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哥:扁鵲的醫術是三兄弟中最差的?預防勝於治療,性延生講的就是預防

古代講醫,把醫生分成三個層次,「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未病、欲病、已病」怎麼理解?《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就是對這三個層次最好的解釋。

「神醫」扁鵲,竟然是三兄弟中最差的?

我相信大家是在《扁鵲見蔡桓公》知道扁鵲是個神醫,而不是因為某手游的怪醫。那麼在魏國的時候,魏文侯曾經這樣問過扁鵲,說「扁鵲啊,聽說你三兄弟都精於醫術,那你們三兄弟誰的醫術最厲害?」扁鵲說:「我大哥最厲害,二哥差些,我是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扁鵲解釋道:「大哥治病是在那病未發作(未病)的時候,只要有一點病的苗頭,剛剛有病的徵兆,就把它剿滅掉,消除病根,把病都預防了,而那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大哥沒什麼名氣,只有我們一家人知道他的厲害。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欲病),有點小痛小熱,二哥能藥到病除,所以人們以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厲害。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已病),針灸、放血、以毒攻毒,大動手術等,大刀闊斧之下,使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其實,比起我大哥和二哥來,我的醫術是最差的。」所以,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

預防為主,小病立治,養生就需要這樣

扁鵲非常不主張大家已病甚至大病才去治。我們知道,扁鵲前三次見到蔡桓公,他的病分別在腠理(皮膚)、肌膚(肌肉)、腸胃,但蔡桓公都不給扁鵲醫治,還說醫生喜歡治療沒病的人來邀功,到最後病入骨髓,無藥可救,落得悲涼可笑的下場。

我們講性延生,延長生命,其實可以看作是「治未病」,實際上就是預防,我們不講治病,我們也不做「中醫、下醫」,我們講人要自強,把陽氣養得旺盛充足,身體強狀,體魄強健,能以不變應萬變,那麼病菌、病毒就沒那麼容易入侵你。退一步來講,到了預防不了的時候,你要解決小病,在它剛剛冒頭的時候,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下,不要等到治不了的時候,才想到要找「扁鵲」。

正確認識「治未病」,自主掌握自己的健康

時下今天,電視、媒體、社會都推崇「治已病」的「專家」,卻對「治未病」毫無認識,當病了的時候,大筆大筆的血汗錢往「下醫」手裡送。其實我們能夠自己主宰自己的健康,晨勃就是男性身體健康的標準,是陽氣充足的表現。有晨勃,且狀態好,那表示你陽氣足,身體強大,能預防疾病的發生;沒晨勃,或者硬度低,那表明你陽氣不足,精氣神虧空虛,處於亞健康狀態,那麼你身體的防禦機制就很容易被病菌破壞。你看看很少生病的人是否每天一柱擎天,或者你回想你生病的時候有沒有晨勃,所以男人養生就是養晨勃,沒有晨勃的,要把你的晨勃找回來。


推薦閱讀:

關於醫德與醫術
名中醫秦長發埋頭研醫術 懶耕資本田
您一定被中醫術語繞暈過!!!——(之二)

TAG:治療 | 兄弟 | 醫術 | 扁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