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小說與《紅樓夢》

   本文針對張愛玲小說創作受《紅樓夢》影響進行了多維度的闡釋,全文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學術史的角度對涉及該課題的研究狀況進行評述。六十多年來,學界的關注和研究,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43年至1949年的驚艷期,1950年至1979年的重現期,1980年至1999年的繁榮期,以及2000年至今的延續期。 第二部分是從思想性的角度挖掘《紅樓夢》之於張愛玲小說的深刻影響。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主題意蘊,曹雪芹與張愛玲都是用現實主義的筆觸,演繹著具有哲學意蘊的浮華與蒼涼的永恆主題。其二是悲劇精神,張愛玲小說如同《紅樓夢》均為存在悲劇,二者的共性是:表現普通人在生存過程中,無法迴避和逃離的個體生命意志與生存有限境遇之間的必然衝突;在平凡事態中演繹人生悲劇,其矛盾衝突具有平緩性特徵;悲劇的根源則來自永無止境的生存慾望的追求,以及自我獲得的艱難。 第三部分從藝術創作手法層面進行對比闡釋。兩位作者均注重運用藝術空白手法,這使得作品的藝術魅力得以極大提升,引發了超文本闡釋效應。通過淡化或省略情節來設置結構空白,利用價值判斷空缺和意象替代來經營意義空白,避開人物肖像具象實描留下形象描寫空白,都是曹雪芹和張愛玲貫用的技巧。 第四部分針對二者小說人物形象塑造展開分析研究。論文以張愛玲的代表作《傾城之戀》為例,把男女主人公與《紅樓夢》進行對比,發現《紅樓夢》的藝術投影。范柳原和賈寶玉的追尋與願望表現出了人類終極追求的某些共同旨歸,具有超越時空的共性存在價值。白流蘇與林黛玉都把希望寄託於愛情,把愛情寄託於婚姻,為愛情而煎熬而失落,因愛情而堅忍而無畏。 第五部分對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前後期受《紅樓夢》影響而表現出的不同風格進行了闡述論證。張愛玲前期小說創作攜帶著濃烈的紅樓之風,無論是語言表達、人物塑造還是藝術創作手法諸如意象營造、細節描寫等方面都讓人感覺與《紅樓夢》行文相似、風格一致。而後期小說與《紅樓夢》形似的印記似乎已難察覺,這並非出於作者紅樓情結的消解,而是她在小說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標誌。後期張愛玲繼承《紅樓夢》內在審美風韻的表現在於,對「平淡而近自然」的吸納,對真實再現的偏愛,以及對含蓄韻致的領悟與嘗試。而源於《紅樓夢》的蒼涼的悲劇神韻、超越時代的男女題材則是貫穿於張愛玲小說前後期的一貫風格。……


推薦閱讀:

讀紅樓夢有感800字
紅樓夢人物譜
紅樓夢紫鵑試探寶玉,賈母這句話徹底打消薛姨媽讓寶釵嫁寶玉念頭
《紅樓夢》章回的 「內容梗概」
87版紅樓夢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TAG:小說 | 紅樓夢 | 張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