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從孝敬父母開始
06-19
2008年2月12日,《解放日報》於首版醒目位置刊登了一篇題為《寫給天堂母親的一封信》,信的作者陶星14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留下了既聾又啞並患癲癇病的母親。從此,陶星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繼續求學(詳見《解放日報》2007年9月21日《一位少年帶著母親去上學》)。去年9月,其母不幸溺水而亡,永遠離開了陶星。從14歲到18歲,陶星以自己實際行動踐行著身為人子的孝道、踐行著中華民族的美德……。 陶星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讀者,感動了我們這代人,當然我們更希望能夠感動那些與陶星同時代的青少年朋友們。"母親節"的主題是感恩,感恩要有契人點,這個契人點理應落在"孝敬父母"上。 感恩從孝敬父母開始。孝養父母乃百行之先,萬善之首。孔孟聖賢之教,以孝為本;堯舜先哲之道,孝悌而已。修身養性、立己達人,必始於孝,這是亘古不變的金科玉律。以"敬"奉養父母,以"誠"承歡親心;不違逆父母,以和顏悅色、勞而不怨的態度,盡禮事奉,是為人子女者理應自覺遵守的道德準則。 感恩與報恩是佛教倫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所積極倡導的人生修養準則。"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我們的古老祖訓;"願以此功德,報答四重恩", "知恩報恩",是佛陀的教誨。大乘戒律《梵網經》與《菩薩戒本》更是提出"孝名為戒"的思想,將孝道與戒律結合起來,說明守戒即是行孝,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融為一體。 在一個尚須父母呵護和關愛的年齡,在一個貧困而又無助的家庭里,陶星擔負著一個成人尚且難以承擔的重任;而在自己飽受貧苦的狀況下,陶星沒有忘記無私地幫助別人;在自己承擔家庭重任的同時,沒有忘卻自己還是一個學生,他用比別人更加刻苦和勤奮的毅力,始終讓自己的成績名列前茅。陶星的行為是對傳統孝道的全新詮釋,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和弘揚,是傳統倫理美德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完美體現。 ldquo;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從陶星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孝道,堅強、樂觀、自信的生活狀態,面對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對年輕學生來說是一種榜樣和力量。陶星的事迹,對溫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陶星的精神,是治療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劑良藥。當代青少年需要孝心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去體驗生活和勞動的艱辛,需要學會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避免"以我為中心",從而實現對文化、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傳承。 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會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當一個人懂得了感恩,並學著去報恩時,這份感恩之情、這種報恩之舉將是他無盡的財富。只要我們能常懷感恩之心,儘力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隔膜、欺騙和仇恨,那麼充溢於人間的必然會是一片友愛、包容、互助和歡笑。 正如陶星在他的日記中所寫的那樣,"一個不愛父母的人,肯定不會愛祖國、愛朋友;一個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不能指望他對社會作出多大的貢獻。"在人們普遍地被焦慮、抱怨、急噪、恐慌、仇恨、抑鬱等不良情緒深深困擾的當今社會,挖掘、弘揚傳統文化中的感恩、孝道觀念,並融人新時期的新內涵,進一步弘揚陶星始終如一、百折不回的行孝精神,對於醫治人們所謂的"現代病"或"都市病",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只有常懷感恩、時時報恩,我們才會永遠生活在安樂祥和、健康進取之中。 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孝心和感恩心,我們有責任呼喚孝心和感恩心的回歸,並使之發揚光大。讓我們共同攜手,以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知恩圖報的精神面貌,在行孝中報恩,在報恩中生活,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和父母三觀不和,並且父母總是用他們的三觀教育你怎麼辦?
※感恩父母的詩歌朗誦稿
※如何說服很宅的媽媽和自己一起去日本旅行?
※從孩子八字看出父母離婚之實例
※父母給孩子什麼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