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病曆書寫要求

  1. 口腔科病曆書寫要求 (一)病史 病案記錄一般要求,已詳見一般病歷及普通外科病歷,但須注意以下各項: 1.兒童時期的營養狀及有關不良習慣。 2.口腔衛生情況、疾病史、手術史及治療經過。 3.家族史 詢問患者直系親屬中是否有人患過癌、糖尿病、結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二)體格檢查 應詳述專科檢查,即口腔及頜面部情況,應分述: 1.牙齒 (1)牙齒部位的記錄符號 以十字形線條將上下左右四區的牙齒,依照牙位排列順序,自前至後,用數字代表,分別記載於各區內。恆牙用阿拉伯數字代表,乳牙用羅馬數字代表。見下表。 (2)形態、數目、色澤及位置 注意牙齒形態、大小,有無畸形,有無缺牙及多生牙;色澤是否正常;有無擁擠、稀疏、錯位、傾斜、阻生等情況。 (3)鬆動度 正常生理性鬆動度不計度數,大於生理性鬆動度而不超過1mm者為Ⅰ°,松坳度相當於1~2mm者為Ⅱ°,鬆動度大於2mm者為Ⅲ°,異常鬆動至上下浮動者為Ⅳ°。 (4)牙體缺損及病變 記錄病變名稱、牙位、範圍及程度等,必要時進行溫度、電活力或局部麻醉試驗,以查明病變部位及性質。 (5)修復情況 有無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橋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無繼發性病變。 (6)咬合關係 記錄正常、反、鎖(跨)、超、深復、對刃、開及低間隙等。 (7)缺牙情況 缺牙數目位置,拔牙創口癒合情況。 2.牙齦 (1)形態、色澤及堅韌度 注意有無炎症、潰爛、腫脹、壞死、增生、萎縮、瘺管,色澤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況 盲袋分為齦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兩種,記錄其部位及範圍,並測量其深度,以mm計算,盲袋內有無分泌物。 (3)牙石 分為齦上及齦下兩類,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齦上牙石可分為少量(+),中等量(++),大量(+++)(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 注意有無色澤、形態異常,有無皰疹、皸裂、脫屑、角化、充血、出血、潰瘍、糜爛、結痂、硬結、畸形等,記錄其部位、大小及範圍。 4.舌 注意舌體大小、顏色,有無硬結、潰瘍、腫塊、印跡,是否鬆軟、腫脹,有無舌苔及其顏色、厚薄,舌背有無裂紋、角化,乳頭有無異常,舌的運動及感覺功能有無障礙,舌系帶是否過短。 5.齶 注意有無瘺管、充血、角化、糜爛、潰瘍、腫塊、畸形等,軟齶運動有無障礙。 6.涎腺及其導管 有否腫脹、壓痛、阻塞、充血、溢膿、外瘺等。 7.淋巴結 注意耳前、耳後、頰、頦下、頜下及頸部各組淋巴結的數目、大小、硬度、活動度、壓痛等。 8.面部 觀察表情、外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缺損、腫脹、瘢痕、瘺管、顏色改變,查明痛區及麻木區(可拍照片或繪簡圖說明)。 9.頜骨 分別檢查上、下頜骨的外形,兩側是否對稱,有無畸形、腫大、壓痛、缺損及不連接等,注意咬合及開口情況。 10.顳下頜關節 注意形態及運動情況,有無壓痛、彈響,並以兩側作對比。張口受限時,其程度以張口時上下切牙切緣相距的厘米數表明。 (三)檢驗 除一般常規檢驗規定者外,尚應注意下列事項: 1.住院患者 (1)肺結核患者手術前,或口腔潰瘍久不癒合時,應留痰檢查結核菌。心血管患者於手術前作心電圖檢查,必要時作心向量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 (2)頜面部植皮或植骨手術的患者,手術前應測定血紅蛋白。 (3)頜面部凡需在全麻下手術者,如需要多次手術的患者(如整形、腫瘤等),下頜骨植骨,上頜骨或下頜骨截除等手術患者,術前均須作肝、腎功能檢查。 (4)凡有口腔結核及口腔惡性腫瘤可疑者,應測定血沉及鹼性磷酸酶。 (5)外傷或拔牙手術後出血不止及有長時間出血史的患者,除作出血、血凝時間及血常規檢查外,尚應測定凝血酶原時間及血小板計數等。 (6)口腔惡性腫瘤在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期內,每周至少作白細胞計數1~2次及胸透1次。 2.門診患者 (1)凡頜面急性炎症患者,應測體溫、脈搏,並作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 (2)門診須行手術的患者,根據過去史及全身情況,測定出血、血凝時間及白細胞計數。如有需要,術前應測體溫、脈搏、血壓等。 (3)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應作出血、血凝時間及血常規檢查。 (4)口腔頜面部的慢性潰瘍、腫物、角化、糜爛等,可作活檢或塗片檢查。 (四)X線及其他檢查 口腔頜面部X線檢查,對口腔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有重要作用。 1.口內X線攝片及透視 (1)牙體、牙周及尖周病變的檢查、診斷、治療效果,採用口內標準片(約3×4cm),兒童則採用兒童片(約2×3cm),病變範圍較大時,可採用咬合片(6×8cm)。 (2)攝片時,應注意X線中心射線的投射角度,務使所攝牙齒的大小、長度適合,牙體及牙根周圍的骨質,均清晰可辨。 2.口外X線攝片 (1)頜骨、涎腺、顳下頜關節等病變,以及頜面部異物定位,均須用口外X線攝片。 (2)口外X線攝片方法較多,如側位、前後位、鼻頦位、顱頂位等,應根據檢查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攝片方法。 (3)必要時可採用全口體層攝片,用以觀察上下頜骨及牙齒、上頜竇、顳下頜關節等處病變的部位、範圍與周圍組織的相互關係。 3.X線造影 慢性涎腺炎症、涎瘺、結石(應先作平片檢查)及涎腺腫瘤等,必要時可行涎腺造影。急性炎症期禁忌造影。 4.CT及MRI檢查 對於翼齶凹、咽旁、上頜竇等深部腫瘤、異物的診斷與骨折的定位等,具有應用價值。

推薦閱讀:

舌頭被燙後,它的細胞、組織等發生了什麼變化?
為什麼實習的牙科醫生都很帥呢?
口腔診所成功定位的最後一道門檻
長得正的智齒需要拔嗎?
牙醫們看魔獸電影里的獸人牙齒有什麼感覺?

TAG:口腔 | 口腔科 | 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