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首部傳世經典

鍾岳文

《老子》饒尚寬 譯註 中華書局 2006.9

《老子》,又名《道德經》,它與《莊子》如雙峰並峙,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關於老子與《老子》的爭論

提到《老子》,一般認為它是春秋時期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史料保存不足,學術界對老子其人其書還存在很大爭議。

作為「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記》,記載了西漢武帝前很多明確可信的史實,但對於老子的記載卻相當含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又提到孔子曾向老子請益。後來,老子見周朝衰落,欲隱居,乃西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讓其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所謂「著書上下篇」就是指《老子》一書。由於司馬遷的這段記載周詳又有情節,且《禮記》《莊子》《孔子家語》《呂氏春秋》都提到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禮的問題,於是後世有學者得出結論:老子其人與孔子均生活在春秋時期,且比孔子年齡大,《老子》一書是他辭官歸隱之時所著,內容是「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故又稱此書為《道德經》或「五千言」。

然而,如果繼續讀司馬遷的記載,我們就會明白:即使是司馬遷本人,對老子的生平也是猶豫不定的。他又說道:「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再後面還講了一段關於周太史儋的話:「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一句「世莫知其然否」,拉開了關於老子其人其書的爭論。正如學者陳榮捷在《老子之道》中所言:「在中國現代歷史上,似乎沒有哪一場爭論戰比圍繞老子其人其書的爭論持續的時間更長,參與的學者更多。」

老子、老萊子、周太史儋,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三個人,哪一位才是道家創始人老子?學界莫衷一是,但觀點傾向於他們是三個人,道家創始人老子是擔任周守藏室之史的李耳。

關於《老子》這部書,有學者指出,像《莊子》《呂氏春秋》《列子》中記載了老子和楊朱等人的對話,楊朱是戰國時人,此外《老子》里還有「偏將軍」「上將軍」「萬乘」這類戰國時才有的辭彙,因此,老子應該是戰國時人,其作品也是戰國的。還有學者認為《老子》反映的思想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但他僅僅是口述,書應該是其弟子們記錄整理下來的,就跟《論語》一樣。更有學者提出《老子》成書於秦漢之間,甚至晚至西漢文景時期才出現。

幸運的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今,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陸續發現了幾種出土的《老子》竹書簡帛。經過整理和研究,我們把《老子》一書成書的年代定在戰國中期以前。

總之,關於老子其人其書至今仍有許多謎團沒有解開,但這絲毫不影響這部書的地位和價值。先秦道家首部傳世經典,非《老子》莫屬。今通行本《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中心論述「道」;下篇四十四章,中心論述「德」。

《老子》這部書講了些什麼?

《老子》一書多為韻文,且論述精闢,含義豐富,思想深邃。其內容重在以辯證思維詳盡論述作為宇宙本體、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並用這種天道觀照人道,指導治國和修身,直面現實社會,涉及到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很多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是避世的,這是一個誤區。

先說《老子》中的「論道」,這是整部書的核心和精髓。

首先,道是渾沌而成,先天地而生,是效法自然而形成的宇宙本體和規律法則,它被稱為「天地之母」「萬物之宗」,是一切事物產生的動力和最後的歸宿。其次,道是人的視、聽、觸、味等感官知覺無法直接觸及感知的,但它又通過萬物來體現,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萬物變化感覺道,通過觀察體驗認識道,進而把握道的特徵和規律。第三,道超越時空,無處不在,周而復始,對立轉化,影響決定著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命運。最後,道養育萬物,除舊更新,卻無私無欲,不佔有,不主宰,不自大,因為不自大,反而成就了道的偉大。由此可見,老子所說的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哲學概念,既指渾然一體的宇宙本體,又是永恆存在的天地萬物之源,還是運動不息而對立轉化的規律和法則。正如《莊子·大宗師》所言:「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即使是現代學者對於「何謂『道』」這個問題也是多有論述,各抒己見。(復旦大學教授葛兆光從字源的角度進行闡述,值得借鑒。參見葛兆光《中國經典十種》,中華書局,第63—65頁)無論如何,老子正是以這種虛無的天道取代了商周以來的天命觀,從而論證和構建了自己的宇宙觀。

再說《老子》中的治國思想。

首先,老子要求統治者效法天道、無私無欲、公正公平、善待百姓、善待萬物,不要人為造成親疏、利害、貴賤的差別,如此才能真正得到善良和誠信。同時,還要認識到貴賤、高下的辯證關係,守道不爭,謙下卑弱,如此才能得到百姓擁戴,處於不敗之地。其次,老子提出統治者不要肆意妄為,作威作福,擾民害民,要讓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甚至讓百姓感覺不到統治者的存在,否則,就會招致反抗,引起天下大亂。第三,統治者要讓百姓無知無欲,拋棄現實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恢復到質樸純厚的原始狀態,實現小國寡民,天下才能大治。第四,老子憎恨統治者「損不足以奉有餘」「以死懼之」的行為,指出國家昏亂、田園荒蕪、百姓饑荒的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的窮奢極欲,這是背離道的行為。最後,老子認為戰爭無論勝敗,都會給雙方帶來極大的災難,因此,他反對發動戰爭,而要以不爭之德來對待戰爭。可見,老子是以天道反觀和指導人道的,他反對戰爭,要求統治者不爭、謙下、無為、公平待民、無私無欲等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然,老子提出的毀棄文明、小國寡民、回到原始狀態等主張,雖然出於他對當時社會弊病的極度憤怒和極端失望,但其具有歷史局限性的事實也是不可否認的。今人讀《老子》,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最後說《老子》中的修身理念。

首先,要永遠保持質樸純厚的品德,真正進入空虛無欲、清靜無為的境界,做到小心謹慎、嚴肅莊重、溫和可親、虛懷若谷、渾樸純正。其次,既要有知人之智,勝人之力,更要有自知之明,自勝之強,通曉四方,知而不知。無論是得寵或是受辱,都不要感到驚恐不安。只有拋棄私慾,才能遠離禍患,承擔大任。第三,要把慈愛公平、儉嗇收斂、謙下不爭作為人生的法則。第四,要一切順應自然,就像水一樣,處於下位,柔弱自守,清靜無為;慈愛真誠,滋養萬物;以柔勝剛,以弱勝強。最後,修身養生者應清心寡欲,儉嗇收斂,功成身退,才能長保平安。如果過分看重名利財貨,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必然帶來巨大的危害。老子就是這樣將天道用來指導修身養生,以確立人生觀。後世認為道家注重修養身心,我們從《老子》中便可窺見一二。

《老子》的傳播及現代價值

《老子》一書雖只有五千餘言,但其深邃的思想卻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如此,據考證,《老子》在日本的傳播,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歷史,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除日本之外,朝鮮、韓國、越南等國自古以來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可以說,老子思想從中古時代起就已經成為以中國文化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歐洲,從19世紀初便有學者開始對《老子》進行研究,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的《老子》譯本已經多達60餘種。從西方近現代思想史上看,哲學巨匠黑格爾、尼采、海德格爾,文學泰斗托爾斯泰等人都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黑格爾曾說:「中國人把認識道路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采則說:《老子》這部書「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海德格爾更是曾試圖與中國學者合作將《道德經》翻譯為德文,其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就包涵許多道家觀念。2011年6月,德國著名漢學家沃爾夫岡·顧彬在深圳大學作題為《中國文學與中國哲學在德國》的演講時說:「在德國,老子的《道德經》已經先後被104人譯成德文,但孔子的《論語》只有十幾個譯本,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老子在德國比孔子有名,影響也更大。」據稱,每四戶德國家庭便有一本《道德經》。美國學者蒲克明說,《道德經》之所以受到世人如此重視,獲得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它是人類最古老、最系統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學」,他還預言未來「《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之書」。

這樣一部先秦經典,於今當然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首先,老子賦予「道」以自然、無為的屬性,這是要為人確立自然無為的行為模式,並試圖藉助這種行為模式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開顯人的生態智慧。《老子》中記載:「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老子把人視作域中「四大」之一,表明人類是這個自然界的組成部分,其與自然界是夥伴關係、朋友關係,人類只有熱愛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與自然界保持和諧一致。此外,老子還主張「法自然」,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焉。」此處的「法」,指效法、因循或衡量個人行為的尺度、原則等。老子認為應該選擇因循自然而為的行動模式,這實際上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說明老子把尊重自然和保護自然作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首要價值取向。這一思想無論對應對當前全球生態危機,還是建設現代生態環境理論,都有借鑒意義。

其次,老子認為規律的存在和變化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在客觀規律面前只能順從和利用,而不能強行改變。這就是所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在先秦,談論運動規律的思想家不止老子一人,但老子談論規律的最大特點在於強調人要通過合規律以達到合目的,而不是讓人帶著目的去造規律,更不是帶著目的去改變規律。簡而言之即適應規律、順勢而為,這對我們如何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資源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啟發性。

第三,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他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還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有人將「無為而治」理解成「不治主義」或「無政府主義」,這實際是對這一思想的誤讀。老子「無為而治」思想曾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像西漢初年,統治者就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統治方式,對百姓實行「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取得了「文景之治」的成效。其實,「無為而治」是一種開明的「治術」或高明的領導術,它不是要執政者不作為,而是讓其不拘泥於國家的瑣碎事務,而應著眼於大局,花更多的精力思考宏觀問題和頂層設計。這一思想對今天的治國理政仍有借鑒的空間。

第四,《老子》中提出了四條處世之道:一是「治人事天莫若嗇」,二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三是「功遂身退」,四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四條處世原則可以歸納為「少私寡慾」。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這四個字於今天的廉政建設尤為重要。試看那些貪污腐敗之人,無不是因私心雜念太多、升官發財慾望太過強烈而最終導致身敗名裂的。

最後,老子強調「不爭」。這集中反映在他以水為比喻的這句話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事實上,不爭是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與氣度。只有不爭,人與人之間才會有謙讓;只有不爭,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包容;也只有不爭,我們的人格才能得到完善。如今,在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需要我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老子的「不爭」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它讓我們學會和諧相處、寬大為懷、適可而止、不走極端,以平和、恬淡的心態,化除一切封閉和隔閡。


推薦閱讀:

經典語錄:最傷人的話一般都出自最溫暖的嘴
經典句子:十八句精闢的好句子;讓你讀懂別人,讀懂自己
一句話經典語錄:這個世界,看你笑話的人,永遠比在乎你的多
唯美經典語錄32
英國著作:簡愛經典語錄 心底的愛又復活了

TAG:經典 | 道家 | 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