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 且看中醫藥周期療法

  中醫藥周期療法是模仿月經周期不同時期的生理特點,運用中藥進行治療的方法,常用於不孕症、閉經、崩漏、月經失調以及與月經周期有關的婦科疾病。  月經周期的調節,是以腎天癸沖任胞宮軸之間的平衡為理論基礎,一旦這種平衡失常就會導致月經失調和不孕等病。又由於月經的產生是以腎為主導,故"補腎"就成為調整月經的基本核心。現按月經後期→月經中期→月經前期→月經期的順序為一個月經周期,臨床治療則相應依序為益腎補血→補腎活血→補腎調沖→和營調經的治療方法。  中醫周期治療就是在上述月經生理的基礎理論指導下,綜合運用臟腑、氣血、沖任和陰陽學說的一種新治法。  一、月經後期(第 6~ 10天)  相當於卵泡發育期。此期經血剛凈,胞宮精血剛瀉完,血海空虛,子宮內膜已剝落,剛進入增生期,基礎體溫呈低相,屬腎陰(精)不足時期,需通過藥物來補充,調節臟腑、氣血和經絡的功能,促使沖任精血逐漸充盈,注於胞宮以藏精氣,修復子宮內膜。經本於腎,天癸源於腎,腎中陰精又是月經的物質基礎,故此期治療以滋養腎陰,培補氣血,充盈血海為根本,方如卵泡湯(生地、熟地、党參、當歸、白芍、首烏、菟絲子、蓯蓉)等。  二、氤氳期(第 11~ 14天)  又稱月經中期。此期卵泡已發育成熟到排卵,子宮內膜高度增生,基礎體溫由低相轉化為高相。此期沖任精血充盈,胞宮精血漸漸滿藏,趨於陰轉陽的陰陽轉化時期,是最易受孕的氤氳期。此期治療除了繼續培補腎外,尚需加入活血調氣葯,以疏通沖任氣血,協助沖任氣血施化和陰陽轉化,促進排卵,方如促排卵湯(當歸、川芎、赤芍、紅花、熟地、仙靈脾、巴戟肉、菟絲子、黃芪、香附)等。  三、排卵後期(第 15~ 24天)  相當於黃體形成期。此期黃體發育成熟,子宮內膜由增生期轉化為分泌期,基礎體溫出現高相,體現由陰盛已轉向陽長的時期,此期腎氣旺盛,沖任精血盈滿,注於胞宮,胞宮處於精血滿而待瀉的陽氣活動旺盛的時期。治療宜溫腎助陽為主,佐以養精滋陰之葯,以陰助陽,陽中求陰,促進黃體發育健全。方如促黃體湯(當歸、熟地、制首烏、川斷、肉蓯蓉、菟絲子、黃芪)等。  四、月經前期(第 25~ 28天)和月經期(第 1~ 3天)  相當於黃體退化到子宮內膜剝落期。此期沖任血蓄注胞宮,滿而待溢,胞宮行司瀉的功能,於是經血下行,化為月經,機體由陽弱轉入陰生的時期,治療宜順應胞宮瀉精轉經的作用,以通為用,可用活血理氣調經之法,促使子宮內膜剝落完全,並較快排出,經血能下行通暢,為建立下一個月經周期做準備,方如和營調經湯(當歸、川芎、赤芍、熟地、香附、烏葯、益母草)或桃紅四物湯加減等。此期應結合基礎體溫進行治療,如患者基礎體溫在排卵後上升持續 12~ 14d以上,應結合病史和癥狀,了解是否有懷孕可能。
推薦閱讀:

從中西曆法看市場時間循環的周期界定
每2700萬年地球生物會周期性滅絕一次,似乎是宇宙特意的安排
排卵周期方案有哪些?
男人的親密周期
干支周期與六十四卦的關係

TAG:醫藥 | 中醫 | 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