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顆完全覺醒的心,就是喜悅的!

文/一心


生活中,無人不想感受到喜悅,但實際情況是,不少人常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感嘆。何以至此?

今日,朋友圈友人妙心發文,僅一句話:「一顆完全覺醒的心就是喜悅的。」我想,這是最好的回答了。

沒錯,「喜悅」一定是和「覺醒的心」相伴而生的。不然,短暫的「喜悅」也會驟然而逝。

那麼,何為「覺醒的心」?

我們知道,佛教創始人「佛陀」,意譯即是「覺悟的人」。一個覺悟的人,當然要有一顆覺醒的心。他當年悟道的時候,一定是讓自己這顆心覺醒了,所以,他才是佛陀。

他覺悟以後,講了很多法,其實是將自己覺醒的心用語言呈現出來了。這些語言經過後人的整理,又成了文字,流傳至今。由這些文字組成的佛經,其實也是「一顆覺醒的心」。

人們在聽了以後,就會有覺,覺了就能醒,醒過來,就有了喜悅,這就是一種極大的喜悅,佛教中稱為「法喜」。

要想有法喜,就得「覺」。其實,要「覺」非常不易。從理上說,不是知道了佛教中的「四諦」、「十二因緣」等名相就能「覺」的;從事上說,也不是學會了打坐、誦咒等就能「覺」的。有時候,理上通了,事上難行;有時候,事上易行,理卻難通。

「覺」需要的是時間,需要的是日復一日的精進參學。參是參「理」,學是學「事」,最終達到理與事的統一,才是覺。因此,覺不僅僅是懂得「理」,覺也不單單是知道「行」。「覺」一定是理事一如的。所以我們在形容「佛陀」的時候,往往會說他是覺行圓滿的。

或許有人會說,人和佛離得很遠,佛能做到的「覺行圓滿」,人怎能做到。其實,這一問題在古代就有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改革,便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他用實踐證明了「人雖有南北」,而「佛性無差別」,只要了達「菩提自性」,便可「直了成佛」。一直發展到近代的太虛大師,便有了「人成即佛成」的名言。因此,佛是「覺行圓滿」的人。

覺行圓滿,是「一顆完全覺醒的心」的最高標誌。佛陀把他當年這顆完全覺醒的心呈現給世人,是希望能以自己覺醒的心來覺醒你我的心。真正覺醒了,你的心,我的心,都是佛的那顆覺醒的心,都是一顆自度度人、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心。

佛陀的心,從兩千多年前開始覺醒,一直流傳到現在,並沒有隨著時代的流轉而消逝。相反,這顆心一直在一代一代相傳,歷代多少有緣人,無不從中得到喜悅,「在世出世,妙行無住」。

百忙之中的你和我,可以閑暇之餘捧出自己這顆心問一問:「這是那顆完全覺醒的心嗎?」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

推薦閱讀:

最美的奉獻(六)——做神喜悅的事
《神所喜悅的以諾》08年6月8日
李氏砭法,越明白越喜悅
二十四 要討主喜悅
格非:讀《金瓶梅》是一種「秘密的喜悅」

TAG:喜悅 | 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