。就是哪個人從事這項研究,他受他自己的知識結構,他的實踐經驗的制約,只要他認為對,就可以做,大家都要鼓勵和支持,充分體現學術民主和百家爭鳴,最終我們集中大家智慧,總能找出它的規律。  這是關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從《黃帝內經》開始,一直到今天,大致幾個階段,這裡面重點是要求同學們掌握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條件,發展的過程,大致歷程,因為後續的課程還要講,這裡面從教學來說,僅給學生知道大致發展歷程是什麼?核心思想是通過這些例子來說明中醫學隨著社會實踐的需要,隨著學科本身發展規律的制約,它是不斷地在往前發展。每個歷史時期都富有創新性,都富有時代性。我們今天要現代化,為我們中醫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課題,要如何來實現中醫現代化?這正是我們中醫學術界和全國學術界,包括思想界,正在努力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中醫的現代化離開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就無從談起,特別是我們要受東西方文化,就中國傳統文化怎麼現代化,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我們中醫學怎麼現代化恐怕也就比較清楚,所以我們這個現代化是一個非常艱巨的過程,那麼通過這一點也提示我們,從事中醫學術研究的人,尤其是說在座的諸位是未來中醫學術界的棟樑。它告訴我們在這個時代,我們中醫學,從事中醫學研究(者)的知識結構,一要有古代(哲學知識),必須要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中國古代哲學,應該非常熟悉,才能了解在不同時期哲學思想的變化對醫學的影響;對中醫書,歷代的著作,要熟讀精思,貴在心悟,我們才能夠打下了堅實的中醫的基礎;第三、還必須具有現代科學知識,或者說,說得再簡單一點,必須具有與當前的認識水平、與中醫學發展相關的學科的知識,要通,你才能用它作為工具和手段去探索中醫學。比如現在做的這個工作,大家來做,信息科學得懂,計算機科學得懂,這裡面還牽涉到什麼攝影和製作。如果將來你來做這課件,這些基本知識如果你一竅不通,你如何來完成這課件?我們現在要追蹤生命科學的前沿,好,現在從基因組學到蛋白質學,如果我們諸位不懂得什麼叫做基因、基因組學,什麼叫蛋白質學,它那理論是什麼?它能回答生命健康,疾病什麼問題?它能解決哪些問題,不能解決哪些問題?那麼它每個指標都用什麼方法確定,哪個方法最穩定?誰的好,誰的壞?如果這些基本常識不懂得,我們如何去應用現代科學知識、方法去詮釋,去揭示中醫學的內涵呢?大家看雜誌都看到實驗上提到蛋白質學和中醫學,你既要懂得中醫學,還要懂得蛋白質學,所以你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的人,要比我們這一代,我們的老師這一代的人要辛苦得多,需要學到很多的知識,這些也就是社會實踐的需要,科學發展的需要,中醫學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也必須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但是這裡面一個前提,必須老老實實地把中醫學好,主導思想一定是遵循中醫學自身規律,在這個前提下去應用現代的一切科學,所有的各個學科的知識、手段和方法來探討中醫學的發展。  四、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結構和知識體系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就我們現在,按照現在的學科分類,把中醫學的理論體系這個大致的結構簡單說一下。按照現行的學科分類,這個科學分類方法,中醫基礎理論和診斷這兩個學科加在一起,這些東西構成了中醫基礎,這是基礎醫學,那麼把診法、辨證這屬於中醫診斷學範疇的,剩下這些,氣,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病機,預防治則,養生康復,這些內容構成了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程的體系,學科體系。那麼中醫的基礎醫學,包括兩個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和中醫診斷學學科,這門課程的任務就是來講述中醫基礎理論體系,那麼就是氣,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病機,預防治則,養生和康復。  現在休息一下。
推薦閱讀:

霧霾天跑步戴口罩有用嗎?
HPV有什麼檢測方法?可以治癒嗎?
破而不立,是為國賊,駁知乎那些中醫黑
瀰漫血管內凝血如何分類分期?
中醫治人不靠技法,是靠心法

TAG:醫學 | 中醫 | 發展 | 理論 | 中醫學 | 理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