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起源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我國民間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日有吃臘八粥的習俗。這個農曆臘月的名稱,以及吃臘八粥的民俗是怎麼來的呢?臘八粥的含義是什麼? 一.臘八粥的起源 臘八粥的起源,始之於我國古代天子國君年終時的蜡祭農神,叫做天子大蜡八,而天子大蜡八則是起源於我國古代頭代炎帝神農氏石年的始作蜡祭以告上蒼。 1. 神農氏的始作蜡祭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民生活的根本需要,《易經?繫辭》說:「需者,飲食之道也」,即需要的主體是飲食。《禮記?禮運》說:「孔子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即:禮俗之初是從保證飲食開始的。食物來自於農業的發展。我國農業的興起,始自於頭代炎帝神農氏石年的發明農具,樹藝五穀。《易經·繫辭》說:「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教民樹藝五穀。」耒耜是農耕用具,即翻田的犁。耒是犁柄,耜是犁鏟,翻田耕種,收成五穀。所謂五穀,即:稻、黍、稷、麥、菽。《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句,趙岐《注》說:「五穀者,謂稻、黍、稷、麥、菽也。」菽是豆類的總稱。五穀收成後,頭代炎帝神農氏石年於年終十二月始作蜡祭以告上蒼,並祝曰:「土反(即返)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蜡祭的含義是慶豐收之意,禱祝則是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土地肥沃,昆蟲不作,災害不生,再來一個好收成。這就是蜡祭。蠟音乍(zhà),也音岔(chà),是我國古代天子國君年終時祭祀農神的祭名,即農曆每年十二月祭農神之稱。蠟還音拉(là),與臘同音。於是,蜡祭也被稱作臘祭,臘祭是蜡祭的轉稱。

  2.天子大蜡八

  蜡祭有八個方面的內容,稱為八蜡或蠟八。《禮記·郊特牲》說:「八蜡以祀四方。」鄭玄《注》說:「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輟,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頭代炎帝神農氏石年開創了我國古代以農業立國的根本,並且始作蜡祭以告上蒼,形成了我國古代年終蜡祭的開始。蜡祭在我國古代是一件大事。所以,作為一國之主的歷代天子或國君,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都要作蜡祭以祀神,並且進行禱祝,稱為天子大蜡八。《禮記·郊特牲》說:「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祭百神以報嗇也。饗農,以及郵表輟、禽獸等,仁之至,義之盡也。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故迎而祭之。祭坊與水庸,事也。故祝曰:"土反(返)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之。」文中,伊耆氏即神農氏。嗇即穡,收割莊稼的意思。先嗇,始教民以稼穡者。司嗇,主管農業者。仁,不忘恩而報答之。義,有功勞必報答之。坊,堤壩。用來儲水、障水。水庸即水溝,用來引水、放水。反即返字。皮弁,用白鹿皮製為弁。素服,用素繒布製為服。

  八蜡之祭或稱蠟八之祭是祀八谷星。八谷星是主歲收豐儉之星。關於八谷,《本草》:「八谷」,《注》說:「黍、稷、稻、粱、禾、麻、菽、麥。」《大象賦》的《注》說:「稻、黍、大麥、小麥、大豆、小豆、粟、麻。」八谷一詞也是星名。《宋史·天文志》說:「八谷八星,在華蓋西,五車北。武密曰:主候歲八谷豐儉。一稻,二黍,三大麥,四小麥,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晉書·天文志》說:「五車五星,其西八星曰八谷,主候歲八谷豐儉。」根據以上文字,知天子大蜡八的「八」字,並不是隨便取的,而是有特定含義的。即祀八谷星神。

  3.臘八粥的成因

  臘八粥起源於我國古代的天子大蜡八。天子大蜡八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二是進行禱祝和祈求。

  ① 關於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萬者,極言其多也,並不是真的合聚一萬種物品,也不是只限於八種蔬果。蠟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農神,農業的八個方面,並不是說用八種蔬果來祭祀。索者,絞合也,蠟即索的意思。饗者,敬獻也。即將許多種蔬果穀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神靈,然後食用,叫做臘八粥。為什麼是煮熟成粥,而不是煮成乾飯呢?因為蜡祭是要禱祝,蠟八祭祀加上禱祝就是蠟八祝,也就是臘八粥。臘八粥諧音蠟八祝。那麼,蠟八祝為什麼不寫成蠟八粥而要說是臘八粥呢?即:蠟為什麼變成臘呢?因為年終十二月祭獻神靈用的蔬果穀物等全都是干物。一年中收成的蔬果穀物等放置到年終十二月,當然全都變成干物了,而干物稱臘。所以,用干物蔬果煮成的蠟八祭祀之粥,就被稱為臘八粥了。這裡的八是祀八神的意思,並不是指八種蔬果。關於干物稱臘。干物在天子家中歸臘人掌管。《周禮·天官·臘人》說:「臘人掌干物。」鄭玄《注》說:「臘,小物全乾。」所以是干物稱臘。蜡祭是用蔬果乾物煮熟成粥作祭品。所以,蜡祭又被稱作臘祭。即蜡祭也稱臘祭,蠟八也稱臘八。這裡的臘是指干物的意思,還沒有和十二月連繫在一起。但臘祭是在十二月進行的,其含義已經和十二月靠近了。

  4.臘祭之日DDDD臘日

  臘祭之日是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進行的。那麼,是在農曆每年十二月的哪一天進行呢?《說文?肉部》說:「冬至後三戍,臘祭百神。」《本草綱目?水部》說:「冬至後第三戍為臘」。即:臘祭是在農曆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戍日進行的。該日稱為臘祭日,簡稱臘日。既然農曆每年的年終十二月為臘祭之月,則臘日應該都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內。《史記正義》說:「十二月,臘日也。」可是,冬至在我國的農曆中,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因而,使得冬至後第三個戍日臘日也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有時也會落到下一年的正月里去。這就不符合農曆每年十二月進行臘祭的規定了。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臘祭的日子固定在農曆每年十二月里的某一天。究竟是那一天呢?既然每年天子的臘祭稱為天子大蜡八(祭祀八農神八谷星),蠟八也稱臘八。那麼,就將每年臘祭的日子臘日定為農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而被正式確定下來。《荊楚歲時記》說:「十二月初八日為臘日。」該日是一個固定的日子,始終在十二月里而不會改變,符合「十二月,臘日也」的規定。

  5.臘祭之月DDDD臘月

  用干物祭祀神靈叫臘祭,臘祭之月叫臘月。這裡的臘字是干物的意思,並不是月份名稱。在《說文》所說的:「冬至後三戍,臘祭百神」的年代,臘祭的日子有時是在年終的十二月,有時是在下一年的一月里。即臘祭之月的臘月,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月份。有時十二月為臘月,有時下一年的一月為臘月。這裡的臘月是指臘祭之月的意思,也不是指月份名稱。後來將臘祭的日子定在農曆每年十二月初八日。於是,臘祭之月就固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在此情況下,臘祭之月的臘月,就固定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了。這裡的臘月雖然是固定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但還是臘祭之月的意思,並不是月份名稱。臘音拉(là),我國古代十二月祭名,稱為臘祭。

  6.臘月名稱的確定

  天子大蜡八,我國古代天子國君每年的年終之時,都要用干物祭祀農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作為天子的秦始皇也要在每年的年終之時,用干物進行臘祭。臘祭是在農曆每年的十二月進行的,而且是用干物,干物稱臘。於是,秦始皇就將臘祭之月的十二月正式定名為臘月而被確定下來。即:十二月稱臘月。這裡的臘月是月份名稱,臘祭之月的含義已不明確,干物的意思則就更蕩然無存了。

  7.臘八粥的由來

  由於我國古代天子國君農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禱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獻,表示慶豐收之意。干物稱臘,八是八谷星神,故稱臘八。在時間上,臘祭又是在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干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關於臘八粥的內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紅糖,瑣瑣葡萄等,以作點染。」

  二.臘八粥起源的錯誤說法

  關於臘八粥臘八粥的起源,社會上有一種錯誤說法,說臘八粥起源於夏曆十二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佛教寺院僧眾取香谷及果蔬等物,煮粥供佛,名曰臘八粥,有慶豐收之意。

  將臘八粥的起源和釋迦牟尼成道連繫在一起。這樣的連繫是錯誤的。臘月初八日寺院僧眾可以用臘八粥供佛,但不等於說臘八粥起源於臘月初八日的釋迦牟尼成道。

  首先在時間上,十二月稱臘,始於我國秦始皇之時,在此之前,臘月並不一定就是十二月,即:十二月並不稱臘月。而釋迦牟尼成道是在公元前550餘年的春秋之時,其時十二月並未稱臘,怎麼會有十二月初八日煮粥叫臘八粥的名稱呢?臘字的含義何在?更何況古時候的印度使用的是印度歷而不是夏曆。

  印度歷的釋迦牟尼成道日在夏曆中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怎麼能將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固定在夏曆的十二月初八日呢?釋迦摩尼成道之前曾經到一條河中洗了澡,上岸後吃了牧羊女給他的一碗乳糜,然後在一棵菩提樹下打坐七天七夜,悟道成佛,叫作「veda」,音譯中文為「佛陀」,即「覺悟」的意思。臘月初八日天氣寒冷,釋迦摩尼怎能在河水中洗澡呢?這是一些人錯誤的把中國的古文化和印度佛教聯繫在一起了。

  在印度佛教戒律中有「臘數」之稱。但佛教之臘是在夏季(雨季),而不是在冬季(旱季)。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雨季)的三個月,要安居一處,修習教義。每修完一個雨季,稱為一臘。僧尼依此臘而數「出家後的年齡」,叫做法臘或戒臘。僧尼的長幼坐次,即依他的「臘數」之多少而定。佛教的臘數和中國的臘月根本掛不上鉤。一個是在夏季,一個是在冬季。

  再說釋迦牟尼成道與慶豐收之間又有什麼連繫呢?所以說臘八粥的起源,始自於釋迦牟尼成道的說法是錯誤的。吳自牧的《夢梁錄》說:「十二月初八日,大剎寺院謂之臘八,僧眾設五味粥供佛,名曰臘八粥。」周密《武林舊事》說:「十二月八日,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這只是寺院僧眾也設臘八粥供佛,並不是說臘八粥起源於釋迦牟尼成道。臘八粥起源於我國古代天子的大蜡八,也就是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干物煮粥祭農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粥。

  歷史傳說

傳說一:臘八

朱元璋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 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三: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四: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五: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各地臘八粥的食俗

  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仍然保留著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習俗。各地臘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爭奇競巧,品種繁多。

  北京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里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陝西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肅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寧夏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麵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江浙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臘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臘八節的其他傳統習俗

  臘八節除了要喝臘八粥以外,還有其他的習俗。

  吃冰

  臘八的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把冰敲碎了拿來吃。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如果臘八節這天吃了冰,往後的一年都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的風味特產。每年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花都要曬制豆腐。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鹽水,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晒,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晒乾,這種自然曬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把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密封的罐子里,往裡面倒入適量的米醋,臘八這天封上,放到一個溫度較低的地方。慢慢地,蒜瓣就會變綠,最後變得像翡翠一樣通體碧綠,新年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拿出來享用,碧玉般的蒜瓣配上深紅的米醋,不僅十分的好看,而且爽口味美。

一.臘八粥的起源_易車網 http://www.bitauto.com/hot/labajie/xishu/2013/01/4945.shtml臘八節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6090245-6303351.html#6090245-6303351-3臘八粥 | 常識——精英家教網—— http://www.1010jiajiao.com/qx_portal/doc/1029071.html臘八節以及臘八粥正解_宗誠道長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f08610102v9lq.html臘八節的由來與各地習俗(2)_易車網 http://www.bitauto.com/hot/labajie/xishu/2013/01/4935.shtml

更多閱讀:臘八節喝臘八粥原來是這樣子的來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24/10/605353_724650468.shtml臘八粥的來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24/13/605353_724699358.shtml臘八粥的來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24/13/605353_724700158.shtml臘八節的習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124/14/605353_724701148.shtml

推薦閱讀:

明日臘八,教您熬制「低糖臘八粥」
臘八為什麼喝臘八粥?
臘八粥,獻佛粥
臘八節,你吃臘八粥了么?除了臘八粥,臘八還有這些食俗…
臘八粥做法

TAG:起源 | 臘八 | 臘八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