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要「聚焦語用?溫儒敏

教育部統編的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正在編寫中,其中小一和初一語文先在一些學校試用,今年9月將大面積投入使用。不久前我和人教社編輯到濟南明湖中學聽課,徵詢試教的意見。課後和老師座談。如下是我在座談會上的發言。

很高興來濟南明湖中學聽課。教育部主持編的新的語文教材正在一些學校試教,希望能在教學中得到檢驗,吸取好的建議,改善不足。新教材的編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課程標準頒布了,編寫指導思想更明確;二是可以吸收十多年來沉澱下來的課改的經驗;三是坊間有多個版本教材可以參照;四是有廣大一線老師的支持。我們一起努力,有信心編好新教材,爭取2014年出版並逐步推廣。

剛才聽了2節課。一節是明湖中學L老師講的《動物笑談》,一節是29中H老師講的《小松鼠》,都屬於有關動物的單元。兩位老師都抓住了默讀這個要點,同時注重關於生態意識、環境意識的教育,符合這個單元設計的要求。新教材仍然採取以人文主題(也有文體等方面)來結構單元,但在單元導語、課文提示和思考題中,格外注意凸顯語文素養的某些「因素」。這是為了教學內容的重點更突出。兩位老師備課時都在這方面用心了,重點的把握是好的。而且她們都注重在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整個課基本上都是在與學生「對話」中完成的。L老師的課講得很細膩,紮實,看得出是有經驗的老師。H老師則是另一種風格,比較活潑,放得開,與學生溝通很好。我對她們的課都滿意,也受到一些啟發。我想就兩位老師的課說開去,談談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看法,也會結合教材編寫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是語文課要「聚焦語用」。

「語用」就是語言文字運用,這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語文課的目標可以羅列很多,包括人文教育,傳統文化熏陶,有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等等,但核心是什麼?基本目標是什麼?就是語言文字運用。大家可以看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其中關於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是這樣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裡第一句就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然後是在學習「語用」的同時,得到思想文化的修養。所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也就體現於此。可以比較一下,原來課標實驗稿關於課程性質的表述,是比較簡單的,就一句話:「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當時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想突出人文性,是有針對性的,希望改變教學中過分注重應試式操練的傾向。但是十多年課改下來,發現這樣來定位語文課程性質,比較空泛,容易只是往人文性傾斜,掏空語文課程的核心,把語文課上成一般的思想修養課。所以,課標修訂時,就在工具性與人文性前面,加上了兩句話,給語文更明確的定位:語文課,就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同時把文化修養呀、精神熏陶呀,很自然的帶進來。「語用」和其他幾方面是自然融合的,不是一加一或一加幾的關係。有些老師備課,要羅列那些屬於工具性,那些屬於人文性,割裂了,沒有這個必要。

老師們已經多次學習過課標,有沒有注意實驗稿到修訂稿的這個變化?有沒有注意到關於語文課程定位為何要這樣表述?我在這裡強調課標的定位,是因為聽完兩堂課之後,有些感觸。你們的課是認真的,有特色的,但好像程序有點多,對課文主題包括科學精神、環境保護意識等屬於文化修養(人文性)的講授與討論,不是從語言文字運用這裡很自然引出,或者兩者結合不夠,所佔的時間也就多了。象《動物笑談》這一課,主要內容是寫科學家進行科學考察時那種忘我專註,文中寫了動物行為學家勞倫茲的許多「怪誕不經」情節,怎麼安排教學?一種辦法是先疏通課文,做字詞句及段落大意分析,然後圍繞的某些「怪誕」行為開展討論(有時則是老師不斷提問,與學生互動),領會科學研究的精神。另外一種辦法,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接著老師帶著大家邊讀邊把生詞和某些難點解決了,並在閱讀中很自然地講解或穿插著討論勞倫茲的那些行為。這樣,對科學精神的闡說主要是隨文引發的,很自然的,而且整個課不斷始終圍繞解決如何掌握默讀快讀的方法,以及讓學生津津有味地體味這篇課文語言的風趣與幽默。我覺得第二種辦法可能比較好,好就好在「聚焦語用」,其他都是很自然帶出來的,不給人教化的感覺。而且一堂課下來,有把握得住的「乾貨」。這一課的「乾貨」是什麼?就是默讀方法,以及語言表達的幽默。當然,教無定法,除了這兩種,還可以有其他多種多樣的教法,總之能聚焦語言文字運用、讓學生有興趣學,又能把握方法,學會學習,就都是可以的。我聽過很多中學老師的課,老是設想自己就是中學生,哪些會感到膩煩?又哪些會有興趣、並留下較深印象?現下許多學生不太喜歡語文課,可能跟有些老師的課所設置的程序太多,老是重複,又嚼得太細,是有關係的。我們講課不能只考慮設計的如何周全漂亮,一定要讓學生有興趣,能投入,有獲益。

二是語文課要教給學生具體方法。

L老師和H老師的課都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有的可能在課前預習就安排了讀課文。在講《動物笑談》時,L老師特別設計了一個程序,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分頭朗讀課文,學生很有興趣,有助於進入閱讀狀態。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一課的語文「要素」——也可以說「乾貨」,是讓學生學會默讀,體現得不夠。聽說讀寫,哪樣最重要?閱讀最重要。日後學生成為公民,要謀生,閱讀能力是最用得著的。寫作、聽講和說話交流能力也重要,但也比不過閱讀能力的重要。語文課最要下工夫的就是閱讀,是書面語言的學習。現在的語文課雖然也注重閱讀教學,但對於閱讀方法技能的傳授和訓練做得不夠。比如默讀、瀏覽、快讀、跳讀、猜讀,等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學習。但是我們對這些方法技能的傳授仍然很粗,這些方面的基礎研究也很不夠。你教學生默讀,總要給點具體的方法,讓學生如何做到不動唇、不出聲,又讀得快。不會默讀就讀不快。到一些大學的圖書館看看,不少學生都在那裡念念有詞,他們可能就是在中小學沒有學會默讀。瀏覽和快讀,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方法,不能大而化之。

我讀博士生時上英語課,教我們的是美國老師,他每次課發一摞材料,要求15分鐘看完。我們很緊張,但不斷練習,水平就上去了。這位老師注重教辦法:不讓一個詞一個詞從左到右往下讀,而要求視線跳躍,盡量擴大掃視範圍,捕捉重點字詞;盡量快的往下看,能大致懂得意思就不停下來,碰到生詞可以猜,不馬上查字典;文章開頭以及每一段的開頭特別注意弄清楚基本意思,讀的是語義單元,等等。我們就這樣掌握了默讀、瀏覽的方法。相比之下,我們的語文課對方法交代是不夠的,或者說,是缺少這方面自覺的。幾乎每一課都是精讀,「精」在哪裡?在字詞句、段落大意、主題思想,等等,當然也有必要,可是偏偏沒有教給方法,沒有能把精讀的內容和方法結合起來。象這兩堂課都是要求教默讀的,那麼最好就有默讀方法的提示,要具體,有練習,不能只是籠統的要求。你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很多教材的練習題也都有類似的要求。可是怎麼去抓關鍵詞?有什麼可以操作的方法?如果你說「抓」,學生就馬上會「抓」,那就不用學了。所以,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有方法教學,能做到「一課一得」最好。

三是要區分好精讀與略讀。

現在的語文教材普遍把課文分為精讀與略讀兩種,可是在教學中,許多老師幾乎全都講成精讀,略讀無非是課時略少一點,講法和精讀是一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有心理原因,怕講得不夠精,影響學生考試成績。這是一個誤區。其實精讀和略讀是兩種課型,功能不一樣。精讀講得細一點,是提供例子,舉一反三,要給方法;略讀就主要讓學生自己讀,是實踐精讀課所提供的方法,發揮自主閱讀的能量,激發擴大閱讀的興趣。如果全都講成精讀,那麼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反而小了,舉一反三就難於做到。其實以「精讀」和「略讀」來區分課型,不夠貼切,因為「精讀」「略讀」都是閱讀方法,在精讀課中也會學到略讀,比如瀏覽、快讀等等。同樣,略讀課中有時也需要來一點精讀的。所以,我們編製新教材時,注意到這個問題,也吸收了楊茂枝等一些專家的意見,有意加大精讀與略讀的區分度,讓兩種課型發揮各自不同的功能。在新的教材中,我們已經把「精讀」改成「教讀」,「略讀」改成「自讀」。「教讀」課安排有預習,思考題也比較多,照顧到方法的提示與練習。「自讀」課有導讀,還有旁批提示,引導學生順利閱讀,理解課文,激發思考。

新教材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就是格外注重往課外閱讀延伸,有的在課文後面提出課外閱讀的書目,有的在「名著導讀」中建議課外讀些什麼書,怎麼去讀,等等。這樣,新的語文教材就建構了由「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這可能是一個突破,讓我們的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語文課怎樣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閱讀,讓學生養成讀書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讀精講,反覆操練,沒有激發閱讀興趣,也沒有較多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寫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擴大閱讀量,這是改革的方向。預料以後高考中考的命題也會更多考慮如何評價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

四是不要濫用多媒體。

兩位老師在課上都使用了多媒體,看得出在這方面花費不少精力。韓老師講《松鼠》一課,從網上找來一些松鼠的照片,學生是蠻有興趣的。但總的看,兩位老師用的多媒體,都未能給你們的課增分。我並不看好語文課上使用多媒體,甚至認為現在濫用的多媒體,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毒藥」。

最近我到河南一所中學聽課,是農村中學,可是很「現代」,黑板沒有了,告別板書了,就用固定的多媒體屏幕,需要什麼照片或材料,只需在上面點一下就都出來了。他們在上初一的「古詩三首」這一課,講到曹操的《觀滄海》,什麼作者介紹、作品背景、字詞注釋、思想意義、藝術手法,等等,全都是從網上下載拼湊的,老師講到那裡,在屏幕上點一下,就都出來了。比如課文中有「水何澹澹」一句,老師就點到「澹澹」的注釋,讓學生齊聲朗讀:「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老師就省了,毋庸多說了。其實類似的詩詞課,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去反覆誦讀,提示一下邊讀邊想像自己登山望海,那種蒼茫浩瀚的時空感,還有,就是讓學生體味四言古詩那種簡潔鏗鏘的韻味。這才是本課的教學要點。

現在的語文課不斷穿插使用多媒體,雖然很直觀,可是把課文講解與閱讀切割得零碎了。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了各種畫面、音響與文字,目迷五色,課堂好像活躍了,可是學生的閱讀被擠壓了,文字的感受與想像給干擾了,語文課非常看重的語感也被放逐了。這樣的多媒體對語文學習並沒有好處。

現在備課也變得很容易,從網上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教案和課件。所謂集體備課,也就是湊一些教案,時間很多花在調整設計課件上面。這樣備課講課,老師的個性是容易被淹沒的,講出來的課可能是大同小異,彼此克隆的,更麻煩的是背離了語文課必須靠學生反覆大量閱讀、以提高語感的本義。特別是某些領導檢查教學,也就是看多媒體是否做得漂亮熱鬧,更給這種偏向推波助瀾。多媒體本來是好事,可是用得太濫,讓我們的老師變懶了,個性消失了,學生的學習也受到很大影響。

過多依賴多媒體,還會制約老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很多老師得了「百度依賴症」,什麼都依賴網上給結論,有結論沒過程,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貼化。現在的老師很多不會板書了,甚至常常提筆忘字。不是要開設寫字書法課嗎?找個會寫字能書法的老師變得如此之難。記筆記的能力也普遍下降了。我給一些老師做講座,因為考慮到人們的習慣,有時也做點簡單的PPT。但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懶得記筆記,課後拷貝一下就成了,拷貝回去後呢,也許永遠不會再看了。我說多媒體的濫用已經給語文教學帶來「災難」,恐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種必須面對的事實。我建議老師們的語文課不用或少用多媒體,讓語文課重新回到樸素本真的狀態中來。(載《語文教學通訊》2014年3期)初中語文教與學2014.8


推薦閱讀:

【嘉德四季50期】聚焦開年首拍:第一日精彩回放
北到南連衣裙看點聚焦
聚焦李昌奎案
聚焦城市夜景 如何記錄璀璨的光影
Cell、Nature及Science聚焦:中國科學家在培養皿中造精子產後代

TAG:語文 | 語文課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