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通論(十二)人稱代詞 指示代詞

古漢語通論十二 人稱代詞 指示代詞

  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代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關於疑問代詞,我們在古漢語通論(十)裏已經討論過了,現在討論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此外,還討論兩個特別的代詞:「者」字和「所」字。

  (一)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有「吾」「我」「予」(余),「女」(汝)「爾」「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屬於第一人稱。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孟子·梁惠王上)

  啟予足,啟予手。(論語·泰伯)

  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孟子·公孫丑下)

  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楚辭·離騷)

  在上古漢語裏,「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吾」可以用作主語、定語,但一般不用作賓語。《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能換成「今者我喪吾」或「今者吾喪吾」。但是這只是位置的關係;如果在否定句裏,賓語放在動詞的前面,卻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我勝若,若不吾勝。(莊子·齊物論)

  (我勝你,你勝不了我。)

  (2)「女」(汝)「爾」「若」「而」「乃」都屬於第二人稱。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去到你的家。指出嫁。)

  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

  爾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孫丑上)

  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五侯九伯,若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史記·齊世家)

  (左傳作「女實征之」。)

  吾翁即若翁。(史記·項羽本紀)

  吾語若。(莊子·人間世)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

  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羽傳)

「而」和「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用作賓語(連否定句的賓語都不能)。它們一般也不用作主語。這樣,常見的情況就只是用作定語了。

  (3)「其」和「之」同屬第三人稱,「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他」「她」「它」。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孟子·公孫丑上)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左傳成公三年)

  愛共叔段,欲立之。(左傳隱公元年)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語,「之」字只能用作賓語。

  在上古漢語裏,「其」字不能用作主語。在許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語,其實不是的;這是因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簡單的一個名詞,而是名詞加「之」字[1]這種「之」字的用法將在古漢語通論(十三)裏討論。①。例如: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不見其入」等於說「不見師之入」。)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隱其無罪而就死地」等於說隱牛之無罪而就死地。)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譯為現代漢語的「的」。同理,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譯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譯為「他」、「她」、「它」。但是,從語法結構上看,正如這些地方的名詞必須認為是定語一樣,「其」字也必須認為是定語,不能認為是主語。因為這種「其」字只能和後面的成分合成一個片語作整個句子的主語(如「其負大舟」)或賓語(如「其入」),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語。這是古今語法的一個不同之點。中古以後,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語,那是不合上古語法規律的。古文家仍舊遵用上古語法。

  上古第三人稱代詞不用作主語,在這種情況下,或者用名詞做主語,或者省略主語。例如:

  若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左傳成公三年)

  (用名詞「首」做主語。)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論語·微子)

  (「趨而辟之」的主語是「接輿」,「不得與之言」的主語是「孔子」。)

  「之」和「其」雖然同屬第三人稱,但是可以靈活運用:有時候是說話人本人自稱,有時候是指稱對話人。例如:

  若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左傳成公三年)

  (「免之」的「之」,說話人知罃自稱。)

  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左傳宣公二年)

  (「莫之繼也」的「之」,指稱趙盾。「則子繼之」的「之」,士季自稱。)

  [滕世子]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恐其不能盡於大事」等於說恐我之不能盡於大事。)

  天子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上)

  (「而」,與。「其上」,你們的上司。)

  有時候,「其」字不能解作「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解作「那」、「那樣的」。這種「其」字是指示代詞。例如: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韓非子·難一)

  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

  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孟子·公孫丑上)

  在上古漢語裏,人稱代詞是單複數同形的。這就是說,「我們」仍用「吾」「我」等字表示,「你們」仍用「女」「爾」等字表示,「他們的」仍用「其」字表示,「他們」仍用「之」字表示,並不像後代用「我等」「汝等」「彼等」。例如:

  魯衛諫曰:「齊疾我矣!其死亡者皆親昵也。子若不許,仇我必甚。」(左傳成公二年)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論語·子張)

  (「肆」,作坊。)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吾儕」「若屬」等,等於說「我們這一班人」,「你們這一班人」。例如:

  吾儕何知焉?(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古人常用謙稱和尊稱。謙稱代替了第一人稱,尊稱代替了第二人稱。謙稱和尊稱都是名詞(或形容詞用如名詞),不是代詞,所以它們不受代詞規律的制約(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動詞前面);但是,從詞義上說,它們又表示了「我」或「你」。例如: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雖然,必告不穀。(左傳成公三年)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左傳隱公元年)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左傳隱公元年)

  老婦恃輦而行。(戰國策·趙策)

  僕非敢如此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諸葛亮:前出師表)

  (以上是謙稱。)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戰國策·魏策)

  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亦宜自謀。(諸葛亮:前出師表)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左傳僖公三十年)

  諾!先生休矣!(戰國策·齊策)

  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楊惲:報孫會宗書)

  (以上是尊稱。)

  此外,自稱其名也是一種謙稱,稱人之字也是一種尊稱。例如:

  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戰國策·齊策)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楊惲:報孫會宗書)

  (以上自稱其名。)

  今少卿抱不測之罪。(司馬遷:報任安書)

  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韓愈:送孟東野序)

  (以上稱人之字。)

  總的來看,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用得少些,有兩個原因:(1)古代漢語省略主語的地方較多,而且第三人稱代詞不用作主語;(2)謙稱和尊稱代替了人稱代詞。

  (二)指示代詞

  古代漢語的指示代詞有「是」「此」「斯」「茲」「彼」等。例如: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孟子·滕文公上)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禮記·禮運)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有美玉於斯。(論語·子罕)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

  彼一時,此一時也。(孟子·公孫丑上)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論語·子罕)

  就一般說,「是」「此」「斯」「茲」是近稱,表示「這」「這個」「這裡」等;「彼」是遠稱,表示「那」「那個」「那裏」。值得注意的是:「是」字和現代漢語的「是」字不同。「是」和「此」是同義詞,它們常常可以互換。試比較:

  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今其人在是。(戰國策·趙策)

  其人在此。(戰國策·趙策)

  「是」「此」「彼」可以指人,略等於說「這人」「那人」。例如:

  爾何曾比予於是!(孟子·公孫丑上)

  此誰也?(戰國策·齊策)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論語·憲問)

  (只說「那人哪!那人哪!」不加以評論。)

  後來「彼」字發展成為帶有人稱代詞的性質,差不多完全等於現代的「他」或「他們」。例如: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

但是,「彼」字始終沒有完全喪失它的指示性。由於它表示遠指,所以它又常常帶著輕視的意味(如「彼哉!彼哉!」)。它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稱代詞,所以古代漢語裏一般不用它來表示「他」或「他們」的意義。

  指示代詞「是」「此」等字可以用作主語、定語、賓語。「是」字用作賓語有時候可以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

  先秦時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詞,等於說「此」或「彼」。例如: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於歸:出嫁)

  之二蟲又何知?(莊子·逍遙遊)

  「夫」(fú)字,也是一個指示代詞,但是指示性很輕,和現代漢語對譯時有時可以不必譯出。例如:

  小子何莫學夫詩?(論語·陽貨)

  食夫稻,衣夫錦。(論語·陽貨)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論語·先進)

有時候,一個比較複雜的結構被用作賓語,「夫」字放在動詞和賓語的中間,還是指示代詞。例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

  指示代詞還有「然」字和「爾」字,它們經常用作句子的謂語。「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這樣」、「那樣」、「這麼」、「那麼」。

  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河東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物皆然,心為甚。(孟子·梁惠王上)。

單說「然」字,是應答之詞,表示「是的」、「正是這樣」。例如:

  王曰:「然。」(孟子·梁惠王上)

  「爾」字的用途沒有「然」字那樣普遍。它也表示「這樣」、「那樣」。例如: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古詩十九首)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詩)

  古代漢語還有一個無定代詞「或」字值得提出來說一說。這個「或」字通常用來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語。例如:

  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

現代漢語沒有和它相當的代詞,譯成現代漢語可以作「有人」。

  有時候「或」字前面出現先行詞,「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個人。例如:

  唐人或相與謀。(左傳定公三年)

  (有些唐國人在一起商議。)

  宋人或得玉。(左傳襄公十五年)

  (有一個宋國人得到一塊玉。)

  在古代漢語裏,常常用兩個以上的「或」字,前後相應,以表示列舉。在這種情況下,「或」字仍然是無定代詞,它既可以指人(譯為「有人」),又可以指物(譯為「有的」)。例如: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孟子·滕文公上)

這種用法的「或」字並不是表示選擇的連詞,不能譯為「或者」,這是應該注意的。

  (三)「者」字

  「者」字是一個特別的指示代詞,它通常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片語的後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的片語,表示「......的人」「......的事物」。例如: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孟子·公孫丑上)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孟子·梁惠王上)

  有時候,「者」字用在主謂結構的後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的片語。例如

《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者」字片語譯成現代漢語有時候可以簡單地譯作「......的」,但是古代漢語的「者」並不等於現代漢語的「的」,因為這兩個字的性質和用法並不完全相同。例如「勇者」固然可以譯作「勇敢的」,但是現代還可以說「勇敢的人」,而古代卻不能說「勇者人」。現代能說「誰的」、「我的」、「木頭的」之類,古代的「者」字沒有這種用法。

  「者」字還可以用在數詞後面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情,或者幾樣東西。「的」字沒有這種用法。例如: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四者」指代鰥寡獨孤四種人。)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論語·顏淵)

  (「三者」指代足食、足兵、民信之三件事情。)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二者」指代魚和熊掌兩樣東西。)

  下面附帶說一說語氣詞「者」字的用法。

  語氣詞「者」字用在判斷句的主語後面表示提頓,這在古漢語通論(七)裏已經說過。這種「者」字又常常用在「有」字的賓語後面,和「有」字及其賓語組成一個名詞性片語,作下文的主語(「有」字的賓語只是下文概念上的主語)。例如: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論語·雍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莊子·逍遙遊)

  窮髪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戰國策·齊策)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莊子·列禦寇)

  在時間詞「今」「昔」等字的後面也常常用「者」字,例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國策·趙策)

  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戰國策·燕策)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檀弓下)

  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韓非子·五蠹)

  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司馬遷:報任安書)

有時候不用「者」字,例如「今吾子又死焉」;有時候換用「也」字,例如「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語氣詞「者」字又常常用在假設分句或結果分句的後面表示停頓。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弼)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告子下)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孫丑下)

  (四)「所」字

  「所」字也是一個特別的指示代詞,它通常用在及物動詞的前面和動詞組成一個名詞性的片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行為的對象。例如:

  奪其所憎而與其所愛。(戰國策·趙策)

  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孟子·公孫丑上)

  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君子於其所不知,葢闕如也。(論語·子路)

  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孟子·梁惠王上)

這種「所」字片語譯成現代漢語有時候可以簡單地作「(所)......的」,但是古代漢語的「所」不等於現代漢語的「的」,因為這兩個字的性質和用法不相同。

  由於「所」字和動詞結合以後組成的片語帶有名詞性,所以能夠被定語所修飾(通常用介詞「之」字為介),例如「曾西之所不為」「君之所知」,「須臾之所學」(荀子·勸學),等等。「其」字代替一個名詞加「之」,所以也能做「所」字片語的定語,例如「其所憎」「其所愛」。

  「所」字片語雖然帶有名詞性,但是離開上下文,它本身一般不能明白表示是人還是事物,更不能具體表示是什麼人、什麼事物。因此還可以在動詞後面再加名詞,舉出人或事物的名稱。例如: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蹠之所築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蹠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光不敢以圖國事,所善荊卿可使也。(史記·刺客列傳)

  我們還要注意和及物動詞結合以後「所」和「者」的異同。例如「所見」指代「見」的對象,「見者」指代行為的主動者。試比較: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莊子·養生主)

  (我看見的牛沒有不是全牛的。)

  見者驚猶鬼神。(莊子·達生)

  (看見的人都吃驚,以為像鬼神那樣。)

但是,如果動詞前面用了「所」字,那麼動詞後面的「者」字就指代行為的對象了,這時「所」字起著指示行為物件的作用,「所......者」這樣的片語仍然帶有名詞性。例如:

  所愛者,撓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誅滅之。(史記·酷吏列傳)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戰國策·齊策)

  「所」字又常常用在介詞「從」「以」「為」「與」等字的前面,指代介詞所介紹的物件,它們所表示的是:行為發生的處所,行為賴以實現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產生某種行為的原因,以及與行為有關的人物,等等。「所」字和介詞以及介詞後面的動詞(或動賓片語)相結合組成的片語也帶有名詞性。例如,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表示劍從墜的地方。)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荀子·議兵)

  (表示用來禁暴除害的工具。)

  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也。(左傳·成公三年)

  (表示用來報答的方式。)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韓非子·五蠹)

   (表示亂的原因。)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表示大過人的原因。「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論以所為起大事。(史記·項羽本紀)

  (表示起大事的原因。)

  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戰國策·趙策)

  (表示見將軍的原因。「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孟子·離婁下)

  (表示與之飲食的人。「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其實上古漢語的「所」字本來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或動賓片語的前面,指代上述與行為有關的各個方面,並不需要介詞表示。例如: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左傳昭公四年)

  (「所」指代生的處所。)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所」指代避風雨的處所。)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髪,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荀子·勸學)

  (注意:系的對象是巢,系巢的處所是葦苕,「所系者」指葦苕而言。「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注意:系的對象是巢,系巢的處所是葦苕,「所系者」指葦苕而言。「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所立者」表示立的處所,指高山而言。「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小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注意:漸的物件是芷,用來漸芷的東西是滫,「所漸者」指滫而言。「者」字稱代,「所」字指示。)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所」指代託庇的憑藉。)

  諾,恣君之所使之!(戰國策·趙策)

  (「所」指代「使之」的方式方法。這句是說任憑您怎樣支使他。)

  他日,子夏、子張、子遊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強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所」指代「事孔子」之道,等於說欲以所以事孔子事之。)

  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莊子·胠篋)

  (「所」指代「無用」的道理或原因,等於說法之所以無用也。)

  雅穢在身,怨之所構。(荀子·勸學)

  (「所」指代「構」的原因,等於說怨之所以構。)這種用法似乎比較特殊,其實應該說這也是上古漢語「所」字的基本用法。後來介詞的運用日益普遍,出現了「所從......」「所以......」[1]注意:上古漢語的「所以......」和現代漢語的「所以」不同,現代的「所以」是連詞,上古和它大致相當的是「故」,例如「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但是現代的「所以」是從上古的「所以......」發展來的,這裡不準備細說。①「所為......」「所與......」等等,但是這種基本用法並沒有完全被這類新興的結構所代替,所以我們在同一篇作品裡既能看到「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的說法,又能看到「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的說法。

  在上古漢語裏,「所」字還可以用在某些帶有形容性的詞語的前面,指代描述的物件。這樣組成的片語也帶有名詞性。例如: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墨子·公輪)

  (「所不足」指人民而言,「所有餘」指土地而言。)

  夫處窮閭厄巷,困窘纖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列禦寇)但是這種用法在古書裏並不常見。

  在古代漢語裏,我們常常見到「有所......」「無所......」「何所......」的說法。例如:

  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戰國策·趙策)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禮記·禮運)

  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仲連不忍為也。(戰國策·趙策)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左傳僖公三十年)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論語·子張)

  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誅?(史記·淮陰侯列傳)

「有所......」「無所......」是動賓片語,「所」字片語用作動詞「有」或「無」的賓語。「何所......」是主謂倒裝的疑問句式,「所」字片語用作主語,「何」字用作謂語,「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這種說法在意思上帶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無所不容」。


推薦閱讀:

複習簽到6:古漢語通論(六)古今字 異體字 繁簡字
漢語A(字)
許章潤:漢語學思的體系化功業
普通話不是漢語!
漢語新詩鑒賞(136)RedSunny?胡冬?陳非?田舟?玲君

TAG:漢語 | 古漢語 | 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