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智慧

《金剛經》的智慧 來源:澳門佛教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之所以不譯成華言,是因為中國詞語中難以找到相應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譯出,那就勉強稱曰「智慧」。

  梵語波羅蜜,譯成中文包括兩個意思。一是過程義,是指我們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稱曰波羅蜜,從這個意義上,古人譯曰「度」,六波羅蜜又曰六度。一是究竟圓滿義,是指一件事情徹底成就了,稱曰波羅蜜,從這個角度,古人譯曰「到彼岸」。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中的前五種,並非佛教所特有,比如布施,佛教固然倡導布施,其他宗教乃至社會也提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不如此。那麽,世間的布施與佛教的布施有何區別呢?世間的布施總是住相的,而佛法則要我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又世間布施有相則有限,佛法布施要不住相,無相則無限也。

  那麽,造成兩種布施差別原因在哪裡呢?簡單地說是般若。凡人般若未能啟發,以妄心住相布施,將來只能招感人天果報;菩薩以般若引導布施,三輪體空,不住境相,布施就成為成佛的資糧。所以世間的布施等行不能稱曰波羅蜜,惟有在般若引導下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才是成佛資糧,始可稱波羅蜜。

  般若,經中說有三種:一、文字般若,即三藏十二部典籍,或者可以說,能夠開發般若的一切文字,我們不妨都稱它為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是依文字般若所顯示的義理,以此思想觀念去觀察人生的一切現象,如實地透視一切,由正確的認識能通達實相,能生般若而稱般若。三、實相般若,即般若的體相。三種般若實質上只是一實相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都從能出生般若意義上,方便稱為般若,實非真正般若也。

  般若又分實智與權智。實智,是親證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是般若之體。它無智無得、智境一如,沒有差別,菩薩在修行過程中,經過了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始證得。權智又稱方便智或後得智,是了解現象差別,引導六度萬行的智慧,是般若之用。權智是在證得實智後生起的,故曰後得智。在修學佛道上,實權二智缺一不可。

  般若波羅蜜就是說明般若在成佛中的重要性。眾生在生死的此岸,要到達成佛的彼岸,惟有依賴般若。《心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而成就無上菩提。《維摩詰經》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一切諸佛都是以般若與方便二智為父母,由有般若,始能產生一切諸佛。又梵語佛陀,中文譯為:智者、覺者。因此,成佛是乃智慧的成就。

  金剛般若波羅密的意義,『金剛』是譬喻『般若』像金剛一樣,其質是無堅不摧,而且非常清凈的意思。『般若』指的是無限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沒有限制的,所以能摧毀、破除眾生的貪、嗔、痴、慢、疑,妄想執著,而讓眾生到彼岸,『波羅蜜』就是到彼岸,也就是解脫之意。如何讓眾生啟發自己的般若就是這部《金剛經》的主旨,每一個眾生都具有般若,沒有一個眾生例外。

  那麽為什麽會有般若?

  因為眾生皆有佛性。釋迦牟尼佛在證道時說:【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如來智慧德相』指的就是佛性。眾生都有佛性,但是這個佛性的力量顯不出來,般若就是佛性本具的智慧。般若不能顯出來的原因在那裡?在於眾生妄想執著。整部《金剛經》大部份是探討如何去除妄想執著,只是問題在我們有沒有下功夫而已。釋迦牟尼佛在般若時用了二十二年,其重點就是希望把佛法最主要的這樣一個觀念,能夠帶給當年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與及所有眾生。因此可見觀念的重要。觀念以佛法來說就叫見地,學佛的人見地要高。要提昇見地,就是要提昇思想觀念的層次。比如,有些人認為賺錢最重要,這是他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賺錢的層次;有些人則曉得賺錢之後,怎麽運用才能使金錢更有的價值,那麽這種人的層次就比那些光要錢的人高。見地就是思想觀念的層次,要一直不停地提昇。見地如果能夠提昇到一個相當的層次,基本上煩惱、痛苦就會減少很多了,不敢說完全沒有,因為還要配合定力。

  所以要學習大乘佛法,就要先看清世間的真相,然後才來修行。這個世間的真相用幾句話來形容,就是無常的、緣起的。因為無常,所以萬物都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它的產生是「緣起」的,意思是「由因緣帶動而生起」。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要有兩個以上的關係條件來帶動,才會現起」。

  譬如桌子、房子、或任何東西都是由兩個以上的材料、零件組合而成的。我們喝的水,也是氫跟氧結合成H2O以後,才成為水。我們吃的大豆芽菜、細豆芽菜,也是因為豆子本身就有水份,產生某種溫度以後,豆子就會發芽了。有些人自己會做苜蓿芽,也是運用同樣的原理。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都需要靠關係條件才能生起。沒有那一樣東西是本來就能自己生出自己的,或是自己本來就存在的。在緣起的理論「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之下,沒有一樣東西是真實的、固定不變的,所以都是空的。

  整部【金剛經】的重點所在是什麽?

  第一個是講『相』

  佛法所探討的不外乎是『體』與『相』兩個問題,所以各位可以從這兩方面去下功夫。相是指整個現象界所有一切的變化都屬於相的範圍。那麽相從那裡來?它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以佛教的說法,這個相是從體來的,這個體就是佛性,是所有一切生命的源頭。釋迦牟尼佛在講生命觀的時候,他提到了這個(覺性)佛性,指出是這個(覺性)佛性的功能,了知現象界的一切真實現象。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離不開就是這兩樣東西『體』與『相』。從相的方面來說,它是無常的;【金剛經】最後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就乾脆說「世間一切都是假相」,或者把世間每一樣事物的短暫存在稱作「幻相」,形容它是夢幻泡影。為什麽?因為任何東西生起以後,一定會逐漸壞掉、消失。以苜蓿芽來說,你把它搓、搓、搓,搓到水份沒有時,它就消失了,因此它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又像水果,它產生以後到爛掉、消失為止,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形容它是「虛妄」的。

  只要是屬於現象界的,只要屬於相,它都是一直不停地變動。如果眾生能隨時隨地有這樣一個觀念,那麽煩惱是不是會減少很多呢?所謂觀念必定是已經深入到潛意識的,這樣才能隨時隨地都會有這樣的認定。如果還不能深入潛意識,那麽觀念就還沒有形成。相是每分每秒都在變化的,包括個人思想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做生意的問題,它都是隨時在變化,如果它不變化,那它就是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到底是憑什麽,所有的交情、親情到底是因什麽而存在。後來學佛以後才知道,任何的情都會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正常的。為什麽是正常的?就是因緣;正如上面所講世間的真相用幾個字來形容不出緣起法。佛法講得很簡單,因緣兩個字就全部解決了,因為曾經種過那個因的緣故。用最簡單的轉換公式就可以了解,今生人家向我借錢後不還,這些親戚、兄弟、朋友,不曉得是那一輩子與我在一起,我向他們借錢,我同樣沒有還給他們,就是這麽簡單。想到這裡,自然就會心平氣和,周遭所有人對你不好,你都會心平氣和。以前我讀小學時經常會被同學弄髒或是被踩到踢到,雖然信佛,但沒有學佛以前,我是都要報復的,往往等到下課的時候,會故意找機會弄污他或踹回他一腳。後來聽經學佛以後,曉得這是因緣,我過去世一定曾弄髒或踩過別人,所以這一世被人家踩幾腳或是無故弄污衣服也是正常的。這就是因果,因果就把佛法中的部分講完了。整個因緣果就是一個相的變化,就是有為法,它就像夢幻、像泡影、像露水、像電一樣,一下子就沒有了,這都是正常的。某某人昨天還對你很好,今天就對你不好,這都是很正常的。我的恩師源慧法師曾對我說:『覺悟無常真常用』。無常指的就是有為法,就是相;真常指的就是無為法,就是體。能夠證到這個體的就是菩薩以上的聖人。那麽只要悟到這個無常,知道這個有為法,它本來就是隨時在變動的,這樣煩惱就自然逐漸減少了。所以世尊雲:『應作如是觀』,學佛者要具備這樣一個觀念。

  觀念的形成不是靠表面意識,而是要深入潛意識才會變成觀念。所以各位如果在座各位熟讀《金剛經》,而還沒有具備這個觀念的話,那麽對《金剛經》還未的認識,第一步還沒有踏出去。具備了這個觀念,修行才真正開始。這時候曉得,原來世間上所有一切,都是隨時在變動的,所有的變動都是正常的,甚至包括我們的親人在內,也都是如此的。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所以我們從開悟以後就要不斷的修行。每天當然要持戒,不侵犯人,一有空就攝心守意,一心專註。除此以外,還要思惟「四相皆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其實這都是「無我」的意思,都是「照見五蘊皆空」--

  .無我相

  當人家無緣無故侮辱你的時候,你的智慧要趕快現前啊!要馬上明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馬上想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當下你就不會那麽難過。這表示你以往的「我執」已經慢慢的在削弱、淡薄。所以般若經典以「破我執」為重點,在《金剛經》來說,就是「無我相」。

  .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人相」就是指「人」的樣子也是不真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會走路、思考、講話,這個叫「人相」。狗都是用四隻腳走路,吃飯喝水,叫的聲音就是「好.好..」,這就是狗相。其他動物也都各有各的外相、形相。只要是眾生,就是五蘊和合的,所以人相、眾生相一樣都是空的,不真實。

  .無壽者相

  從第八意識投入母體開始,直到生下來、長大、老病、死亡為止,這段時間我們叫做壽命,《金剛經》叫做「壽者相」。既然本來就無我相了,那裡還有一個壽者相呢?所以人生在世時也是假相。那麽,了解四相皆空以後,我們就能夠忍受一切侮辱、毀謗、打擊。

  因此《金剛經》本來是講空性的,為什麽還有那一段文字:「假如有人受持這部經典,但是仍然受到別人的輕賤,那是要讓這個人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早一點消除,然後證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這段文字就是要告訴我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遇到一次逆境、挫折、打擊時,就是在消除「我執」的時候。

  心中有這樣的理念,一切的挫折就能忍受下來。但這種忍受不是咬緊牙根,心裡想:「算了,我才不理他!」的那種忍受,而是要用般若智慧,照見五蘊是空的。這樣一次又一次加強我們的正見,等到正見成就時,就是我空觀的成就。你成就了「我空觀」的修行,那你就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都很自在。

  所以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夠消除我們的習氣,特別是我執的習氣。禪定的力量就在於控制心念,使那個情愛的力量不致於到處亂竄。而「無四相」的智慧就是不斷地慢慢消除第七意識的我痴、我慢、我見、我愛的習氣,一直到完全解脫自在為止。禪宗的六祖惠能,從聽聞《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無住

  無住是相對住著而言。世間的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著。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執著狀態中,如執著身體、執著服裝、執著家庭、執著名譽、執著飲食、執著用具、執著財富、執著地位、執著友誼等等。由於對六塵境界的執著,使六根在緣六塵境界時,六識蒙塵勞的染污,以至我們原本清凈的自心,失去清凈。

  執著使我們內心失去獨立。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們,為了生存的快樂,就要不停地去接獨外境。這裡我們不妨對一個世俗人,關於他的一天生活來個透視:他從早上起床開始鍛煉,吃飯,上班,下班,吃飯,教育孩子,看電視,聊天,搓麻將,睡眠,吃渴玩樂等等。可以這麽說吧,一般的世間人,只要他還有感覺,身體或者精神總是很難平息下來。由於長期以來對外境的攀緣,使得漸漸對外境產生依賴,而內心不知不覺中也就失去了獨立。惟有在外境的刺激下,內心才會平衡,才能充實。?執著於外境使我們迷失了自已。世間上的人,一天到晚關心的是什麽?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那就是怎麽樣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美味,身體不停地追逐好觸。他們很少能夠去考察生命的內在,只知道隨著慾望而奔忙。由於一味執著外境,結果迷失了自己。因此現代人儘管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感到空虛、失落、無聊、孤獨。這都是因為迷失了自己的緣故。

  執著使我們產生內心的不安。經常聽到許多人說:活得很累。又說這種累不是身體上的累,而是精神的負擔。是啊!平常人只知道身體不能負擔太重的勞動,卻不知道無形的精神,也不能負擔太重。那精神的負擔是來自於什麽呢?是執著。我看鏡子,它之所以能夠清晰地照一切影像,而不留痕迹,為什麽?因為它不執著。我們的內心具有鏡子的功用,但又不像鏡子。當我們的心在緣境界時,總喜歡對順境進行執著,因為執著的關係,在思維上就留下負擔,執著越強,負擔就越重。這就使得我們產生很累的感覺;又因為執著的關係,外境的變化,隨時都會引起我們內心的不安。所以,你別看許多人表面很神氣,但內心裡總有許多東西在困擾著他,始終活得不安寧。

  《金剛經》的修行,就是教叫我們不執著。當然要做到不住,先要有般若正確觀念的基礎,認識到世間的緣起、無自性、空、幻化有。因為我們對諸法有了如實的觀察,自然就不容易被世間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經告訴我們:在度生時,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能廣度無量眾生;布施時,要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才能成就無限布施;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不住色身相,才能成就勝義發心;見如來時,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住色身相,才能見如來真身;修福德時,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不住福德相,方能成就無量福德;菩薩壯嚴國土,不住壯嚴國土相等。經曰:「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又曰:「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不住相的修行,能夠消除我們心靈上的負擔,能夠使我們擁有一顆獨立的心,能夠使我們減少無謂的妄念,能夠使我們解脫煩惱,能夠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佛法的體驗險應該從何處得入呢?

  這是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關心的問題。世間上的人,總是帶著有所得的心在人生的舞台上生活著,他們不停地追求,希望得到知識,得到文憑,得到工作,得到財富,得到愛情,得到家庭,得到朋友,得到地位,得到態名譽,得到健康,得到長壽,得到成就等等。然而,接觸了佛教,他們又帶著同樣的心態進入佛教,你看那些一般的信眾,當他們在菩薩面前點上一爐香,擺上幾個水果時,就向菩薩提出無窮無盡的要求,彷彿是在與菩薩做貿易似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信佛不等同於學佛;信佛者只站在信仰的階段,未能信受奉行;學佛者是學習佛陀的言行,能依教奉行,方為佛弟子。

  我經常在想著:世人不停地追求,無止境地佔有,可是世間上到底有哪些東西能夠究竟屬於我們永遠擁有呢?你看那些財富終歸會消散,地位要失去,家庭會分離,情感會變化,朋友會反目,知識會落伍,乃至我們最親愛的身體,並不會因為我們一直在忙於為它吃,為它穿,為它住,種種愛護,種種調理,它就永遠地跟隨著我們,而在幾年或幾十年之後,它必然也要離我們而去。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是說世間的任何現象包括壯嚴的、醜陋的、染污的、清凈的、平常的、神聖的、善良的、罪惡的等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虛妄不實。因而,我們在修學佛法中,不能以有所得的心,去取著任何一種相。我們起心著相,這個心必然是妄心,那個相也必然是妄相,似有得,實乃無得。

  菩提涅盤是從無得中證得的。讀過《心經》的人,我想一定都會熟悉這一句話:「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礙。」無智亦無得,是心空境寂,以無所得故,妄心妄境皆不顯現,能所雙亡,此時般若智始得現前。由般若現前通達諸法實相,消除二障,引導萬行,自然成就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

  《金剛經》與《心經》在思想上同一體系。經曰:「世尊!佛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又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

  在常人的觀念里,以為成佛一定也是成就個什麽東西,或者覺得得到什麽。其實。這是錯誤的。佛陀在這裡以自己的成就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為例,說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的成就,確實不是得到什麽。如有某種真實有自性法,為如來能證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那我就有我我所執了,燃燈佛也就不會給我授記。說我在未來世中作佛,號釋迦牟尼。因為當時現覺我法性空,不見有能得所得,離一切相,燃燈佛這才為我授記。

  本經又舉聲聞四果為例。經曰:「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實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故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從世俗世間來看,有果位高低之分,有斷惑多少之分,有來去生滅之分。然而在不等的法性上,卻無這許多差別。須陀洹,漢譯入流;斯陀含,漢譯一來;阿那含,漢譯不還;阿羅漢,漢譯無生。這些所謂的入流、一來、不還、無生,都是從世俗諦來說的。在法性中,豈有入與不入、來與不來、還與不還、生與不生的現象呢?誠如經中所言:我得阿羅漢者,即有我為能證,無生法為所證。倘若我法、能所的二見不除,就是執著我等四相的生死人,哪裡還是真阿羅漢?

  最後我想用兩個公案作為這段的結束:

  一、有學者參訪禪者。問:道在何處?禪師曰:道在目前。問:我為何不見?禪師曰:有我故不見。問:禪師你見否?禪師曰:有你有我輾轉不見。問:那無我無你呢?禪師曰:無我無你又當誰見。從這段公案中可以得到兩條啟示:一、我相不除,不能見道。

  二、道不可以,以我們世間的見與所見而論。

  二、達摩見梁武帝。帝問:云何是勝義第一義?達摩曰:廓然無聖。帝問:對朕者誰?達摩曰:不識。禪者總是以本分事相見。在法性上,既不存在聖凡的區別,更沒有識與所識的區別。這正體現了般若無所得的境界。

  結論

  《金剛經》裡頭要求我們的就是要「無我相」。你每天念佛多少次,拜佛多少下,這都還是很粗淺的工夫。即使打坐、能觀空而有真正體驗,你要知道這並不值得炫耀。為什麽?《金剛經》特別指出:「一個得到初果的須陀洹,他可以說他得到初果嗎?」不可以!「二果斯陀含稱為《一次往返》,你可以說他證得二果嗎?」不可以!「叄果稱為《不來》,你可以說他是得到叄果嗎?」不可以!連四果也不可以!為什麽?只要你說:「我已經證到什麽果位」?就是還有我執的存在。這不是說一個修行人不必在乎證到什麽果位,而是要避免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跟眾生在一起時,自己還能夠放下門檻,俗話叫做採取「低姿態」。如果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這就是還有我執,《金剛經》說這還是「有所住」,住在於自己所證悟到的境界、果位。

  所以《般若心經》是稍為著重在自我的修行,在認清世間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一切都是空性的。以空性的智慧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用這樣的正見來處理一切的事物,這叫正思惟,大乘佛法叫做觀照般若。這種體驗、人生觀才是正見,所以《般若心經》是人生的佛教。《金剛經》則強調菩薩的修行一定要發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攝法門,特別是要度一切眾生入於無餘涅盤,這是大悲心的極致。從初發心到證得菩提為止,於其中間清楚知道一切法的真實相,這是菩薩的空性智慧。所以《金剛經》是徹底的人間佛教,是人間菩薩修行的寶典。

[NextPage]  【注釋】

  1誹,心裡頭想說壞人、批評人的念頭。謗,口裡頭說壞人、咒罵人。

  2慚愧,就是羞恥心,俗語叫做丟臉。

  3十二部經,就是經文的體裁和性質,分為十二類,第一契經,也稱長行。第二重頌。第三諷誦,又叫孤起頌。第四因緣。第五本事。第六本生。第七未曾有。第八譬喻。第九論議。第十自說。第十一方廣。第十二授記。

  4首題名字,經的題目,就是經的名稱,像觀無量壽佛五個字,就是這部經的名目。

  5智者,有智慧的人,也可以說就是善知識。

  6南無,歸命。就是把自己的身命歸托佛菩薩。

  7信,信佛道。解,明白了解經裡頭的義理。

  8具,完全有百法明門的知識。

  9菩薩修行之過程,須經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地」意為住處,所以十地又譯作十住。十地中第一地為歡喜地,證得人法二空,體會佛法之要旨,故又稱見道位;心中生起無限歡喜,所以稱歡喜地;第一次對佛法堅信不疑,故又稱初地.

  10聞經名除千劫重罪已屬幸事,唯較稱佛名除五百萬劫生死之罪,則相差猶遠。況稱佛名簡便易行,心得專註。若聞經名,既非所解,則扞格不入,故功用較遜。為說經名雖得其人,可遇而不可求。教稱佛名,則人人優為之。外道之傳教者,有於罪囚將受死刑時,為說歸依,其計甚善,佛徒亦宜取法也。

  11此品行人,有道俗二類,俗人或毀五戒八戒,比丘或犯具足大戒.

  12如此二類,皆是不智愚人。

  13僧物有四種,即(1)常住常住物、(2)十方常住物、(3)現前現前物、(4)十方現前物。前二種為「僧只物」,後二種為現前僧物。(1)常住常住物,指大眾共用之寺院、住房、工具、花果、樹林、田園等,專屬於某個僧團所有,不可分割或轉讓,故為常住物中之常住物。(2)十方常住物為所有僧團所共有之物,如施主供養大眾之飯菜等物,無論你來自何方,只要在此寺院掛單,都有權力享用。(3)現前現前物,僧人私有財產,如衣、書籍、私人電腦等。(4)十方現前物,如亡僧所遺之經物,可分與十方僧,為各比丘之現前所屬者,故稱為十方現前物。

  14不凈說法,假託佛法,希求利養。

  15地獄眾火,即鑊湯、鑪炭、熔鈿、鐵丸等。

  16神力,是有神通的能力。

  17猛,厲害。

  18一小劫為一千六百萬元年,中劫為336,000,000年,大劫為1,344,000,000年。

  19梵音聲,是大梵天上的天人所發的聲音。梵音有五種好處:第一、音聲正直;第二、音聲和平雅緻;第三、音聲又清,又透澈;第四、音聲又沉?,又渾滿;第五、音聲可似周遍到遠地方也能夠聽到。

  20上中兩輩,止於上品標佛告等;獨下三品一一標者,以作惡往生,反常駭眾,易惑難信,故頻標示,意令聽受。

  21說妙法,贊凈土。

  22令念佛,作觀想。

  23苦逼,地獄惡相現。

  24不遑,心思慌亂,來不及念。彼佛,指阿彌陀佛。

  25心觀為念,口誦為稱。

  26至心,極真誠懇切的心。

  27日輪,太陽;因為太陽是圓的,像輪盤,因此叫日輪。

  28此品尤其長!須經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華開障凈,如雲散天晴。聞二大士廣說妙法。言諸法實相者,即是指無明為妙明,悟妄覺為真覺,明諸法當體即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非虛語。是故應時即發菩提心。

  29罪從緣生,無有自性。諸法皆爾,故名實相。普賢行法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30豁,開通。豁然,忽然開通、明白。

  31逮,得到。

  32侍女發心獲記。

  33此法,十六種觀想法門。

  34《智論》雲,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既受且持,則無忘失。

  35勢至圓通雲,「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36分陀利,白蓮花。西方蓮花,有青黃赤白四種,在沒有開、快要開、已經開、花落四個時候,顏色就有四種變化。正在開放的時候,顏色是白的,像銀又像雪,有光的。

  37勝友,善友,有益的友。

  38得道之場,故名道場。一切諸佛,皆於菩提樹下,趺坐斷惑,破魔成道。法身一體,諸佛同證,故是佛家。

  39歡喜者,一、所未曾聞,今得聞故;二、清凈國土,得往生故;三、展轉開示,利生無窮故。具斯諸義,故懷大喜。

  40步,踏。

  41公認的漢文菩薩戒經計有六種:《菩薩瓔珞本業經》,《梵網經》菩薩戒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菩薩地持經》戒本,《菩薩善戒經》戒本以及《優婆塞戒經》戒本。有關菩薩戒的研究,請參見釋聖嚴的《菩薩戒指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有關中國戒律學的研究,請參見釋聖嚴的《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第十二版;勞政武的《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42同上,頁720下。

  43同上,頁721上。

  44五住煩惱指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以及無明住地。

  45「半」指藏、通、別教之教義,因其不是直接揭示中道實相故。「滿」指圓教之教義,因其將佛普度眾生、皆令成佛之本懷揭示無餘。「正」指就藏、通、別、圓各別而言,各自都為正。「助」指就修行逐級遞進的層次而言,藏教有助於通教,通教有助於別教,別教又有助於圓教。參見李志夫教授編著《妙法蓮花經玄義研究》,上冊,第471頁。

  46《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卷,頁721上。

  47同上。

  48同上,頁721中。

  49二十五三昧之名及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源自《涅盤經》,見《大正藏》冊12,頁448中-下。

  50《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21下。

  51同上,頁722上。

  52智者將煩惱分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見惑指迷於三世之道理,思惑指迷於現在之事象。見思惑能招三界生死之果報,須用空觀斷除之。塵沙惑指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法所起之惑障。因菩薩斷除見思惑後,易著於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之方法,故此惑能妨礙菩薩出假利生,化度眾生。此惑為菩薩所獨有,須以假觀破之。無明惑指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是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障覆中道之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須用中道觀除之。

  53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22上。

  54有關智者對二十五三昧的詳細解釋,參見同上,頁722上-724上。

  55見同上,頁722上-中。

  56五道當指地獄、畜生、惡鬼、阿修羅以及人。

  57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22中。

  58見同上,頁722下。

  59須彌山有四大洲,為弗婆提(東勝身洲)、衢耶尼(西牛貨洲)、?單越(北俱盧洲)、閻浮提(南瞻部洲)。

  60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分別是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的智慧。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空)之智,屬聲聞、緣覺之智。道種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假)種種差別之道法,乃菩薩之智。一切種智即通達總相(空)和別相(假)的中道佛智。

  61無漏意為出離生死,屬證得空性的阿羅漢之慧。

  62有漏原為煩惱之異名。智者大師在這裡指的是超越空智的出假之智,為菩薩入世度眾之慧。

  63非漏非無漏是超越空、有兩邊的屬於圓教人所證的中道之慧。

  64三十三天即指忉利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須彌山頂。中央宮殿為帝釋天所住,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為三十三城。

  65見《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大正藏》冊33,頁880中。

  66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24中。

  67見同上。

  68見同上。

  69見同上,頁724下。

  70同上,頁725中。

  71見同上。

  72見《法華經》,《大正藏》冊9,頁31下。

  73同上,頁8上。

  74見《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頁725中。

  75見同上。

  76見同上。

  77同上,頁725下。

  78見同上。

  79見同上,頁715中。

  80參見《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大正藏》冊33,頁869下。


推薦閱讀:

歷史智慧:一則故事,剖析殘酷的社會法則!成熟的人,才能看懂!
【禪意人生】不說,是一種智慧!
厚黑,現今社會通贏的智慧:故意留破綻,成全別人的好勝心
智慧女人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長短經智慧【8】

TAG:智慧 | 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