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上海總會 上世紀英式生活的秘密(05.6.28)
吧台長34米 1912年初,一位遊歷上海的西方記者寫道:「上海公共租界給遊客的印象如同被移植到東方的西方大都市中的某一塊,其現代建築可為任何西方城市增光添彩,臨黃浦江的外灘上,一幢幢宏偉的建築構成一幅引人注目的圖畫。在面江而立的一長排設計優秀的建築中,新增了一些非常傑出的建築,其中以英國文藝復興風格設計的上海總會便是其中之一。」 這位記者所說的「上海總會」就是今天的東風飯店,底層三個門洞和兩扇圓窗烘托著與中間拱心石組合在一起的垂花雕飾,構成了氣派不凡的主入口,兩邊的輔助入口各有兩對塔司乾式柱子作為裝飾,三、四層六根愛奧尼克柱子組成的列柱柱廊形成裡面構圖的視覺中心。這些柱子以及勒腳用的花崗石材都產自蘇州。最初建成的上海總會入口上面並沒有雨篷,以後為了實際需要才安裝了玻璃雨罩。 上海總會的設計師塔蘭特的設計圖是作為那個時代公開招標的結果中選的。但上海總會於1911年1月6日落成啟用時,塔蘭特已經去世。布雷負責了整幢大樓的內部裝修。 大廳南部是東方最大的酒吧,酒吧里有一條全長34米,當時是世界上最長的吧台。採用詹姆士一世時代的風格裝修。餐廳是一個金碧輝煌的房間,在上面可以盡情俯瞰黃浦江。房間每個盡頭都有一個寬大的壁爐。客房分布在二樓和三樓,共有40套。每套都配有浴室和淋浴。四樓是廚房,儲藏室和工人房的牆壁都貼了瓷磚。管理員的房間和服務院的房間在同一樓層。侍應室和餐廳之間有5部電梯在運行。
見縫插針方得入會 上海總會最初是由十幾名居住在上海的英國人成立的一傢俱樂部,逐漸擴大到三四百人之多。從1864年成立之時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總會一直是上海檔次最高的會員制俱樂部———名流雲集,高朋滿座。會員只限於男性,而且對吸收新會員要求極嚴格。女性只有在每年一次的盛大舞會時才能踏入俱樂部。俱樂部運營的基本原則極為類似英國人社會的形狀。會員中英國人佔了壓倒性多數,其他還有少量的美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等。 當時來上海的外國人,如果有一位總會會員引薦,可以在總會逗留遊玩兩個禮拜。但想要入會就不那麼容易了。甚至有人等上數年也沒結果,但在當年上海總會的門口,依舊擠著一大隊華服盛裝的洋人。 要申請加入俱樂部比較複雜。一般慣例是要將申請者的名單貼在俱樂部大廳的布告欄內一段時間。最終決定是否吸收這位新成員,還得由成員審定委員會表決。該委員會大概有9人。委員會的議事方式也極其有趣:反對的委員說:「我不認識這人。」這就是反對。贊成的說:「我認識。」這就是贊成。這9個一言九鼎的大人物都是在上海居住了二三十年的英籍「老上海」。 申請者,尤其如果不是英國人,會覺得上海總會的門檻高得嚇人。他非得要拜託一位熟識的上海總會會員。這位會員要足夠八面玲瓏,能巧妙地在期間進行周旋,然後將委員會成員介紹給申請者一一認識。在委員會召開前的連續三四天,介紹人展開密集的酒會公關,見縫插針地把委員拉到申請者旁邊,閑聊幾句,幹掉一杯威士忌或者杜松子酒。如此一來,9個委員伴著酒水認識了申請者。表決的時候,換來異口同聲的9句「我認識他。」申請者就可以順利通過貌似嚴格的審查。其實,大半功勞歸於這個介紹人。
法國大餐美國昵稱 彼時滬上的記者們倘若可以入會,無疑能為搶新聞積累必要的人脈。午餐前,只要守在酒吧或大廳,就能遇到想找的關鍵人物,旁敲側擊一些問題。這是英式俱樂部的特色之一。雖然是俱樂部,絕不見歡場女子的蹤影,調酒師也是清一色的男子。在上海總會內無論參加聚會的人士有多知名,必須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會員。如果會員僅寥寥數人,且大部分是非會員的話,對不起,一點面子都不給。俱樂部的方針是千方百計維持上海總會的純潔性。 相比於上海總會的局限性,在法國總會朋友圈可以擴大到歐洲大陸里。法國總會的庭院寬敞,法國大餐的味道也不錯,邀請朋友敘事用餐,這是個不錯的地方。而當時上海的美國人都泡在羅塔里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成員主要是在滬的美國人,還有一批中國財經界人士。不過每周一次的定期午餐會不太好缺席,基本是全體出席。羅塔里還流行給每個會員起一個昵稱。羅塔里的門檻也是蠻高的,參加的會員必須是各行業有頭有臉的代表人物。聚會時,每次都有人以講師或者嘉賓的名義發表演講。
上校進駐昔日會所 1949年起,英國僑民陸續離開上海,總會處於沒有會員,無人管理的狀態,房屋借給市百貨公司批發站使用。1956年改作海員俱樂部,1971年又改作東風飯店。到了1989年,有一位白鬍子的上校沒有得到9位委員會成員的那句「我認識他」,就帶著雞翅膀、雞大腿、漢堡包成功進駐了上海總會。 那時吃個肯德基要排隊,而且也沒有紙盒子,一份份都放在盤子里,花樣也沒有現在這麼多,連基本的漢堡包都沒有。坐在乾淨的快餐飯店裡,根本不可能想像這個地方的樓上曾經是舊上海最著名的俱樂部和酒吧。滿眼的炸雞塊和色拉,十分荒誕。不過,誰也不曾預想這個肯德基不但改變了上海人的食譜,也變遷了眾人的流行文化結構。人們逐漸熟悉了走進店門時的那一聲歡迎光臨,喜歡口味比較一致的食物,不會因為顧客不是本地人而懼怕服務員的白眼,懼怕價格不合理。這一切居然是從上海總會開始。 物轉星移,從最高貴的洋人俱樂部,變成最平民的洋快餐,這個轉變可能是任何人都不曾預料到的情況。兩個時代的精神竟然在同一所奇特的上海老建築里交匯碰撞。肯德基終於遍地開花,並且搬出東風飯店,一切又歸於平靜。
推薦閱讀:
※2000年左右(1995-2005)的上海是什麼樣子的?
※上海鉤子迷局(南都周刊 2009-10-23)
※無印良品在上海開了中國首家 Café MUJI ,茶和咖啡都賣
※女,地點上海,想開一家咖啡店。但有諸多迷茫。?
※游上海東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