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直釋 一
六
祖
大
師
法
寶
壇
經
直
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東土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門人釋法海集錄
目 錄
前言……………………………………………………1
自序品第一……………………………………………1
般若品第二 …………………………………………44
決疑品第三 …………………………………………82
定慧品第四…………………………………………103
妙行品第五…………………………………………115
懺悔品第六…………………………………………118
機緣品第七…………………………………………137
頓漸品第八…………………………………………195
護法品第九…………………………………………212
付囑品第十…………………………………………221
令韜錄………………………………………………261
六祖大師事略………………………………………263
經末後記……………………………………………266
禪宗東土六代祖師略述……………………………267
《壇經》常見詞語注釋目錄………………………283
前 言
現代人讀佛經,第一難關就是文字關,特別是文言文、繁體字、偏僻字、佛教典故和敘事方式等,因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這些常識,這就是「文字障」。沒有惠能那種聽聽經文就能明白大意的上根利智,就只好「空誦但循聲」、「與義作仇家」了。故這個「文字障」不破是很難明白經中義理的,更不用說去「悟」了。有鑒於此,末學借鑒直釋方式,著重於字、詞、句的解釋,文字一律用簡化字,正文用二號字,注釋用加粗四號字,經中原注用三號字,講說和附文用小三號字,但願這樣的注釋方式能給讀者帶來學習本經的便利,為「釋字」與「解義」做個橋樑。
《壇經》的口述者惠能(公元638——713年),是唐代僧人,中國佛教禪宗六祖,俗姓盧,法名與俗名同。祖籍河北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夏盧村人,其父盧行瑫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被貶官流放至新州為民,寓居於距新州以南14公里的夏盧村,後與螂村女子李氏結婚。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 年)二月初八惠能誕生。惠能三歲喪父後,家境貧困,從小以賣柴為生。因聽聞《金剛經》經文有所領會,而去湖北蘄州黃梅縣參謁五祖弘
. 1 .
忍,並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以居士身份承襲了禪宗衣缽,接受「以心印心」的法旨,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惠能說法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他對「頓悟」的解釋是自心從本已來空寂者是頓悟,即心無所住,「今於頓中立其漸者,即如登幾層之台,要藉階漸,終不向漸中而立漸義。」「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主張「佛在我心,凈心自悟,見性成佛。」簡明扼要地說明了禪宗源於般若,他口述的《壇經》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並開創了用語錄來傳法心要、參悟契證、方便示化的先例,並成為東土禪宗的實際創始人。
《壇經》是唯一被尊崇為「經」的中國佛教著作,是由惠能的上首弟子法海記錄惠能在韶州大梵寺講堂說法為主,兼及惠能其它言行的禪宗典籍,最早全稱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壇」指戒壇,「經」謂惠能的說教,因其時惠能在大梵寺為眾人授無相戒,又依《金剛經》演說大乘佛法,所以稱為《壇經》。大體上可分為兩部分:主體部分記述了《壇經》編集緣起、得法傳宗的事迹、說法的內容;補續部分記述了惠能回歸曹溪後
. 2 .
「南能北秀」頓漸之爭、諸門人蔘請機緣、禪宗傳承法統、滅度前的付囑等。《壇經》的中心思想是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見性成佛,認為一切眾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其修行的實踐是倡導「頓悟」,反對苦行,認為「不悟則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只要見性,便可頓入佛地;其修禪的要旨是無念為宗——「於諸境上心不染」,無相為體——「於相而離相」,無住為本——「於諸法上念念不住」,無所系縛。
《壇經》的早期傳承有二種記載:一是敦煌本系統,由法海傳道漈,道漈傳悟真;二是惠昕本系統,由法海傳志道,志道傳彼岸,彼岸傳悟真,悟真傳圓會(悟真在曹溪山法興寺)。《壇經》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被補充修訂,先後曾出現二十多種本子(如日本1976年曾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彙集了各種版本十一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五代時敦煌古寫本,不分品目,今藏大英博物館,與我國敦煌博物館收藏的任子宜本同源;北宋初惠昕本《六祖壇經》,分上下卷十一門,原刻於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今有日本興聖寺復刻本;北宋早中期契嵩本《六祖壇經》一卷,原刻於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有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復刻本;元代德異本《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分十品,
. 3 .
原刻於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今有復刻於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的高麗傳本,由於此本與契嵩本內容略同,有人認為德異本即契嵩本;元代宗寶本《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十品,原刻於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今有明南藏、北藏及清藏本存世。 上述諸本中敦煌本是至今所能見到的最早寫本,但由於年代久遠,記錄整理的人文化水平低下,以致古本錯字訛句甚多,日本學者鈴木貞太郎以惠昕本對校,刊正了不少文句錯訛,使之比較接近原貌。
本書勘校以惠昕本系統為據,以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恭印的原曹溪本(古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為主,以河北省佛教協會虛雲印經功德藏印行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宣化上人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淺釋》和日本鈴木貞太郎校訂的敦煌寫本《壇經》為勘校參照,其敘事順序依原曹溪本(古版)。由於末學識量力有限,而佛教義理博大宏深,校釋中粗疏和謬誤一定不少,祈盼各方大德和讀者斧正。
夏省虞
2007年3月31日
. 4 .
自序品第一
時當時。這時是唐高宗儀鳳二年丁丑(公元677年)的春天,大師本為佛的十尊號之一,即天人師,通於凡聖、善於教誡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的事、德學堪做群生模範的僧人至寶林寺名,今名南華寺,在廣東韶州府曲江縣南六十里的南華山中曹溪村,為梁天監元年壬午智葯三藏所創建,落成於天監三年甲申。唐中宗神龍元年乙巳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寺名為中興寺,後又改名為法泉寺。北宋太平興國三年戊寅年改名南華寺,後又改名為華果寺。惠能在此說法30餘年,韶州府名,秦屬南海郡,隋改東衡州為韶州,唐改韶州為始興郡,不久恢復舊名。元時設韶州路,明初改為韶州府。府治在廣東省曲江縣,轄境相當於今廣東韶關、曲江、樂昌等六個縣市韋名琚即韋琚,身世不詳,《廣東通志》中有「刺史韋宙」之載,但韋宙距六祖遷化的開元元年癸丑已約百年以上,故韋宙不可能是韋琚。《全唐文》卷二九三載張九齡的《故韶州司馬韋府君墓志銘》,韋府君很可能是韋琚刺史古代州郡的最高長官,也即太守與官僚官員、官吏入山南華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位於廣東韶州府曲江縣的河西,由僧宗錫建造。唐開元二年(714年)改名開元寺,後更
. 1 .
名為大梵寺。北宋崇寧三年甲申更名為崇寧寺,政和中改稱天寧寺,南宋紹興三年癸丑敕名報恩光孝寺講堂講經說法的堂舍,為眾開緣開佛法因緣說法。師升座次以後,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簡稱儒士,本指崇奉孔子學說的士人,漢後泛稱讀書人、學者三十餘人、僧全稱僧伽,意為和合眾,原指佛教徒四人以上的團體,後也指單個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尼全稱比丘尼,指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道俗出家人與世俗人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簡約而樞要的佛法要義。每部經都要具足六種成就,即信成就(「同時作禮」,具足信成就。)、聞成就(「願聞法要」 ,具足聞成就。)、時成就(「時」,具足時成就。)、主成就(講法人六祖大師,深悟了解經義,具足主成就。)、處成就(大梵寺是說法的地方,具足處成就。)、眾成就(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徒眾都是聽眾,具足眾成就。),正法開演時要具備這六種成就,證明此法可信,非為謬妄。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能教眾生修行善法,遠離惡法、助眾生成就菩提道的人。這裡是六祖對聽眾的尊稱!菩提意為覺、智、道等,佛教指
. 2 .
豁然徹悟的境界,也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通常譯為覺悟,是指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智慧自性謂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的自性,一切現象的本體或一切心相的性體,本來清凈遠離惡行與煩惱,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全稱佛陀、浮屠等。本體上說是「智慧」,作用上講是「覺悟」,意為覺者,智者。指徹底覺悟並且具有大智慧的人,即覺行圓滿的人。六祖說:「各位善知識們!菩提自性是本來覺悟清凈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要用這個真心,可以直下了悟(頓悟)自性是佛,並無方便漸次,見性不異成佛,不要用你那妄想的心。」
「善知識!且聽惠能姓盧,名惠能,法名與俗名同,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子時生於廣東省新州(今新興縣)以南14公里的夏盧村,圓寂於唐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行由來歷,得法事意大家且聽我講說我的來歷和如何得法的經過。惠能嚴父盧行瑫,原朝廷官吏,本貫籍貫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轄境相當於今北京西南、天津及河北部分地區,左降降職、降遷流流放於嶺南唐貞觀時設置的道名,五嶺以南地區,包括現在兩粵及安南之地,在唐時是屬邊疆荒涼之地。盧行瑫在唐
. 3 .
武德(618——627年)三年被貶流放到嶺南,寓居新州夏盧村為民,後娶螂村李氏女為妻,作新州百姓。出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本指父母死後遺留下來的子女,這裡指喪父之子,住居南路居住在南方。惠能三歲喪父,家境衰微,後隨母親移居南海郡,即今廣州地區,艱辛貧乏,於市街市賣柴。惠能的生活很不幸,他的父親在他三歲時便去世,而遺下孤苦的他和守寡的母親,後遷移到南海,嘗盡各種艱辛及貧困。為了維持生存,惠能只有入山砍柴,挑到城市去賣,以此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時有一次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地點在筠城金台寺,今新興縣城南街縣人民醫院前,客收去,惠能得錢,卻才出門外,見一客旅客誦經梵語修多羅,又譯為線、契經、經本,三藏之一,即佛所說的教法。線之意為:教像線貫穿什物一樣,能貫穿法義使不散失。契經意為:契於理,合於機,故名契;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如經線貫穿緯線,故名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開智明理,六祖因家貧,沒受過教育,故不識字,可是他天性聰穎,一聽到經文當下即悟,而了解以前所不明白的境界。遂於是問:『客
. 4 .
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後問:『從何所來,持受持此經典宗教典籍?』客云:『我從蘄州唐轄境相當於今湖北長江以北、巴河以東地區,治所在蘄春(今湖北省蘄水縣)黃梅縣故治在今湖北黃梅縣西北東禪寺又名蓮花寺,該寺在黃梅縣東北十二公里處的馮茂山上。唐咸亨年間(670——674年),禪宗五祖弘忍在馮茂山結庵而居,佛教史上稱為五祖山;由於該山在黃梅縣東北,故又稱東山,其山有雙峰,故又稱雙峰山來。其寺是五祖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忍指弘忍。據《宋高僧傳》和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弘忍俗姓周,家居蘄州黃梅(一說淮左潯陽),七歲隨四祖釋道信出家,後來傳承道信學說,一改菩提達摩、慧可等幾代禪師隨緣而往、獨來獨去的頭陀行,徹底變革了以往禪師秘密單傳的方式,創建傳法基地,聚徒講習,使禪宗在唐代佛教中嶄露頭角。他開創的法門被稱為「東山法門」。七十四歲圓寂,謚號大滿禪師大師,在彼主化主持教化,門人出家和在家弟子一千有餘。我到此中禮拜,聽受此經。五祖住在東禪寺,教化徒眾有一千多人。當時中國人學佛興盛熱忱,所以有一千多人共同在一山學習
. 5 .
佛法。
我們要好好學習佛法,將來都會講法而教化眾生,故不要懶惰隨便,要認真學習而不迷惑,這樣很多人就會跟著來學習了。大師常勸勸化僧俗,但持只要奉持《金剛經》即《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六種譯本,最早由鳩摩羅什於姚秦弘始四年(402年)譯出,後又有北魏菩提流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朝陳真諦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隋朝達摩笈多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奘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唐義凈的《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而世以鳩摩羅什譯本最為通行。金剛即金剛石,佛教中常用金剛的彌密牢固,無堅不摧喻如來智慧,故經名的意思是說以金剛不壞之志和大智慧心乘度眾生到彼岸,即自能見性自然能夠見到自己的本性,直了成佛當下了悟自性就能成佛。』「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是六祖頓教法門的提綱,因為禪宗的基本理論就是「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見性成佛。」惠能聞說,宿昔有緣前世有這個因緣,乃承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
. 6 .
黃梅,參禮五祖客人敦促惠能趕快去黃梅見五祖求法。因為菩薩是不求名的,故六祖並沒有說大菩薩來幫他忙。經文只簡單說因宿昔因緣,有一客施銀十兩,這是一個大的供養。因為惠能一天砍柴到市上賣,只值幾個銅板,即使他在千日賣柴所積聚的錢,也比不上這些銀子那麼多。客人施予他這些銀子,使他安頓好母親,方便他能去求法,這供養的功德是很大的,將來這人一定是一位肉身菩薩。
「惠能安置母畢那時惠能二十四歲,即便辭違違心告辭,不經大約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此時是唐龍朔元年(661年)。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什麼?』惠能對曰:『弟子學在師後稱弟,解從師生稱子(或雲以父兄之禮奉事師),故稱弟子,即學生、徒弟,信徒,也是徒眾對老師的自稱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只求作成佛,不求余物其它、別的。』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獦是一種鼻子很短,與狗相似的小獸。獠是未開化的蠻夷。獦獠是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魏晉後的古代史籍常泛稱分布在今川、陝、黔、滇、桂、湘、粵等省區部分少
. 7 .
數民族先民,亦泛指南方人。這裡有貶義,猶如說南蠻,指這種人不明理,未開化,是屬於畜類的人,若為怎麼堪能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見聞覺知的能量或性能。佛性又稱如來性、覺性。原指佛陀的本性,後來發展為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種子。佛性是大乘佛教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它是從眾生先天具有成佛因子,即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來立論的本無南北;獦獠惠能謙稱,猶言「我」身自身,這裡指品德、能力、身份與和尚譯為力生,即依師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有親教、導師之意,是對比丘至高無上的尊稱不同,佛性有何差別?』惠能這一段頗具機鋒之語,印證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論思想,也說明般若之智人人具足,無大小之別。五祖更欲與語談論,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跟隨寺院里的雜務人員作務勞作、做工。惠能曰:『惠能啟啟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1、是大、小乘教理中「心所法」之一,指人們普遍具有的辨別事物、判定是非善惡的能力。2、若那或闍那,指由修習佛理所引生辨別現象、判定是非善惡的認識能力。3、般若,為「六度」之一,佛教指以「假有性空」
. 8 .
理論去認識觀察一切現象的特殊觀點和方法,不離自性,即是福田佛教以為供養布施,行善修德能得福慧之報,猶如播種田地而有收穫之利,故稱福田。福田有三種:1、恩田:孝養父母,2、凈田:恭敬三寶。3、悲田:周濟貧病。句意謂我自心常生智慧,這智慧是從自性生出來的,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僧人穿的袈裟,縫成一條一條的,象徵福田。若恭敬供養三寶,即是種下功德之根的地方,以後定會成熟而結福果。未審不知和尚教叫我作何務幹什麼工作?』祖云:『這獦獠根性能產生善惡的力叫根(指人聽、信、解、受、持佛法的能力),善惡的習氣叫性。謂眾生善惡的業力和習性。也指稟賦,氣質大利聰慧銳利,悟性好,汝更勿言你不必再說什麼,著到槽廠後院養馬的小屋去!』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留髮修行的出家人,差安排惠能破劈柴踏碓舂米的工具。
「經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我想你的智慧和見地是可用的。這暗示慧能是可傳法的奇才,恐有惡人害汝擔心有人嫉妒而起心害你,遂不與汝言多說話,汝知之否你明白我的良苦用
. 9 .
心嗎?』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禪師說法的會堂前,令人不覺免得別人注意到我的行為和師傅慈悲地對待我。』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有一天五祖喚所有的徒眾集合起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最重要的事,汝等你們終日每天只求福田人天福報,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苦」是佛學基本原理「四諦」的基礎,即認為現實中存在種種痛苦現象,「一切皆苦」,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眾生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組成,生滅變化無常,充滿各種身心痛苦)等八苦。這些塵世間的煩惱、苦難猶如大海,沒有邊際,所以叫「苦海」。生死苦海即生死輪迴的大海,自性若迷若自己的本性迷失了,福何可救修福是救不了你自己的?福德與功德不可混為一談。墾植福田,外修有漏之善只能得到福德;參禪見性、內證佛性是無漏智慧,才具功德有福德。而無功德終不能脫離生死苦海,更談不上成就佛果。所以五祖召集門人,毫不留情地喝斥,無非是促使眾人覺悟以見自性,同時通過呈偈來挑選法嗣。非「棒(棒打)」即「喝(訶斥)」,這也是禪宗後
. 10 .
代宗師教育啟悟眾生的特殊手段。汝等各去自看智慧你們每個人去觀察自己真正的智慧,取自本心般若譯為智慧,智度。智慧即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乃是先天性的超脫分別知識的無為智慧(根本智),為有別於一般所說的經驗性的世智分別的有為知識(後得智),故尊重不翻而用音譯。大乘佛教認為般若是諸佛之母,它是一種大智慧,故具有三種特性:1.實相般若,因為般若之體本為眾生所具,離一切虛妄之相,而具有實性; 2.觀照般若,因為般若本身是一種能夠觀照實相之理的智慧;3.文字般若,因為實相本離文字,但不借用文字則不能詮釋實相,所以文字是詮釋般若之法的工具。智度即通過智慧到達涅槃的彼岸。般若又叫內證智,是覺知空的智慧,是對於人生理性究竟的提高和徹底的體驗,是對虛幻不實的世俗世界徹底否定,超越世俗認識,把握真知,不是通常人們理解的認識和駕馭客觀世界的智力和能力。這個智慧是從內心本性里發出來的,不是從外面吸收的經驗和知識。之性要在自己本心找出般若之性,即真正的智慧,各作一偈全稱偈陀,伽陀、伽拖,譯為頌,是佛經中的唱頌詞,由固定字數的四句組成。主要有二種:一通偈,由固定的三十二音節構成,也稱
. 11 .
首盧伽陀;二別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字不定,來呈拿來吾看,若悟了悟大意佛法義理,付交付,傳授汝衣袈裟法佛法,心法。內傳法以印證宗門的佛心宗旨,外傳衣以表示師承的信實無虛,為第六代祖。火急趕快速去,不得遲滯拖延。思量即不中用若用思量分別心來作是沒有用的,見性明心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說完後便即刻明白。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你若能這樣才有用處,好像拿把刀到兩軍陣前,也能即刻見到自性,是同一個道理!』弘忍年事已高,準備選拔法嗣,命各人作偈呈驗,以此考驗東禪寺七百多僧人禪解的深淺。眾得處分吩咐,布置,退而遞相謂更替著互相傳語曰:『我等眾人,不須澄盡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好處?神秀生年606——706年,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洛陽尉氏縣)人。自幼好學儒道,博綜多聞,後出家,五十歲到東禪寺弘忍處學禪苦修,深受五祖器重,被認為「東山之法,盡在秀矣」,任為上座、教授師,但最後因偈頌未能參透禪機而不能接法。五祖入滅後,神秀出住荊州的江陵當陽山玉泉寺大弘禪法,門徒甚多。因在北方傳漸悟禪
. 12 .
學而被奉為北宗,受到武后則天的召見,供養盡禮,又敕在當陽山建築度門寺,以表揚神秀的禪德。唐中宗神龍二年圓寂,謚號大通禪師上座對法臘(出家年歲)高者的尊稱,位在住持之下。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從無夏(僧徒稱年為夏,即出家計年單位。無夏指沒出家)至九夏為下座,十夏至十九夏為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為上座。也用作對有德行僧人的尊稱,現為教授師為五種阿闍黎(軌範師)中的第三種,是專門教授弟子行為規範的導師,必是他得。我輩謾輕率冒昧作偈頌,枉用心力白費心思。』諸人聞語,總皆息打消心念頭,咸言:『我等已以後依止依靠大德而止住在他那裡秀師,何煩何必自找麻煩作偈?』神秀思惟心想、思量:『諸人不呈偈者原因,為是因為我與是他他們為教授師師傅,我須作偈按理來說我應該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假使我不作的話,和尚如何能知我對佛法的見地、深淺的程度,和是否有智慧呢。我呈偈意用意、用心,求法即善,覓祖即惡我若呈偈的用意,是為向五祖求法,那是好的。若是為做第
. 13 .
六代祖師,這想法就不對了,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有什麼區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如果為了要做祖師而作偈,這和凡夫世俗人心理一樣,來奪取聖位,又有什麼區別呢?可是我若不作偈,就始終也得不到五祖的傳法,他已經這樣宣布了,定要呈一首偈才能傳法。唉!這事情實在太難了!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走廊邊的三間房屋,擬打算、準備請供奉官職名,唐初設,指以文學美術等技藝侍奉帝王的人盧珍畫師,唐時為內供奉,善於畫人物和佛經變相。他是一位處士(居士的別稱),即後辭供奉職而隱處在鄉畫《棱伽》即《楞伽經》。楞伽是錫蘭的一個城名,意謂「不可往」,因這個城是在南海摩羅山頂,沒有神通的人到不了此地,所以佛陀在此地說法時,是用神通到這山頂上,為有神通的人說法。阿跋多羅是入的意思,意謂佛入此山說的寶經。《楞伽經》今存三種譯本:一為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本;二為元魏菩提流支譯的《入楞伽經》十卷本;三為唐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本。達摩祖師傳授給二祖慧可直至五祖弘忍的《楞伽經》是劉宋譯的四卷本變相將佛經的
. 14 .
內容繪成圖畫,一般繪製在石窟、寺院的牆壁上或紙帛上,多用連環的畫面表現故事情節,是一種傳播佛教教義的通俗藝術形式及五祖血脈圖將初祖達摩到五祖弘忍的嫡傳世系譜繪成的圖像,流傳供養佛教稱以香花、明燈、飲食等物,資養佛、法、僧三寶為供養,凡以實物供養為財供養,以修行、講經說法供養為法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很多次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緊張,不清醒,遍身汗流,擬呈不得想呈又不敢。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次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走廊牆上書著書寫,從讓他和尚看見,忽若假使道稱讚好,即出就出來禮拜,雲是秀作;若道批評不堪不好,枉向枉費在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簡直沒有一點修行啊?』是夜三更半夜十一點至翌晨一點,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牆壁上,呈心所見把心裡所見的道理表露出來。偈曰:
『身是菩提樹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亦名阿沛多羅樹、貝多樹,桑科,常綠亞喬木,高十多丈,葉為心形,花隱於花托中,子實圓形,即是一般所稱的
. 15 .
菩提子。由於釋迦佛在此樹下成道,所以稱菩提樹,也稱道樹、覺樹、思惟樹,心如明鏡台本為鏡座,這裡就指明鏡。時時勤拂拭撣拂揩擦,勿使惹沾染塵埃灰塵。』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都不知。秀復又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梵語達摩,為通於一切之語,泛指一切人、事、物和現象(精神和物質現象),小與大、有形與無形、真實與虛妄、事物、道理,皆悉為法,即法是宇宙萬有心境事理的代名詞有緣使事物生起、變化和壞滅的輔助條件。句意謂那我就和佛的心印妙法有緣,就可作祖師;若言不堪,自是我迷被煩惱系縛,流轉生死,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這裡是說我沒有開悟,宿業業:梵語羯磨,行為或造作之意。指眾生的一切行為、動作之後都有會留下一種力量,潛存於心中,即一切意志力的動作反應。宿業:過去所作的善惡業因障即業障,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即業力產生的障礙重,不合得法不配得到以心印心的妙法,聖意難測五祖的用心難以測度。』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神秀沒有把握,故內心緊張,坐不舒服,立不安樂,東
. 16 .
想西想,一直熬到天亮。
「祖已早知神秀入門未得開悟,不見沒有了悟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稟報言:『供奉卻不用畫不用畫了,勞爾遠來有勞你遠來。五祖曾酬謝三十千錢。經《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相:指一切事物的外觀形狀。有相:即可見知的事物,它是執著的產物,虛幻不實;也泛指作為認識對像的事相和認識中的映相、名相,皆是虛妄句意謂凡是有相狀的事物都是不真實的。」但不如留此偈,與人誦持誦念受持。依此偈修修即修行,修行又名修道,即學習、踐行佛教教義,免墮惡道順著惡行而趣往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利生益世的功德。』令門人弟子炷燃香禮敬禮拜恭敬,盡只要誦此偈,即得就可見性即佛性,又稱如來性、覺性,原指佛陀的本性,後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種子。門人誦偈,皆嘆稱讚善哉真好!五祖的話,是因為神秀的偈有其可貴可用之處,凡是不能從頓教直接進入者,可以依此偈漸修。並且此偈還有悟
. 17 .
後漸修的保任作用。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妄自貪心求祖位,望和尚慈悲與眾生樂為慈,拔眾生苦為悲,即慈悲是利樂有情,拔除苦難。慈悲是無條件的,平等的,圓滿究竟的,是佛道之根本,看弟子有少點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還是個門外漢,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想證得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神秀把身看作菩提樹,把心當作明鏡台,認為「心性本凈,客塵所染」,修行的目的在於鏟垢還凈,求得解脫;沒有弄清「心」、「性」的本質,肯定了事物的「有(存在)」,違背了大乘佛教「一切皆空」——即一切事物、現象,包括精神的、物質的,都是虛幻不實的假像——這一基本原理。他的偈沒有參透禪理,句句有相。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有兩個意思,1.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2.猶言剎那,即極短時間。這裡指正念不間斷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
. 18 .
萬境自如如由如理智證得的真如。如如是不動、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前一如字是助辭,即如其所有的如;後一如字是指真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句意謂所謂無上菩提,必須要當下認識自己的本心,明心見性。要知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在任何時候,知一切法都是圓融無礙,沒有一點滯塞不通的地方,你要是一樣真了,則樣樣都真了,萬境都到如如不動的境界上。這如如不動的心,才是真實的。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若能有這樣的見解,才是無上菩提的本性!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再作一偈,將拿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得到本體、開悟見性,付汝衣法就將衣法傳給你。』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精神和思想都不安定,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又過了兩日,有一童子本是對依僧學法未受具足戒的青年小師的稱呼,後來用作對未成年人的稱呼於碓坊過,唱吟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雖然沒有得到別人的教導
. 19 .
傳授,卻早已了悟佛法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的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重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悟是對世界如其本然的絕對真理的認同,是修行過程直至圓滿的一種體驗。悟不受時空、條件、知識的限制,不是用一般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事物,而是在冥思靜慮、清凈無染中,在孤明的心的照映下開發潛能,證得宇宙真如實相。悟是對客觀世界超越意識,超越時空,超越邏輯的整體把握,而不拘泥於各別事物的各別現象,因為萬事萬物都處在無常中,千變萬化,來無影,去無蹤,因緣和合而生,緣去則了。把握事物的整體,才能證悟實相,整個宇宙在眼中如其本然。成佛得道的人,所感受到的真理或悟道的途徑是別人不能重複的甚至是不可言表的,並且自身之外的任何人都無法指導,無法代替,無法比附,無法詮釋。悟是無路可走,無門可入的,不能用語言文字去解釋、說明、推究、論證。因為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而語言是交流思維的工具,思維就是思考或思想,故只要一進入思維,就進入二元化的世界,永遠沒有悟的可能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
. 20 .
廊壁上書無相指擺脫世俗的有相認識後所得到的真如實相,即身在一切相中能離一切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上人指持戒嚴格,精於佛學的僧人。這裡是對童子的尊稱!我此踏碓八個余多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指施禮祝拜以示敬意。』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晉朝時置,隋朝改為九江郡,唐複名江州,元朝為江州路,江西全省及湖北省的老武昌及其附近各縣皆屬之。明清兩朝均為九江府,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別駕州刺史的佐吏。刺史巡行時,別乘傳車從行,故稱別駕。歷代皆有此職,隋唐兩朝均為郡官,宋朝稱為諸州通判,但後世仍沿稱通判為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己聽完,遂就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幫忙書寫。』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稀罕,帶有輕視意思!』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想學最上的菩提覺道,就不應該輕慢初學佛法的
. 21 .
人。下下人有上上智往往最下賤愚笨的人,卻有最上的智慧,所謂大智若愚,上上人有沒意智地位最高貴的人,有時候也會被慾念壓住而埋沒了智慧。沒意智即埋沒心智,猶言沒有心智。』別駕言:『汝但只管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梵語波羅蜜,意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度到涅槃安樂的彼岸。一般指引導眾生入佛門和使人出家,學佛修行,使眾生解脫生死之苦,即度脫,教化。也指解脫,即擺脫煩惱業障的系縛而得大自在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不能喻為樹,若有樹,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圓的?方的?說不出個樣子來。菩提是無形無相的,明鏡亦非台說心如明鏡台,是執著於相了。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台呢;本來無一物沒有一個形相,也沒有一個色彩,摸不著,看不見,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何處惹塵埃什麼都沒有,一切都無所住了,塵埃又從哪裡生出呢?如佛所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
. 22 .
能證得。」執著不能證得真如本性,到死時又執著些什麼?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惠能既接受了《般若經》中的「性空」思想,也接受了《涅槃經》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張佛性(本心)清凈,沒有塵埃可以沾染。他的偈頌與神秀針鋒相對:世界本來就沒有任何事物,又哪裡會有塵埃呢?佛性本來就清凈,又怎麼會沾染上塵埃呢?既然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身心(心性)本來清凈,就不存在垢凈問題。可見,惠能的悟境要高出神秀。他與神秀的差別,不是在「心性是否本凈」這一本體論的命題上,而是在「凈心是否能夠受到污染,是否需要「時時勤拂拭」的教理實踐上。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都感到驚奇,無不嗟訝唏噓讚歎。各互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菩薩:全稱菩提(覺悟)薩埵(有情),意為覺有情、道眾生。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即自度度他;並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即自覺覺他,上求佛
. 23 .
道,下化眾生的發大心的人,便叫做菩薩。泛作受如來教法的大乘僧侶或居士的尊稱。句意謂什麼時候使他修成了肉身菩薩。這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真讚歎,二是有人以此來諷刺譏笑,因為還不知此偈頌到底對否。』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恐怕有人不服而暗害惠能,因為當時勾心鬥角的情形很厲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這也沒有見性。』眾以為然是這樣。五袓是否在打妄語?神秀的偈,他告訴大家持誦可不墮三惡道,能得大利益,能見性,其實誦它得不到大利益,也沒有可不墮落惡道的意思。五祖這樣講,神秀才會出來承認這是他作的偈。現在惠能作的是見性偈,但五袓反而對大家說是沒有見性。這叫方便法、權巧法,不是打妄語。因為他為了要保護惠能,不想讓人來傷害惠能,故說出這種方便的話。
大眾聽五祖說仍未見性,就相信不疑,因為大家也不知哪個偈才對。那個偈說「菩提有樹」,這個偈說「菩提無樹」;那個說「明鏡是台」,這個說「明鏡非台」,真的莫衷一是,沒有人明白。就因為沒有人開悟,所以對著開悟的偈頌也不認識。就像寫博士論文,必須要得過博士學位的人來審核,
. 24 .
只得到碩士學位的人是搞不明白的。開悟和沒開悟也是如此。
「次日,祖潛悄悄至碓坊,見能腰石腰上系著石頭舂米,語曰對他說:『求道之人,當如是乎應當像這樣吃苦耐勞阿!』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這段話是惠能與五祖在打禪語,五祖問惠能說:「米熟了沒有?」明的是問「你把米舂得夠白了嗎?」暗的是問:「你的功夫有沒有成就?開悟了沒有?」惠能當然明白五祖的意思,故回答:「米早夠白了,尚待篩一篩。」話意是:「我功夫成就很久了,只求和尚印證。」意謂他的功夫已到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境界,但還未經明眼的善知識的印證。五祖聽惠能說還欠篩在,就準備為他印證其功夫。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明白五祖要他三更天去。三鼓三更入室,祖以袈裟衣名,原名迦沙曳,譯為不正(色)、壞、濁(色)、染(色)等。又與加沙野之語同,譯為赤色。比丘的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黃、赤、白、黑之五種正色,而用雜色,故從色而叫袈裟;其形為長方形,故從形而叫敷
. 25 .
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綴合如田畔,故從相叫割截衣,又叫田相衣。還有叫道服、法衣、忍辱鎧、忍辱衣、福田衣、百納衣。解脫幢相等種種之德名。小者叫安陀會,又叫五條;中者叫郁多羅僧,又叫七條;大者叫僧伽梨,又叫九條大衣。佛教規定僧侶集會、說法、乞食時必須穿此衣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滯礙、系縛、執著、攀緣、著相、貪戀而生其心心:一般指人的天然本性。心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異名,有積集和集起二義,積集就是集諸法種子,集起就是生起諸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住於善惡、是非、空有、斷常、迷悟等相對的兩邊,連中道也不住,而生起空寂靈知妙明真如之心,心沒有棲止停泊的處所,猶如日處虛空,光明常照。這是要求明心見性所必須親自驗證的境界』,修行要從根本修,而心就是根本,何以故?《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遺教經》云:「但制心一處,無事不辯。」《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心生,所以心為根本。教有警偈:「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 《維摩詰所說經》云:「欲得
. 26 .
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雖經劫數,終不能成。若於內覺觀,如一念頃,即證菩提。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句意謂五祖秘密地為惠能講《金剛經》和如何修成金剛不壞身。當惠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便豁然大悟,悟到了以前所不明白的境界,洞徹本來面目。知一切萬法,不離自己的本性。大悟是徹始徹終,明白真正般若智慧,故知心生萬法,萬法唯心,一切萬法原是自性所現。要成佛就要先斷無明,無明就是見思煩惱,就是某件事情發生我們不懂不明白。如人的生死就由情愛而來,若將情愛看破並遠離,無情愛之心就破除了無明。無明一破,見惑和思惑就沒有了。無明是生死的根本,想斷無明了生死,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什麼?無所住於情愛,斷欲去愛,才會了生死。
修行學習佛法,首先要把「應無所住」的心生出來,不住於情愛。若住到情愛上就是無明,也就要輪迴生死。不住於情,不住於愛,不住於有,不
. 27 .
住於空,這就是中道。不離有,不離空,也不是在情愛之外再找一個什麼東西,而是將情愛轉變成般若智慧,這即是覺,否則即是迷。迷和覺只是一轉念的功失,所謂「回頭轉面」、「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就是此意,即迷時若能回頭,能轉念,這就是頓悟。頓悟就是覺,而覺就是佛。遂啟於是稟告祖言:『何期自性我真沒想到自性是,本自清凈本來不垢不凈,本來就是清凈的;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自己的本性原來是不生不滅的;眾生有所執著才有生有滅,若無所執著,生滅又從何處生出來呢?又滅到什麼地方去呢?生滅就沒有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原來是無欠無餘的,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佛性在佛不多一點,在凡夫不少一點,但因眾生不認識這本有的家珍,背覺合塵,捨本逐末,追求一切物質的享受,追求一切虛妄的快樂,追求一切假名假利。真是太笨太愚痴了,我現在才知道本性具足一切。何期自性,本無動搖眾生自性,都是不動不搖的,平等無分別的;眾生被無名所惑,追利逐名,求愛迷情,被妄心驅使而顛顛倒倒,沒有定力。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原來是從自性生出來的,
. 28 .
證得這種妙理,真是妙不可言。』弘忍的東山法門,開創了不立文字、頓入法門、以心傳心的教外別傳,所以禪宗又稱為「傳佛心印」的佛心宗,它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終目的,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為根本宗旨。因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也正是惠能聞說《金剛經》而大徹大悟的真理。以心傳心、讓眾生自悟自解,就是惠能秘密接受的「正法」。弘忍密付的只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單傳的僅是人人都有的自性,而衣缽不過是一種傳法的象徵而已。祖知悟本性五祖聽六祖這樣一講,便知道惠能已經開悟而認識本來面目,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不認識自己的本心,學法是沒有益處的。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全稱調御丈夫,佛十號之一,意即唯佛能善調善御。調御為能化,丈夫是被化者、天人師佛十號之一,佛是天與人的教師、佛若認識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這就是大丈夫,天人的導師,人間的導師,也就是佛了。』有道是:「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我們若把心認識了,大地的塵土都變成黃金,七寶莊嚴。若不認識本心,看大地都是土。就因為我們心裡的塵土太多了——
. 29 .
妄想雜念。就好像戴變色眼鏡看這個世界,就像看哈哈鏡,一切都是變了顏色和形狀的。若沒有妄想雜念,這世界也就沒有塵土了,就是西方極樂凈土。若未識本心,見自本性,那還要多多地研究佛法。
「三更受法三更天惠能得五祖傳授以心印心的妙法,人盡都不知,便傳頓教及衣即袈裟缽全稱缽多羅,也稱缽盂、應量器,為僧人盛施主供養之物的器具。云:『汝為第六代祖祖師,善自護念,廣度有情對人和一切有情識生物的通稱,即眾生,流布將來,無令斷絕你現在就是第六代祖師了,要好好保護衣缽,廣度一切有情的眾生,將佛法流布至盡未來際,不要使其斷絕啊。五祖是懷著悲哀和擔心說這句「無令斷絕」的,為什麼呢?因為二祖慧可臨被殺時曾說:「到第四代時,《楞伽經》都變成名相了,沒有人懂。」 現在五祖說「無令斷絕」,必定有無窮的感慨而說:「你要小心!要注意!不要馬虎不當一回事。這事特別重要,不要讓它斷絕了!」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播下種菩提種子,因地修行之地果還生若給有情識的眾生的心地播下菩提的種子,終將結出菩提之果來(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 30 .
無情無情識的物體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如果沒有情識又沒有種子,就沒有佛性,沒有佛性就像沒有土地,自然就結不出菩提之果來。』
「祖復曰:『昔過去達摩譯為覺法。這裡指菩提達摩。據《續高僧傳》載,菩提達摩為南天竺僧人,剎帝利種姓,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羅,後嗣法般若多羅故改多羅為達摩。南朝劉宋之末(479年宋亡之前)時航海至廣州,蕭齊之初至金陵,後又往北魏。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即梁武帝普通元年庚子(520年)到洛陽,在洛陽、嵩山等地傳禪學,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他提出「理入」和「行入」的修行法,當時全國盛弘講授,忽聞定法,多生譏謗。後遇慧可,授《楞伽經》四卷。東魏天平(534年)以前圓寂於洛濱,葬於熊耳山。菩提達摩被稱為西天禪宗第二十八祖和東土(中國)禪宗初祖大師,初來此土中國,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過去達摩大師,初次到中國的前三五年時,人們都不相信和恭敬他,反而把他叫作摩羅剎,沒有人認識他是位祖師,所以才傳授這衣缽作為證據,使其一代一代地傳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佛法要以心傳心,令他自
. 31 .
己覺悟,自己證得。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自古以來諸佛所傳的就是宇宙人生萬有的本體——理體、自性,歷來祖師代代都是唯傳一心,別無二法。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衣是爭的禍根,只傳到你為止,以後不要再傳了,有了衣缽大家就互相爭鬥,爭這衣缽而作祖師。甚至有的偷了這衣缽而作假祖師,若將法傳與他人就予以殺害。在四祖時被偷過三次,五祖時被偷三次,在六祖時被偷六次,但都沒偷成,這是菩薩感應所致。後被武則天硬給拿去,以後下落不明。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如果傳此衣缽,恐怕命就像一根絲線吊著重物,隨時有折斷的危險。你趕快離開此地,恐怕有人會加害於你!』惠能啟曰:『向甚處什麼地方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到了懷集縣(今廣西梧州)就可以歇止,到了四會縣(今廣東新會)就隱藏起來(即教化範圍在兩廣)。』惠能南行,五祖親送,諄諄囑咐,溢於言表。按照當時佛教的傳統觀點,凡作祖師者只能隸籍於中原地區,惠能卻以居士身份承襲衣缽,將以南人「獦獠」的本貫在南方作祖師,是對當時傳統的一種挑戰。
. 32 .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南方人,素不知此熟悉此地山路,如何出得江長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憂慮,吾自親自送汝。』以上「惠能」和「雲……送汝。」原本無,依別本補入。祖相送至九江驛九江即今江西省九江市,明朝置府,九江府緊靠長江南岸的潯陽驛站。驛站是古代供傳遞文書、官員來往及運輸等中途暫息、住宿的招待所。祖惠上船,惠能隨即把櫓。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在未悟到自性,本體迷失的時候,應由師傅指示修道用功,務使開悟,一旦開悟後,就應當自己度自己;度名雖一,用處不同雖然同樣是稱為「度」,但師傅度徒弟和徒弟度師傅(謝師之恩),其用途是不同的。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自性自度即是自己去除自己的毛病,自我督促策勵自己修行證悟,將所學到的方法躬行實踐,轉煩惱成菩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遇到境界看得破放得下。句意謂惠能我生在邊地下賤的地方,講的話語音不正,沒人聽得懂,承蒙師傅傳我心印
. 33 .
妙法,現我已得到開悟,故應自己度自己。這是五祖和六祖打的機鋒。』祖云:『如是不錯,是呀,很好,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發揚光大。汝去離別三年,吾方逝世我將進入涅槃。汝今好去,努力盡量,一直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去後不要急著弘揚佛法,因為佛法不是那麼容易興起的,必須等待機緣。』惠能辭違辭違即不能在五祖前親承侍奉,不得不辭別祖已畢,發足南行從九江向廣東去,兩月中之間,至大庾嶺五嶺之一,又名台嶺,在江西大余縣南和廣東南雄縣的分界處。相傳漢武帝時有庾姓將軍築城於此,故名。五祖歸回到寺院,數日不上堂。眾疑大家都起了疑心,詣到方丈室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師傅您沒有生病吧?沒有生煩惱吧?」 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衣缽和心法已經向南傳去了。」問:「誰人傳授誰得到衣缽?法傳給誰了呢?」曰:「能者得之被最有能力和本領的人得到了。」眾乃知焉。如當時就有五祖十大弟子之一的法如一聽說「能者得之」,就明白而說:「就是那個廣東獦獠盧惠能居士,他得到了,這真奇怪!」
「逐後從後面追趕數百人來,欲奪
. 34 .
衣缽。一僧俗在家時姓陳,名惠明別本《壇經》作惠順。據《宋高僧傳》載:釋惠明,俗姓陳,鄱陽人,陳宣帝的裔孫,未出家時擔任過護衛之職,所以有將軍的稱號。後在永昌寺出家。唐高宗年間,往依五祖弘忍的東山法門,先以前是四品官僚等級,舊時官制分一品至九品,以區別爵位的高低將軍武官的通稱,性行粗糙粗魯,不精細,極刻意參找尋,為眾人先,趁及追上惠能惠明有「飛毛腿」的稱號,一日能行二百里,故跑得快。惠能擲放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衣缽不過是傳法的象徵,憑信而已,可力爭耶怎麼可用武力來爭奪呢。意思是你得不到傳法,用武力奪去衣缽也沒有用?』能隱草莽中六祖剛得法修證,神通不大,故有些恐慌,於是就隱藏到草叢中。惠明至,提掇不動惠明雖見衣缽,但卻拿不動。為什麼呢?這是冥冥中有護法神護著衣缽,惠明雖有大力,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乃喚雲就叫喊說:『行者這裡指修行有道的人!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因為他拿不動衣缽,故如此說;若拿得動,早就拿跑了。且醒悟此衣缽非由力可奪,故想向六祖求法。因為若他真為法來,就不會先去搶衣缽,
. 35 .
而會先說:「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磐石巨大而較平坦的石頭上,惠明作禮雖然出家人不向在家人頂禮,可是這是特殊因緣,所以例外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你既為求法而非為搶奪衣缽而來,就要把一切攀緣心停止,什麼都不要想,一念不生,我現在為你說法。』明良久惠明打坐靜默較長時間,以屏息諸緣,不生一念,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因惠能還是個居士,所以稱惠明為上座本來面目句意謂你不想善,不想惡,正在這個時候,誰是你沒有煩惱和污染的本來的面目(自性)?』就問這個「誰(哪個)字」,所以以後禪宗都參「念佛是誰?」惠明言下大悟豁然開悟。惠明是一介武失,性行粗魯,卻有求法之心;惠能便宜行事,在嶺上即興說法,只教證取無妄念之心,還其本來面目,就是見性。在六祖度化下,惠明心靈即刻開悟,頓法初試牛刀,便大見功效。復問云:『上來密妙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此話說明惠明雖然回頭轉面了,
. 36 .
但他還不知足,還有貪心,已開悟了還覺得不夠,好像有些東西沒有得到似的,故再問:「除您剛才對我講的密語密意,這些重要的話和重要的意思之外,還有比這個再妙的嗎?」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我給你說出來的就不是秘密,不是最妙了。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你若用上述方法再觀照自心,則妙法都在你那兒,而不在我這裡。』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我在黃梅這麼多年,確實沒有認識自己的真正面目。今蒙指示指導示意,如人飲水,冷暖熱自知,今現在行者即惠明師師傅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你要是這樣想的話,那麼我就替黃梅五祖傳法給你,我們同拜五祖為師傅,而作師兄弟。你好好保護佛法,莫令斷絕。』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什麼地方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到了江西袁州府就停下,到了袁州蒙山就住下(即教化範圍在江西境內)。』明禮辭禮拜告辭。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惠明後
. 37 .
改道明,避師上字。即惠明下嶺後,騙過了其它追趕的人,讓六祖逃脫了險境。
其後惠明沒有即刻動身,過三年後才到蒙山去住。在此地他遇到一個鬼,其生前是個秀才,故死後還盡作詩。他對惠明唱一首詩說:
寂寂荒郊夢亦長,古今成敗懶尺量。
野草鮮花捻多少,苦雨酸風幾斷腸。
夜余螢光同出入,五更雞唱影形藏。
悔不當初修心地,至此青山淚兩行。
惠明聽後,就為他說法,讓他超度脫生去了。
「惠能後至曹溪水名,在廣東省曲江縣東南五十里的雙峰山下,源出縣界狗耳嶺,西流三十里入於溱水。據《曹溪通志》卷一載:「山初未有名,因魏武(曹操)玄孫曹叔良避地居此,以姓名村。而水自東繞山而西,經村下,故稱曹溪……唐龍朔元年,師自黃梅得法南歸……曹叔良等率眾,遂於寶林故址,建營梵宇,延(請)祖(六祖)居之。」後曹溪也作為禪宗南宗別號,又被惡人尋逐查找追蹤,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追尋他的人怎麼也想不到一個修道信佛的人會與獵人在一起生活,所以各處尋找不著。這就是五祖交待的「遇會則藏」。
. 38 .
凡經經過一十五載年,時時常與獵人隨宜緣,根機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飛禽走獸盡放之儘力設法放生。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若有人問為何這樣做,則對回答曰:『但只吃肉邊菜。』
「一日思惟考慮:『時當此時當宜弘法,不可終遁不能總是隱藏。』遂於是出至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此時是唐儀鳳元年(676 年)正月初八,值正逢印宗法師吳郡(今江蘇省吳縣)人,出家後精研《涅槃經》。唐咸亨元年抵京師,敕居大敬愛寺,師堅決推辭而往蘄州謁見五祖,後於廣州法性寺講《涅槃經》。唐玄宗先天二年即開元元年癸丑(713年)示寂,年八十七歲講《涅槃經》涅槃:除盡了煩惱,到達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是佛教修鍊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息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涅槃譯作圓寂,圓滿一切智慧,寂滅一切惑業之意。《涅槃經》是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前所講的一部經,有南北二種譯本:北本是北涼曇無讖譯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南本是後劉宋朝慧觀謝靈運等改定的三十六卷《大般涅槃經》。因二僧論風幡一種窄長垂直掛著的旗子
. 39 .
義,一曰風動,一曰幡動,議論不已爭執無結果。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你」的平等尊稱心動心隨境,執著了。』一眾駭然語驚四座,非常玄妙。
「印宗延恭敬相請至上席座位中的第一位,征詰請教奧義請六祖開示經中奧妙的道理。見惠能言簡講得簡單理當理論正確,不由死執,拘泥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您一定不是個平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是不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不敢當!』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印宗法師一聽他就是繼承五祖衣缽的傳人,就向六祖叩頭頂禮。要求六祖將衣缽出示給大眾看看。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黃梅五祖傳給您衣缽時,有什麼交待,是如何傳授指點您的呢?』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談論,講究見性,不論禪定禪:梵語禪那,譯為:1.靜慮——心體寂靜,能審慮之意,有能如實慮知所對之境之用;2.思惟修——思惟而修得的,故名,即思惟所對的境界;3.棄惡;4.功德叢林。禪宗之禪是思惟靜慮之意,其體為涅槃之妙心,非謂色
. 40 .
取消換一張
推薦閱讀:
※巧用大師作品幫你搞定色彩搭配
※輕口味靈異故事 | 不得不說的風水大師郭璞
※凈宗八祖 蓮池大師
※凈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圖)
※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留給女兒的「財富」:28歲之前不要結婚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