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乖孩子」比「惹事鬼」更值得擔心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沒問題,怕孩子出問題,大體就是兩類原因,一類是感覺自己太麻煩,事情本來就多,還要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另一類是認為孩子出了問題就沒救了,定性了,壞孩子了,未來全毀了。殊不知,「乖孩子」其實比「惹事鬼」更值得擔心 。(我們之前分享過作者的另一篇熱門文章:別讓散養害了孩子,點擊閱讀)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號"心欣向榮"。

文|曲韻(積極心理治療專家)

成長的過程就是試錯的過程,錯誤與問題背後是孩子成長的契機。面對一個少年老成、從不犯錯的孩子,我反而會心生懷疑,因為我見過太多小時候很「優秀」、沒問題的好孩子後來發生更大的問題。

綜合分一下,有三種情況:

1過度自我壓抑型

我舉一個小學生的案例,一個高中生的案例,來看看這種類型的孩子的成長缺陷。

第一個案例是三年級上的女孩,8歲。她有一個學業非常優秀的姐姐,比她大五歲。父親工作較忙,母親曾經是老師,生下她後就當了全職媽媽。這個孩子從小是受媽媽喜愛的,她媽媽說,在家裡從來沒有說過她,反而是和姐姐經常爭吵,因為姐姐到了中學以後開始叛逆,學習不踏實。她從小就非常乖巧懂事,從來不曾犯過任何錯誤,父母稍微皺下眉頭,她就馬上不鬧了,特別聽話。一上小學,老師也特別喜歡她,任命她為大隊委,她自己的學習也非常好,很用功;紀律也好,課外活動也好,幾乎沒有不好的地方。

由於工作原因,我給這個學校的學生幹部做過「領導力與溝通」的心理活動,當時她上二年級,我注意到她的自我約束力特彆強。我講話時她坐得筆直,認真聆聽,輪到她講話時,先舉手,然後站直了,抑揚頓挫地講。說到有的同學不遵守紀律,在樓道里喧嘩大鬧,做眼保健操時不認真做,瞎胡鬧,她認真地說:「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我聽了,心裡一驚,可恥這個詞用的太重了。活動結束後我就告訴她的班主任,要注意一下這個孩子,擔心她會出問題。她的班主任非常不以為然。

過了半年多,她的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曲老師,真讓您說中了。XX出事了。前幾天她在操場上玩而,一個平時比較調皮、老跟她較勁的男生跟她吵了起來,她推了那個男生一下,就那麼巧,男生摔倒了,頭磕在石頭上,流血了。她當時跑到辦公室來找我,手腳冰涼,額頭上全是冷汗,臉都嚇白了,跟我說,我對不起您,對不起我爸媽,我做了一件特別不能原諒的事,說完就昏倒了。這個孩子的身體一直不好,因為淋巴系統的問題,一直在吃中藥,已經吃了好幾個月了。」

長期、過度的自我壓抑,會令孩子變得憂懼、抑鬱,時刻處於應激狀態,非但不能形成放鬆的態度和良好的自我接納,反而會總是緊張的、自我監督與否定的。外在的乖巧懂事並不是真的行為自律,而是因為害怕而不得不自我控制。時間長了,從身體上到心理上,都會變得緊張、脆弱,任何一個事件都會導致崩潰。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16歲的高一男生。據他媽媽說,他從小特別乖,很聽話,自己甚至曾經擔心是不是太像女孩子了。初中階段也很好,根本沒有什麼青春期叛逆。爸爸工作忙,不常回家,她覺得孩子很能體諒父母,沒有抱怨,也不瞎折騰。可是,一到高一,突然一下就變了。不跟媽媽說話,曠課,離家出走住朋友家,並揚言要休學,與朋友一起開酒吧。

媽媽說服他來找我一起做心理諮詢。與他單獨談時,他說其實他一直並不喜歡和認同父母,但是以前小,不知道怎麼表達,就聽他們的。初中時候雖然表面不叛逆,但心裡是非常糾結的。在思考很多問題,也曾嘗試與父母討論這些問題,但是都沒有成功。他知道父母都很辛苦,也不容易,所以他盡量做讓他們放心、高興的事。可是心裡,他又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漸漸地,他與朋友們交流得越來越多,而且自信他與朋友們的友誼以及他和朋友們的事業(合開酒吧)是真誠的、深思熟慮的,一定能成功的。

這兩個案例基本代表了過度自我壓抑型的孩子的情況:在沒有能力去表達和實現自我時,會令自己變得緊張、脆弱,由於外顯言行聽話懂事,家長會忽略孩子內在思想意識的變化,孩子也沒有養成與家長交流互動的習慣和能力。一旦孩子長大到自以為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了,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任性、隨意、超自信,聽不進老師家長的任何話了。有的孩子長大後,甚至成年以後,終身都會對命令、指責類的話超敏感。

在一些夫妻關係案例中,經常看到這種早年壓抑過度、長大後自我放縱、隨意妄為的情況。大多數人會兩種情況伴隨終身。有時候,即便已是成年人,扔掙不開早年自戴的枷鎖,常常自我抑制,有時候又忍不住走向另一個極端。可悲的是,他們常常抓不準時機,常由情緒驅動,不必壓抑時壓抑,不該放縱時放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2兩面派型

小學老師一般都有這個經驗,從三四年級開始,班裡明顯地就會出現幾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演技不是那麼純熟,不僅老師能看出來,同學也能看出來。家長相比老師要稍顯遲鈍一些,可能是沒有別的孩子作比較,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挺好的,卻不了解孩子在外面的表現情況。例如,前面關於孩子偷東西的一節,發到微信公眾號上,閱讀量只有幾百,而關於孩子智力、拖延等的文章,發到同樣的賬號上,閱讀量都上萬。家長可能不覺得有必要看這篇,因為「我家孩子不會偷東西」。可是,據我女兒的班主任老師講,她執教二十多年來,帶的每一個班裡都有孩子偷東西的事情發生,大多數情況下家長都不知情,除非老師告家長。

學齡前的孩子也會有類似兩面派的表現,例如在家裡很橫,在幼兒園很乖;或在父母,面前一個樣,在陌生人面前一個樣。這些表現是孩子自然發生的,不是兩面派。兩面派行為是上學後,孩子有意識地、主動地在不同場合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表現出來的言行,有很大的虛假、偽裝成分。

兩面派的孩子的成長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往往是既得利益獲得者,受到了正向強化,將來很難改掉。如果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加,他們的價值觀形成也受到了各種負面的影響,這種孩子很可能變成偽君子,自私的鄉愿,甚至發展出分裂的人格。也有的孩子,一直處於糾結之中。討好別人的行為不情願,表現真我時又要拿捏好分寸,不能太原形畢露,照樣要有防人之心,活得非常不舒展。

前一段時間畢福劍私宴唱歌被偷拍的視頻流出,同情畢的人大有人在,就是因為有太多的人活得非常苟且,不得不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雖然宣揚誠信、忠義等品格,但明朝以降的民間風氣,還是以「說得冠冕堂皇,做的完全是另一套」為主。也許,這樣的人格是被環境塑造的,因而也最能適應環境。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還是要提醒家長,警惕孩子的兩面派表現。

3喪失「自我」型

過度自我壓抑型雖然極力壓抑,但孩子還是有個自我的,雖然這個自我可能長得不成熟,甚至偏頗。在喪失「自我」型中,太多的「好孩子」,人生被父母編劇和導演了,徹底喪失了自我。

這是一個19歲來訪者親口告訴我的。她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是北京市西城區最頂級的牛校。高二的時候她因抑鬱症休學了一年。現在馬上要高考,她又想休學。她說:「這個人生有什麼意思呢?就是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結婚,生孩子,然後讓我的孩子重複我做過的一切嗎?如果人生都是這樣預設好了的,我只須去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了,那麼,我可不可以不演?」她敘述自己抑鬱症前的狀態是,「看出同學的幼稚和老師的呆板,也看出家長的很多缺點。也想跟他們對著干,反過來一想,他們也都是可憐人。不追隨他們,也不叛逆、頂撞他們,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乾的。於是就越來越覺得活著沒意思。」

還有一個28歲的男性來訪者,父親是知名企業家,網上一搜好幾頁新聞的那種。在他初中的時候,有一陣子很叛逆,媽媽管不了,爸爸正是事業最吃緊的時候,都管不了他。爸爸不愧是管理人才,知道如何用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於是請來當時著名的老師,班上多少人考上清華的那位,給孩子做一對一的輔導。孩子說,當時確實解決了心裡的困惑,非常認同老師的理念,充滿正能量地考上了高中。到考大學前,他再一次有些懷疑,因為不想考爸爸希望他學的專業。這次爸爸請了位成功學大師給他做一對一輔導。這次輔導也很成功,他說他看清了自己的使命和家族的前景,心甘情願地報考了父親指定的專業。大學裡談的戀愛被父母否定後他曾再次消沉,對專業不喜歡也令他成績很差,多次補考,差點無法畢業。這次,又是那位成功學大師幫助了他。他決定出國讀研究生,爸爸非常支持。

在國外讀碩士的兩年是他最開心的兩年。他不想回家,於是又考了博士。在答辯前的一周,他突然感到極度的恐懼,雖然老師說他的論文和其他準備都沒問題,答辯一定會通過,但他仍然驚恐焦慮。一夜未眠後,他連換洗衣物都沒拿,直接去機場買票回國了。在國內被精神病專科醫院診斷為抑鬱焦慮急性發作。在心理治療時,他的父親說:「可是你一直表現不錯啊,那幾次挫折也在老師的輔導下順利度過了。你幾個月前回國參加奶奶的生日聚會時,還意氣風發,很陽光的樣子,多少叔叔阿姨讓他們的孩子向你學習啊。」他回答說:「我那是在演戲啊,我知道你們期待我這樣表現,好吧,我就演得陽光、積極,是你們的好兒子,是家族的未來。可是我心裡真的發虛,我知道自己的底細,我不相信自己是家族的未來。可是,我是什麼?我能幹什麼?我同樣不知道、不相信。」

自我概念的清晰成形是從11-12歲開始的,自尊與自我價值的建立也隨之而來。一個一直聽父母的話,聽父母安排而沒有自我探索、自我嘗試的人,在成年後不可能完成複雜的社會功能,不可能獨立於社會。一個從小特別乖沒問題的孩子,只是出問題的時候沒到而已,要麼青春期,要麼大學裡有了自由的時候,要麼在婚戀的親密關係中。最可怕的是,等自己生了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問題暴露了出來。只是,那時的代價越來越大,而且會殃及他人,毀了孩子。

給家長的建議

如果孩子該幼稚的時候不幼稚,該調皮的時候不調皮,該犯錯的時候不犯錯,請家長們一定要警惕起來,觀察一下孩子是否過度壓抑,並不開心

檢討自己是否特別害怕孩子犯錯誤?是否因為自己怕麻煩或者愛面子,所以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檢討自己是否對「孩子的錯誤」看的過於嚴重,因此在孩子沒犯錯誤時過於焦慮,煩了錯誤後又過於恐慌?

家長要提升自己的認知和應對問題的能力,要透過問題看發生了什麼,幫助孩子擴展認知,學會辦法,增加智慧,磨練人際關係,讓問題成為一次次成長的節點,發現並利用問題背後成長的契機。


推薦閱讀:

主人把它們都給我拿開,這不是我的孩子
如何看待2月2日微博中「老公將女兒打骨折」這一事件?
三招應對夏季孩子胃口不振
關於春雨的8首古詩詞,快在美好的春季里教孩子吧!
7~13歲孩子的心理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