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理性批判》

唯意主義的創始人繼康德哲學家之後的有一位大哲學家叔本華說:「想當哲學家,首先須做康德門徒,不知康德者,只能算個『蒙童』。」所有通向哲學之路的人都要經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做伊曼紐爾·康德。哲學同時也從康德開始就難了。--《純粹理性批判》是一本怎樣的書

《純粹理性批判》又名「先驗哲學」,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對理性進行批判,確定形而上學的可能與否,以及形而上學的範圍與界限。第二版本是著重強調「對象符合知識」這一原則的來源,內容,意義,這也是著名的「哥白尼式變革」。

《純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哲學名著,不是一本小冊子,而是一本很厚的哲學大作,是康教授經過11年的潛心研究的大作,在西方哲學史上,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純粹理性批判》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開端,奠定了整個批判哲學體系以後哲學研究的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以及形而上學的基礎。

內有乾坤

《純粹理性批判》它是圍繞通過對理性本身,對人類的先天知識能力的批判考察。討論人類認識能力中的先天要素,人類認識能力感性的接受性,與理性的自發性。由於人類的思維能力在康德看來有知性,判斷力,還有就是理性,確定我們能認識什麼(對象),不能認識什麼(物自體),並對形而上學的命運與前途做出裁決與規定。

《純粹理性批判》向世人提出了很艱難四個如何可能的問題:

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

(1)數學知識如何可能?

(2)自然科學如何可能?

(3)形而上學如何可能?

(4)形而上學如何可能?

提出四個問題解決了「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這一個總問題。

先驗感性論:主要強調人類獲得知識的能力,以及對空間,時間的先天直觀形式的闡明。為數學知識如何可能提供了先決條件。

先驗邏輯:論述感性,知性的結果,知性的結構。知性結構與經驗對象的關係和範疇。康德這裡的感性,知性已經不同於我們通常理解的了。

先驗分析論:主要是解決「自然科學何以可能」這一問題的。

概念分析論:主要是涉及知性的十二大範疇,這是從亞里士多德的範疇演變過來的,但是有遠遠高於亞里士多德的範疇。

原理分析論:主要是知性指導判斷力解決判斷力在12大範疇的普遍有效性的問題。表述了知性的先天原理只對現象有效,對於超越現象的物自體則無能為力,這也體現了認識論的短板。

先驗辯證法:主要是解決理性不可避免的去超越現象認識超經驗的。產生了認識論上的偽知識,這種從有條件者去追求無條件者,必然會導致了認識論的二律背反。著名的有四個二律背反 (1)時間與空間(2)世界的組成 (3)人類的自由意志 (4)上帝(雖然尼采說上帝已死)但是在康德那個時候還是是活著的,始終逃離不了上帝。這四組二律背反按照經驗派和唯理派的觀點都能構建為正確。從而揭露經驗派和唯理派的觀點的片面性。

先驗方法論:限制理性擴充到可能經驗範圍之外的傾向,建立關於經驗或現象的內在的形而上學方法論,從而到達人類道德生活和幸福的和諧至善。

它是西方哲學史出現了轉折,在康德之前,西方哲學都好理解。比如迪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等都是業餘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是大學教授,以後的哲學家也大多是教授。笛卡爾和培根都是易懂的。

從康德開始西方哲學上了一個台階。從他以後,哲學成為了一種專業。沒上過大學,沒讀過專業,就不可能成為哲學家,直到今天一直如此。哲學的體系性更強,要求從事哲學研究的人必須專業。必須按部就班的受到訓練。匆匆哲學具有複雜性和專業性。

因此康德成為了第一個難讀懂的哲學家,從他以後,哲學大體上再也不是業餘的人能搞的了,成了一門學科。哲學首先要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要有大學教授指導。這是哲學的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安培能臣:康德哲學像一個蓄水池,以往的哲學都流向康德,以後的哲學都從康德流出來。以往的哲學,康德都做了解答,以後的哲學,康德提出了很多問題。現代哲學,繞不開康德。現代哲學兩類:科技哲學和人文哲學。這種劃分就是從康德來的。胡塞爾,海德格爾、德里達、弗雷格、實證主義等都從康德而來。研究他們,必經康德。康德哲學是對以往哲學的匯總,同時也為後來的哲學開拓了新領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純粹理性批判》--通往哲學之路的橋樑

參考資料:

《純粹理性批判》


推薦閱讀:

《純粹理性批判》先驗邏輯 第二編 導言 IIC

TAG:理性 | 批判 | 純粹 | 純粹理性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