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文化形成和參與

 

「中華文化具有較強的涵化力和適應力,自秦漢開始不斷向海外傳播、移植,在東亞、東南亞文化史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近代以來這種影響輻及歐美。從文化播遷的角度來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即(一)中華文化的傳播:「漢字文化圈」;(二)中華文化的移植:華僑文化;(三)中華文化的分異:華族文化。這三個階段遞相嬗變,各具特徵。       一 中華文化的移植:華僑文化   16世紀以後,華僑出國經商謀生逐漸增多,華僑聚居區星星點點散佈於海外城鎮。負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通過自身的遷移與僑居,將中華文化移植異域,形成華僑文化,在東南亞各地及後來在美洲滋生蔓長。   西方殖民者開始在東南亞建立其殖民經濟體系,華商的中介、華工的拓荒在其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形成華僑出國的外部拉力。福建、廣東沿海,海外貿易素有傳統,不少人出國經商。在明清政府的海禁政策下,甚至出現一些海商武裝集團,以武力為後盾經營中國與日本、南洋等地的海上貿易。同時,人口壓力日漸增強,也驅動農民出海謀生。此外,朝代鼎革、政治動蕩,也驅使一些軍民出洋避難。   早期華僑聚居區一度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自成一體的社區,華僑文化與土著文化、西方殖民文化並立。17世紀下半葉,明朝遺臣莫天賜開發今柬埔寨河仙,十分重視文化的傳承,一時文風蔚然,幾與中土媲美。1777—1886年加里曼丹島的蘭芳公司,可以說是中國國家制度的海外嘗試,其首領羅芳伯自號「大唐客長」,重視中華文化教育,遠道聘請中國書生開設講堂,免費教授。但在19世紀中期以前,明清政府將海外華僑視為莠民、棄民,不時實行海禁,不許華僑返回故鄉。這使華僑出國時斷時續,也使華僑不得不長期寓居異鄉。在這種情況下,東南亞不少華僑聚居區,文化的傳承缺乏連續性,中華文化的這些移植點多自然消失。一部分華僑,單身男性(此時絕少有中國女性出國)多與當地土著婚配,繁衍混血後代,衍生混血族群,形成雜交文化。      親帶親,友帶友,由宗親或同鄉牽引出國,連鎖式互相提攜的移民形式造成同鄉同族聚居同一地區的現象。      華文報刊自19世紀後期率先在海外出現。至20世紀上半葉,東南亞、北美等地大量湧現。它們自視為中國報紙之列,報道祖國事件,關心中國政治,宣傳中國文化,它們在維護中國尊嚴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維新派與革命派,都以僑報為陣地,大開筆戰,展開激烈的論爭。強烈的中國政治色彩主導了僑報,增強了華僑「中國人」的意識。   在移居國,華僑自視為飄零的過客,祖國和故鄉才是他們的終身寄託。即使客死番地,也想托骨歸鄉,不能遺骨異地,否則就覺得背棄祖宗廬墓,數典忘祖。他們忍辱負重,胼手胝足,為的是在家鄉建立和擴大家庭基業,期望有朝一日能夠衣錦還鄉。無論自己多麼艱苦,他們都要將血汗錢寄回祖國的家庭,贍養父母妻兒。經濟條件許可便在家鄉大興土木,「大屋住人,祠堂崇祭,書齋設教,墳墓敬祖」,以實現光前裕後的傳統理想。       二 中華文化的分異:華族文化   19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東南亞殖民體系崩潰,獨立的民族國家相繼崛起,對華僑紛紛採取強制的或溫和的同化與融合政策。同時,中國大陸與世界的隔絕,使華僑華人與祖國的聯繫中斷,中華文化的延續與傳承深受影響。國內實行土地改革,中國政府不承認雙重國籍,並鼓勵華僑加入所在國國籍。華僑逐漸轉變為華人(華族),即由Overseas Chinese轉變為Ethnic Chinese,中華文化在海外發生變異,由華僑文化轉變為華人(華族)文化。   華僑文學,是中國新文化在海外的分支,可稱為「漂泊文學」,反映了華僑在異國的失落心態,寄託著遊子對祖國對家鄉的深深眷念。華人文學,則僅含有對血統的認同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好奇和想像。 在中國境內3000萬歸僑和遍布世界的3000多萬僑胞中,祖籍廣東者近2200萬人,影響較大的廣東華僑組織就有「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潮團聯誼會」、「世界中山各中學同學懇親大會」等。作為著名僑鄉,嶺南的同胞雖然遠離家鄉,卻無時無刻不眷戀著祖國和家鄉,一貫熱心參與祖國和家鄉的經濟文化建設。早在20世紀初,他們就回鄉辦學辦廠,改革開放以來更是積極捐助內地經濟文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有的如霍英東、李嘉誠等捐資幾億,投建大學和各項社會公益;有的積極支持中國僑聯的「僑心工程」,以廣東省僑聯蟻美厚慈善基金會、振興中華教科學基金會或個人名義捐建了多所「僑心小學」,設立了百萬元科技文教專項基金等。正是廣大粵籍華僑、港澳同胞熱愛祖國、眷戀故土、熱心公益的精神,保持了嶺南文化開枝散葉,造福中華的優勢。而從嶺南三大民系文化的角度,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嶺南文化這一突出優勢。   秦漢以前,潮汕先民屬於越族一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歷代中原人民先後南遷,同當地的越族人融合生息。目前在潮汕地區居住的潮人有1000萬,散播海外的也有約1000萬。他們熱情好客,勇於開拓,凝聚力高,善於經商,在海外有東方猶太人的稱譽。他們非常熱愛中華文化,認同潮州文化。如團結新加坡潮人及鄉團的「潮州八邑會館」,就負有聯繫該國60萬潮人的義務,對中國政府的英明領導全力支持。近期舉行的北京世界潮人大會、中國民系(潮州)文化研討會,第十一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以及在「中華文化與和平統一研討會」上宣布將在泉州舉行的「中國民系(閩南)文化節」(含潮州文化)⑤,無不體現了廣大潮人互助合作,盼望祖國早日和平統一的心愿。 五邑地區最早向海外移民是在何時,目前還缺乏直接的文獻記載。不過,從一些史書的記述並結合當地的方誌資料,我們大致可以推測:早在唐以前,五邑人就已經同海外有聯繫;唐至宋、元時期,五邑地區同海外有頻繁的交往活動,也就是說有了早期的海外移民活動;宋末元初,這裡發生了較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活動;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海外移民活動又進一步發展。」 


推薦閱讀:

《華僑華人菲律賓生活指南》菲律賓移民局簡易簽證發放規定與程序
什麼是華僑?
北京報名點: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報考指南
印尼老華僑珍藏63年 周恩來珍貴照片收入周鄧館
英國華僑華人概況

TAG:文化 | 華僑 | 形成 | 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