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老師講老論》01

整理人:山西濃咖啡

先有個申明,大約兩年前,吳師開了一個群,要他的學員系統地、完整地學習老論,所謂系統和完整,就是凡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的文章全部學,每一篇都不能少。而且慢讀、細讀、精讀,也不求一目十行,做樣子,對拳理也要入內透里,深刻鑽研。

因為我一開始跟吳師時,他就叮囑我讀《老論》,所以,一開群我己經讀了半年多了,所以,吳師鼓勵我寫心得體會,其時我57歲了,吳師希望我帶頭寫,為青年人做個樣子,所以我一直寫心得,算下來對《老論》的十多篇文章寫過兩輪解讀,文字超過100篇以上,其中70多篇叫《閑聊太極》……

吳師對我說:以一個初學者的心得,對初學者最有助益,說大家也受到一些啟發,認識上有所提高。我對吳師說:其實,受到幫助最多的人是我,因為寫東西,自己要讀、要背、要查,這個過程,自己從太極白丁到有點感悟,真正了解了什麼叫內家的內。

緒論:王宗岳《太極拳論》是所有傳統太極精典中的奠基之作,一塊巨大的基石,有了這個基石,太極理論平地起高樓。李亦畬《太極小序》說:王宗岳「論詳且盡矣」。5字評價極到位。是說他的論文不但詳細而且到位。嚴格講,《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簡稱:王論)是一篇講太極推手、技擊為主的論文,當然也包括行工。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陰陽觀,那是核心中的核心,一定一定化時間把第一句吃透。可以說:太極兩字是內核,其它一切一切全是從太極兩字化出來的。老子不是說:「大道至簡」嗎?太極兩字就是不能再簡的大道。學了「大道」有用嗎?答:無用。為什麼?答:還有一句,叫「博大精深」。沒有「博大精深」,談什麼「大道至簡」?

《王論》有一條文脈,從太極的動靜、柔剛、急緩來闡述太極。講到拳理和身法的「著熟--懂勁--神明」。

這條文脈,從第二段起,提到了身法三要: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又提到了太極技擊--內家功夫的要點「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是太極「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的實質。……

這條文脈,從第三段開始,是具體分析太極內家與外家旁門最大分別:「先天自然之能」與「後天學力」的區別,所以,中國武術史上,最年輕的太極拳,能夠以一種前無古人的面貌破土而出,風靡全球。它的魅力就在於完完全全、徹徹底底與舊學不一樣。特別講到太極技擊「四兩撥千斤」這一匪夷所思、令人叫絕的明顯特徵,一針見血指出:「顯非力勝,快何能為?」這幾乎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宣言「黨綱」。

文脈繼續到第四段,指出了太極「第一病」「雙重之病」是造成「數年純功,不能運化,率皆自為人制」的精闢分析。其洞察力之強,在近幾百年之後的今天,還有廣大習者在重蹈覆轍,「未悟耳」。

這幾百年,人們在幹嗎?為什麼把王宗岳的忠告當耳邊風?絕對不是,是陰陽不分的結果,是沒徹底理解雙重的含義。

雙重之理太難太難,我本人近三年有過三次理解,每一次否定前次,猛抽自己耳光。大家今後一起抽,多抽多進步。不抽的人沒用過心?你捨不得自抽,我幫你抽?

捨去一條腿,解決雙重。這是我第一年的認識。

把對方當成自己另一條腿,大家不倒?

《王論》文脈大致如此。《王論》的爭議點很大,在於作者王宗岳的存在與否,爭的頭破血流,杠頭開花。我想不管是王是武,留給史家去辨,我們學習的是不爭點,即:它的歷史地位,它的奠基作用,它對1852年之後太極拳的五花齊放,這些偉大的作用。《王論》在立論和思辯方面毫無爭議,毫無非議。我們就挑這方面學。

《王論》01 太極者,無極而生。

太極源於「無極」,無極是一個無形無象的混沌狀態,以其無味、無聲、無色、無始、無終,無可指名,指派生萬物的本體。統一體,指事物或過程和圖像之圓形。

混沌狀態是未分陰陽,具體行工而言,起勢之前就是無極狀。「無極而生」是明朝大家周敦頤所著《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動到極致而靜,靜到極致又開始動,周而復始,轉啊轉,生生不息。兩儀是什麼?天陽、地陰。《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來註解。

有了天地,生了生命,產生萬物。太極拳「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王宗岳)」。太極之變,無可數計,一動一變,無中生有。但不管怎麼變,是陰陽之變的大道至簡,它的變因是陰陽。太陽地球都在轉,轉,就是變。太極為什麼難?是變化難。掌握變化的規律(所謂「道」更難。)

周敦頤(1017年―1073年),原名敦實,別稱濂溪先生,又稱周元皓,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北宋五子之一,程朱理學代表人,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北宋思想家、理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學界公認的理學鼻祖,稱"周子"。

我20多歲時,恩師周堅白,教過我一篇《古文觀止》名篇《愛蓮說》,其中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作者就是周敦頤。我一輩子不會忘,沒有人敢再寫「蓮」。一輩子刻骨銘心地愛這篇巨作。此後沒再看到周子佳作。

2013年吳師叮囑我學老論,不想我又遇到了周子《太極圖說》,真是感慨和敬畏大儒的博大精深。太極圖說乃純哲學名著,希望有人感興趣。太極二字,孔子有過解釋:「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是說大到沒外了,小到無可分割。

圖:太==最大+最小。

感恩我們的祖先,造出了「太」字,它融入了最偉大的哲理,它把世界上最大最小一律裝進去了。只用了「一丿乀丶」4個筆劃,真是不可思議。

太極拳大小怎解?大的是意,意放出去,八面支撐,放出去。小呢,蠅蟲不能落,一羽不能加。李亦畬說:「備極精巧。」細膩到極致,決不是大砍大殺。

所以,舒展的陳楊大架,緊湊的武吳孫小架都能成為不折不扣的太極,「而理惟一貫」,只要裡面有陰陽。太極之意不惟陰陽,它首先是講陰陽要變,《易》字就是「變」字,不變==靜,靜==無極。除了變,除了陰陽,還有什麼?答:相對論。

[下左]看圖:這兩個眼什麼意思?它啟示任何事物都有相對性,黑不是全黑,黑中有白;白不是全白,白中有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它是事物的組成部分,沒有純而又純。

前幾天吳師還對我說:實腿不能全然站死,要有騰挪之意,要有輕意,不然就==死腳。[下右]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姚明高能打大球,你叫他打斯諾克彈子試試看?

丁俊輝可以打彈子,你叫他去打籃球?所以,都有相對性。

在太極中,不可有極端思想,太極的中正,就是認識上不能偏頗,不能剛而純剛、柔而無骨,要松而不懈、神而有斂,是謂「不偏不倚」,你思想上沒有「不偏不倚」,身上、拳上怎麼能避免「不偏不倚」?

剛而純剛,柔而無骨==偏頗

松而不懈,神而有斂==中正

我起先認為:「不偏不倚」,就是人不東倒西歪,揺搖晃晃。現在想來,真想自抽。我不是悟性很高的人,太……

吳式外形前偏。其實內里很中正。

有關中正的解釋

浙江紹興-萬物共存:上輕下沉,內安舒。

上海-木人·求索:太極十要做好了,就是內里中正喔。

浙江杭州-觀化聽風:中正有豎起來的味道,就像樹和竹。內家拳叫豎勁,相對一橫勁來說。一橫一豎謂之十字勁,王薌齋在十字上下求生活,與孫祿堂十字求功,是一回事。支撐在哪裡,立身中正後面還有一句八面支撐。

講點斂氣入骨的不傳之秘吧,脊柱是同步的,脊柱裡面是收縮,外面是支撐,這個道理點一下,聰明的就知道一斑窺全豹了。再想想做做就可以做到老高說的:郝少如還有傳承於武禹襄的"斂氣入骨"大法傳於李師,我人直接被用腰他收進去,再飛出來.嘆為觀止,李師說:郝先生講,外面都在練"氣貼背",斂氣入骨高了一個層次。

思考題:

1、什麼是無極、太極?

2、太極含義包括什麼?

3、何為中正?

太 極 拳 淺 說

第一章 小 引

吾國拳術,發源甚古。昔人以之鍛煉身心,重在卻病延年,其法大抵簡而易行,人人可學;自技擊之風尚盛行於世,一切姿勢,競尚險奇,每以難能為可貴,遂漸失體育真意。後之人,復從而標新立異,自為派別,致拳術門類日形繁雜,主奴之見,亦由是而起,初學罔知選擇,弱者強其所難,輒有事倍功半之嘆。著者亦常引以為憾。太極拳者,內家拳術之一也,其法簡而易行,一切姿勢悉任自然,無男女老幼。可終身習之而無害。實深有得乎。古之導引術者,其施諸技擊也,亦純以心氣為主,仍不離乎修養之術;非如外家拳法,專務力勝。其言虛實變化,則一以易理為本;其言心氣功夫,則與孟氏養氣之說,尤相符合;其關於生理物理各點,則又與今之科學原理一一可通。凡茲數端,非所謂藝而根於道者乎?著者性喜武術,初習外家拳亦甚感興味,近十年來始專修太極拳術。蓋深信各種拳術,雖均有獨到之處,然法簡效宏。堪為普及體育之資者,則以斯術為最宜。用是不揣譾陋。其經驗所得,編為淺說。俾世之有志養生者,知所問津焉。

上海一申新(吳文鑫老師):有誰能談談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太極者,內家拳,簡而易行,悉任自然。純以心氣為主。


推薦閱讀:

嚴老師談練氣功的三個要素——調心、調息、調形
越來越多人卧室不放床頭櫃了,老師傅都點贊誇好,暗喻越住越富裕
大千老師講《氣道中醫》之二十二
黃老師新作:太極拳的技法與內勁——小張老師
老師淺談陰宅風水知識:值得了解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