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風流 ——十四至二十世紀江南繪畫嬗變的脈絡(四)
清 費丹旭 松下撫琴
17cm×50cm 揚州博物館藏
三、江南繪畫百川歸海與海上繪畫海灌百川
依託於士紳文化、商品經濟的江南文人畫在明末清初的變遷,其一是以「後二王」,也即王石谷與王原祁為代表,入主清代宮廷,成為官方繪畫的新表率,其二是以「揚州八怪」為代表,以一種俚俗化的姿態進一步與市場、與市俗相通融。這兩大新變,令江南文人畫原先孤狷絕塵的特性發生了質變。換言之,文人畫在明清之際不但在江南取得了統治地位,而且更進一步籠罩了整個中國畫壇,正因為這樣,它才走向了畫以適意的要旨的反面,不但成為官方而且成為市俗文化的表徵。
然而,藝術的權力化讓位於商業化,貴族化讓位於平民化,乃是歷史的必然,藝術的功能也因此由原來僅限說教而漸擴大到自娛娛人,這是造就藝術由舊時的一元化走向如今的多元化的原因所在。任何事物都無法逃離盛極而衰的規律,文人畫亦是如此。雖然文人畫在清代達於鼎盛之後日益喪失其作為文人畫的特質,但文人畫在傳統文化由中古向近代,由貴族化向平民化過渡的過程中所起到的扳道岔的作用,卻毋庸置疑。隨著現代文明的興起,藝術的平民化、商業化在進一步加速。在中國藝術史上,文人畫曾經扮演過挑戰王權的革命者角色,然而到平民文化風起雲湧的20世紀,文人畫卻成了被革命者。
文人畫並沒變,是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明清文人畫中的個性主義思潮對平民文化的興起雖有導引之功,但文人畫畢竟仍屬於貴族化的精英文化。近代工商文明的興起催生了平民文化,決定了隸屬精英文化的文人畫必將受到衝擊,或者說會被平民文化、市俗文化進一步異化,甚至從根本上融入市俗文化。
清 翁小海 四時花卉 局部
揚州博物館藏
當然,這絕不是說現代社會應該剔除精英文化,並且這也絕無可能。平民文化與精英文化的分化,在今天已成客觀事實。
但在平民文化興起之初,階級對立分明,廢除乃至打倒精英文化的想法和做法,在中外都曾出現過。然而包括文人畫在內的精英文化,要為平民文化讓出大片其在等級社會時代曾經擁有的領地,卻同樣是不爭的事實,這就是何以包括文人畫在內的傳統繪畫會在20世紀遭遇激烈衝擊的原因所在。20世紀初創辦京師大學堂、廢除科舉,更標誌著中國的未來,將不再出產以倫理為專業、以治國平天下為職業而以詩酒書畫遣興的文人士大夫這個階層,文人畫將何附焉?
事實上,文人的身份、筆墨或者學養,乃至畫不求售,這不過是文人畫的皮相,它的精義,在於去功利性,正所謂「畫以適吾意」(蘇東坡)。無論有無文人畫,這都將是長存人間、無以磨滅的,也是如今的藝術中至為優秀的品格。近代工商文明取代農耕文明,繪事、詩餘,或者說匠人畫也好,文人畫也罷,今天一併融入了一個舶來的新名詞——「藝術」。其實質,便是建立在農貿文明基礎上的士紳文化向建立在工商文明基礎上的平民文化的轉變。只是近代中國的這一變革是被列強的炮火倉促地逼上梁山,而非自然的順產,因而不少人為傳統繪畫所遭遇的變革而深感不平,如鄭午昌、傅抱石都曾指出,中國畫、文人畫在近代的衰微是因為遭到了帝國主義的侵壓。雖然筆者同樣對西方文化強勢心存不平,但無論是被迫還是主動,或者說有沒有西方文化的擠壓,我都確信傳統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在20世紀的這番遭遇,遲早會來。文人畫雖難以為繼,中國畫卻仍要前行。
清 翁小海 四時花卉 局部
揚州博物館藏
這就是20世紀包括江南繪畫在內的傳統中國畫所面臨的問題。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江南繪畫仍舊引領著風氣之先。
近代中國與外部特別是西方世界的交融,造成沿海地區的經濟獲得空前的發展。江南的中心由原來的蘇州、杭州、湖州、常州等重鎮開始向新興的口岸上海轉移,戰亂紛起,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的擠壓,加速了江南文化的中心移向擁有租界這個「國中之國」的上海。由內陸轉向沿海,由中古集貿化的傳統城鎮向新興工商化的現代都市的轉型,令上海取代蘇州成為江南乃至整個中國最大的都市,不但面向全國,而且面向海洋,面向世界。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一部中國畫史終要滾滾向前,曾引領中國畫五百年前行方向的江南繪畫,面臨著全新的變遷,即近代「海派」的應運而生。
「海派」的產生,是緣於這個當年的小灘涂自由化的商品經濟。畫家至此,全為謀生,故從精英化、貴族化的角度來看,早期的「海派」也曾招來「惡劣不可目」(張祖翼)的罵名。
清 李嘉福 怡園尋梅
139cm×34cm 揚州博物館藏
商品化不可避免地伴隨著泥沙俱下的粗製濫造現象,這其實也是從吳門畫派到揚州畫壇,都曾出現過的投人所好的現象。華洋雜處的上海徹徹底底的商品經濟、平民文化的氛圍,決定了融入市民文化的畫家,會在此迎來空前的發展,與此同時,更決定了流寓於此的文人畫,將與市俗、市場進一步融合。
海上畫壇之繁榮,既緣於開放性的經濟文化,也取決於上海的地理位置,這也使上海成為一個不同於國內任何地區的特殊城市。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打破了舊的經濟模式,充滿著機會的地方;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又是一塊可以避開兵禍,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土地,國內特別是江浙皖三地的大批繪畫人才,源源不斷地湧入滬上。在這些新移民中間,除了意在售藝的職業畫家,還包括為躲避政亂、戰禍的文人,絕意仕途的隱者和辛亥革命前後脫離政界的耆宿,甚至還包括反清進步文人……他們的加盟,極大地充實了海上畫壇的文化含量,構成了民國以來「海派」或曰海上畫壇的中堅。這些畫家,在隨即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中,在與西方思想、制度、文化藝術潮流的持續碰撞、交融的互動里,有喊出「保存國粹」,守定傳統藝術之根的,也有提出「新的國畫」,吸吮外來藝術營養的,他們創造性地運用滬上在全國範圍內獨佔鰲頭的市場流通環節、傳媒體系和教育體制,各持己見,各探靈苗,上演了一場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多元化藝術演義。這裡幾乎沒有行政規劃和權力的影響,全然憑民間的自發。海上繪畫秉承吳門與揚州畫壇的傳統而更進一步,其藝術風格的多元化乃至國際化,更為以往所無從想像,從而成為引領民國時代風氣之先的文藝之都。
清 阮元 吟誦家鄉詩三首
104cm×33.5cm 揚州博物館藏
如前所述,近代的上海取代中古蘇州而成為江南新的腹心,因而海上繪畫首先是江南繪畫傳統的大彙集。早期海派的形成,不出於江南畫留存的幾大資源:如「吾吳」式文人畫傳統,即由吳門畫派直到董其昌、「四王吳惲」的正統派山水畫、小寫意花鳥畫,旁及「吳門」唐、仇一脈的人物畫,錢杜、戴熙、湯貽汾、朱昂之、王椒畦、湯祿名、費丹旭、改琦、錢聚朝、翁小海等,皆其前驅,這路傳統,乃是海上繪畫真正的主流與主力。海派早期畫家如蔣寶齡、程庭鷺、戴以恆、沈竹賓、楊伯潤、胡公壽、吳谷祥、吳大澂、陸廉夫、顧若波、任預、王禮、沙馥、張熊、周閑等,中後期的趙叔孺、「三吳一馮」等,便都是循此脈絡而來。又如來自浙江諸暨的任淇與任熊,秉承文人畫、院體畫相雜而取意高古的陳洪綬人物、花鳥畫傳統,連接起成為早期海上畫壇亮點的任派人物畫,令這路在明清即跨越院體、文人畫之爭的別緻畫風,成為近代中國畫尤其是人物畫至為重要的創新源泉。再如由徐渭、八大、石濤再傳至揚州八怪的野逸派花卉,則由吳讓之、何紹基包括趙之謙承上啟下,開啟了由吳昌碩領銜的在20世紀衍為洪流的海派金石大寫意畫風……
(摘自榮寶齋《藝術品》,作者:湯哲明)
推薦閱讀:
※第537期:20世紀思想史有一個重大轉向:審讀報告
※她隨性種些花草 卻芬芳半個世紀
※上世紀60年代 張廟一條街【圖文】
※台灣創世紀詩社的超現實主義詩觀
※神與王的博弈——從瑟曦遊街論中世紀教權與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