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真可怕!把大蝦的精囊當寄生蟲,水產人都看不下去了!
這兩天,有一條大蝦里有寄生蟲的視頻在網路上瘋傳,不得不感嘆網路時代的速度太快,都已經傳到小編這裡了!
昨天晚上,有位朋友轉了這個視頻給小編,稱是上海一消費群內所發,求證是真是假。看,就是下面這個視頻!
小編一看,估計這謠言要來了!得找個專業人士詳細科普一下,並第一時間把視頻轉給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主管王維老師(網名:海上積雨雲)。
據他介紹,視頻中所謂的蟲,其實是蝦的精囊,當蝦的性腺開始發育到一定程度才會有,一般白蝦只有超過20條/斤以上的規格才會有,斑節最少得超過15條/斤,而其他小體型蝦類也至少要達到30~50條/斤以上規格才會有。據說由於極為難得,有這個東西的蝦價格要比一般普通的貴至少3成呢!
其實,這樣類似的「大蝦有蟲」的謠言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也不單單是在對蝦的身上出現。雖然做水產的朋友大多都知道這是對蝦的精囊,但依然有不少搞不清楚狀況的消費者人云亦云,跟著起鬨。
在百度上,一搜索「大蝦寄生蟲」的關鍵詞,出來的詞條令人觸目驚心,謠言屢禁不止。
小編覺得擴大科普信息的受眾範圍很有必要。經過資料搜索和信息求證發現:養殖大蝦出現寄生蟲的概率很低。而視頻中的白色物體是雄蝦生殖腺,相當於蟹膏、魚白,富含精蟲,是可食用的。
又白又長,確實很像平時看到的寄生蟲(蛔蟲)
然而真相卻是...
寄生蟲一般來說會存在感染率,但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會感染,而且很難做到隨手拿一個一定有蟲子。視頻顯示,這個「蟲子」似乎很柔軟,用牙籤挑出來的過程中居然斷掉了,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是蟲子,而且還很普遍,為什麼蝦的檢驗規程裡面沒有這項呢?
在養殖環境下,如果有這麼多寄生蟲,蝦的健康狀況必然很差。養殖戶肯定不會棄之不理。從養殖效益的角度出發,也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寄生蟲蟲感染。
如果不是寄生蟲,那這又是啥呢?來看看科普圖示。
圖中的「4」就是視頻里的白色小蟲
科普圖示
再來看看視頻中的「蟲子」。答案很簡單:這個東西是雄蝦的生殖腺,再具體一點就是輸精管或貯精囊,大約相當於魚白、蟹膏。並且富含蛋白質,營養又美味。
針對這起謠言,6月1日下午,江蘇省公安廳網路安全保衛總隊官方微博「@江蘇網警」對此發布闢謠微博稱:「經查,類似謠言早於幾年前就已出現,這兩條白線不是寄生蟲,而是雄蝦的精巢,一對同時出現,未成熟的精巢無色透明,成熟後為乳白色。不僅對蝦有,皮皮蝦也有,龍蝦也有,而且更為粗壯。」
該闢謠微博發出後,被不少網警和食葯監部門的官方微博轉發。有網友評論視頻發布者「缺乏生活經驗」,轉發者「也不弄清事實就瘋轉」,還有網友認為「總覺得是有組織的造謠傳播者」,「應對造謠者進行處理」。
其實,類似的謠言在皮皮蝦身上也有發生。去年5月份,盛產皮皮蝦的秦皇島市曾傳出「皮皮蝦中長出寄生蟲」的視頻,視頻中的人同樣是剝開皮皮蝦的蝦頭,隨後從其體內拽出了兩條白色軟體線狀物質,扔在水槽里,並稱秦皇島皮皮蝦被污染了,裡邊都是寄生蟲。
「皮皮蝦長出寄生蟲」謠言視頻截圖
為此,秦皇島電視台的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當地的水產商販均表示沒有見過皮皮蝦中帶有寄生蟲的情況。秦皇島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饒慶賀對此解釋,根據多年水產養殖經驗,從沒見過皮皮蝦里長蟲子。他說,當時正是皮皮蝦繁殖季節,有很多帶籽的,也有很多帶精巢的,所以視頻中的情況應該是雄蝦的精巢被擠出來了。
今年4月,網路上還曾流傳過「皮皮蝦注膠」的謠言視頻,只不過主角從雄蝦換成了雌蝦。有女子從皮皮蝦背部拆出一條比較硬的、紅棕色的東西,稱其被「注膠」。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曾發文對此澄清,視頻中皮皮蝦體內所謂的「膠」,就是雌皮皮蝦尚未成熟的蝦籽煮熟後的樣子。據悉,皮皮蝦的繁殖期為4~9月,盛期在5~7月,4月正是皮皮蝦準備結籽的時候,所以皮皮蝦身體里會有黃色尚未成熟的蝦籽。
可見,無論是棕紅色的蝦籽還是白色的精巢,究其本質,都是蝦的性腺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拿其大做文章,混淆視聽。如果有網友擔心吃到河海鮮的寄生蟲,建議煮熟煮透,在烹制過程中,不要用放過生鮮產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加工過生鮮產品的刀具及砧板,也應清洗消毒後再使用。
從「塑料紫菜」到「塑料大米」,從「注膠皮皮蝦」到「帶寄生蟲的大蝦」,從「黃鱔投喂避孕藥」到「河蟹注膠」,各種神一樣的謠言充斥了我們的朋友圈,在此小編提醒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理智分析,謹慎結論,不要讓謠言散布者誤導了大家!
最後,近日青島「棉花肉鬆事件」的兩位大媽已經因為造謠被拘留,在此奉勸各位發布視頻的「大媽們」,新奇也好、誤解也罷,造謠是要付法律責任的!
廣告
推薦閱讀:
※水產專家們為何說益生菌讓他歡喜讓他憂?
※育苗池漆,養殖池漆在循環水工廠化水產養殖中的作用機理
※常用水產微生態製劑介紹
※高密度長途運輸怎樣提高魚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