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認識太極拳(2)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 | 沈行佐 沈行佑

編輯 | 鹿鳴

開與闔

開闔是一種變幻,比如天上的雲,地上的水,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災難變故,都孕含在其中。

世道變化,行情起伏,人情冷暖,人的神情變化,都是開闔的因和果。

太極拳的開闔是在不同狀態下有多重解釋;進攻為開,防守為闔,前進為開,後退為闔,大圈為開,小圈為闔,也有大開大闔,也有上開下闔,左開右闔,氣開為開,氣閉為闔等等不一而足。

開闔有大小,就人而言,筆者認為開闔之中,內心的開闔是真正的開闔。心胸決定了開闔的程度。

開中有闔,闔中有開,體現了事物的內在外在的聯繫,內外的循環。

拳中的傳承,理念,架式,流派決定了拳架的開闔程度。而勁路,勁點的建立卻體現了個人的習慣、特點、這裡就有內心開闔的考量,是難以用行拳架式來決定的。

每個人拳都不相同,因為每個人內心開闔程度是不同的。

圓與方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太極拳也是有規矩的,所以也需要有方圓。規矩的成立,往往是意識的反應,不在於改變物體的形狀,而在於改變做事的方式。

方是太級拳的初始練習階段的特點,具有腰板,勁拙,力顯,周身不協調。

圓就是把梭角逐漸打磨掉了,出現了松、柔、隨、順、勁、透的太極拳諸相。

就我們楊式太極拳拳路而言,希望能做到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氣沉丹田、邁步如貓行的狀態。

太極拳的圓是綜合方面的圓,不是顧此失彼的圓,是融合的圓,是手、眼、身、法、步的協調的圓。

太極拳也講方,是立身中正的方,是形正意庄的方,也是形松神斂的方。

慢而不滯,松而不浮,靈而不飄,動而不邪是太極拳的方圓之道。

內與外

內與外是事物成因的兩個方面,也是物質世界的兩分法,有著相依相存的關係,是不可分離的。中國傳統文化把它分解成陰陽,今天的數字世界裡把它定義成0、1。

內家拳,外家拳儼然把中國武術分成了兩家,而且各自為陣。為了加以區別,找出了各種理由進行論證。把形意、八卦、太極定為內家拳,其餘定為外家拳,似乎成了一個在門內,一個在門外的兩撥人。實在是到了熱兵器時代,否則不知要上演多少文武大戲。即便如此,清末民國初年還是有不少的案例在杜撰著。於是出現了今天眾多武俠小說和武打電影的題材,主角。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實際上最撲實地反映了中國武術的一家之說。

氣是內家拳者最要講的話題,氣沉丹田,以意帶氣,等等。

外練筋骨皮也是外家拳者加以炫耀的資本。然而真正的武術家哪個不是集此兩長為一身的高手啊!

沒有內功哪來帶動外強,沒有外強哪來促進內功!在內外的作用下,愈練愈精,愈來愈強。這就是中國武術的功夫之道。

中國是個地域廣闊的多民族國家,也有廣泛的宗教思想,悠久的歷史文化。因此反映出不同的理念,思維方法是不足為怪的。高山,大川,平原,草原,大海都賦於人們不同的生活體驗,把這種體驗付之於實踐就是造就中國武術流派分呈,種類繁多的主要原因。

又因為風俗不同,性格差異,傳承,倫理關係等又加進了很多原素,又因為健康養生的需要,舞操的影響使今天的中國武術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局面。內家外家都是百花園中風格不同的奇皅。

拳的內外又體現在哪裡呢?

體現在對拳意的理解上,比方,剛柔的體驗,曲直的理解,方圓的感悟,強弱的認識,快慢的形式,等等。最主要是社會變革,意識覺醒,文化普及,需求變化所帶來的衝擊。

太極拳講內外,而且頗為講究。

內修;1,氣的講究。2,意的帶領。3,內勁的習練。4,內動的意識。5,神的斂放。

外練;1,拳架的正確。2,松的體驗。3,勁的練法。4,手、眼、身、法、步的協調。5,技打對練的項目。

感悟;拳路的理解,勁路的認識,拳理的解析。

以知行合一為感悟的太極拳,其由內致外和以外致內的脈胳是相互觸合的,互相滲透的,那種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練習方法和片面功法,以及思維方法都不是太極拳的追蹤目標。

平心靜氣,無意凈明,練悟儘力,太極自會上身的,感覺會向你招手的,強身健體的效果也會達到的。

吐與納

這是一個想談又怕牽絆,不談又欲不能的話題。好比魚和熊掌,希望兼得,這樣只有掰開來談了,談得不好還望原諒。既然掰開來,就一定有其分裂的一面,也有其囫圇吞棗的一面。

呼吸是極其自然的行為,在打拳中崇尚自然是我一貫的主張,這樣說來不應該談了,然而又要嘮叨,可見我性格里的分裂。

分裂就分裂吧,起碼露出了我真性情的一面……。

呼吸是生命跡象的一個標誌,極其重要的標誌,包含自主與不自主的。

呼吸,有所謂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實際只有一種——肺呼吸。其他關於氣沉丹田,皮膚呼吸,汗毛呼吸都是一種假設,是一種形象,或者是一種意念。做一個最簡單的試驗,誰能在口鼻完全封住的情況下自主存活下去?

肺是我們人身的呼吸器官,在現代解剖學上得到證實的。沒有哪個醫案能夠證實丹田,汗毛,皮膚能夠代替呼吸功能。所謂氣沉丹田,是我們古賢在當時科技條件下對事物內省的產物。實際是肺活動對胸、腹隔膜的擠壓產生的形變,這種形變在一定條件下會起到身體平衡,降低重心的輔助作用。真正呼吸的氣是不會直接進入腹腔的。如果進入那就是疝氣了,要進行手術修補的。

至於汗毛呼吸的理論出自於水是氫氧分子組成的理由。照此理論,我們大自然的水可以直接當燃料燃燒了。

神和玄就往往用這樣面目出現。隨著科學發展,逐漸糾正這些觀念會成為必然。用現代語境的語言表述是我們義不容辭的。

在太極拳里對氣的神奇比比皆是,什麼以氣運身,以意領氣,氣沉丹田等等實際是肺活動對隔膜的影響,這些話動經年累月形成了所謂氣機,是和條件反射,神經控制,肌肉運動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力量,用各種形式,各個部位表達出來,被稱之為功夫。

這裡提到的氣機我想解釋的是"用氣的機理"是熟練和長久使用所產生的功能,也就是熟能生巧的功夫。

今天我們沿用中國式的語言也許很自然,貼切,但在對外敘說上讓國外人士理解是有困難的。

以我在太極拳習練中對呼吸,吐納的理解是這樣的;1、是和動作有關係的。2、有一些規律可循的。3、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強製做的。4、在一定條件下需控的。

和動作的關係是和動作開闔的關係,一般開為呼,闔為吸。發勁為呼,蓄勁為吸。轉承當中提為吸,沉為呼。

這是一般的關係,不一般的關係在於時機上。為什麼這樣說;1、由於緊張,動作發揮不出,就是常說的不松。2、氣喘噓噓狀態下的自顧不暇。

對於自然而然的理解在於隨著動作的不斷熟練,腰胯的松沉,虛實的理解。會逐漸自然地形成所謂腹式呼吸,而不是強制的氣壓丹田。

對控的理解,在於勁的大小,遠近,深淺,尺寸的把握,此時的氣就是這種把控的關健了。

講到這裡,不得不講,氣在太極拳里的重要性。

1、太極拳是講鬆柔的運動,所以呼吸要平和,有序,沉得住氣。

2、太極拳的氣是所謂以心運氣,以氣摧形的,所以說在太極拳中完全用勻速呼吸也是不可能的,也是對太極拳運動的誤解。根據動作的急緩,轉換過程,開合虛實要求,作調整,不僅有利於氣機的建立完善,而且對心血管增強有幫助。這就從另一方面求證到;太極拳不是越慢越好。呼吸的配合,動作的協調,才是太極運動的真諦。

本人真切地感到太極運動對人身體的幫助,其中的氣,功不可沒。

順與逆

順者昌,逆者亡。順勢者勝,逆勢者敗。無不闡述了順與逆的關係。那麼何為順?何為逆呢?

大道理上有很多,我們還是從太極拳的觀點上來談談順逆的關係。首先有一個從不順到順的關係。

初練拳,顧了手顧不了腳,記了前面動作,忘了後面手腳。隨著動作慢慢熟練,手腳順了,思緒順了,能夠顧到動作的糾正了。

此時對腰胯,對身形,對手形的要求又會有許多難以理順的關係。對呼吸,對內外又有許多想順而又逆的方面。

隨著練習的深入,對體力,對意志的考驗又使在練拳的路上增加了順與逆的感受。

太極拳的意念在羅旋上升,順逆在交替出現,在不斷考驗著拳者的內心,不要把自已打扮成意志十分堅強的人,其中的曲折絕不是一般所說那樣美好。應該說內心一直經歷了分裂、彌合、又分裂的交織。堅持下來的不僅僅是意志,還有情勢和機遇。

順逆在拳技上的表現是——柔順,怎樣柔順?

1、去板,一般對腰而言,硬邦邦的腰運動,尤其年紀稍大的男同志。2、去呆,手腳上的獃滯力,是不協調所造成。

3、去滯,動作不連貫,一節一節的,高高低低,上上下下,就是沒有綿綿不斷的連貫勁。

這個時期是練拳當中最艱難的時刻。克服的辦法,除了恆心以外,還要多作單練式,單式練習能儘快地適應身體帶來的不適,使動作熟練起來,肌肉,筋骨,神經得到鍛練。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身心因為簡單而得到放鬆,因為重複是放鬆的最好手段,重複是轉變逆勢最直接的方法。

逆勢轉順勢是習慣的轉變,惰性的改善。

順逆在拳架上也可理解為虛實,往複。逆來順受,順勢而為,就是這方面的真實內容。

在推手裡,順逆是最常見的,動作的往複順逆。丟頂的曲折順逆。把控上的羈絆,都會影響順逆的變化。

推手好比揉麵粉,揉鬆了腰胯,能固根,揉鬆了肩肘出聽勁。揉順了全身起棚勁,揉靭了外形出內勁,揉整了內意出透勁。

順逆在體用上的體現外,還存在情感上的順逆。所以練拳講究心靜,心靜意正,意正神斂,神斂入境界。

順逆關係到鬆柔,鬆柔關係到氣血暢通,氣血暢通能通經脈,對養生健體關係莫大。

逆在揉中不斷被磨去稜角,逆在揉中順,逆順在揉中交融,漸次成為—個球——太極球。


推薦閱讀:

《論語》失傳1800年終被確認,歷史或將顛覆
正確認識審查逮捕在防止冤假錯案中的作用
紐西蘭含病菌乳品涉及中國 可瑞康牌確認存問題
武志紅溫暖分享:幫助你打開生命流動的通道,正確認識並且堅持你自己!《感謝自己的不完美:升級版》 |...
穆兄會發言人確認兩名領導人在清場行動中被擊斃

TAG:太極拳 | 認識 | 太極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