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元朝對漢文化的態度及原因

淺議元朝對漢文化的態度及原因

廖城妹2008210037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摘要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全中國的少數民族政權,元王朝的強大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是強大的元帝國卻在歷史上匆匆收場,還不到一個世紀。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對漢文化的輕視態度是造成其過早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但是元朝對漢文化的態度似乎是違背歷史規律的。而同樣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大清帝國,卻積極的學習漢族文化,在漢文化厚重的畫布上塗抹本民族的色彩,並統治中國270之久,與元帝國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文通過闡述元王朝的「四等人制」,制度的背後體現了元朝統治者對漢文化的輕視、不屑,進一步闡述元朝統治者輕視漢文化的主要原因,並提出對待不同文化應該持有的態度。

關鍵字元朝清朝漢文化態度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少數名族建立的政權,他們形成強大的集團,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建立強大封建王朝並統一全中國的少數名族政權卻是為數不多,元朝算是其中一個。蒙元初興之時,以一個落後的政權打敗先進的金、宋等政權,橫掃歐亞,所向無敵,創造了舉世震驚的偉績。

元王朝,史又稱大元。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經過三代大汗的努力,於1279年統一中國。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論疆域的廣闊度來說,連後來第二大的清朝也不能和元朝相提並論。《元史·地理志》言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大元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

如此強大的王朝,在中國歷史上卻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從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算起到元王朝的滅亡不到一個世紀(公元1271年~1368年),相對比於同樣是少數名族政權的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來說,其統治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麼一個橫掃歐洲,所向披靡,擁有相當於現在中國領土兩倍的疆域的政權卻在歷史上匆匆收場呢?

造成元王朝滅亡的因素有很多,漢化遲滯,政治腐敗,蒙古軍隊的戰鬥力下降等等,元朝統治者輕視漢族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同樣的是少數名族政權的大清王朝對漢族文化的態度卻與元王朝截然相反。這又是為什麼的呢?

在中國歷史上,遼、金、元、清四個王朝是非漢族政權,是征服漢族的王朝。征服王朝論者認為,遼、金、元、清四個征服王朝,就對漢文化的態度而言,可以分為兩個亞型:遼、元抵制型和金讓步型、清則處於兩者之間。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雪中提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其中,「彎弓射大雕」傳神的表現了即使是偉大的成吉思汗,也只是個只侍武功而不知文治的一介武夫。

而清朝統治者積極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努力促進「滿漢一家」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並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屬於滿族人自己的偉績。相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元朝統治者對漢族文化的不屑一顧。這種不屑一顧的態度可以反映到元王朝的各項政策當中。其中,元朝「四等人制」就是首當其衝。

1.四等人制的具體劃分

元朝建立之初,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把全國人民分為四個等級,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其中第一等是蒙古人,擁有各種政治、經濟和法律上的特權,地位最高;第二等足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西夏人以及中亞、東歐來到中國的一部分人,由於他們歸附較早,也最值得信任,政治地位僅次於蒙古人;第三等是漢人,是指原來金朝統治下的各族人民,包括漢人、契丹、女真、渤海、高麗等;第四等是南人,專指原來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和其他各族人民,社會地位最低。

2.四等人的不同地位和待遇

四等人的劃分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內涵在其中的,他們是按照元朝建國過程中對蒙古王國的功勞為依據的。當然作為被元朝打敗的南宋臣民當然是被視為社會地位最低的人,他們的待遇也是最低的。蒙古統治者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打壓漢族人民。

2.1任用官吏方面

元朝規定從中央到各級官署的正職都不能由漢人或南人充任。行省以下的各級地方政府,皆置蒙古或色目人擔任的達魯花赤為首席長官,並規定漢人充任的總管和回回人充任的同知都要聽命於達魯花赤(蒙古語「鎮守者」的音譯)。至於掌握軍機的樞密院中的要職,漢人與南人均不得染指。這些都說明了南人、漢人在元朝的地位的是很低下的,稍稍高點的職位都不任命漢人。漢人中有很多賢能志士,在元朝的這種制度下,也只能是鬱郁不得志。

2.2科舉考試方面

在科舉制恢復,而漢人、南人居多的情況下,考試「取中」人數卻並未增加,這樣就把一大批漢族知識分子擋在了官門之外。特別具有歧視意義的是,規定其他民族要比蒙古人和色目人多考一場,題目難度也比蒙古、色目人要大;而且在最後出榜時分為左右兩榜,列在右榜上的蒙古和色目人都算上選,列在左榜上的漢人與南人自然降低一級。至於科舉出身者,對蒙古人的正式委任是六品,而色目、漢、南人則依次遞降一級,並規定南人不得登科前三名。

2.3法律上不平等發麵

元律規定「蒙古人員毆打漢兒,不得還報」。若打死漢人,只罰兇手出征,付給死者家屬燒埋銀就算了事。蒙古人打死人,後果不過是賠點不足為道的東西,但是如果是漢人或是南人毆打蒙古人,那是要處於重刑的。這體現了元朝法制的極其不公正性。

2.4經濟方面的不平等方面

在經濟上,元統治者規定:括馬,蒙古人可以不括,色目人括三分之一;漢人和南人則全部括。元朝通過「括馬」來收刮民間的財富,也就是說蒙古人的財富不要上交給統治者,但是漢人和南人的財產卻要全部上交,這體現了經濟上極度的不平等。

以上各項規定,無不透漏出元朝統治者對漢族人民的輕視。歸根結底,其實是元王朝對漢族文化的不屑、輕視。縱觀歷史,我們看到的都是落後民族向先進民族學習的事例,但是我們的大元卻是走的不是歷史規律的指導下的道路。漢族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但是落後文化成長起來的蒙古族統治者卻對比他先進優越的漢族文化的態度如此輕視。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觀點。

1.寬闊的視野

元代雖然在歷史上被列為中原正統王朝之一,但由於征服地域廣大,事實上其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中原王朝所能達到的勢力範圍。蒙古統治者攻城略地,視野廣闊,他們所接觸的思想文化,除了漢族傳統以外,還包括中原以外的西域、西藏乃至西亞和東歐等地各式各樣的種族文明。這一點,即使北魏、西夏、遼、金等同樣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也難以比並。蒙古軍隊所到的地域遼闊,領略過各個名族瑰麗的文化,甚至有很多不亞於漢族文化的文明奇葩,自然漢族文明對蒙古人的吸引不大。

大清是一個積極學習漢族文化的王朝,努爾哈赤、皇太極都仰慕漢族文化,他們所向慕的漢文化,是寄身於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傳統文化。對於處在從牧獵社會向農耕社會轉變的滿族來說,漢族文化具有她先進的一面。清朝是女真族的後裔,女真族原本地處偏遠,生活手段以採集和漁獵為主,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後。明代時,女真族一些部落如建州女真等不斷南遷,逐步移居漢人居住地區,受到漢族農耕文明的影響,遂使其社會經濟發生新的變化,經濟結構從過去以採集漁獵為主的單一經濟形態,發展為農業與採集、漁獵等業並行發展,兼有採礦、貿易等業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經濟的發展對清朝的發展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兩個王朝的創始者對漢族文化的態度對而後的統治者是具有指導意義的,所以元朝和清朝在對漢族文化的態度會截然不同。

2.兼容多名族文化

蒙古族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名族,由於其地域遼闊,很多民族的文化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發展。蒙古建國後除漢文化外,還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亞伊斯蘭文化乃至歐洲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對本土文化貧乏的蒙古統治者來說,漢文化並不是獨一無二的藥方。對他們來說,最為現實的是圍繞著自己的統治地位搞平衡,對被征服各民族思想文化兼收並蓄,這符合他們凌駕於社會各民族之上的政治需要。但絕對不是說一定要學習漢族文化才可以治理好一個國家。

3.學習漢文化遲

「不惟帝王不習漢文,即大臣中習漢文者亦少也」。在元朝,統治者從小在草原長大,接受的都是草原文化,包括皇帝在內的蒙古貴族接受漢族文明比較緩慢,其中大多數人則相當長的時間內對中原文明十分隔膜。蒙古族在進入中原以前從事的都是比較單純的游牧、狩獵經濟,對漢族農業文明幾乎全無接觸和了解。所以認識農業經濟的重要性、接受相關的一套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對於他們來說是相對比較困難的。不了解自然就不會去欣賞另一個民族的文化了,而且漢文化還是他們手下敗將的文化。忽必烈就曾發出疑問:「漢人惟務課賦吟詩,將何用焉?」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元朝統治者根本就不理解中國的正統文化中的高雅文化,又何談他們對漢族文化的學習了,自然對漢族其他的文化就是不屑一顧了。

清朝統治者從順治、康熙、乾隆等都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成長起來的帝王,康熙本人就是個文理全才,精通天文地理、科學等。大臣如納蘭容若,與清初的陳維崧、朱彝尊並稱為「詞家三絕」,他的詞有南唐後主遺風,王國維先生曾評價納蘭:「北宋以後,一人而已。」這是對納蘭容若的高度評價,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滿清貴族受漢文化影響是很大的。

統治者的思想往往會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各項政策,對比元清兩個朝代的統治者的文化成分,就不難理解兩個王朝對漢文化的不同態度了。

4.馬上治天下

趙匡胤是通過兵變成為一代帝王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也說明了宋朝註定是一個「重文輕武」的王朝。同樣的,祖宗的「精神」,後期統治者是會一直發揚光大的,即使宋朝一直在「積貧積弱」也在所不惜,南宋就是更是如此了。對於元朝的統治者來說,他們驍勇善戰,曾經橫掃歐洲,讓世界為之驚嘆,比他們先進的金、南宋也湮沒在蒙古軍隊的馬蹄下。自古就是成王敗寇,他們認為漢文化教育出來的臣民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何來我向你學習的道理呢?我們蒙古族是「馬上得天下」,同樣也可以「馬上治天下」。因此,他們認為武力是第一的,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包括治理偌大的王朝。

蒙古族崛起於漠北,一直過著草原游牧的生活。他們的價值觀與中原漢地完全不同,曾經東西方征服幾無敵手的獨特經歷更是讓他們自豪無比,自然在思想和文化上,他們沒有一般後進民族所常有的自卑。他們在南下征戰中毀滅了大量漢族文化典籍,也殘害了許多文章道德堪稱楷模的文士儒臣,即使天下統一後對這些也不特別看重,視之為華而不實的多餘物。因為他們認為,「武力」才是硬道理。

所以,無論出於戰勝者心態還是出於落後民族武力壓服先進漢族的政治需要,蒙古統治者都不可能真正將儒家學說奉為指導思想(統一過程中他們已經用武力從根本上動搖了儒學的獨尊地位,絕無可能允許這種權威再行復活)。

「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同樣的也是「馬上得天下」的大清王朝,他們卻不是如此蔑視的態度。明清之際,滿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較之漢族遠為落後,1644年伴隨著清軍大舉入關,其典章制度、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生產方式等均因受中原地區的影響而急劇發生變化,史稱漢化。他們很早就意識到漢文化比他們的文化要先進優越的多。在入關之前,清朝統治者就開始積極學習漢文化先進的地方,尤其是儒家文化,並將其應用到強國之上。入關之後的君王,如康熙乾隆,他們都是深受漢族文化熏陶的君主,他們深刻的學習儒家文化,並將其作為治國之道。清王朝學習中原正統文化也受到漢族人民的擁護,這為大清維持270年之久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5.草原本位主義

蒙古族的貴族經常做的一件事是,在民間看到自己中意的東西就搶,搶完了就跑,還是和原來在漠北時在兩國邊境搶劫漢族人民的財產一樣。蒙古貴族們的思維似乎很奇怪,他們即使中國後,好像仍然把自己當成客人,主人家的東西想搶就搶,想拿就拿,反正不管自己的事。這種怪異的行為就體現了蒙古族人受草原本位主義的影響及、極其的深刻,甚至於「走火入魔」的地步。

那麼什麼是「草原本位主義」呢?草本位主義並非一種制度,只能算作是一個政權的統治模式,草原本位主義以草原地區為國本,一切國家建設都是圍繞草原地區的厲害關係來進行。草原本位主義是相對於漢民族以中原農業區為行政核心而言的一種以北方草原為國家中心的統治模式。也就是說,元朝統治者始終堅持「以草原建設為中心」,而廣大的中原腹地只是草原的附庸,只是政權掠奪的對象,中原所有的財富都是為了滿足草原的建設。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根,是蒙古族的本,是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動搖、不能替代的。

儘管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已經分裂為元王朝和四大汗國,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元朝在名義上一直還是蒙古世界帝國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存在著一個強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貴族集團。這就使得元朝統治集團仍不能擺脫草原本位政策的影響,長期以來難以做到完全從漢族地區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

除了上文提到的蒙古貴族經常搶漢族百姓的財產以外,元朝還有很多方面體現了他們濃厚的「草原本位主義」思想,具體體現如下:

1.從都城選址來看元朝的草原本位主義

元太祖執政20年,一直沒有確定都城,這是因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直都是居無定所,直到元太宗才真正建立蒙古族的第一個都城——和林。「七年乙未春,城和林,作萬和宮。」和林位於漠北草原,是蒙古族第一個統治中心。另外,忽必烈出於政治需要選擇統治中心,他沒有選擇自古帝王都青睞的「北京」和「西安」,而是選擇了位於漠南草原的開平府。這一舉措讓很多人都不解,但是這恰恰說明了「草原本位主義」對蒙古人的重要性,即使是比較積極推行漢化的忽必烈也不得不考慮的蒙古貴族的態度。

2.從元代皇帝的繼位程序上看元代的草原本位主義

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比較積極推行漢化的君主。他曾經嘗試過向漢族政權一樣,實行立嫡長子繼承製,但是他失敗了。因為在元朝,忽里台選汗制度一直保留下來,這個制度也同樣的體現了元朝的「草原本位主義」。

忽里台作為蒙古國的諸王大會,具有推戴大汗、決定征伐等職能。蒙古歷代大汗,包括元代第一代皇帝忽必烈,都是經過忽里台推戴繼位的。忽里台在當時起到了確立君臣名分、將分散的草原封地聚合為帝國共合體的政治功能。的確,忽里台選汗制度在蒙古族早期的團結和壯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蒙古族統一了全中國,這種制度比起中原的制度來說是落後的,蒙古族人民卻依然把它奉為經典,不得不說「草本位主義」在他們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

在上文提到的一些有關元朝任用官吏的方面也到處都可以看到「草原本位主義」的影子,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使得蒙古族漢化遲滯,因此元朝統治者一直沒有沒有意識到中原正統文化——儒家文化的重要性。這也就不難理解元朝統治者對漢族的文化的態度了。

闖關東的故事說的是漢族人民為謀生計勇闖清政府禁區的事。東北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為了保護自己的起源地,清政府嚴禁漢人自由遷入墾殖,故在遼東邊牆插柳結繩,形成「柳條邊」。但是清朝統治者卻沒有像元朝統治者那樣幾乎把所有的精力用於東北的建設,他們積極的學習漢文化,積極融入漢族,積極促進「滿漢一家」,在廣大的中原地區建立起屬於滿族人的豐功偉業。

同樣是面對漢文化,滿族建立的清王朝的態度與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完全不同,它既不是渤海式的吸收,也不是金式的擄掠,更不是元式的破壞,而是融合後的君臨。面對汪洋大海般的漢文化,他們不是被迫地同化,而是積極主動地學習接受漢文化,同時還自覺地、清醒地抵拒漢文化的包融和侵蝕,極力保持滿族本色,利用本民族的政治優勢,按照本民族的民族意識將滿族文化的影響滲透到漢文化之中,在漢文化厚重的畫布上塗抹本民族的色彩,使滿漢文化的交流在一個新的層面、新的內涵上達到最終的融合。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對很文化沒有認同感,雖然之後的元朝統治者也注意在學習漢族文化,積極推行漢化,但基於很多原因(如草原本位主義),他們始終學的不夠,學的不徹底。很顯然,在我們今天看來,元朝統治者對漢族文化的態度是「不端正的」。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不難理解蒙古統治者輕視漢文化了,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但是我認為「草原本位主義」是主要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蒙古族統一中國之後,仍然不能真正融入中原的原因。

思考

感謝中國文化讓我成為一個中國人,我以我們祖國偉大的文化而自豪。中國文化是世界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文化,它經過時間的錘鍊,經過歷史的打磨,形成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深受華夏文明的陶冶,感受中華文明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文化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封建王朝至今結束將近一個世紀了,但是中國人還有很多封建殘餘思想,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處處可見。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來自於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衝擊中國的傳統文化,這為我們學習先進的現代文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外來文化的先進性,積極學習其他文化的精華,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其他國家對我們的文化侵略,不要一股腦兒的全盤接受。任何文化都有精華和糟粕,我們要辨證的看待外來文化。

我們時常會聽到很多「崇洋媚外」的事例,也經常聽到韓國人向聯合國申請一些中國的古人和傳統節日是他們國家的,比如屈原和端午節。一方面我們感嘆華夏文明在中國人心中似乎越來越不重要了,一方面我們也要反思我們對中華名族的文化似乎發揚的太少,以至於很多國家都想來分中國文化的一羹。近年來,英國、瑞典等歐洲國家,我們的鄰國韓國都紛紛興建孔子學院,學習中國文化,我想,我們要好好把握這個契機,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

對於文化的交融和對外來文化的學習,我覺得早期清朝統治者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們不是被迫的同化,而是積極主動的學習,但同時又清醒的拒絕其他文化的侵蝕,注重保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過度的保守是不能真正的強大的,元朝的歷史也說明了這一點。真正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想,這是我們從兩個王朝身上學到的經驗和教訓。

參考文獻:

[1]趙翼.廿二史劄記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屈文軍:《論中國歷史上的北方民族政權:以遼、西夏、金、元四朝為重點》,《西北民族研究》,

第二期,2006年。

[3]啟良.中國文明史(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315。

[4]全春花:《元朝「四等人制"概論》,《世紀橋》,第八期,2008年。

[5]楊樹森,等.遼宋夏金元史[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6。

[6]史革新:《略論清朝入關前對於漢文化的吸收》,周口新聞網,論文頻道。

[7]《廿二史札記》卷三○《元諸帝多不習漢文》。

[8]《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70)頁。

[10]李景屏:《略論滿族漢化及其對清初的影響》,《史學月刊》,1986年,第四期。

[11]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卷),中國友誼出版社。

[12]董偉:《元朝的「草原本位主義」及其影響》,《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10月,第12卷第5期。

[13](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34

[14]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第314頁。

[15]欒凡:《清前期的滿族民族意識與滿漢文化交融》,《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一期。

推薦閱讀:

十二星座對愛的態度,看看符合不? - 幽默搞笑 - 愛的光環下
我欣賞的人生態度
美文: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
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
孤獨是一種態度

TAG:文化 | 原因 | 元朝 | 態度 | 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