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攝影藝術創作的基本功
2012-06-24 16:18:27|分類: 攝影理論 |字型大小訂閱
人們都知道,畫家要有素描與速寫的基本功,這兩門基本功,幾乎要畫家練一輩子。歌唱家,戲劇表演藝術家,都要做到老學到老。偏偏有一些搞攝影創作的人,或者說有一些人,認為搞攝影藝術創作用不著什麼基本功,當今相器材的發展,電子自動系統的控制,早已把老攝影家與新手,甚至與少年兒童的作品的距離縮短了。不錯現代機械的發展,迫使技術貶值,這一點,從織布機誕生那一天就已經證明了。一台制釘機可以抵千百萬個技術熟練的鐵匠。但藝術不是簡單地技術操作,藝術不產生同樣的產品,藝術只有一個,其餘的只能是它的複製品。複製品可以於千萬萬,獲得藝術價值的只有一個,最初的一個。
最初的一個,需要用純熟地技術,完美的形式,巧妙地構思。可以這樣說,攝影藝術的價值,是具體的體現在攝影的技術價值上,技術越高,造型思路越寬,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形式就能隨心所欲,藝術價值也就越高,高到別人無法模仿時,你就會成為個人風格的佔有者。要想創造出有意境、有深度、有力度的藝術作品,必須有高超的表現技術。
過去有句話:「名作靠絕招」。儘管題材體裁一樣,有絕招就能取勝。越是好拍的題材越需要絕招,絕招要靠技術。單純地靠自動化,靠電子控制,不會產生好的藝術作品。只有最佳技術技巧才能創作出最佳形式的最佳構思。
最佳技術、最佳技巧,出自於基本功的訓練,通常說的熟能生巧。這些基本功至少包括:
照相機全部性能;
造型的基本法則;
第一節 充分發揮照相機的性能
照相機的造型作用及造型效果是靠攝影者的智能才得以發揮的。同樣的照相機,同一場景,甚而是同一時間,由於攝影者的智能結構不同,會創作出截然不同的作品。這裡說的智能結構也包括運用照相機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取決於對照相機的了解與駕馭技能。
一、光圈的作用與選擇依據
為了按創作意圖選擇光圈,首先要了解光圈的作用。
原則上講,光圈的作用是控制與調節在造型效果方面,也有很多作用。因此,不能單純地理解,光圈只是控制曝光量和調節景深。
全面地講,它有八個方面的作用:
控制曝光量;
調節景深;
光行差;
分辯力;
像場範圍;
反差性;
焦深;
光的繞射。
(一)控制曝光量
曝光適中,可以使層次豐富,色階多。我們沒有來用「曝光正確」這個詞。原因是對藝術創作來說,所謂正確要服從主體表現的需要,主題表現的需要。如層次豐富,並非藝術創作的唯一追求。為了使作品減少層次,簡化色階而有意使曝光過度或不足。如欲求高調而有意曝光過度,欲求低調而有意曝光不足。
(二)調節景深
景深是指拍攝景物的清晰範圍。景深的長短,也是服從於創作的需要。景深的選擇,往往是選擇光圈的第一根據。為了達到簡化效果,有時必須使用大光圈,只有需要長景深時使用小光圈。由於有些照相機在取景時是用大光圈,與在實際拍照時所用光圈不盡相同,從而出現照片上的景深範圍與取景時視感覺不一致。雖然有些照相機有檢測景深裝置,但在實際運用時不大引起攝影者的注意。
(三)光行差
這是個經常為人們所忽略的問題,認為在鏡頭製做時都已經校正精良了,實際遠非如此,特別是球面差和色差,許多大倍率變焦距鏡頭,球面差和色差是很明顯的。就球面差來講,短焦部分與長部分其成影相差很大;從色彩角度講,不同顏色的被攝體,所呈焦點並不致,用短焦部分大光圈,與用長焦部分小光圈,差異很大。有的可能在某一個區段色差較大。其它光行差如慧形差,像場彎曲等都隨著光圈的變化而變比。
光行差,對藝術攝影來說,並非都是缺點,有時要利用某些光行差進行藝術造型會有一些奇異的效果。
(四)分辯力
如果注意研究一下,同一放大倍率,只是拍照時用不同的光圈口徑,其分辯力也有了很大差異,即光圈越小分辯能力越差。拍人物肖像時可以明顯地看出它們的差異。
(五)像場範圍
像場的清晰範圍,並非越大越好。為了使主體突出,利用焦距與光圈的協調配合,使主體畫面以外的景物,最大限度的模糊是非常必要的,如 《採得百花方成蜜》一隻蜜蜂采蜜的鏡頭就是利用長焦近攝大光圈拍攝的。除主體一隻花清晰外,其它景物都在清晰範圍以外,蜜蜂雖在像場清晰範圍內,但它是在飛動,不是「虛」,而是表現動感。
像場,在短焦距——廣角鏡頭中,表現在畫面的周邊,焦距越短周邊越容易出現影像模糊現象,尤其是使附加鏡頭時,如標準鏡頭加一個2X半身鏡,就能發現在周邊的影像不實。不實,並非都是缺點,有時出於創作上的需要,有意縮小像場,即開大光圈,要擴大像場,就要縮小光圈。
(六)反差性
大多攝影者,很少注意光圈大小也會影響反差,致使人們在陰天拍照時使用大光圈,以遷就較暗的光線。實際在陰天景物的亮度差已經很小,再用大光圈,越發降低了反差。因而,在陰天拍照,為了提高反差,應儘可能縮小光圈。
(七)焦深
焦深是指像的清晰範圍,也就是景物在成影平面上可允許的前後移動範圍。尤其是傾斜拍照時,影像不僅僅是變形,而且會有部分影像偏離焦點平面,為了使偏離焦點平面的影像最大限度的清晰,就要最大限度的縮小分散圈,而縮小分散圈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縮小光圈。相反,如果為了追求某種特殊效果,也可以利用這一特性擴大模糊範圍。
(八)光的繞射
光的繞射是指光線通過小圓屏或極小的小孔,產生明暗交替的圓紋現象。也就是,當點光源通過小孔,再使光線投在屏幕上,則將發現在屏幕上的光點比小孔大得多,而且是逐漸減弱的圓環。在實際應用中,如拍照時所用光圈太小就會產生這種繞射現象而降低分辯力。因為物點的像已經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大於原物點的一個繞射圓。這種現象在顯微攝影中尤為突出。所以在顯微攝影中,接物鏡倍數越高,口徑越小,其繞射現象越顯著。故高倍顯微攝影圖像邊緣較模糊。
綜上所述,選用光圈時,一定要考慮」綜合治理」,在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有預見的取捨。
在《畫冊》47頁,石玉平拍攝的《踏雪追風》就是巧妙地利用大光圈,錯開焦點,慢速度,兩者結合起來,造成強烈地動感,在整個畫面留出大空白,特別是把馬群前部讓出,只拍尾部,更加留下無限遐想。《畫冊》170頁巴軍的《一絲不苟》利用大光圈,近距離,把焦點放在眼睛部位,增加了藝術效果。
二 感光度
數碼相機的感光度與傳統膠片類似,感光度設定與影像質量有密切關係。低感光度拍攝的照片影像質量高,畫面細膩,解像力高。數碼影像,在使用高感光度拍攝時,超過ISO1000時,數碼影像就影響清晰度超過ISO1600,就會顯得模糊,除在藝術創作中,有時需要這種模糊。有些數碼相機在ISO400時,顆粒已經很明顯。感光度低,要長時間曝光,有高檔數碼相機有專門設置的長時間曝光;在強光下拍攝現場溫度高,使照相機自身的物理溫度升高,也會形成影像顆粒,儘管設定的是低感光度,顆粒點也會產生,設置高感光度顆粒點就會更大。由於以上原因,用數碼相機拍照有一個原則,這一點與膠片類似:
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可以從ISO100、200、400、800、1600、3200中選擇,有的相機可以把感光度擴展到ISO50和6400。有的相機還可以半檔調整、甚至是三分之一檔的調整設置,這樣一來,數碼相機的感光度級別分得非常細,從50~6400之間分布非常均勻,設置囊括了感光度的全部區段,拍照片時,可以針對各種不同的場合,選擇一個最恰當的感光度設置。因此在常規下,盡量地使用低感光度,以求獲得更好的影像質量。
三 快門的作用與選擇依據
通常認為快門的作用就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影像「凝固」。其實這不是唯一的職能。從攝影藝術創作的角度講,至少有三個功能:控制曝光量使影像「凝固」,或使影像產生動感。而後兩個職能比控制曝光量更為重要。比如在光線較暗時,門速度較慢,曝光量正確了,但產生了微動,「虛了」,這種虛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被攝體移動,一是按動快門時照相機動。這種動屬於失誤,尤其使用長焦或變焦鏡頭,若快門速度慢於焦距的倒數,手持相機就容易產生微動。需要「凝固』時要「凝固」。為此而要求在拍照動體時,要選擇相應的方位、距離、角度與快門速度。如《畫冊》100頁霍現營的《一招制勝》。有時則要求要有·「動感」,快門速度要適當放慢,又不能慢到使影像「脫靶」照相機生產家所以將快門製成從B門到1/1000秒,有的從很慢的速度到l/4000秒,每個檔次有每個檔次的造型效果,而不單純是從曝光量的角度考慮的。尤其是慢門,在藝術創作上有極大的潛力。利用慢門,有意識地在曝光過程中,讓動體在的影像上有一定程度的移動,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線條和虛影,使畫面有虛實,以達到「以虛襯實」「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並用以表現動感,製造氣氛渲染特定的意境。在夜間或在室內較暗時打開B門(或T門)作長時間開啟,讓星光、月光或移動的汽車燈等某些光點的運行留下軌跡,就會產生不一般的藝術效果。如《畫冊》第163頁吳世清的《神警在行動》,慢門增加了「速」的效果.
慢門與追隨
原則上講,凡低於焦距倒數的快門速度均屬於慢門,如100毫米焦距的鏡頭,用1/100秒以下的快門速度。因為它要靠穩定支撐,如用三腳架。但多數情況下,慢門是指1/30秒以下乃至幾小時。慢門可以產生失誤,也可以產生多種藝術效果,如強烈的動感;如《畫冊》第60頁,馬世民的作品《行雲流水》。慢門還可以造成燈光的軌跡等等。
追隨
追隨拍攝,需要有一定的訓練,可以反映出攝影者的技術功底。追隨有橫向追隨、縱向追隨。弧線追隨、旋轉追隨、斜向追隨等等。追隨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是強烈動感,在體育攝影、舞台攝影、軍事攝影等方面,應用追隨攝影可以表現出強烈的現場感。其表現形式是主體清晰,或主體部分清晰,背景呈線狀模糊。
《畫冊》第頁23頁,薛義忠拍攝的《跨欄》用慢們追隨,增強了動感,而《抱腰滾橋》卻用高速開門,使運動員瞬間 「定格」,懸在空間,並顯現出運動員的健美肌肉。
變焦
變焦是指用變焦距鏡頭在拍照時,「瞄準」主體,邊改變焦距,邊按動快門,但不改變焦點。其藝術效果是「爆炸」或「放射」。
變焦拍攝靜體時,只要把物距對準,不管怎樣變換焦距其物距的清晰點不變。其效果是從主體向外呈爆炸狀線條。
拍攝縱向動體應用變焦,只要主體在視野中心並控制在景深範圍以內,主體物基本清晰,而周圍的物體呈爆炸狀線條。
自拍
這裡說的自拍,並不局限於自我拍攝,有時可以利用自拍機代替快門線拍攝。就是把相機裝在三腳架上,開動自拍機,可以防止照相機顫動。也可以用自拍機進行偷拍。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分享到: 閱讀(28)| 評論(0)| 轉載 (0) |舉報 攝影藝術概論 十二生肖靚風華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練習舞蹈基本功的痛苦怎麼緩解並堅持下去?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剖析(轉)
※攝影師38個基本功訓練手法
※廚師的基本功——刀法
※第221期:楊式太極拳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