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無限可分性問題

??

? 物質與空間是不是無限可分的標籤:哲學思想物質空間康德strongart分類:Strongart之思想隨筆曾經聽到這樣的推理,哲學上講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原子也是物質,所以原子也是可分的。有些老外科學家不懂這個唯物主義哲學原理,說原子是不可分的,這是形而上學的錯誤,最後在科學上也證明了原子可以質子、中子等等,這就是哲學指導科學的典型例子。這樣的推理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是大有問題,為什麼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很多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只是用常識考慮問題,好像隨便拿個東西出來,你總能夠把它一分為二。更有甚者,把原子想像成一個小球,總可以用更細的刀把它一分為二,這就包含著一個循環論證,這裡「更細的刀」就已經是以可分性為前提了。實際上,原子根本就不是一個小球,按照現代物理學的觀念,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子,用一般的常識語言是無法描述的。還有一種支持無限可分的原因是數學的直覺,數學上的線抽去了物質屬性,那麼自然是無限可分的。對此,有些人還喜歡引用墨子的「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來進行佐證,殊不知墨子的這句話恰恰是從常識出發的,沒有把物理和數學分清楚,沒有把經驗世界與形式結構分清楚。物理世界總是包含著物質的規定性,它制約著其物質的可分性,只能在一定尺度上呈現該尺度的特徵,而某個時期的人也只能認識其中有限的特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物理學上的物質就不是無限可分的,只有抽象的數學空間才可能是可分的。請注意,這裡我說的是抽象的數學空間,而不是現實的物理空間。就現實的物理空間而言,很可能就像我們的顯示屏一樣,有一定是像素結構,只不過這樣的像素很小,所以就被我們的大腦當成是連續的,然後我們的物理空間就被當成無限可分的了。有人也許又會問:假若真有像素制約的話,會不會有半個像素的空間呢?除非你能夠真正把半個像素的空間分出來,否則像這樣抽象的談論半個像素、2/3個像素之類的,不知不覺又變成在談論數學空間了。有人也許會說,你沒有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來看問題,現在我們的科學分不出半個像素,不代表以後永遠都分不出來。是的,我不否認以後會出現可分的情況,也許將來我們可以在程序代碼的層次上重新改寫,把半個像素、2/3歌像素給分出來,但那時候又出現新的不可分單位,比如就是那個程序代碼,不能出現半個代碼的情況。當然,你還可以繼續說,人類科學還能繼續發展,比如來個量子計算機,真的能夠處理半個代碼等等。然而,既然你賦予人類這麼多的能力,我們不妨乾脆說在上帝面前,物理空間的就是可分的,因為上帝能夠突破物理空間的技術限制,於是物理空間就變成了數學空間,而數學空間當然就是可分的啊!人類終究是一個有限存在,非要在人類永遠不滅亡,科學永遠在發展的前提下,空談物質與空間的無限可分性,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一般我們說問題,總是默認從現在的角度來說,此時空間與物質自然不是無限可分的。不然,那些老外科學家真的那麼傻,連這麼簡單的馬哲原理都想不到?事實上,我們說不可分的時候,一般都有一個前提,比如說原子在化學的層次上是不可分的,只不過當這個前提被默認,或者是沒有被完全揭示的時候,我們常常把它省略掉,所以才會有「某某不可分」的說法出現。實際上,這個問題很接近於康德哲學中的二律背反,康德認為這是一種理性的幻象,人的理性有一種嚮往無限的趨勢,把離散的看成是連續的,它建立在人類理性的基礎上,因此是不可避免的。對此,個人覺得很有道理,儘管人是一種有限的存在,但卻被賦予了無限的想像能力,只是不要被自己的自由想像力給迷惑了。物質的無限可分性相關工具書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全書·墨子與墨家·孔子與儒家·五經四書說略·老子與道家與物質的層次結構的無限性相關聯的一個概念。與其相反的概念是物質的有限可分性。中國古人很早就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命題,表達了樸素的物質無限可分性的思想。但在古代哲學家那裡,同時也產生了物質有限可分的種種觀念。如古希臘哲學家試圖找到構成萬物的「始基」,他們認為「始基」這種本原物具有不可再分的特點。古代的原子論者認為原子就是這樣的「始基」。近代化學繼承了古代原子論的傳統,曾一度相信找到了這... (本文共476字)閱讀全文>>權威出處:《馬克思主義哲學全書》相關文獻物質無限可分性芻議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物質世界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物質是有限可分的還是無限可分的?這些問題,其實早在遠古時代的一些哲人們就曾思辯過。圍繞有限與無限之間的關係,後來又出現過芝諾的悖論,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爾則第一個批判了與有限性割裂開來的「惡無限」性,機智地區分了真假無限性,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黑格爾的無限觀,結合近代自然科學成就,精闢論述了有限與無限、可分與不可分的深邃思想,列寧根據現代自然科學的發現,在電子這個特定層次上闡述了物質可分的不可窮盡性(恩格斯和列寧的論述後面將分別提及)。到本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則首次明確提出物質無限可分性的觀點。 一九六二年八月,《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十六期復刊號)發表了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論》,毛澤東同志對坂田昌一自覺運用唯物辯證法提出的基本粒子結構模型非常讚賞。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毛澤東同志親自召集於光遠和周培源同志,在他的卧室中圍繞坂田昌一的文章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交談中毛澤東同志深刻論證... (本文共11頁)閱讀全文>>權威出處:《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關於物質的無限可分性

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關於物質的無限可分性佟桂琴,鄭克物質無限可分性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理。辯證法講「分」,就是指「一分為二」,指事物內部的矛盾,指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形而上學否認事物內部的矛盾,認為「一」就是「一」,是不可分的。辯證法也講「一」,但辯證法認為的「一」是對立的統一,是可分的,宇宙間不存在任何最後的、絕對的、不可分的「一」。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在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統一體總要分解為不同的部分,只是在不同的具體條件下,內容不同,形式不同罷了。」①人類對於物質的可分割性的認識是經歷了長期的探索過程的。最初認為原子是絕對不可分的,原子這個詞就希臘字源來說,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我國最初曾經把它譯為「莫破」、「質點」,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原子的內部結構為科學所揭示,對於物質無限可分性的認識提供了科學的基礎,同時也證明了物質的可分割性,並非形而上學所理解的一分兩半,在物質的特殊的層次上,物質的可分割性可以理解為一種轉化性。人類對於物質可分性的... (本文共3頁)閱讀全文>>權威出處:《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黑格爾論無限可分性

貴州社會科學黑格爾的整個哲學生涯,對物質無限可分性的探討,佔據了他的著述中的重要地位。他對這個問題的論辯,是精彩的,深刻的,有時又是令人費解的。正如他是時代的兒子一樣,他的全部論述帶有時代的印記。但是,他的論述又充滿了辯證法的機敏,不僅為人類的認識史留下了一筆頭足倒置的寶貴遺產,而且使後人在因無限可分性而生的苦悶中感嘆不己。今天面對一次又一次打破微觀世界的禁區給人們帶來的歡樂,面對著諸如「夸克禁閉」等間題給人們帶來的煩惱,面對著統一場論的再次復興給人們帶來的希望,回顧一下黑格爾關於無限可分性的論述,對於回答自然科學向哲學的嚴重挑戰,不無益處,對於促進哲學的迅速發展,極有啟示。一、黑格爾揭示了在無限可分性問題 上的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物質無限可分性這個當代如此敏感的問題,其實是個古老的疑 難。若追究起來,可謂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中,在古希 臘、羅馬的哲學繁榮中,對於這一問題的探討,仍然令今天已使幾百 萬億電子伏加速器運行的人們有... (本文共8頁)閱讀全文>>??物質無限可分性芻議相關推薦·《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數學年刊A輯(中文版)》·《國內哲學動態》1984年0·《心理學探新》1984年03期·《雷達科學與技術》2011年物質世界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物質是有限可分的還是無限可分的?這些問題,其實早在遠古時代的一些哲人們就曾思辯過。圍繞有限與無限之間的關係,後來又出現過芝諾的悖論,康德的二律背反;黑格爾則第一個批判了與有限性割裂開來的「惡無限」性,機智地區分了真假無限性,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黑格爾的無限觀,結合近代自然科學成就,精闢論述了有限與無限、可分與不可分的深邃思想,列寧根據現代自然科學的發現,在電子這個特定層次上闡述了物質可分的不可窮盡性(恩格斯和列寧的論述後面將分別提及)。到本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則首次明確提出物質無限可分性的觀點。 一九六二年八月,《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十六期復刊號)發表了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論》,毛澤東同志對坂田昌一自覺運用唯物辯證法提出的基本粒子結構模型非常讚賞。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毛澤東同志親自召集於光遠和周培源同志,在他的卧室中圍繞坂田昌一的文章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交談中毛澤東同志深刻論證... (本文共11頁)閱讀全文>>權威出處:《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1期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試論物質的可分性關於物質的可分性問題,自從德謨克利特以來所有「原子論者」答案都是明確的,他們都是物質的有覡可分論者,認為存童著:不可苒分∞基元物質,鹽指望著基卒;墨子能夠給他們的理論以最後的肯定。另外,也有不少人認為「蔣蕊無限可分」是辯證唯物主義^j一個基本命題,ijl此可以斷言,不論現在研究的基木j?i≯』毒有何種特異性質,它們決不能j!己「基牢的」,一定還可以夯疊,兩且可以孟限2·劍下奎。現童,我暑j緒會現代物理學的$;究成果,再來認真地討淪一一下!毒反百分任:問越是右一定理渣意義∞。 討論耘,i:』,可分健,訂史誓嘲「「r分性的盤又。一「個j舅疊文俸成力矗宰{_分離開※的兒個獨立部分,,△是自古希臘哲學家以米人們對予物質可分性的基本理解。執句話泌,如果物體甲能在上述意義下分割成為物綹乙和物漆丙,鄧么稱甲是i:』分的,i童且一與乙、l~U.t有些體與部分的關係。墊體與部分是一種反對稱、可傳遞∞爻系。即如果乙是甲的部:分,『i』就必定不是乙的... (本文共6頁)閱讀全文>>權威出處:《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數學年刊A輯(中文版)半p函數的無窮可分性及其I_0類9 1.基本概念及已有結果 本文沿用[11的概念和符號.R和R;分別記實數集和正實數集.另之+記定義在R+上的實函數半群,運算是點乘,即對P~{夕,),"o}和q~{q。),雲o}任少二+,稱Pq~{,(幻q。),"0}〔少R+,為p和q的點乘積.用少支記幾斗中的正函數子類,在其上定義點冪運算為:對夕一{,(砂,"0}任少粼,入〔R,稱尹~{伽。))幾,"0}任少丸為p的入次點乘冪.恆取值為1和o的常函數分別稱為么元和零元,並分別記為e和z. 用少記半,函數類,少+和少分別記其正子類和標準子類;了記p函數類,了+和少分別記其正子類和標準子類. 稱非么元q任少十為,〔少+的因子,並記引p,如果存在非"妨己歹任少+,使得p~呼.稱p〔少十是無窮可分的,如果對任入0,均有P幾〔少+.如果夕〔少+無窮可分而且它的每個因子都無窮可分,就稱其為Ie元.相應地可定義了十中的無窮可分元和Io元,並分別用買J和了了以及少I.和夕獷"來記蘿十和了+... (本文共10頁)閱讀全文>>權威出處:《數學年刊A輯(中文版)》1989年02期

國內哲學動態論物質的可分性問題(一) 討論物質的可分性,首先必須明確可分性的含義。一個物體分割成為在空間分離開來的幾個獨立部分,這是從古以來人們對於物質可分性的基本理解。換句話說,如果物體A能在上述意義下分割成為物體B和物體C,那麼A是可分的,並且A與B、C具有整體和部分的關係。整體與部分在邏輯上是一種反對稱、可傳遞的關係:即若B是A的部分,A就必定不是B的部分;若B是A的部分,C又是B的部分,那麼C也是A的部分。 但是任何具體形態的物體都有許多性質,究竟哪些性質可以分割、而且在分割過程中滿足這種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呢?起初人們以為空間廣延性能滿足這種關係,如康德有名的關於物質可分性的二律背反就是以空間的無限可分性來立論的。但是康德所進行的不過是一種思辨的「分割」。從實際過程來看,雖然任何分割都必然伴隨著被分割者在空間廣延上的分離,但從量上看,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則未必滿足,如在化學作用或者核裂變時所形成的分割就是這種情形。 比較之下,用質量作為描述物質分割過程的特... (本文共4頁)閱讀全文>>權威出處:《國內哲學動態》1984年04期

心理學探新思維與語言可分性的幾個特例本文所論述的問題,是長期以來理論仁有爭論的問題。但是,引起我論述的興趣,例不是基於理論上的爭論,而是基於我在實際工作中對這個問題的思索和理解。現把它形成文字,以期與天家進一步來探討。 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有幾種情形:動物的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人類的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成人的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幼兒的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健全人的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病態人的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形象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抽象思維與語言的可分性等等。我們認為,在這眾多的情形之中,要論證「思維與語言可分性」命題是否成立,則只需其中任何一種情形被證實即可。 思維與語言二者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乃是多種學科長期以來共同探討的基木理論問題之一,也是普通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之一。以往人們較多地談論到二者之間關係的密切性,甚至認為密切到不可分割的程度。如認為「思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不以語言為物質外殼」,「它的進行和存在絲毫不能離開物質的感性的語言形式。」(《試論人類的... (本文共7頁)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糊塗艾灸法 簡單五個穴位 常灸活力無限
【經典名言薈萃】623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感悟平常人生之無限魅力
親情無限 母親的嘮叨
不覺立聽無限時------簡介律詩的拗救和對仗 9
《流行無限》 「金鳳凰」吳艷

TAG:物質 | 問題 | 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