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對聯的藝術技巧

 第五章 對聯的藝術技巧 對聯的藝術技巧問題,可以說也就是對聯的修辭問題。對聯的修辭同一般詩文的修辭,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但因對聯本身有自己的特點,有些在詩文中常用的手法,在對聯中卻不常用甚至不可用;而在對聯中常用的,在詩文中也可能用得不多。即使在詩文和對聯中都常用的,在對聯中使用時,又常常別具特色。因此,談對聯的藝術技巧,就只能從對聯本身的實際來談,而不能簡單地照搬一般的修辭理論。下面所談的種種技巧,就是從具體的對聯中歸納總結出來的。  對聯的藝術技巧,大致可分為遣詞的技巧和組句的技巧兩個方面。說「大致」,是因為有的對聯所用的技巧從一個角度說它是遣詞,而從另一個角度說又可能是組句。尤其是一副對聯兼用多種技巧是很平常的事,界線就不大可能劃得很清楚。因此,就一種藝術技巧來說,我們的著眼點主要不應在它的歸屬,而應在其技巧本身。 一 遣詞的技巧  遣詞的技巧,指的是使對聯的用詞在形和聲上或者說在一定的環境中表現出某些特色,以獲得某種藝術效果的方法。古漢語中,一般地說,一個字就是一個詞,故遣詞的技巧就包含著用字的技巧。屬於遣詞技巧的,有析字、同旁、同韻、繞口、轉類、混異、選詞、飛白、擬聲、雙關、用數、襯托、誇張、比喻、借代、比擬、假稱、用典、隱切、對反,等等。 (一)析 字  傳說過去有個窮秀才,屢試不第,好容易才得在一個財主家設館。有人見他失意的樣子,悄悄在他門上寫了一句話:   此木為柴山山出  ?? -??- 意思是說,看他不稂不莠,好像山裡的木柴,這樣的人哪裡找不到!秀才見了,知道是奚落自己,也在門上回敬了一句:   白水作泉日日昌  ?? -??- 意思是說,你們莫看我時運不濟,我的學問多得像泉水一樣,不但不會枯竭,還會一天比一天增長。從此,人們便不敢再小視他了。   這一副對聯,上聯「此」和「木」為「柴」,「山」和「山」為「出」;下聯「白」與「水」成「泉」,「日」與「日」(「曰」的變通說法)成「昌」。可謂出得好,對得也好。   這副對聯,所用的技巧就是析字。析字,包括拼和拆兩種。   拼,是合零(以?標記)為整(以-標記),上一副對聯具體地說就屬「拼」這一種。下面也是這一種:   二人土上坐;  ??? -  一月日邊明。  ??? - 這副對聯,相傳上聯為金章宗所出,下聯由李妃所對。從聯中看,二「人」(即兩個「人」字。相同的字,常用數字概括,這種情形,後面還會見到)同「土」合起來,便是「坐」字;一個「月」同一個「日」合起來,便是「明」字。   拆,是化整為零。例如:   踏破磊橋三板石;    - ? ?  分開出路兩重山。    - ? ? 上聯就是從把「磊」分成三個「石」的角度來說的,下聯就是從把「出」分成兩個「山」的角度來說的。   拼和拆在一聯中可同時使用:   因火為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 - - ?   ?  舛木成桀,全無人道也稱王。  ?? - - ?   ? 在這副清時禁煙衙門征對的對聯中,上聯「因」與「火」合成「煙」是拼,「若」縮短那一撇變為「苦」是拆;下聯「舛」與「木」合成「桀」,又是拼;「全」分為「人」(當為「入」)和「王」又是拆。全聯是前拼後拆。   在一般情況下,表示「零」(如「此」和「木」)和「整」(如「柴」)的兩部分,總是一起出現的。但有時候,也可以只出現「零」的部分而不出現「整」的部分:   少目焉能識文字;  ??  欠金休想望功名。  ?? 這副對聯,乃清嘉慶年間蜀中文士為嘲諷督學吳省飲在主考取生時偏執受賄而作。上聯「少目」為「省」,下聯「欠金」為「欽」。而「省」、「欽」二字在聯中都沒有出現。這種析字,若不了解其事實上的背景,是很難看出來的。   也有輾轉相拆的情形: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 - ? ?-  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時入山林。  ?? - ? ?- 這副對聯,上聯「寸」和「土」為「寺」,「寺」又與「言」成「詩」;下聯「木」和「木」為「林」,「林」又與「示」成「禁」,都連拼了兩次,而且是層層遞進的。   析字在使用時,還可有一些權宜處置。   根據內容的需要,敘述可以不完全按照字的書寫順序。例如:   半夜生孩,亥子二時難定;     - ??  百年匹配,己酉兩命相當     - ?? 上聯中的「孩」,若按其書寫順序,當為「子亥」。但干支紀時,「亥」是一天末尾的時辰。「子」是一天開頭的時辰,彼此交接,總是由「亥」到「子」,這裡寫作「亥子」。「配」字也一樣。干支相配,只有「己酉」沒有「酉己」,所以這裡也是把「己」寫在「酉」之前。   為使上下相應,有些說法也可以變通。例如:   伊有人,尹無人,伊尹一人元宰;  -?? -?? --??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諸侯。  -?? -?? --?? 這副對聯見於明祝枝山的《猥談》。馮馴,乃一郡守名。五馬諸侯,封建時代對郡守的尊稱。「馮」字的左邊並非「二」,「馴」字的右邊也並非「三」。但「冫」是兩筆,「川」是三筆,分別包含有「二」和「三」的數,於是加以變通,說成「二」和「三」。「二」和「三」說得過去,後面的「五」自然也沒有問題了。   有時甚至可以只講一個字的一部分。例如:   氷冷酒,一點 兩點 三點;  --- ?? ?? ??  丁香花,百頭 千頭 萬頭。  --- ?? ?? ?? 這副對聯,上聯只講頭三字的左邊,下聯只講頭三字的上部。一點、兩點、三點,是說「氷」(而今寫作「冰」)是一點水,「冷」是兩點水,「酒」是三點水。百頭、千頭、萬頭,是說「丁」是「百」字頭(「—」),「香」是「千」字頭(「丿」),「花」是「萬」字頭(「艹」)。這種只講字的部分的情形,雖與正規的析字差別較大,但它還在「拆」的範圍,不過別具一格而已。   由於過去用的是繁體字,析字也是析的繁體。有的若寫成簡體,那就不好理解了。像上面的「萬」,若寫作「萬」,那就無法得出與「花」字同頭的結論。再看下面一副:  鳥入風中,啄去蟲而為鳳;  ? ?       ?  馬來蘆畔,吃盡草以成驢。  ? ?       ? 下聯中的「馬」、「蘆」和「驢」,寫繁體簡體都沒有關係;上聯中的「鳥」、「風」和「鳳」,就只能寫繁體。尤其是「風」若不寫繁體,「鳥」進去就無蟲可啄;「鳳」若不寫繁體,「鳥」在裡頭無法存身。可見,分清繁簡體,對析字來說是很重要的。   寫析字聯,當然不是把一個字簡單地拼攏或者拆開就算完事。拼也好,拆也好,都是為了巧妙地表達一定的意思。據說明代大學士楊溥少時,父親被縣官捉去服勞役,楊溥上前哀請釋放,縣官傲慢地說:   四口同圖,內口皆從外口管。 這句話就用了「圖」(「圖」的繁體)的析字。言下之意,楊溥的父親既是他的屬下,他有權作任何處置。誰知楊溥聽了,恭恭敬敬地答道: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這句話也用了「傘」(「傘」的繁體)的析字。言下之意,還要望父母官多多照顧、周全。縣官見楊溥小小年紀,不但把他的話對得工工整整,而且意思也得體,心裡一高興,就把他的父親放了。這是表達得巧妙的一個例子。   還有的對聯,一聯連析好幾個字:   嶽麓山,山山出小大尖峰,四維羅繞;      ??-??-  ??-  漢陽口,口口回上下卡道,千里重關。      ??-??-  ??- 上下兩聯各析三字。上聯「山」和「山」為「出」,「小」和「大」為「尖」,「四」和「維」為「羅」(「羅」的繁體);下聯「口」與「口」(當為「囗」)成回,「上」與「下」成「卡」,「千」與「里」成「重」,讀起來波瀾起伏,興味無窮。 (二)同 旁  將偏旁相同的字按一定的規則組合成聯,謂之同旁。同旁有二種用法。   一是豎同,即偏旁相同的字分別處於上下兩聯相同的位置上。例如:   煙鎖河堤柳;  炮鎮海城樓。 這副對聯題於廣東虎門,不僅寫出了虎門的自然景色,而且寫出了中國人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打擊外國入侵者的氣勢,所用的手法就是豎同。上下兩聯「煙」、「炮」同「火」旁,「鎖」、「鎮」同「金」旁,「河」、「海」同「水」旁,「堤」、「城」同「土」旁,「柳」、「樓」同「木」旁。   二是橫同,即偏旁相同的字都排在同一聯內。例如: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  ????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以後,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立即派代表與八國議和。傳說有一天會議尚未開始,一帝國主義分子想藉機侮辱中華民族,傲慢地出了「琴瑟琵琶」這個上聯。清政府代表不吭聲。一隨員忍無可忍,猛地站起來,對以「魑魅魍魎」這個下聯,給以有力回擊。兩人都是利用同旁做文章。「琴瑟琵琶」,上部同「玨」,「魑魅魍魎」,左邊同「鬼」,偏旁相同的字,都在同一聯內。   上面兩聯,都只是部分字同旁,還有上下兩聯全部同旁的。如過去有人題一上聯,皆為「宀」字為頭。對者問可讓一點否,許之。於是得如下一聯:   宦官寄宿窮家,寒窗寂寞;  冢宰安寧富宅,宇宙寬宏。 這副對聯,僅「冢」字頭上少一點,其餘都同頭,是即「讓一點」之意。   三是迭架,即把各部分都相同的字,按其相同部分的多少,依次排列成聯。例如:   日昌晶□(四日相疊)通天下,  月朋□(上月下朋)朤正乾坤。 這副對聯出自貴州安龍縣德卧地方,那裡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相傳東漢末年,我國西方有個惡人,叫乃支,帶一支人馬來到這裡,燒殺虜掠,搞得四鄉八寨不得安寧,駐紮在廣西境內的四名漢族將領得知這一消息,就率軍趕到德卧,同乃支作戰。在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奮戰七天七晚,終於把乃支和他的人馬一起消滅了,但四名漢將也戰死了三名。人們舉行隆重的追悼之後,就把他們埋在德卧地方。後來,又修祠廟紀念他們。不知何日,廟門的石柱上,刻下了上面這副對聯。這副對聯是稱頌陣亡漢將的。上聯「昌」,盛也;「晶」,明也;「□(四日相疊)」,通圓。下聯「朋」,同也;「□(上月下朋)」,通遼,月照遠也;「朤」,通朗。聯中由「日」和「月」組成的字,都按一、二、三、四的順序排列。全聯大意是:你們像又圓又亮的太陽,放出燦爛的光輝,使天下都得到溫暖;你們又像那皎潔的月亮,映照著九州四海,使各族人民得以安居。   人們平時寫作對聯,常常自覺地以同旁見趣。從前有位戲劇家,就曾以三國東吳二喬為內容,出過如下一聯征對:   喬女自然嬌,深惡胭脂膠肖臉。 此聯除前五字為析字而外,後五字「胭脂膠肖臉」均同為「月」旁。據說此聯公布後先後收到一千五百多個下聯,所用手法當然都同此聯一樣。下面三聯即出其中,讀讀也可對同旁有進一步的了解:   止戈才是武,何勞銅鐵鑄鏢鋒。          ?????  人言雖可信,但防渭水混涇江。          ?????  主人留小住,豈嫌酵醃配醇醪。          ????? (三)同 韻  上聯的字都屬甲韻,下聯的字都屬乙韻,或兩聯的字基本都屬某韻,謂之同韻。   屋北鹿獨宿,  溪西雞齊啼。 這副對聯相傳上聯為明初一郡守所出,五個字皆入聲;下聯為徐希所對,五個皆字平聲。此為第一種。   吳恭亨《對聯話》所載湖南石門黃碧川的一副對聯屬第二種。相傳黃少時見一小兒以鋤擊蛙,鋤下蛙跳,破土而出瓦,因得句:   娃拖蛙出瓦。   二十年未能成對。後按察陝西,一日騎馬外出,坐馬逸入路邊麻田吃麻,被麻田老婦大罵,黃頓悟而得對曰:   媽罵馬吃麻。   此聯除第四字外均同韻(僅聲調有異),且上下聯同屬一韻,亦屬難得。同韻的例子尚有可賞者。《堅瓠八集》卷一「一韻對」載,尚書邊貢,有繼妻胡氏,能通書義。邊多侍姬,胡嘗反目。一日宴客,客舉酒令曰:   討小老嫂惱。   邊不能對。胡氏用片紙書五字:   想娘狂郎忙。 並云何不以此對之。座客大笑。娘,此指年輕女人。   上聯平仄交替而兩聯平仄對立,這是對聯的通例,不能違反,否則就不協調。以上諸例之作者,並非不懂這個道理。他們使聯語同韻完全是有意為之,結果反而使人覺得有一種特殊的風味。 (四)轉 類  轉類,嚴格地說,僅指一個詞語由一類活用作另一類的情形。例如: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    ? 這副對聯,上聯出自《說苑?貴德》,下聯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聯中的第二個「衣」、「食」、「風」、「雨」,由名詞活用作動詞,就是嚴格的轉類。   但現在,一個詞語只要在同一聯中按不同的詞性來使用,有的書就歸入轉類之列,這就把兼類也包括進來了。例如: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這副對聯題于山海關孟姜女廟。上聯的「朝」字可作兩讀:一讀zhāo,作「早晨」解,是名詞;一讀cháo,可作「朝拜」解,亦可作「漲潮」解,是動詞。下聯的「長」字也有兩讀:一讀cháng,表示「兩端距離大」時是形容詞,表示「經常」時是副詞;一讀zhǎng,意為「增加」,是動詞。「朝」和「長」平時就兼有名詞和動詞兩種詞性,副詞「長」是與「常」諧音所得。這裡把它們放在一起,看起來也像是一類轉為另一糞,因此也說得過去。   由於在讀音和詞性上有這些變化,這副對聯就有許多種念法,至少可以列出如下十六種意思(「ˉ」表示zhāo,「ˊ」表示cháo或cháng,「ˇ」表示zhǎng):     ˊ ˉˉˊ ˉˊ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ˇ ˊˊˇ ˊˇˊ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ˊ   ˉˉˊ   ˉˊ  ˉ  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潮)朝落;    ˇ ˊˊˇ ˊˇˊ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ˊ ˉˉˊ ˉˊ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ˇ ˊˊ   ˇ ˊ  ˇˊ  浮雲長,長長(常常)長,長(常)長長(常)消。     ˊ   ˉˉˊ   ˉˊ  ˉ  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潮)朝落;    ˇ ˊˊ   ˇ ˊ  ˇˊ  浮雲長,長長(常常)長,長(常)長長(常)消。     ˊ ˉˉˊ ˉˉˊ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ˇ ˊˊˇ ˊˊˇ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ˊ   ˉˉˊ   ˉˉˊ  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朝(潮)落;    ˇ ˊˊˇ ˊˊˇ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ˊ ˉˉˊ ˉˉˊ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ˇ ˊˊ   ˇ ˊˊ   ˇ  浮雲長,長長(常常)長,長長(常常)長消。     ˊ   ˉˉˊ   ˉˉˊ  海水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朝(潮)落;    ˇ ˊˊ   ˇ ˊˊ   ˇ  浮雲長,長長(常常)長,長長(常常)長消。     ˉˊ ˉˉˊ ˉ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ˊˇ ˊˊˇ ˊˊ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ˉˊ   ˉˉˊ   ˉˉ  海水朝朝(潮),朝朝朝(潮),朝朝落;    ˊˇ ˊˊˇ ˊˊ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ˉˊ ˉˉˊ ˉ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ˊ  ˇ ˊˊ   ˇ ˊˊ  浮雲長(常)長,長長(常常)長,長長(常常)消。     ˉˊ   ˉˉˊ ˉˉ  海水朝朝(潮),朝朝朝(潮),朝朝落;    ˊ  ˇ ˊˊ   ˇ ˊˊ  浮雲長(常)長,長長(常常)長,長長(常常)消。    ˉˉˊ ˉˊˉ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ˊˊˇ ˊˇˊˊ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ˉˉˇ   ˉˇ  ˉˉ  海水朝朝朝(潮),朝朝(潮)朝朝落;    ˊˊˇ ˊˇˊˊ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ˉˉˊ ˉˊˉ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ˊˊ   ˇ ˊ  ˇˊˊ  浮雲長長(常常)長,長(常)長長長(常常)消。    ˉˉˊ   ˉˊ  ˉˉ  海水朝朝朝(潮),朝朝(朝)朝朝落;    ˊˊ   ˇ ˊ  ˇˊˊ  浮雲長長(常常)長,長(常)長長長(常常)消。   不管哪一種轉類,都可以造成起落迭宕的氣勢,也可使語言精鍊。   轉類為名詞轉動詞時,常常改變讀音。前面第一例的第二個「衣」、「食」、「風」、「雨」,就都要改讀去聲。   但也不是說凡名詞轉為動詞,讀音都要改變。   劉戡戡內亂,內亂未戡戡身死;   ??      ??  徐保保寶雞,寶雞不保保成仁。   ??      ?? 戡亂,即平定內亂,乃蔣介石發動內戰的借口。劉戡為原國民黨二十九軍軍長,徐保為原國民黨整編師師長,二人均在替蔣介石打內戰中被我人民解放軍擊斃。有人在胡宗南為他們開追悼會時戲題的這副對聯,上聯用四個「戡」字,前後兩個是名詞,中間兩個是動詞,讀音就完全一樣。下聯四個「保」字也是如此。   轉類的效果,在這樣的對聯中顯得特別明顯:   ˇ   `  好讀書不好讀書;  `   ˇ  好讀書不好讀書   對聯為明代文學家徐渭所題。乍看起來,兩聯完全一樣,不知何意。但將「好」字一轉類,按不同的讀音念,內容就清楚了。上聯第一個「好」讀hǎo,第二個「好」讀hào,聯意是:在年輕正好讀書的時候,卻不喜歡讀書。下聯第一個「好」讀hào,第二個「好」字讀háo,與上聯正好相反,聯意是:等到老來喜歡讀書了,卻又不是最好讀書的時候了。這真是不轉不知道,一轉出奧妙。 (五)繞 口  把兩個音近的字放在同一聯內交錯反覆,使讀起來攪舌頭,就叫繞口。   清乾隆年間,有父子二人同於戊子年考中進士,有人為此寫了這樣一個上聯: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   -  ? - 父,讀fù;戊,讀wù,聲不同而韻同。讀快一點,「父」與「戊」就有些攪擾。下聯據說是紀昀對的:   師司徒,徒司徒,師徒司徒。  ?-   -  ? - 師,讀shī;司,讀sī,與上聯技巧一致。讀快一點,也可以取得同樣的效果。   這樣的對聯,成都望江樓也有一副。相傳其上聯是清代一江南名士遊覽望江樓薛濤故居時所題:   望江樓下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  -  ?    - 樓,讀1óu,流,讀liú。據說這位名士寫了上聯之後,再也對不出下聯。1964年,望江樓舉辦「工農兵賽詩大會」,一位青年工人是這樣對的:   賽詩台上賽詩才,詩台絕世,詩才絕世。    ?   -  ?    - 台,讀tái;才,讀cái。對仗和技巧都合,內容也好,只可惜句腳的平仄不合規則。   還有一種說法,那位名士的上聯是這樣的: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   -   ?   -  ?    - 30年代有個叫李吉玉的什邡人,發現城外珠市壩有井一口,旁有清嘉慶年間所立石碑一塊,上書「古印月井」四字,於是由景生情,得了這樣一個下聯: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   -   ?   -  ?    - 井,讀jǐng;影,讀yǐng。這個下聯,不論從哪方面說都對得絕妙。這副對聯,因音近的兩字交錯重複的次數更多,讀快了,「樓」與「流」、「井」與「影」更容易攪擾,因此也更為有趣。   前面講到的同韻對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收到繞口的效果。 (六)混 異  故意把音同的字放在同一聯中,使聽起來難分,看起來明白,就謂之混異。例如:   揚子江頭渡楊子,  ?    ?  焦山洞裡住椒山。  ?    ? 這副對聯繫明人楊繼盛游江蘇鎮江焦山時戲作。楊繼盛號椒山。他在這裡利用「揚」、「楊」同音與「焦」、「椒」同音,把自己的大號和所游之處寓於聯中,使人一看就知道游者何人,游於何地,其手法可謂非常高妙。   但這副對聯每聯只用了兩個同音字,還算比較簡單。下面一些例子就比這複雜了。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義各別;    ?   ?   ?  雲間雁,檐前燕,籬邊鷃,物類相同。    ?   ?   ? 這副對聯,上下聯都用了三個同音字,就比上一副進了一步。   雞飢盜稻童筒打,  ??……--  鼠暑涼梁客咳驚。  ??……-- 這副傳為宋代賈仁赴京赴考路過一家農舍時被一老翁所難而後終於得對的對聯,每聯用了三組,每組兩個同音字,這比上副又進了一步。   有時候,幾個同音字不只使用一次,且不是平行排列而是互相交錯的:   黑糜峰,峰上栽楓,風吹楓動峰不動;    ? ?  … - … ?  白沙路,路邊棲鷺,露降鷺寒路亦寒。    ? ?  … - … ? 這副題於湖南望城黑糜峰的對聯,上聯「峰」用三次,「楓」用兩次,「風」用一次,下聯「路」用三次,「鷺」用兩次,「露」用一次,都是交錯使用的。   有時候,這種交錯又在幾組同音字之間進行:   畫上荷花和尚畫,   ?- -?  書臨漢貼翰林書。   ?- -? 這副對聯除前後用字完全相同而外,上聯的兩組同音字「上」、「尚」與「荷」、「和」,下聯的兩組同音字「臨」、「林」與「漢」、「翰」,也是交錯使用的。這樣交錯的結果,間或碰到一個同音字,好像層層波浪,時起時伏,讀起來很有韻味。 (七)飛 白  清末有一次科舉考試,出了《昧昧我思之》這樣一個題目,用的是《尚書?泰誓》中一句。蔡沈集傳:「昧昧而思者,深潛而靜思也。」明白一點說,「昧昧」就是想念深切的樣子。有位考生粗枝大葉,把題目抄為:   妹妹我思之。 將「昧昧」誤作「妹妹」,並據此大作文章,自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主考官看後,啞然失笑,並提筆批道:   哥哥你錯矣。 兩句話剛好成對。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中說:「明知其錯故意仿效的,名叫飛白。」白,別也,就是讀錯或者寫錯的意思。這位考生將「昧昧」寫作「妹妹」,雖非故意,但飛白的情形,也就是這樣的。   用飛白成聯,常可於戲謔中達到嘲諷的目的。   清初,蘇州有個秀才叫韓慕廬,未考取進士之前,曾在蒙館任教。該館主人雖識字不多,卻不懂裝懂,常親自上課,以致把經書中的許多字句都教錯了。一天,韓外出,他教學生讀《禮記》中的《曲禮》篇,把其中「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的「毋」字讀作「母」字。適逢一名士路過,聽了暗自發笑,以為是韓先生所教,於是高聲念出一聯相譏嘲:   《曲禮》一篇無母狗。 韓慕廬剛回館,隨即應對道:   《春秋》三傳有公羊。 《春秋》是一部編年史,傳為孔子所作。解釋《春秋》的有《左傳》、《穀梁傳》和《公羊傳》,合稱「三傳」。名士將錯就錯,將「母狗」直接取代「毋苟」,是為飛白。下聯以「公羊」對之亦可謂巧合天然。   民國初年,四川陸軍第三鎮鎮將孔兆鸞,是個胸無點墨卻喜愛拋文的人,鬧出的笑話車載斗量。向人祝壽,說人家「真算得人面壽星」,誤「獸」為「壽」。勸老母吃藥,說應當「飽暖思飲葯」,又誤「淫」為「飲」。斥人妄殺,則言「草管人命」,將「菅」訛讀為「管」。對士兵訓話,則雲「我們軍人應當喪命疆場,馬革裏(『里』的繁體)屍」,又將「裹」訛讀為「裏」。如此等等,不一而舉。有人在一次宴會中,參合《葬經》上謂墳墓所向山雄厚則子孫多、墓前水勢平盛則財源旺的意思,作了這樣一副對聯:   山管人丁水管財,草管人命;   ?   ?   ?  皮裏袍子布裏褲,馬革裏屍。   ?   ?    ? 「裏」用為動詞,意思是做衣服的內層。將「菅」飛白為「管」,將「裹」飛白為「裏」,對孔兆鸞無疑是絕妙的諷刺。席上人聽了,笑得前俯後仰,可這個草包並不解其中之味,當作者「恭」請「鎮將指正」時,他還一本正經地說:「做得好,做得好。」   國民黨統治時期,成都「怪人」劉師亮所作的一副,也很有名。那時政治黑暗,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劉師亮便將「民國萬歲」和「天下太平」兩句口號飛白為這樣一副對聯:   民國萬稅;  天下太貧。 「歲」同「稅」,「平」同「貧」,意義迥別,而西南官話讀音一樣。這麼一飛白,對國民黨統治的反動本質,便作了深刻的揭露。   而今,飛白對聯還時有所見。白啟寰先生《「史革」奇聞「硅」變「蛙」》一文就有極生動的例子。該文說,「文革」期間,宣傳隊進駐了白先生所在的中學,許多經驗豐富的教師被打成「牛鬼蛇神」,剝奪了上課的資格。學校又要「複課鬧革命」,宣傳隊只好自己上台。一個僅小學文化的宣傳隊員去上初三的化學課,竟然把「二氧化硅」讀成了「二氧化蛙」。初三的四個班於是「蛙」聲一片。白先生躺在「牛棚」里頗有感觸,心想手劃,終於默默地「謅」出了這樣一副對聯:   二氧能化蛙,請問如何待蝌蚪?  一蟲忽易石,不知怎樣結姻緣? 在校內被監督勞動,一連幾天,「蛙」聲不絕於耳,白先生又「謅」出一副:   二氧已化蛙,蝌蚪這廂全打倒;  一蟲真易石,人妖哪裡可分清! 打倒「四人幫」以後,白先生被調到另一所中學,也被分去教化學課。當他攤開書本時,想到祖國大地又重放光明,不禁喜極神來,於是又在備課本上寫下這樣一聯:   二氧仍化硅,蝌蚪青蛙全解放;  一蟲難易石,妖魔白骨盡除光。   這一副對聯,始終抓住「硅」、「蛙」兩字作文章,寫得既幽默又辛辣。儘管當時未曾(也不能)發表,但它既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飛白用於對聯的最切近的範例。 (八)迭 詞  將某個詞語加以重迭,就叫迭詞。迭詞在對聯中的使用,也是很普遍的。對聯在使用迭詞時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一聯中只有部分詞語重迭。例如:   曉鍾歷歷,曉磬泠泠,細參個裡機關,凡處境無非夢幻;    ??   ??  嵐氣重重,雲峰乙乙,飽看天然圖畫,不學仙也是真仙。    ??   ?? 這副對聯題於四川灌縣青城山建福宮。上聯只重迭了「歷歷」、「泠泠」,下聯只重迭了「重重」、「乙乙」。乙乙,難出的樣子。   另一種是一聯中每個詞語都重迭。例如: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這副對聯題於杭州西湖湖山春社。上聯「翠」、「紅」、「處」、「鶯」、「燕」,下聯「風」、「雨」、「年」、「暮」、「朝」,每一個詞語都重迭了。這些詞語若不都加以重迭,念起來連話也不通;重迭之後,不僅自然順暢,展現的畫面也非常清晰。由此也可以看出迭詞的一些功用。   這樣的對聯,還有一副典型的: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爭爭鬥斗,時時殺殺砍砍,搜搜刮刮,看看乾乾淨淨;  戶戶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處處驚驚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慘慘凄凄。 這副對聯意在控訴國民黨統治時期軍閥混戰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災難,讀起來非常真切。唯上聯句腳一律用仄聲字,下聯句腳除第三句外一律用平聲字,有點單調。   迭詞一向都要求上下對應。上聯某個詞語重迭了,下聯相應的詞語也要重迭,否則就會失對。只在各聯自對時例外:   中天台觀高寒,但見白日悠悠,黃河滾滾;           ???? ????  東京夢華鎖盡,徒嘆城郭猶是,人民已非。           ???? ???? 康有為題於河南開封龍亭的這副對聯,上聯用了迭詞,下聯沒有用,就在於「白日悠悠」同「黃河滾滾」、「城郭猶是」同「人民已非」是分別自對的。   在對聯中,迭同常常表示總括:   我若有靈,也不致灰塵處處堆,筋骨塊塊落;  汝休妄想,須知道勤儉般般有,懶惰件件無。            ??    ?? 這副擬「神仙」自白口吻的對聯題於某地仙人廟。般般,指每一樣;件件,指每一件,都帶有總括性。   迭詞也常常表程度:   台榭漫芳塘,柳浪蓮房,曲曲層層皆入畫;             ????  煙霞籠別墅,鶯歌蛙鼓,晴晴雨雨總宜人。             ???? 這副對聯題於杭州西湖湖心亭。「曲曲層層」表總括,不說了。晴雨,看不出什麼程度,「晴晴雨雨」表示時晴時雨,程度就顯出來了。上一副對聯中的「處處」指一處一處地,「塊塊」指一塊一塊地,也屬於這個類型。   前面幾個詞語所表的程度,都足由淺變深的。有時也可以由深變淺: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且到這涼亭坐坐;                    ??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暫把那笑話談談。                    ?? 這副對聯舊時題於某地一路亭。單是「坐」和「談」,表示的時間可以比較長,但「坐坐」和「談談」,表示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暫,程度就由深變淺了。   選詞還常常表示性狀:   俯看桑乾,滾滾波濤熒似帶;       ??  遙臨恆岳,蒼蒼巒嶂屹如屏。       ?? 這副對聯題于山西應縣木塔。桑乾,指桑乾河,流經應縣西北。滾滾,表示桑乾河一瀉千里的氣勢。恆岳,北嶽恆山,在應縣之東。蒼蒼,表示恆山萬木蔥蘢的情態。全聯用這兩個迭詞,一動一靜,把登上木塔遠眺的景色描繪得有聲有色。   有的對聯乍看起來很像用了迭詞,實際上卻不是。「樂樂樂樂樂樂樂,朝朝朝朝朝朝朝」之類,就只是連續重言(見「重言」節),而「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之類,又只是詞與詞連珠(見「連珠」一節)。這兩類詞語都沒有重迭,不能被其表面現象所迷惑。 (九)擬 聲  通過摹擬聲音以取得某種藝術效果,就叫擬聲。   普天同慶,當慶當慶噹噹慶;       ???????  舉國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 聯中帶點的都是擬聲。   川劇鑼鼓,原有樂譜皆用符號注其音節。小鑼用Ф,音當;小鈸用CO,音慶;情,大鈸聲;大鑼用⊙,音狂。巫師驅邪送葬,若一二人,用一小鑼一小鈸,其聲為「當慶當慶噹噹慶」;若數人十數人,用大鑼大鈸,其聲作「情狂情狂情情狂」。「情狂」,鄙語亦作男女穢聲。1916年袁世凱稱帝,其親信陳宦督理四川軍務,令川民舉辦慶典。時人在某地一牌坊上貼了這副擬聲對聯「稱賀」,巧妙地表達他們對袁世凱的蔑視。 (十)雙 關  用一個詞語同時關顧兩個不同的事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叫雙關。雙關在對聯中的表達方式,有二種。   一是諧音,又分為兩類。   栗綻縫黃見;    ??  藕斷露絲飛。    ?? 粟、藕為兩種食品。上聯「縫黃」,乃縫中的黃肉,諧鳳凰。下聯「露絲」,為露出的藕絲,諧鷺鷥。「縫黃」與「鳳凰」,「露絲」與「鷺鷥」,每個字都同音,這叫完全諧音。   園門不緊,跳出孫悟空,活妖怪怎能善化;  湘水橫湍,浮來豬八戒,死畜牲流落長沙。         ? 這副對聯,傳為舊時善化和長沙兩縣縣令互宴時相譏而作。上聯為長沙縣令朱某所出,下聯為善化縣令孫某所對。「豬八戒」影射朱某,但三個字中只有一個(即「豬」)字同音,這叫部分諧音。   二是借形。也分為兩類。   雖然毫末生意,    ??  卻是頂上功夫。    ?? 這副對聯,清道光間已有,幾十年前又題於長沙北門一家理髮店。毫末,說的是毛髮,指的是細小。頂上,說的是頭上,指的是最好。所說和所指,都用同一形體的字來表達,這叫完全借形。   清風有意難留我;  ?  明月無心自照人。  ? 明末王夫之曾仕南明桂王,任行人司行人,主管朝覲、聘問、交際。抗清失敗隱居之後,仍忠於明朝。不但至死不剃髮,而且不管晴雨,出門都要打傘穿屐,以示與清朝不共天地。清朝官員去拉攏他,也遭到嚴辭拒絕。這副對聯就是他在退回衡州知府崔鳴鷟所贈帛粟後所題。聯中的「清風」指清朝,「明月」指明朝。「清風」與「清朝」,「明月」與「明朝」,只一個字形體相同,這叫部分借形。   三是寓意。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何如! 須,等著。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在起義前,為廣西貴縣城內李文彩(後為石達開部將)開的作為起義聯絡點的剃頭鋪題的這副對聯,表面看講的是剃頭,實際是說等起義一爆發,他就要率領起義隊伍殺盡天下貪官污吏。聯中既不諧音,也不借形,所寓之意,人們可以根據寫作背景去推想。只要弄清了寫作背景,也是不難推想出來的。   雙關在關顧兩個不同事物時,因要表示兩個不同的意思,同一個詞語常常表現為不同的詞性或者不同的結構。這一點,只要略加比較,就可以看出來。   蓮子心中苦;  ?  梨兒腹內酸。  ? 這副對聯乃清著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因哭廟案被殺,臨刑前同其子女告別而作。蓮子即憐子,「蓮」是名詞,「憐」則為動詞。梨兒即離兒,「梨」是名詞,「離」則為動詞。這是詞性發生了變化。   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  ??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       ??  ?? 這副對聯的作者,傳為一武一文。上聯為武將所出,言下之意文不如武。下聯為文臣所對,言下之意武不如文。櫓速,意為搖櫓迅速,諧三國東吳名臣魯肅;帆快,意為風帆行得快,諧西漢大將樊噲;笛清,意為笛聲悠揚,諧宋大將狄青;簫和,意為簫聲柔和,諧西漢名相蕭何。「櫓速」、「帆快」、「笛清」、「簫和」都是主謂結構,而所諧的魯肅、樊噲、狄青、蕭何卻都成了專有名詞。這又是一個結構變成了一個詞。 (十一)用 數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      ? ? ?  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      ? ? ? 這副對聯見於《唐伯虎紀事》,全聯包含六個數。上聯三個:七、半、三;下聯三個:九、中、五。「中」表示一半,「半」和「中」分別用了兩次。從這裡可以看出,數的運用,在對聯中也是很經常的。   對聯的用數,在通常情況下,與普通文章的用數,沒有什麼不同。但普通文章的用數,比較自由,而對聯的用數,卻要受到限制。比如上聯用一個數,下聯一般(自對或兩個名稱只一個含數而又避不開者除外)也必須而且只能用一個數;上聯的數字在哪個位置,下聯的數字也只能在哪個位置,否則就不能成對。這樣一來,對聯的用數,就不能不作一些特殊的處理了。   這種處理有種種方式,下面擇要談一些。   省並——省略和並寫。例如:   收百八景於目前,數山水林巒,萬疊芙蓉環薄霧;   ??  登卅六峰之頂上,看畫圖煙雨,半天樓閣啟凌雲。   ?? 這副對聯題於四川灌縣青城山山門。上聯「百八」表示「一百零八」,就省略了「一」和「零」。下聯「卅六」表示「三十六」,「三十」就用了「卅」這樣一種並寫形式。這類並寫形式,還有「廿」(表示「二十」)和「卌」(表示「四十」)等。   取整——只取整數。例如:   奉東晉大亨,瑰寶增輝三百字;            ??  稱南滇小爨,石碑永壽二千年。            ?? 這副對聯說的是雲南曲靖《爨寶子碑》。該碑共388字,立於東晉大亨四年(405),距今不到1600年。為便於對仗,且合平仄,這裡用「三百」、「二千」,就只取整數。   化零——將一個整數變成零散的數來說。例如:   七鴨游湖,數數三雙一隻;  ?      ????  尺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      ???? 上聯的「七」和下聯的「尺」都是整數,而「三雙一隻」和「九寸十分」,就是零散了的數了。   積算——兩數相乘,意用其積。例如:   二七慈悲喜捨身,感湘土群聲持誦;  ??  四八莊嚴微妙相,應麓山萬眾瞻依。  ?? 這副對聯題於長沙嶽麓山古麓山寺觀音閣。上聯「二七」,即「一十四」,指觀音出家的年齡。下聯「四八」,即「三十二」,指觀音的化身。「二七」、「四八」都是用其兩數相乘之積。   代名——以數字代名稱。例如:   虎賁三千,直掃幽燕之地;  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    ?? 「九」和「五」,本為《易經》中的兩個卦位名。九,陽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術數家釋為人君之象,後即以「九五」指帝位。因直接用「帝位」二字與「三千」對不上,便以「九五」代之。「龍飛九五」,這裡指洪秀全登基。以「二八(『二元』、『八愷』的省稱)」指賢臣,以「三九(『三公』、『九卿』的省稱)」指公卿,亦屬此類。   有人對數的認識,常常局限於一、二、三、四之類,因此,一見聯中有這樣的數,而另一聯相應的位置上沒有類似的數,便認為「對得不工」。那是不知道有些隱含著一定數量的詞語,也是可以拿來當數使用的。下面幾類就是這種情形。   某些表存在的詞:   姊妹花殘,青草湖邊雙斷雁;  珮環月冷,紫藤牆外有啼鵑。           ? 這副對聯題於岳陽小喬墓。「有」在這裡至少含有「一」的量,所以能同「雙」相對。   某些表限度的詞。例如: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  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         ? 這副對聯題於南嶽半山亭。「絕」,在這裡含有一個「不能再大」的量,所以能與「半」相對。   某些所帶的數為「一」的量詞。例如:   青冢芳魂留片石,       ?  白波明月照雙娥。 這副對聯題於湘潭雨湖雙女墓。在漢語中,「一」在量詞之前雖然常常省去,但數量仍包含在量詞中。「片」即一片,所以能同「雙」相對。   某些習語。例如: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  古稀雙慶,又多一個春秋。  ?? 花甲,專指六十歲。古稀,專指七十歲。這兩個都是習語。這副對聯是乾隆皇帝在乾清宮開千叟宴時為賀一位老人一百四十一歲而作,除習語而外,還用了積算。花甲重開,即兩個六十。三七,即二十一。古稀雙慶,即兩個七十。兩聯說的都是一百四十一歲。   某些替代性的詞語。例如:   笛弄一聲,八百洞庭秋月冷;  酒經三醉,大千世界故人稀。       ? 這副對聯題於岳陽樓。下聯的「大」是個形容詞,一般情況下,根本不能同數詞相對。但考慮「大千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省,也常說「三千世界」,「大千世界」與「三千世界」完全同義。為避同聯重字,這時便借「大」替代「三」來同「八」相對。「大」字本身從程度上說亦隱含有數。   此外,像唯、諸、獨之類都隱含有數。   只有在各聯自對等情況下,數在上下兩聯才可不以數對。如:   三分水,二分竹,一舟屋;  ?   ?   ?  前聽鍾,後聽笛,里聽書。  ?   ?   ?   數字用得好,可給對聯增添許多色彩。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有這樣一副:   三面湖光,四圍山色;  ?    ?  一簾松翠,十里荷香。  ?    ? 全聯用了四個數字,把三潭印月「三面」、「四圍」、「一簾」、「十里」的「湖光」、「山色」、「松翠」、「荷香」,組成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給人以十分清新的感覺。   某地十佛寺的一副,也別開生面:   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 ?  ?   ?  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 ?  ?   ? 對聯由「十佛寺」寫到「四仙橋」,上聯「萬」、「千」、「百」、「十」逐步遞減,下聯「一」、「二」、「三」、「四」逐步遞增,兩事多物,靜動相生,又顯出一種交錯和諧而又自然古樸的美。 (十二)襯 托  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點,把有關事物拿來同它作參照,就叫襯托。   帆遠浮天闊;  江空得月多。 題於江蘇鎮江西北金山寺的這副對聯,上聯以「帆」之「遠」作參照來突出「天」之「闊」,下聯以「江」之「空」作參照來突出「月」之「多」,用的就是這種手法。這副對聯襯托的事物與被襯托的事物,都已在聯中出現。這種情形在詩文中很常見,在對聯中卻不多。在對聯中,被襯托的事物常常不出現,但是結合聯意或對聯所題的地點等,可以看出來。   遠看疑畫,近看似詩,及至身到其間,又覺詩畫都無著手處;  善者敬神,惡者敬鬼,究竟皆非異物,須知鬼神出在自心頭。 過副對聯題於閩浙交界處楓嶺關五顯廟。上聯用詩畫之美作參照來突出楓嶺關風景之美,而「楓嶺關風景」這樣的字眼聯中就沒有。   襯托,有陪襯和反襯兩種。   用具有相同特點的事物作參照,叫陪襯,亦叫正襯。例如:   功在睢陽,昔尚咬牙思啖賊;  蔭垂蠡水,今猶挽手欲回瀾。 這副對聯題於江西吉安文天祥祠。功在睢陽,謂功可同張睢陽相比。張睢陽,即張巡,唐開元進士。安史之亂中,由河南雍丘移守睢陽,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仍堅持數月不屈。城破被俘,罵賊而死。文天祥於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在江西被元兵所敗,退入廣東堅持抗元。次年於五坡嶺(今海豐北)被俘。旋解至大都(今北京),囚兵馬司四年,守節不屈,1283年被殺。這裡將文天祥與張巡並提,就起到了突出文天祥的作用。再如:   立品於莘野渭濱之間,表讀出師,兩朝勛業驚司馬;  結廬在紫峰白水以側,曲吟梁父,千載風雲赴卧龍。 這副對聯題於河南南陽武侯祠。莘野,伊尹初耕之地,此指伊尹。商湯三聘始出,相湯攻滅夏桀。湯去世,佐卜丙、壬仲。壬仲死,又佐太甲。太甲亂政,伊尹放之於桐宮,俟其悔過,始接歸政。渭濱,姜子牙遇周文王前隱居之地,此指姜子牙。姜被請出不久,文王死,又佐武王滅商紂。後封於齊。伊尹和姜子牙,皆以賢明著稱。這裡將諸葛亮比此二人,也同樣突出了諸葛亮。   用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來作參照,叫反襯。例如:   孫曹固一世雄也!何以吳宮魏殿,轉眼丘墟,怎若此茅屋半間,遙與磻溪而千古;  將相豈先生志乎!詎知羽扇綸巾,終身軍旅,剩這些松濤滿徑,如聞梁父之長吟。 這副對聯亦題於南陽武候祠。孫,孫權。曹,曹操。磻溪,即渭濱。孫、曹確是「一世之雄」,但他們的宮殿已成廢墟,而諸葛亮的半間茅屋卻像姜子牙的隱居之地一樣長留千古,這就從反與正兩個角度突出了諸葛亮。磻溪為陪襯,孫曹為反襯。再如:   今尚祀虞,東漢已無高後廟;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這副對聯題於浙江上虞虞姬廟。高後,即漢高祖劉邦之妻呂后。此人曾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劉邦死,輔惠帝。惠帝死,臨朝稱制,大封諸呂為王。前後掌政凡十六年。虞姬,項羽姬妾,常隨羽出征。《史記?項羽本紀》言羽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而慷慨作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又《彤管錄》云:「項王悲歌,美人(虞姬)和之,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罷自刎。」上聯謂呂后地位遠在虞姬之上,但虞姬至今尚有廟祀而呂后卻無,呂后何曾及得虞姬!這也是用呂后反襯虞姬的。   有的對聯,事物間的參照不很明顯,但手法仍是襯托。清戲劇家李漁題於廬山的一副就是如此:   足下起祥雲,到此者應帶幾分仙氣;  眼前無俗障,坐定後宜生一點禪心。 這副對聯並未直接講廬山的高,也沒有表現高的事物作參照,但起祥雲、帶仙氣、無俗障、生禪心這些特徵,卻完全把廬山的高襯托出來了。 (十三)誇 張  通過張皇鋪飾擴大事物的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就謂之誇張。誇張在對聯中很常用。   玉帝行兵,雷鼓雲旗,雨箭風刀天作陣;  龍王夜宴,星燈月燭,山餚海酒地為盤。 這副對聯,上聯為清乾隆皇帝所題,下聯為馮成修所對。講龍王夜宴,以星作燈,以月為燭,菜肴像山一樣堆著,酒像海水一樣多,裝東西用大地作盤子,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又不給人以不可能的感覺,這樣說就是一種誇張。誇張不但不失真,反而使事物的特點更加突出、鮮明。「星燈月燭」這幾句,就更加突出了龍王夜宴的豐盛、排場和氣魄。   誇張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擴大事物本身的特徵,二是用他事物進行襯托。下面五個例子就屬於兩種類型。   直接擴大事物本身的特徵,即直接從本身的程度上去說的,舉三例:   三萬卷書軸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衡山鄴侯書院。九千丈,有三萬米,而珠穆朗瑪峰還只八千八百多米,鄴侯書院的位置當然沒有這幺高,這裡不過極言其高而已。   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只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這副對聯題於廣州鎮海樓。如果說鄴侯書院所在的位置還有尺可量的話,那麼,站在鎮海樓上,可以摩著天,還可以把北斗星摘下來,那高度就無尺可量了。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這副對聯題于山東泰山南天門。如果說「摘斗摩霄」還比較具體,那麼說門開在「九霄」,即九重天上,那就有些虛無縹緲。這麼說似乎又高出了一層。   用他事物進行襯托,通過將其他事物相對縮小來加大其程度的,舉兩例:   修祖廟以大門閭,恢復南楚名家,西江名族;  登宗亭而小天下,遙知洞庭非闊,衡岳非高。            ???? ???? 這副對聯題於舊時湖南某地一祠堂上。說站在它的宗亭上,天下就變小了,八百里洞庭不顯得寬,南嶽衡山也不顯得高,這個祠堂砌得還不巍峨嗎?   高閣俯南溟,看九萬里鵬飛,無數雲瀾生眼底;  重湖通左蠡,聽卅六灣漁唱,大千風月入懷來。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望城靖港紫雲宮。說站在紫雲宮上,可以看到南溟,還可以看到「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大鵬向南溟飛去。鵬飛九萬里,仍未超出人們的視野,那紫雲宮之高更是可想而知。   這五個例子都是通過誇張說明事物的高的。由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對特徵相同的事物進行誇張,不僅方式可以不同,程度也可以有異。對特徵不同的事物進行誇張,那就更不用說了。 (十四)譬 喻  譬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與甲事物間的類似點從而用乙事物來比譬甲事物。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對聯都經常使用。   明喻,常用「乙像甲」這一形式來表示,只是對聯中多以「如」、「似」之類來代替「像」罷了。   江城如畫宜初霽,    ??  風月無邊似舊時。 這副對聯題於武昌黃鶴樓。上聯的「如畫」,就是明喻。   長與流芳,一片當年乾淨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處妙高台。  ???? 這副對聯題於浙江溫州甌江孤嶼江心寺。「宛然浮玉」,也是個明喻。宛然,意即好像;浮玉,比譬孤嶼在甌江中的樣子。   若將「像」這類詞語直接用成「是」之類的詞語,就是暗喻了。暗喻又叫隱喻。   撼江上石頭,抵不住遷流塵夢。柳枝何處,桃葉無蹤,轉羨他名將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迹;  問湖邊月色,照過了多少年華?玉樹歌餘,青蓮舞后,收拾這殘山剩水,鶯花猶是六朝春。??????? 這副對聯題於南京莫愁湖。末句「鶯花猶是六朝春」就是一個暗喻,是直接用「是」來表示的。   水作青羅帶,  ?????  山為碧玉簪。  ????? 這副對聯題於廣西桂林陽朔畫山。「水作青羅帶」和「山為碧玉簪」,中間的「作」和「為」,意思相當於「是」,也是兩個暗喻。   暗喻也可完全不用「是」之類的詞語作標誌。   寶塔七層,高舉金鞭對白日;  長城萬里,倒生牙齒啃青天。 這副對聯傳為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所題。兩聯就是兩個暗喻,後句在比譬前句時,都沒有用「是」之類的詞語。   有時,暗喻不但沒有「是」之類的詞語作標誌,連被比譬的事物在聯中也不出現,全聯僅剩下用來作比譬的事物。這種暗喻,俗語謂之「借題發揮」。   竹筍出牆,一節須高一節;  ????  梅花遜雪,三分只是三分。  ???? 這副對聯,據《雪濤諧史》載,乃一秀才送人節儀只用三分銀子而起,後來則附會為過去一師一生的題答。說上聯乃老師嫌學生所送三分銀禮太少而以「竹筍出牆」喻題,下聯乃學生表示一分也不能再加而以「梅花遜雪」喻答。「竹筍出牆」和「梅花遜雪」,都只是用來作比譬的事物。   暗喻一般都可以換成明喻。已有「是」之類的詞語的,可換成「如」、「似」之類的詞語。如「鶯花猶是六朝春」,就可說成「鶯花猶似六朝春」,「水作青羅帶」和「山為碧玉簪」也可說成「水若青羅帶」和「山如碧玉簪」。沒有「是」之類的詞語的,可以加上「如」、「似」之類的詞語。如馮夢龍聯就可說成「寶塔七層,如高舉金鞭對白日;長城萬里,似倒生牙齒啃青天」。師生題答一副,兩聯首也可加上「如」、「似」之類。只是暗喻換成明喻,雖然譬喻的性質更加明顯,但兩事物之間的關係卻不如用暗喻來得緊切,而且有的對聯在結構上也隨之鬆散下來。至於既不可換也不可加的,那就不是用的暗喻而是判斷了。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取代甲事物,表達兩事物之間的關係,比暗喻還要緊切一些。它和「借代」的不同,在於借喻也可以換成明喻。例如:   水從碧玉環中去,    ???  人在蒼龍背上行。    ??? 這副對聯題於河北趙縣趙州橋。上聯完整的說法當為「水從碧玉環似的橋洞中去」,下聯完整的說法當為「人從蒼龍背般的橋面上行」。但這樣說很羅嗦,直接用「碧玉環」取代「碧玉環似的橋洞」,用「蒼龍背」取代「蒼龍背般的橋面」,比譬猶在,語言大大簡煉了。因此,如果說暗喻因為聯語必須十分凝練而在對聯中的使用比明喻更經常一些的話,那麼,借喻在對聯中的使用自然還要經常。   使用借喻,有時還可以取得些特殊效果。例如:   樹大根深,不宿無名小鳥;         ????  灘干水淺,難藏有角蛟龍。         ???? 這副對聯傳為塾師拒絕一游士投宿時兩人的題答。上聯為塾師所出,下聯為游士所對。「無名小鳥」和「有角蛟龍」實際上均指游士。但若都直接寫成「游士」就重複了,各自的態度也顯示不出來。這裡分別用兩個借喻,既避免了重複,兩人的態度也顯得十分鮮明。   譬喻在對聯中有時平行連用。江蘇揚州新月樓有一副就是如此:   蝶銜紅蕊蜂銜粉,  露似珍珠月似弓。  ????--- 這副對聯,下聯就是由「露似珍珠」和「月似弓」兩個譬喻組成的。這樣連用比喻,可同時表現多個事物。   譬喻在聯中有時還相互套用:   九龍繞郭而來,一顆明珠,宛在芙蓉煙雨;         ???? ??????  萬馬窺江已去,半規浮玉,依然楊柳樓台。 這副對聯題於江蘇無錫縣西北運河中流的黃埠墩。《常州府志》云:「(運河)水勢直下而益廣,須此以砥之。……墩圓而小,中有佛寺,風帆左右,帶以垂楊,風景頗勝。」因此地景色佳麗,故上聯首先把它比作「一顆明珠」,然後又把這「一顆明珠」比作「宛在芙蓉煙雨」。這樣一個譬喻又套一個譬喻,就使一個事物得到多方面的表現,形象更加生動,特徵更為突出。 (十五)借 代  不直接說某事物,而借相關的事物去代替它,就謂之借代。   借代,不外代物和代人。而在對聯中,代物、代人又有種種代法。下面只舉例性地談談。代物的:   無絲竹之亂耳,   ??  樂琴書以消憂。 這副對聯,上聯出自劉禹錫《陋室銘》,下聯出自陶淵明《歸去來辭》。絲竹,本指琴弦和簫管,此代樂器,是部分代全體。   未得之乎一字力,    ??  只因而已十年間。 宋人洪平齋剛考取進士,便上書史衛王批評當朝宰相。大略云:昔之宰相,端委廟堂,進退百官;今之宰相,招權納賄,倚勢作威而已。而且,每作一聯,均末具「而已」二字。當朝宰相聞之甚怒,使十年不得升遷。洪於是作了這副對聯。「之乎」本為文言虛詞「之乎者也」之省,此代學問,是具體代抽象。   小子暗藏春色;      ??  大人明察秋毫。 明人解縉讀私塾時,一日於座上玩花,猛見先生進來,連忙藏於袖中。先生早已見到,是有這副對聯。上聯乃先生所言,下聯乃解縉所對。春色,本泛指萬紫千紅之態,此代解縉手中之花,是以抽象代具體。   代人的:   用之則存,舍之則藏,溯尼山鄒嶧而還,五百年必生名士;             ????  為一不義,殺一不辜,雖千駟萬鍾弗受,三代下猶見斯人。 這副對聯題於河南南陽武侯祠。尼山,在山東曲阜,此代孔子。鄒嶧,即嶧山,在山東鄒縣東南,乃孟子出生之地,此代孟子。這是以地代人。   杖策喜重來,看風濤滾滾、流不盡雲影波光。天外更昂頭,豈須覽南浦清江、西山白雪;  臨軒空四顧,悵今古茫茫、歷多少佳人才子。蜀中甚屈指,復何數吳宮花草、晉代衣冠。  ?? 這副對聯題於成都望江公園濯錦樓。衣冠,本指古代士以上的服裝,後來就用以稱世族、士紳。此代才子,是以穿著代人。   紅拂有靈應識我,  青山何幸此埋香。        ?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醴陵紅拂墓。紅拂,隋朝宰相楊素侍姬,不戀相府榮華而私奔布衣李靖。唐初,李靖受命平廣西,紅拂隨之,病故於醴陵。香,乃古代婦女日常用品,常用以稱婦女。此代紅拂,是以用品代人。   八千子弟隨流水,  百二山河委大風。       ?? 這副對聯題於某地項王廟。公元前195年,劉邦討伐英布叛亂後回師長安,途經故鄉時,置酒沛宮,與父老子弟飲。酒酣,擊築而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后入樂府,史稱《大風歌》。此代劉邦,是以歌代人。   借代常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徵,也可使文字簡練,用「香」代紅拂就很明顯。但在對聯中,用借代還有其特殊功用,請看:   千古痛錢塘,並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夜雪;  兩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陽亭里,心傷兩地風波。     ?? 這副對聯題於杭州於忠肅公祠。下聯既要把于謙同岳飛一起講,在與上聯「錢塘」相對的位置上,又只能用兩個字,而他們名字各異,謚號不同,都不好用。此聯抓住他們先後都做過「少保」這個官這一點,來個以職代人,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十六)比 擬  以人擬物,以一物擬另一物,或者以物擬人,就叫比擬。比擬的幾種形式在對聯中的作用是不均衡的。   以人擬物,所見不多。   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  豬公狗公烏龜公,公理何在,公道何存!  ??????? 這副對聯傳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郭亮,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時題於長沙(今屬望城)銅官鄉公所的。聯中將當時把持銅官鄉公所欺壓百姓的一些地主豪紳,稱作「豬公狗公烏龜公」,作畜牲看待,就是以人擬物。   以一物擬另物,所見多一點。例如:   金殿鳳凰鳴曉日;  玉階鸚鵡醉春風。 這副對聯題於雲南昆明市東的金殿。金殿在鳴鳳山上,鳴鳳山亦稱鸚鵡山。「鳳凰」和「鸚鵡」本為山名,這裡說它「鳴」、「醉」,就把它們由無生命之物擬作了有生命之物。   以物擬人,比較常見,許多也是將無生命之物直接擬人的:   洞辟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桃花源水源亭。說「問桃花而(桃花)不語」,「亭蹲」在那裡對潭水「懷情」,就把「桃花」和「亭」人格化了。   江聲猶帶蜀,  山色慾吞吳。 這副對聯題於鎮江焦山關廟。帶蜀,顯出對蜀國的情感。「猶帶蜀」與「欲吞吳」,也使「江聲」和「山色」具有人一樣的感情。   無生命之物可以直接擬人,有生命之物就更不用說:   鵲噪鴉啼,並立枝頭談禍福;  燕來雁去,相逢路上話春秋。 「鵲」、「鴉」、「燕」、「雁」都是動物,說它們在一起便「談」便「話」,也是賦於它們人的特徵。   比擬,一般都能收到生動形象的效果。而在寄託作者鮮明的立場和愛憎時,尤其有比較強的感染力,前面郭亮題的一副,就表明了作者對地主豪紳的無比憎恨,連用三個擬物,讀起來令人痛快淋漓。再看下面一副:   洞口開自哪年?吞不盡瀟湘奇氣;  腹內藏些何物?怕莫是古今牢騷。 這副對聯見於湖南株州獅子岩,題於辛亥革命前夕,是由那裡瀕臨湘江的一個岩洞而發的。口吞奇氣,腹藏牢騷,表面上指那個岩洞,實際上是指作者——湖南武俠蘭仙果——自己。作者用這種方式巧妙地表達他對清王朝統治的不滿,雖然隱晦,仍使許多人產生共鳴。 (十七)假 稱  故意把要講的意思讓有關對象用自己的口吻敘述出來,就叫假稱。   藉以假稱的,可以是「神仙」: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憐我全無心肝,怎出得什麼主意;  廟遏煙雲,堂列鐘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費了多少錢財。 這副對聯題於舊時某廟廟門。本意在叫人不要迷信,就是借「神仙」之口來講的。好像是「神仙」自己而非作者在對人們說話,聽起來感到十分真切。凡假稱的對聯,都有這個特點。   藉以假稱的,也可以是死者:   事父未能,入廟傾誠皆末節;  悅親有道,見吾不拜也無妨。 這副對聯題於浙江上虞曹娥廟,傳為明書畫家徐渭所作,就是以死者曹娥的口吻來寫的。曹娥,東漢上虞人,其父失足墮江溺死,曹娥年方十四,沿江號哭而尋父屍,七日不得,投江而死,時人以為孝女。對聯叫人行孝要真,不要只做樣子,講得入木三分。但曹蛾行孝的方式不可效法。   藉以假稱的還可以是活著的人:   入吾門千差萬錯,  要我診九死一生。 這副對聯為嘲一庸醫而作。作者以庸醫愧悔的口吻,叫病人不要再登門找他治病,諷刺異常辛辣。   上面幾副,神仙也好,死者也好,活人也好,假稱的對象都只有一個。有沒有兩個的呢?有。看下面一副:   公公問:「哪裡放炮?」  婆婆說:「他們過年。」 1945年春節出現於湖南湘西某縣城郊一土地廟的這副對聯,是用土地公與土地婆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寫的。炮,爆竹。他們,指地主豪紳。全聯生動地表現了窮苦百姓在過年時的凄涼景象和他們的不滿,讀來很有風趣。   有時,聯中雖然沒有明顯的表問答的詞語,但仍屬此類:   咳,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婦雖長舌,無老賊不到今朝! 清道光年間,阮元曾在杭州重鑄秦檜夫婦跪像於岳飛墓前。一遊人題了這副對聯,上聯掛在秦檜頸上,是用秦檜抱怨王氏的口吻來寫的;下聯掛在王氏頸上,是用王氏不服,回答秦檜的口吻來寫的。兩賊一丘之貉的本質,暴露無遺。 (十八)用 典  能知付丙者。  便是識丁人。 這是清人孟瓶庵題在惜字爐上的一副對聯。上聯中的「付丙」,意為燒。古人以天干配五行,丙丁屬火,書札或文稿如不願給別人看到而燒掉者,便叫付丙,亦叫付丙丁。下聯中的「識丁」,意為識字。語出《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這「付丙」和「識丁」就是用典。一般說來,有了典的地方,都要把典弄清楚,否則意思就不會十分明白,甚至完全不明白。   有時候,典用的是歷史故事:   鹿野舟沉王業兆,  鴻門斗碎霸圖空。 這副對聯題於某地項王廟。鹿野舟沉,講項羽於巨鹿(今河北平鄉縣)破釜沉舟大破秦軍事。《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求巨鹿,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鴻門斗碎,指鴻門宴事。據《項羽本紀》載,公元前206年劉邦攻佔秦都咸陽後,派兵守函谷關。不久,項羽率40萬大軍攻入,進駐鴻門,準備消滅劉邦。經項羽叔父項伯調解,劉邦親赴鴻門會見項羽。宴會上,范增命項莊舞劍,乘機刺殺劉邦,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掩護。最後,樊噲帶劍執盾闖入,劉邦始得乘隙脫險。劉邦脫險後,張良代劉邦以白璧一雙獻項羽,項羽受納,又以玉斗一雙獻范增,范增「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巨鹿之戰,顯出項羽將成王業的兆頭;而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最後終為所滅。這裡就用了這樣兩個歷史故事。   有時候,典用的是名人或典籍中的話語:   天下太平,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  乾坤正氣,在下為河嶽,在上為日星。 這副題於杭州岳廟的對聯,上聯便是引岳飛說過的一句話:「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只次序顛倒了一下;下聯便是引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下為河嶽,在上為日星」這四句詩中的三句,只是為了避免與上聯重複改動了兩個字。但還不規則重一「下」字。   有時候,兩聯都用典,卻不一定在同一位置上:   顧曲有閑情,不礙破曹真事業;  飲醇原雅量,偏嫌生亮並英雄。 這是一副題於岳陽周瑜墓的對聯。顧曲,意為欣賞音樂,語出《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亮,指諸葛亮。《三國演義》說,周瑜心地狹窄,平日忌恨諸葛亮的才能,臨死前還嘆息:「既生瑜,何生亮!」「偏嫌生亮並英雄」,說的就是這件事,但此事乃小說家言,《三國志》並無記載。這兩個典,在聯中的位置,就一前一後。   有時候,也只在一聯內用典:   古閣幾登臨,讓我放開千里目;  名山唯仰止,有人傳授五車書。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望城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父子讀書處書堂山書堂寺。名山唯仰止,指歐陽詢父子受人景仰,由《詩?小雅?車舝(xiá)》「高山仰止」句而來。五車書,指歐陽詢父子讀書、著述多,學識豐富,語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這兩典都集中在下聯。只在一聯內用典,是對聯的一種正常現象。如果見只有一聯用典,就認為是對得不工,硬要在另一聯里也搞出一典來,那就是對對聯用典的情形缺乏了解。   有時候,聯中表面看來沒有用典,而實際上卻是用了典的:   湘靈瑟,呂仙杯,坐攬雲濤人宛在;  子美詩,希文筆,笑題雪壁我重來。 這是一副題於湖南嶽陽樓的對聯。子美詩和希文筆,乍看起來都好像是泛指,其實都不是。子美詩,特指杜甫《登岳陽樓》一詩。希文筆,特指范仲淹《岳陽樓記》一文。像這樣的情形,就不要忽略過去了。   《文心雕龍?麗辭》說:「言對為易,事對為難。」事對就是用典。用典其所以難,是因為文意兩方面都不易配合妥當。用典過多,過於冷僻,常常會使對聯晦澀難懂,妨礙人們的理解。但用得好,也可以豐富對聯的內容,增加對聯的色彩。趙朴初先生題岳廟的一副,典就是用得很好的:   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寺宇重開,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 這副對聯一共用五個典。老柏,指岳飛墓前的「精忠柏」,傳為岳飛忠魂所化,實為幾段木化石。抬望眼、收拾山河、壯志和駕長車,均出自岳飛《滿江紅》詞。這些典用得不露一絲痕迹,即使未讀過《滿江紅》詞的人,也不難理解。   對聯的用典,有被同音字弄得面目全非的,某書所錄成都武侯祠的對聯,有一副就出現了這種情形:   曰宮曰殿曰幸且曰奔,詩史留題,千古猶存正統;          ?  書吳書魏書漢不書蜀,文公特筆,三分豈是偏安! 上聯中的「奔」,當為「崩」,指帝王(此為劉備)死。「宮」、「殿」、「幸」、「崩」四字,均出自杜甫《詠懷古迹》五首之一:「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花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碰到這種情形,就要仔細考察。像這一副,若不找到這個出處,單在「奔」字本身兜圈子,聯意就不可理解。 (十九)隱 切  講隱切,先得講分詠。分詠,乃做詩的一種方式。若以五七言律句為限者,叫做詩鐘。其方法,據清徐兆豐《風月談餘錄》所云,乃文人墨客匯聚一處,分事分字為題,「構思時以寸香系縷上,綴以線.下承盂,火焚縷斷,錢落盂響,雖佳卷亦不錄」。亦說以敲鐘為限,當場完卷,評定甲乙。分詠所規定的字,可以嵌在句里,也可以不嵌;規定的事,可以直接言明,也可以用相關的話去暗指,只看怎樣要求。若不將要講的事物言明,而只用相關的話去暗指,這就叫隱切。以「尺」、「峰」為題,做成的「燈下量衣催五夜(尺),房中釀蜜正三春(蜂)」,就是一個隱切的例子。只是隱切可以用分詠而成,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產生,不見得每做一聯都非得燃香或敲鐘限時不可。   對聯的隱切有兩種表示法。   一是欲說偏藏。例如:   有客如擒虎,  無錢請退之。 這副對聯繫宋時京口韓香所題。擒虎,乃隋朝大將韓擒虎。退之,乃唐代文學家韓愈。兩人都姓韓,作者想切的也是「韓」,但「韓」字都沒有在聯中出現,這就是「欲說偏藏」。「欲說偏藏」的結果,是「欲蓋彌彰」。   二是描述特徵。例如:   中土豈能客久住,  醉鄉何得復橫行! 上聯言「中土」不得「久住」者,自非「中土」之人,即指帝國主義分子無疑。下聯「橫行」,當為螃蟹,喻帝國主義分子的侵略行徑。螃蟹乃下酒之物,中國又是「醉鄉」,豈能聽其橫衝直闖!帝國主義分子和螃蟹,都是通過描述特徵來表現的。再如:   瘦骨臨風真秀色,  小心怯月故來遲。 清時有童氏女名珊珊,聲為南徐第一。這副對聯,上聯寫其形貌,下聯寫其「小心」、「怯月」、「來遲」,均為珊珊特徵,乃取成語「姍姍來遲」之意。全聯隱切「珊珊」,也是通過描述特徵來表現的。   隱切當然是既隱又切。切而不隱,會使人讀起來索然寡味;隱而不切,又會使人不知所云。若作隱切對聯,這兩種偏向都要防止。 (二十)對 反  把意義相對或相反的詞放在一起使產生一種矛盾統一的趣味,就叫對反。   大小姐提圓扁簍掰青白菜,  ??  ??  ??  高矮子拿長短棍趕黑黃牛。  ??  ??  ?? 這副對聯傳為古時一縣官微服出訪時見一姑娘在園裡取菜的情景而題。因姑娘個子高而年紀輕,故云「大小姐」,亦說因小姐排行第一;簍子口圓體扁,故云「圓扁簍」;所取的品種為白菜但顏色是綠色的,故云「青白菜」。下聯為一牧童所對,所說就是自身。他在矮子裡頭要算高的,故云「高矮子」,亦說其姓為高;手裡拿的趕牛棍子時長時短,沒有一定,故云「長短棍」;所趕的黃牛毛色是黑的,故云「黑黃牛」。聯中的「大小姐」、「圓扁簍」、「青白菜」、「高矮子」、「長短棍」、「黑黃牛」都是對反。它們乍看起來都是矛盾的,而實際上卻非常和諧統一。   舊時鄉間演戲,戲將開場之時,演員常以此類聯語插科打諢,以活躍觀眾。   相傳乾隆登基不久,曾到京郊微服私訪。某日,偶見一家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   家有萬金不富,  膝下五子無兒。 橫批:   寡人在此。 乾隆初見聯語,頗覺奇怪;見橫批竟敢稱孤道寡,便發起怒來。他叫從人把屋內的人找出來問個究竟。誰知屋內只有一個老婦人。她聽了乾隆的詢問,解釋說,人稱戈兒是千金,我生了十個女兒,不是「家有萬金」?這「萬金」已不是財,她們出閣我還得賠嫁,「富」從何來?女婿又叫半子,我十個女婿等於「五子」,但女婿並非親生,這不是「膝下無兒」?我丈夫死了,自己孤身一個寡居在這個地方,不是「寡人在此」?乾隆聽了,深覺有趣,於是稱擾而去。   1936年,前北洋政府總理熊希齡同上海復旦大學教師毛彥文結婚,時熊66歲,毛33歲。毛彥文有一同學,平日常出入二人之門,稱毛為「姐」,稱熊為「伯」。二人結婚之日,她利用自己對熊、毛而今在稱謂上出現的戲劇性變化,玩笑地送了如下一聯:   舊同學成新伯母,  老年伯作大姐夫。   「萬金」與「不富」、「五子」與「無兒」是矛盾的統一,「同學」與「伯母」、「年伯」與「姐夫」也是矛盾的統一。將這種矛盾統一的現象有機地組織成聯,讓人拍案叫絕,這是要費一番心計的。只是贈毛、熊之聯重了一個「伯」字。   又韓復榘任山東省主席時,一次上某山遊玩,山上一些碎石拌腳。他心血來潮,便出了如下一聯要秘書和警衛們對:   山上石稀爛崩硬。 秘書和警衛們面面相覷,都對不上來,韓自己一時也對不上。上山之後,見山北黃河滔滔東去,觸動思慮,於是得了下聯:   黃河水滾開冰涼。 稀爛,若指質地便非常之軟,與「崩硬」矛盾,但此指碎石之形,便又矛盾又統一了。滾開,若指溫度當在100℃,與「冰涼」矛盾,但此指河水滔滔之狀,與「冰涼」也又矛盾又統一。此聯亦有謂上聯為乾隆所出,下聯為紀曉嵐所對者。如此,則韓氏僅襲用而已。   以上幾副都非常典型。 二 組句的技巧  組句的技巧,指的是使對聯在文句組合上表現出某些特色,以獲得某種藝術效果的方法。   屬於組句的技巧的,有換位、嵌名、串組、分總、缺如、重言、兩兼、同出、連珠、越遞、虛字、拆詞、迴文、列品、互文、繪態、歧義、巧辭,等等。 (一)換 位  過去,宮廷門外或帝王陵寢之前,常立有許多威武的石人,名曰翁仲。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十三陵遊覽,見陵道石人,想考考隨行人員,便問:「這叫什麼?」有一翰林匆忙脫口而出:「這叫仲翁。」乾隆見他將「翁仲」說成「仲翁」,立即借題發揮寫了一首詩,曰:「翁仲緣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工。從今不許房書走,去到江南作判通。」這位本為「上書房行走」的翰林,因此便被趕出宮廷,到外地做芝麻官去了。   乾隆在這首詩中,故意把「工夫」說成「夫工」,把「書房」說成「房書」,把「通判」說成「判通」,用的手法就是換位。   換位,就是把句中詞語的位置加以對換以適應某種需要。在對聯中也可以找到許多例子。例如:   兵甲富胸中,縱教他虜騎橫飛,也怕那范小老子;                   ??  憂樂關天下,願今人砥礪奮起,都學這秀才先生。 這是馮玉祥題于山東益都范公亭的對聯,意在通過稱道範仲淹對西夏的鬥爭,以鼓勵人們起來抗日。聯中的「范小老子」,本為「小范老子」,乃西夏人送給范仲淹的尊號。這裡為避免「小」意過於突出,將其移於「范」字之後。   換位有三種情況。   一是一聯單換,即兩聯中只有一聯有換位。上面一副就是如此。再看下面一副:   五風十雨梅黃節,      ??  二水三山李白詩。 這副對聯下聯沒有換位。上聯中的「梅黃」,既可作梅子黃時解,亦可作「黃梅」解。若作「黃梅」解則是為使「梅」同「李」相對,「黃」同「白」相對,才將「梅」字換到「黃」字之前。   二是各聯自換,即上下聯均有換位,但都只在本聯內進行。例如: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     ??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     ?? 這副對聯是彭孫遹於1790年重九隨乾隆巡行熱河駐蹕萬松嶺時,出給紀曉嵐對的。上聯「十八」,恰好是「八十」換位而成。十八公,即「松」。下聯「重九」,也換位作「九重」,與之前後相對,可說是非常恰切。   三是兩聯互換,即換位在上下兩聯之間進行。這種換位的特點是:上下兩聯都用了某幾個詞語。但在相同位置上,上聯用甲的地方,下聯用乙;上聯用乙的地方,下聯又用甲,剛好相反。儘管只是一聯對另一聯的換位,但看起來卻像是兩聯互相換位。例如:   子將父作馬,  ? ?  父望子成龍。  ? ? 這副對聯相傳是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兒時騎在父親頭上去上學,一日答塾師的戲詞所作。下聯的「父」與「子」就是上聯的「子」與「父」的換位。   這種兩聯互換的對聯,南嶽祝融峰舍利塔也有一副。聯曰:   白雲飛去青山在,  ——  ??  青山常在白雲中。  ??  —— 互換的詞語為「白雲」、「青山」。但聯語對得不工,「在」字亦犯重。   又湖南長沙周伯政先生題國慶40周年聯,亦用此法:   舉國騰歡,毋忘卌載前,拼兩千萬先烈頭顱,出生入死,陷陣衝鋒,始迎來十一              ——                   ??這天,九州解放;  全民發憤,爭取幾年內,集十一億後生心眼,遺大投艱,分工合作,則不到兩千              ??                   ——之歲,四化完成。  此聯是「兩千」與「十一」互換。   一個詞語的換位.有時可以多次進行:   過苦年,苦年過,過年苦,苦過年,年去年來今變古;  ??? ??? ??? ???  讀好書,好書讀,讀書好,好讀書,書田書舍子而孫。  ??? ??? ??? ??? 這副對聯乃鍾耘舫所題。上聯前四句,乃「過」、「苦」、「年」三個詞語反覆換位而成。下聯前四句,乃「讀」、「好」、「書」三個詞語反覆換位而成。每換位一次,就出一層新意。   換位,多半是為適應對仗的需要而進行的。前面講到將「黃梅」換作「梅黃」、將「重九」換作「九重」是如此,下面將「上海」換作「海上」也是如此。   艷色天下重,  秋聲海上來。    ?? 這副對聯題於著名京劇藝術家程硯秋由上海赴北京演出之時。艷秋,乃程硯秋原名。程以演青衣著稱,青衣屬旦角,故聯中有「艷色」、「秋聲」之語。將「上海」換位作「海上」,是為求與「天下」相對的緣故,亦與乘船走海路有關。   但是對聯的換位也並非全為對仗。這從下面兩副就可以看出來:   吹吹打打,打打吹吹,雖隔壁鄰居,一圈花轎十里遠;  ???? ????  笑笑啼啼,啼啼笑笑,本青梅竹馬,片時裝演眾賓歡。  ???? ???? 這副喜聯中的「吹吹」和「打打」、「笑笑」和「啼啼」的換位,就是為描寫一種熱鬧而幽默的氣氛。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時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                                   ??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坼益蹙,每逢萬歲祝疆無。                                   ?? 這副對聯傳為章太炎先生在西太后慶祝七十壽辰時所題。據胡毅雄君辨析,當為其時《中國白話報》主編林白水作。林抓住西太后只顧個人享樂而不管國家存亡、百姓生死的罪惡行徑,將壽詞里常用的一人有慶」、「萬壽無疆」這句話中的「有慶」和「無疆」加以換位,使成「慶有」和「疆無」,對西太后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二)嵌 名  嵌名,是對聯常用的一種技巧。其特點,是把某些人名、地名、事物名等等,嵌入相關的地方,並保持其相對的獨立性,使對聯意中有意。   嵌名可分為整嵌和分嵌。   所謂整嵌,就是一個名稱在每聯中只佔一個位置,不拆開,完全保持其整體性。看四川劍閣姜伯約祠的一副:   九伐競無成,心師武侯,能繼祁山六齣志;          ??   ??  三分不可恃,計誅鄧艾,已復陰平一敗仇。          ??   ?? 武侯,乃諸葛亮謚號,連同鄧艾為兩個人名,祁山和陰平為兩個地名,嵌入這副對聯中,都沒有拆開。   所謂分嵌,就是把一個名稱拆開,分別嵌入有關位置。這又有橫嵌(豎寫則為豎嵌)、豎嵌(豎寫則為橫嵌)和遞嵌之分。   一個名稱在一聯內分別嵌完的,叫橫嵌: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隱未在山,與吾意見偏相左;  ?   ?                 ?  藩臣多誤國,進不能攻,退不能守,問他經濟又何曾?  ?   ?                 ? 這副對聯乃曾國藩與左宗棠戲謔而作。上聯為曾國藩所題,內嵌「左季高」二字。季高是左宗棠的字。下聯為左宗棠所題,內嵌「曾國藩」三字。兩聯都是橫嵌。   一個名稱分嵌於上下聯,叫豎嵌。豎嵌又有首嵌、腹嵌、尾嵌和插嵌之分。   只嵌在兩聯開頭的,叫首嵌。例如:   楊妃春色,西子秋波,妝成媚態嬌容,看今世有幾雙醒眼;  ?  林下樵歌,溪邊漁唱,彈到高山流水,想古來無二個知音。  ? 這副題在湖南湘陰縣楊林寺的對聯,「楊林」二字就嵌在兩聯的開頭。   首嵌又稱藏頭或丹頂。稱藏頭者,是謂所嵌之名藏於兩聯的開頭,不注意就看不出它們自成系統。稱丹頂者,是取其與全身潔白、僅頭頂上現一塊紅色的丹頂鶴頗為相似這一點。由於首嵌可以把一個名稱顯示出來又別具一格,所以,許多建築物或店鋪的門聯常常採用。   只嵌在兩聯中間的,叫腹嵌。例如:   無風煙焰直,   ?  有月竹蔭寒。   ? 這副題於某地「風月亭」的對聯,「風月」二字就嵌在兩聯中間。   只嵌在兩聯末尾的,叫尾嵌,亦稱藏尾或脫靴。例如:   聰明會藝雙星巧,        ?  珍重應量十斛珠。        ? 這副稱讚一個名叫巧珠的女子的對聯,「巧珠」的名字就嵌於聯尾。   分別有規則地插入聯中的,叫插嵌。例如:   元後亶聰明,二百載繼繼承承,順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                ?   -   ━    ┄    ┅群生,道統昭羲農堯舜;   …  維皇臻福壽,億萬年綿綿翼翼,治功懋,熙績勛,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輝                ?   -   ━    ┄    ┅五色,光華聯日月星辰。   … 這副壽聯是1844年前後,朝臣們送給道光皇帝的。內容當然是歌功頌德,可以不必管它。但從第三句起,將上下兩聯每句的頭一個字連讀,正好是清朝自開國到道光的六個皇帝即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的年號。也就是說,作者在寫這副對聯時,就有意將這六個年號有規則地插入其中。這就是插嵌。像這樣一連插入這麼多名稱,還要充分地表達聯意,是很不容易寫好的。   一個名稱,上聯橫嵌一部分,下聯又橫嵌一部分,兩聯橫嵌之名合起來才成系統者,叫遞嵌。例如: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  ?    ?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  ?    ? 這副對聯繫湘人王闓運1914年應召到北京任文史館長時,題贈袁世凱的。上聯嵌「民國」二字,下聯嵌「總統」二字,合起來稱袁世凱為「民國總統」,就用的這種手法,其聯意,有人說是恭維,有人說是諷刺袁世凱掛民國之名而行清朝之實。王闓運又在這副對聯後面分別添上「無分南北」和「不是東西」八個字,對袁世凱的鞭撻就十分明顯了。   嵌名還有省嵌、迭嵌和暗嵌。   省嵌,就是一個名稱只嵌入其主要部分。例如:   天下名山僧佔多,還須留一二奇峰,贈吾道友;  世間好話佛說盡,又誰知五千道德,出我尊師。             ???? 這是清戲劇家李漁為保護廬山簡寂觀而題於該處的一副對聯,後又移於武昌老子祠。下聯的「五千道德」,就是「五千言《道德經》」之省。   迭嵌,是一聯中重迭嵌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稱。例如: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  ?    ?    ??  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  ?    ?    ?? 這副對聯見於《痂留編》。上聯嵌入「春」、「夏」、「秋」、「冬」四季和書名《春秋傳》,「春」、「秋」二字,兩名共用。下聯嵌入「東」、「南」、「西」、「北」四方和書名《北西廂》,「北」、「西」二字,兩名共用。   暗嵌,即所嵌之名是在改頭換面的情況下出現的。例如:   少目焉能識文字,  ??  欠金休想望功名。  ?? 這副對聯在「析字」一節中曾經談到過。聯中本來嵌的是「省欽」二字,但「省」字拆成了「少」和「目」,「欽」字拆成了「欠」和「金」,「省欽」二字的面目就完全變了。   嵌名可以對嵌,也可以單嵌。兩聯都嵌名的謂之對嵌。前面所舉的例子,都是對嵌的。只一聯嵌名的,謂之單嵌。下面一副對聯就是單嵌:   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馳,以三分始,以六齣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  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    ?????緬懷忠義拂殘碑。  這副稱頌諸葛亮的對聯,就只下聯嵌入了「陳強」和「古冶子」兩個人名。   有時候,幾種嵌法可以綜合使用。看下面一副: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   ??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  -?   ?? 這副對聯題於廣州陶陶居茶樓。「陶潛」、「易牙」與「陶侃」、「夏禹」,都是人名整嵌。但聯首兩字豎讀,恰好是樓名「陶陶」,這又是分嵌中的豎嵌了。   陶陶居茶樓這副對聯的嵌法,亦可以視為一種縱橫連環嵌。這樣的例子台北縣接雲寺還有一副:   開是一是二之慧門,南海普陀,北淡擺接;                  -?  登累萬累千於覺岸,東垂法雨,西極慈雲。                   ? 聯中「擺接」是地名,嵌於上聯;「接雲」為寺名,嵌於上下兩聯。「接」字既屬「擺接」,又屬「接雲」,縱橫連環的特點,非常明顯。   遞嵌先橫後遞,看起來好像也是一種綜合使用,其實不然。在遞嵌中,沒有橫就沒有遞,橫和遞只是一種手法的兩個步驟而已。綜合卻是兩種或多種手法的套用,彼此之間同有依存關係。就拿上面一副來說,「陶潛」、「易牙」和「陶侃」、「夏禹」,彼此互不依賴,橫豎都不能連起來像「民國總統」那樣自成系統;「陶」和「陶」雖可自成系統,但每個「陶」字又都只佔一個名稱的一部分,這就只是兩種手法的套用。若不限於「陶」和「陶」而是「陶潛」、「易牙」和「陶侃」、「夏禹」橫豎都能連起來自成系統,彼此不可分割,那就應當作遞嵌看待了。   嵌名,一般說來都是從右到左(以豎寫而言)、從上到下順嵌。但有時候也不規則。曾國藩和左宗棠戲謔而用的那副對聯,上聯順讀為「季高左」,下聯順讀為「藩國曾」,就屬這一類,這種對聯又叫散嵌。下面一副也是散嵌的:   四壁圖書三尺劍,  ?   ?  半肩行李一張琴。     ? ? 這副對聯內嵌「張三李四」四字。橫順讀為「四三李張」,豎順讀為「四李三張」,只反倒讀才能把「張三李四」讀出來。   一副對聯到底按哪種方式嵌名,嵌在什麼地方好,應根據內容的需要來決定,不能單純搞文字遊戲。而且,字光嵌入還不夠,要化入。也就是要同前後文水乳交融,渾成一體。鍾耘舫《擬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北褰蓮蓋」、「東敞牛欄」中的「蓮蓋」和「牛欄」,若沒有「南依艾村」、「西撐鶴嶺」中的「艾村」和「鶴嶺」與之並列,就很難知道是地名。像這樣嵌得不露痕迹,就是「化入」的結果。為嵌而嵌,只嵌不化,就會顯得生硬。在運用這種藝術技巧時,這一點應當十分注意。   劉振威先生在《對聯中的「鑲嵌格」》一文中,根據詩中嵌名的規矩,列舉十幾種「鑲嵌格」(即「嵌名」)的名稱。這些名稱是: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第一字者,叫鶴頂格(即上文所謂「丹頂」)。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第二字者,叫燕頷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第三字者,叫鳶肩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當中一字者,叫蜂腰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第五字者,叫鶴膝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第六字者,叫鳧脛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下聯的最後一字者,叫雁足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聯第一字、下聯最後一字者,叫魁斗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聯最後一字、下聯開頭一字者,叫蟬聯格。  將所需要鑲嵌的字,列在上聯第二字、下聯第六字者,叫雲泥格。  若所鑲的人名或地名是三個字,鑲嵌時上聯首尾各嵌一個,下聯中間嵌一個,或者相反,下聯首尾各嵌一個,上聯中間嵌一個字者,叫鼎峙格。  將所嵌的人名或地名分散嵌於聯中而不拘一定位置者,叫碎錦格(即「散嵌」)。「羅峰玉雪岩前舞,崗洞書香院外飄」一聯,其中就散嵌有「蘿崗洞蘿峰玉岩書院」和「蘿崗香雪」兩個名稱,這個例子尤其典型。  將所嵌的字在上聯暗示,下聯明嵌,或者在下聯暗示,上聯明嵌者,叫晦明格。例如「階前舉杯邀月飲,蘺邊信步賞花天」一聯,上聯暗示「酒」字,下聯明嵌「花」字。又如「攜酒與魚游赤壁,隨蜂伴蝶賞東籬」一聯,上聯明嵌「酒」字,下聯暗示「花」字。   上面十三種(兼用的亦算)鑲嵌格,都是以七言句為基礎來談的。但從前文已舉的例子來看,對聯的嵌名,比這還要自由得多。為此,能用這些傳統名稱,當然好;若不用,也沒有關係,只要在實際上懂得嵌名是怎麼回事、怎麼嵌法就行了。   以上講的,都是名稱嵌在一副對聯之中。有一種跨聯嵌,就是將一個名稱嵌入兩副或兩副以上的對聯之中。   跨兩副對聯者,如下例是:   天高地厚千年業,  ?  源遠流長萬載基。  ?┈┈┈┈┈┈┈┈┈┈┈┈┈┈┈┈┈┈  醬佐鹽梅調鼎鼐,  ?  園臨長安勝蓬萊。  ? 此例出現於清同治年間,見於1980年4月12日《北京晚報》之《天源醬園注》一文。四句由兩副對聯組成。第一副對聯首嵌「天源」二字,第二副首嵌「醬園」二字。將兩副首字連讀,就是「天源醬園」的名稱。   跨兩副以上的對聯者,如下例:   新民事業圖無逸,  ?  福地人家產有恆。  ?┈┈┈┈┈┈┈┈┈┈┈┈┈┈┈┈┈┈    州里桑麻開禹甸,  ?  總網財產學周官。  ?┈┈┈┈┈┈┈┈┈┈┈┈┈┈┈┈┈┈  公劉曾畫生民策,  ?  司稼常擔粒食憂。  ? 此例見於《楹聯報》總第2l期胡毅雄君文。據該文介紹,1902年,我國民主革命者黃乃裳在今馬來西亞的沙撈越成立新福州墾場公司,上文六句也為黃氏所撰。此六句由三副對聯組成,句首一字連讀,即為「新福州總公司」之名。   跨聯嵌,不過是嵌名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以兩副或兩副以上的對聯作為一個承嵌體而已,除了承嵌範圍比一副對聯有所擴大而外,其他與一般嵌名沒有本質區別。   常江君在《中國對聯譚概》中有「套聯」一節。一例即上文之所謂「天源醬園注」,另一例為如下四句:「紅心已結勝利果,碧血再開革命花,倘若魔怪噴毒火,自有擒妖打鬼人。」若論「天源醬園」一例,入嵌名即可;若論後一例,因僅前兩句對仗,後兩句不對仗,即前兩句可視為一副對聯,後兩句不能算是對聯,實無聯可「套」。這樣一來,「套聯」之說能否成立,就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了。 (三)串 組  把一些本來沒有邏輯聯繫的事物名稱,按對聯的規則連接起來,表示一定的意思,就叫串組。串組有兩類。   一類是事物名稱之間不加其他詞語,彼此直接連接。例如:   帝女 合歡,水仙 含笑;  牽牛 迎輦,翠雀 凌霄。 這副對聯乃名許賓衢者某年七夕於廣州所撰。「帝女」、「合歡」、「水仙」、「含笑」、「牽牛」、「迎輦」、「翠雀」、「凌霄」都是花名,是八個花名分別直接連接起來的。「合歡」、「含笑」、「迎輦」、「凌霄」作動賓片語用。再如:   中國 捷克 日本,  南京 重慶 成都。 這副對聯乃成都一進步人士題於抗戰勝利之時。上聯由三個國名直接連接而成,「捷克」作戰勝解。下聯由三個城市名直接連接而成,「重慶」作重新慶祝解,「成都」作為成為首都解。全聯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又對圍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作了辛辣的諷刺。   這類串組有兩個特點:一、它只是零散名稱而不完整句子的結合,這就可以同「集句」區分開來。二、它單獨成聯而不是只作聯中的一部分,這又可以同「列品」區分開來。   另一類,也是最常見的一類,是在事物間的適當位置上加進個別或少數詞語進行連接。例如:   金線吊燈籠,老照 四方 八角;  玉帶纏如意,連升 一步 三台。 這副對聯由湖南長沙一些比較古老的地名和街道名連接而成。上聯的「金線(街)」、「燈籠(街)」、「老照(壁)」、「四方 (塘)」、「八角(亭)」之間,僅加進一「吊」字。下聯的「玉帶 (街)」、「如意(街)」、「連升(街)」、「一步(兩搭橋)」、「三台(鳳凰台、定王台、百善台)」之間,僅加進一「纏」字。再如: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 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 國老;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 芍藥勝五倍,從容出閣,宛若雲母 天仙。 這副對聯由一些中藥材名連接而成。上聯的「白頭翁」、「大戟」、「海馬」、「木賊」、「草寇」、「百合」、「旋復」、「將軍」、 「國老」之間,加進了「持」、「跨」、「與」、「戰」、「回朝」、「不愧」等幾個詞語。下聯的「紅娘子」、「金簪」、「銀花」、「牡丹」、「芍藥」、「五倍」、「從容(即蓯蓉)」、「雲母」、「天仙」之間,加進了「插」、「戴」、「比」、「勝」、「出閣」、「宛若」等幾個詞語。   這類串組的特點是:連接的名稱,必須多於乃至大大多於加進的其他詞語,否則就不是串組而只是「嵌名」了。   串組所成的對聯,自然也必須表達一定的意思。像前面第一副,上聯講織女結婚了,水仙們都很高興;下聯講牽牛去迎接花轎,翠雀在空中飛舞。兩聯合起來,就展現了一個十分生動的迎親場面。這樣的表達就很好。其餘幾副的表達也不錯。如果詞語連接起來不表達一定的意思,那就完全沒有意義,成為對聯也談不上了。 (四)分 總  對聯中對某些事物既有分述,又有總述,就叫分總。   雪月梅花三白夜,  ????——  酒燈人面一紅時。  ????—— 這副對聯,上聯「雪」、「月」、「梅花」是分述,「三白」是總述;下聯「酒」、「燈」、「人面」是分述,「一紅」是總述:是先分後總。   三絕詩書畫,  ——???  一官歸去來。 這副對聯是清代鄭板橋題寫的。上聯「三絕」是總述,「詩」、「書」、「畫」是分述:這是先總後分。   分總的總述部分常用數字來概括,前面兩副都是如此。有時數字不好用,就用一些隱含數量的詞語來概括。   孔門傳道諸賢:曾子,子思,孟子;      —— ?? ?? ??  周室開基列聖:太王,王季,文王。      —— ?? ?? ?? 這副對聯中的「諸」和「列」,就隱含著一定的數量。完全用與數無關的詞語來概括的情形,也很常見。具體有:總述的部分有時為分述詞語的直接相加。例如:   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二,先生居江夏,是第二還是第一?    ?     ?      ——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游士本儒人,不在後也不在前。    ?     ?      —— 這副對聯,或謂為梁啟超所題,聯文亦有異,是非姑且小論,以寫作技巧而言,上聯的「江夏」,就是「江」和「夏」的直接相加;下聯的「儒人」,就是「儒」和「人」的直接相加。再看: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    ? ——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     ?    ? —— 這副題於廣州陶陶居的對聯,上聯的「飲烹」和下聯「分寸」,也是「飲」和「烹」、「分」和「寸」分別直接相加的結果。   總述部分有時為某些迭用詞語。例如: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 明東林黨首領顧憲成題在無錫東林書院的這副對聯,就是用「聲聲」和「事事」兩個迭用詞語來進行總述的。   總述部分有時為對分述部分有包括關係的詞語。例如:   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  ??? ??? ??? ??? ??? ??? ??? ??? ???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  ??? ??? ??? ??? ??? ??? ??? ??? ???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 這副對聯通謂清鄧石如題於碧山書屋的,因鄧確實書過此聯。但亦有謂聯文在鄧前已有者。「合宇宙奇觀」一語為上聯的總述,「合」字表明「滄海日,赤城霞,……」都屬「宇宙奇觀」一類。「收古今絕藝」一語為下聯的總述,「收」字表明「少陵詩,摩詰畫,……」都屬「古今絕藝」一類。   總述部分有時有指代性詞語。例如:   島中有島,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畫橋,覽沿堤老柳,十頃荷花,食純菜香:如此  ?? ? ?? ?   ????  ???? ???? ???? ——園林,四洲游遍未嘗見;  霸業銷煙,禪心似水,閱盡千年陳跡,當朝暉暮靄,春煦秋月,山青水綠:坐忘人世,萬方同概更何之。 康有為題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這副對聯,「如此園林」中的「如此」,就是指代性的。通過這麼一指代,就把前面的島、湖、橋、堤、柳、花、食、菜都集攏來了。   有些對聯,其總述部分本身又是用分總的方式來表達的:   東牌樓,西牌樓,紅牌樓,木牌樓,東西紅木四牌樓,樓前走馬;  ??? ??? ??? ??? ???????  南正街,北正街,縣正街,府正街,南北縣府都正街,街上登龍。  ??? ??? ??? ??? ??????? 這副對聯中的東牌樓、西牌樓、紅牌樓、木牌樓、走馬樓和南正街、北正街、縣正街、府正街、都正街、登龍街,都是長沙街道名。兩聯表總述部分的「東西紅木四牌樓」和「南北縣府都正街」又都是分總。「東西紅木」與「南北縣府」是分,「四牌樓」和「都正街」是總,是借一街名作總。這樣的對聯也如一座牌樓,由大到小,層層相似,給人以結構精巧的感覺。   除先分後總和先總後分而外,還有綜合使用的情形。例如:   李君為《生活》編者,聞君為《死水》作者,生死云何哉!生為才人,死為雄鬼;      ?         ?     ——    ?    ?  右面有朝廷王師,左面有野戰義師,朝野如此耳!朝有災黎,野有餓莩。     ?       ?    ——    ?    ? 這是胡厥文挽李公朴、聞一多先生的對聯。卜聯「生」「死」二字,下聯「朝」「野」二字,都是分——總——分。即視其前為先分後總,視其後為先總後分。《生活》,指李公朴在「九?一八」前創辦《讀書生活》雜誌與讀書生活出版社事。   分總還有幾種特殊的情形。一是連用分總而次序交錯。例如:   九月重陽,白水重光,陽光重重照白水;    -?   -? ……——  三代尚文,真人尚武,文武尚尚唯真人。    -?   -? ……—— 這副對聯題於湖北棗陽白水寺。其地白水村相傳為東漢劉秀故里,祀光武帝劉秀。上聯之「重」、「陽」、「光」三字,下聯之「尚」、「文」、「武」三字,都是先分後總,但分的次序與總的次序是交錯的。   二是隱去總述部分。例如:   世外憑臨,一面峰巒三面海;       ??  ??  雲中結構,二分人力八分天。       ??  ?? 這副對聯題于海州雲台山。上聯隱去表總述的「四面」,下聯隱去表總述的「十分」。由於所隱的內容都是有規律可尋的,而且容易看出來,這類對聯將總述部分隱去,反而更精粹。   三是分述部分有共體現象:   四詩風雅頌,     ?  三代夏商周。 這副對聯中的「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兩「雅」共體。這裡若不用共體而直接用「大雅」和「小雅」,兩聯就對不起來了。   四是有時數為「一」時,直接用該數所說明的事物代替:   九匹白練出奇觀,連續奔騰,遠觀如八駿驊騮添赤兔;  -               ??   ??  三嶺松濤鳴爽籟,抑揚起伏,乍聽似千軍健卒赴疆場。 這副描寫祁門九龍瀑的對聯,上聯的「九匹白練」總數為「九」。按理,後面應說「八駿驊騮添一赤兔」才對,因「八」和「一」合起來才能得「九」的數。但若讓「一」出現,下聯不好辦。於是將「一」省去,直接說「添赤兔」。「赤兔」在這時就代替了「一」。 (五)缺 如  子曰:「君子於其所不知,蓋缺如也。」(《論語?子路》)「缺如」這個名稱,即取於此。原意本為「保留」,這裡借指人們在作對聯時故意空出某個字讓別人去填補,而聯意的重心則正在空出的字上這樣一種情形。   缺如的位置,一般都在一聯的末尾。例如: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這副對聯是嘲庸醫「吉生」的。「逢凶化吉」是一個成語,上聯末僅「逢凶化」三字,一看便知所缺為「吉」。「起死回生」也是一個成語,下聯末僅有「起死回」三字,一看便知所缺為「生」。   也有缺在中間和開頭的。缺中的如:   人稱新郎新娘,原本是舊相思一對;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風味幾番? 這副喜聯所缺的字,就在『有」和「風味」之間。意思是說,到底有什麼風味還不知道,還要吃喜糖喜酒的人來回答。又如:   感時□濺淚,  恨別□驚心。 這副對聯題於抗日戰爭時期,是將杜甫《春望》詩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空出「花」、「鳥」的位置而成。據說其時有人問作者,何不把杜句寫全而要空出這兩字,作者沉痛地回答:「安史之亂時杜甫逃難,還到處可見花鳥,而今日本鬼子狂轟濫炸,連花鳥也看不到了,叫我怎麼寫得出呢?」可見空出這兩字,是對日本侵略,國已不國的一種憤懣的表示。   缺頭的僅輯得如下一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這副對聯是北宋呂蒙正所題。呂蒙正在太宗、真宗時三任宰相,以敢於直言著稱。但早年生活十分貧困。有年除夕,見家中空無一物,一氣之下,便寫了這副對聯。這副對聯下聯缺尾,上聯缺頭,加上橫批也只有「南北」二字,讀起來,就是「缺衣(音同『一』)少食(音同『十』)無東西」。   凡缺頭或缺尾,都沒有□標出(故本文加括弧表示),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所缺的字不是成語,就是俗語或者熟語的一部分,這也不是完全沒有線索可尋的。   車馬橋,橋上馬,馬行無力皆因(□);  仙人市,市間人,人不風流只為(□)。 車馬橋和仙人市,在長沙榔梨長沖地區。這副對聯就是以這兩個地名為題來寫的。上聯缺「瘦」字,下聯缺「貧」字。「馬行無力皆因瘦」和「人不風流只為貧」,都是俗語。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這副對聯出現於明代。清初一俠士題掛在洪承疇府第的樑柱上。上聯末缺「八」,下聯末缺「恥」,意在罵洪承疇降清是「王八」、「無恥」。這一點,單上聯看不出,把下聯「禮義廉恥」一配齊,就一目了然了。「禮義廉恥」是個熟語。   只有一聯有缺字的叫單缺,兩聯都有缺字的叫雙缺。缺中的對聯,雖然單缺雙缺都有,但例子都不多。缺尾的,一般都是雙缺;單缺也有一點,但不多見,而且也比較奇特。   童子六七人,獨汝狡;  員外二千石,唯公□。 這副對聯講的是明天順年間進士、「茶陵詩派」首領李東陽的故事。故事說,李東陽兒時有一天與一群小孩放風箏玩。一小孩的風箏斷線,掉進了某員外的花園裡,李東陽翻牆進去,代為討取。員外說:對上我的對子,就還給你。李東陽點頭同意。員外見幾個孩子只有他敢翻牆進來,便出了上聯,不缺字。李東陽見員外是個大豪紳,便答道:「『員外二千石,惟公,惟公……,你還不還風箏?還,就『惟公廉』;不還,就『惟公貪』。」這「惟公」後面就先暫缺一字,看員外的態度再填。最後到底選了哪一個字作結,沒有下文,但員外終於把風箏還給了他,看來是選了「廉」字的。   黃澤不竭,  老子其猶(□)。 這是又一副。這副對聯題於杭州西湖黃龍洞,上聯不缺字。下聯表面看來也不缺,但所用的是孔子在洛陽見到老子後回魯國對人講的「老聃其猶龍乎」這句話的一部分,這裡故意把「龍」字隱去,正要人們給補上來,而一補上來,全聯的重心「黃龍」二字就非常明顯了。   相傳哲宗元祐年間,遼使至京,曾以「三光日月星」一聯求對。蘇軾以「四詩風雅頌」相對之後,又對之以「四德元亨利」。《易經》稱「元亨利貞」為四德,此言「四德」而僅舉其三,是為缺如,方式與黃龍洞聯相同。但黃龍洞聯之缺,在以隱求顯,而此聯之缺,卻為避宋仁宗的名諱。仁宗名趙禎,「禎」與「貞」同音,於是只好略而不言,讓聽(讀)者去心領。對聯之巧,也因此得以顯現。   對聯所缺之字,有時不只一個,而且上下聯數目不等,清宗室雙富,官至某省道員,因貪污而敗。有人題聯嘲之曰:   士為知己(□□),  卿本佳人(□□□□)。 上聯乃「士為知己者死」的省語,缺「者死」二字,表示詛咒。下聯乃《北史》「卿本佳人,何為作賊」之省語,缺「何為作賊」四字,表示唾罵。這副對聯也是將要突出的部分隱去,以達到欲蓋彌彰的目的。上下聯所缺字數雖然不等,但缺字皆於聯外,對聯文沒有任何影響,其手法和效果同上文黃龍洞聯是一樣的。   對聯所缺之字,有用問號代替者。1948年3月,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召開偽國民大會。喬大壯寫了這樣一副對聯:   費國民血汗已?億,  集天下混蛋於一堂。 其中的問號,代表一個巨額而又只有國民黨政府才清楚的數字。這一問號,既表達了作者(包括民眾)的質問,又使民眾在思考中增強了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滿。   對聯所缺的字,大多可以補上來,但也有補不出來的。「人稱新郎新娘」一副,就隨補哪個字似乎都不恰當。但補不上正好說明那種「風味」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反而比補上任何一個特定的字都好,這副對聯用「缺如」的方式來寫,其奧妙就在這裡。有的雖然可以補上來,但只能補在心裡的,「黃澤不竭」一副就是如此。若把「龍」字直接寫在「猶」字後,下聯就會多一個字。既要取「龍」之意,又不能把「龍」字寫出來,借「缺如」來表達,看來也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士為知己」一副,情形與此相同。   有的對聯,上下兩聯字數不等,從形式上看,字數較少的一聯,當有所缺,但從內容上看,又不缺什麼,因而定不出所缺成分和位置。作為一種技巧,可視為「缺如」的一種更特殊的方式,與標語口號的分寫,有本質區別。例如:   袁世凱 千古,  中華民國萬年。 這是民國初某名士送袁世凱的一副輓聯。上聯五個字,下聯六個字,乍看根本不成對,但兩聯內容卻十分完整。據說作者的意思是:「千古」對得上「萬年」,就是「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原米,作者正是利用上下兩聯字數上的差異來表達意思的。這樣的構思真是巧妙已極。 (六)重 言  重言,就是在一聯中多次使用某個或某些詞語,以取得某種藝術效果。   有以一個字為單位進行重言的。例如: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毋忘赤帝;  ?  ?   ?         ?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  ?   ?         ? 這副對聯題於湖北當陽玉泉山關帝廟。上聯重言「赤」字,下聯重言「青」字,皆為單字重言。   也有以幾個字為單位重言的,例如:   慕漢宋兩完人,文章絕世,書法絕世;           ??   ??  稱巴蜀一勝境,琵琶有聲,銅鑼有聲。           ??   ?? 這副對聯題於四川雲陽張飛廟,下聯重的「絕世」,下聯重的「有聲」,都是以兩字為單位的。   有的僅首尾重言:   半夜二更半,  ?   ?  中秋八月中。  ?   ? 金聖嘆臨死前才想出下聯的這副對聯,「半」和「中」均置一聯首尾。   有的隔一定的距離重言一次,非常整齊。例如:   日親日近,日疏日遠;  ? ?  ? ?  自輕自賤,自重自尊。  ? ?  ? ? 「日」和「自」本身有實在意義,頗有強調作用。又如:   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  ? ?  ? ?  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   ? ?  ? ?  ? ? 「也」和「之」在聯中作語氣助詞用,使聯語迭宕起伏。   有的又一個字連續重言:   樂樂樂樂樂樂樂,  朝朝朝朝朝朝朝。 這副題於故宮太和殿的對聯,看起來好像迭詞,其實不是。因為「樂」和「朝」出現七次就要停頓七次,這就只能是一種重言。   上面幾副對聯,每聯都只重言一個詞語。而一聯重言兩個或兩個以上詞語的情形也很常見。其重言詞語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甲甲乙乙式。例如:   栽竹栽松,竹隱凰凰松隱雞;  ? ?   -   -  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龍。  ? ?   -   - 這副對聯題於四川灌縣青城山。上聯就先重「栽」字後重「隱」字,下聯就先重「培」字後重「藏」字。   二是甲乙甲乙式。例如: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   --   ?? --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   --   ?? -- 這副對聯傳為古時候某家兩兄妹所題,講的是十五和除夕。上聯「月圓」——「月半——「月圓」——「月半」,下聯「年尾」——「年頭」——「年尾」——「年頭」,就是接這種順序排列的。   三是甲乙甚至甲乙丙丁互相交錯,沒有一定的格式。例如: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  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 ?-??? 這副對聯乃民國初年蜀人劉師亮所題。上聯重言「公」、「說」、「有理」、「婆」,下聯重言「你」、「過」、「的年」、「我」,就是交錯排列的。   一般說來,以一個字為單位進行重言的,重哪個字,就突出了哪個字:   混之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搖大擺,命大福大,大到院長;      ?   ? ?  ? ?   ? ? ?  球的本能滾而已,滾來滾去,滾入滾出,東滾西滾,滾進棺材。      ?   ? ?  ? ?   ? ? ? 1930年,國民黨行政院長譚延闓死,有人以「解組」的名義在上海一家小報上發了這副輓聯,譚延闓曾說過,人生活在世上無非是「混」,又表白自己不嫖賭,只講究吃喝。此人由於十分圓滑,遂有「水晶球」的雅號。這副輓聯,上聯重言「大」字,就突出了「大」字——「混之為用」的結果;下聯重言「滾」字,就突出了「滾」字——「球的本能」。   但如果所重之字應讀輕聲,那就使其前面的成分得到了強調: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 ? ?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 ? ? 這副對聯,「析字」一節曾引述過。聯中的「點」和「頭」都讀輕聲,本身無法突出,它們前面的「一、兩、三」和「百、千、萬」便相應地被強調了。   以幾個字為單位進行重言的,被突出和強調的一般也是重言的部分,只是有強弱不同而已。   無怪倏焉而秦,倏焉而漢,但與君談笑,移時便成旦暮;    ???? ????  看來何必有洞,何必有花,得此地棲遲,畢世即是神仙。    ???? ???? 這副題於湖南桃花源的對聯,被突出和強調的就只是「倏焉而」與「何必有」,只是前者沒有後者明顯,「而」字也不如「倏然」讀得重。   一聯若重言若干個詞語,那就無所謂突出和強調誰了。   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  ??-  -…?  ?…  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  ??-  -…?  ?… 此聯上聯重了「船」、「載」、「石」、「重」(「輕」是聯珠),下聯重了「杖」、「量」、「地」、「長」(「短」是聯珠),只因為邏輯重音在聯中第五、七、九、十一這些位置上,處於這些位置上的詞語才相應地顯得有分量一些。   古人把一個聯句中只有一個字重言而且只重一次者,特稱為「雙擬對」,如「炎至炎難卻,涼消涼易追」即是,不再贅述。 (七)兩 兼  一個字既屬前詞,又可同後面的字組詞連講,就謂之兩兼。   李東陽氣暖,    ?  柳下惠風和。    ? 這副對聯傳為李東陽兒時與人應答而作。上聯為他人所出,故意用李東陽名字中的「陽」同後而的「氣」組成「陽氣」(即春光),使聯意變為:李樹東邊春光暖。下聯為李東陽所對,也借春秋時魯國大夫柳下惠名寧中的「惠」同後面的「風」組成「惠風」(即和風,這裡亦可解作微風),使聯意變為:柳林下面微風和。這「陽」、「惠」二字,都是兩兼。「李東陽氣暖」,或作「蘆中人語響」,結構相同。   易君左閑話揚州,引起揚州閑話,易君左矣;                   ?  林子超主席國府,連任國府王席,林子超然。                   ? 湘人易君左,寫過一篇《揚州閑話》,大談揚州姑娘,引起揚州地方人士的不滿,上聯即指此事。「易君左矣」中的「左」,本「易君左」名字的一部分,這裡同後面的「矣」結合,單獨作形容詞用,在聯中作「偏邪」解。林子超即林森,國民黨西山會議派成員,1932年起任國民政府主席。為避免同蔣介石發生衝突,他不住重慶,而住峨眉山洪春坪和青城山建福宮,像「隱士」一樣過山林生活。因資格老,蔣介石也樂於利用他這塊牌,競得連任,下聯即指此事。「林子超然」中的「超」本「林子超」名字的一部分,這裡同後面的「然」結合,表示置身事外,與人無爭。「左」、「超」二字,也是兩兼。 (八)層 進  層進,就是對聯用語層層推進。層進在對聯中主要有兩種情形,即逐層遞增與逐層遞減。   逐層遞增,即意思隨字數的增加而增加。   石成金《笑得好?風雨對》說,有一個教書先生喜歡飲酒,但常常發酒瘋。一天,這位先生偶出一字給學生對:   雨。 學生對曰:   風。 又曰:   催花雨。 又對曰:   撒酒風。 又曰:   園中陣陣催花雨。 又對曰:   席上常常撒酒風。 先生說:「對雖對得好,只不該說我先生的短處。」學生說:「若再不改過,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聯中「風」諧「瘋」,字數由一而三而七,直推進到先生自感有愧,無從再對下去。   鄭板橋游鎮江金山寺時題贈和尚的「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一聯又是一例。見本書「軼事」聯節。   湖南桃源縣「紀念漁人發現桃花源一千七百年」之際,任佳先生認為仙境本在人間而淵明愛菊,當以重陽節開會紀念為妥,「援筆戲撰」這樣一副對聯:   怪!秦民,逃世外!勝地求源,此地即仙源!質問那武陵漁:偏向醒時求夢界!  嗟!陶令,慕桃花?奇文作記,彼文曾誤記?疑猜這彭澤宰:錯將秋蕊作春華?   這副對聯從一字到七字逐漸增加,形式與板橋金山寺聯相同。若豎排起來,便是一座「寶塔」。只板橋其時並未想到要作寶塔聯寫,而任聯則有意為之。寶塔聯是由寶塔詩借形而來的,所不同的是寶塔詩只一座,寶塔聯是兩座;寶塔詩無對仗可言,寶塔聯則彼此對仗,如此而已。   逐層遞減,與逐層遞增相反,按理意思應隨字數的減少而遞減。但現在所發現的,只是字數減少而意思並不連貫的例子。   《嘻談續錄?不改父業》說,過去有個衙門差役,驟然發了財。他讓自己兒子讀書,想改換門楣。可他的兒子已學了差役那一套,怎麼也改不過來。有一天,差役之兄手拿羽扇而來,教書先生便以此為題出個對子給差役之子對。句曰:   大伯手中搖羽扇。 對曰:   家君頭上戴鵝毛。 又曰:   讀書作文臨帖。 又對曰:   傳呈放告排衙。 又曰:   讀書宜朗誦。 又對曰:   喝道要高聲。 又曰:   七篇古文。 又對曰:   四十大板。 先生生氣,說:   打胡說! 對曰:   往下站! 又曰:   放屁! 又對曰:   退堂! 又曰:   哼! 又對曰:   喝! 此例每兩句一個意思,每個意思間沒有聯繫,就不可能只在一個意思的基礎上遞減了。 (九)對 比  對比,就是把兩種相同或者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較,使彼此都顯得更加明顯突出。例如:   知斯巾幗女兒,有志復仇能動石;  多少鬚眉男子,無人倡議敢排金。 有一年,清末女革命家秋瑾經過天姥山動石走人廟,聽一位老僧人講,金兵南侵時,麾軍來到山下,夫人顯靈,驅動大小石頭,打退了金兵。秋瑾深深感動,於是寫下了這副對聯。聯中把動石夫人的抗金事迹與清末許多男子不敢排滿的事加以對比,使前者更加令人崇敬,而後者更加顯得可憐。又如:   萬壽無疆,普天同慶;  三軍政績,割地求和。 這副對聯的背景材料見本書「壽聯」一節介紹。對聯把西太后的兩方面——慶壽與媚外加以對比,深刻地揭露了西太后的荒淫無恥與賣國求榮。又如:   楊三已死無蘇丑,  李二先生是漢奸。 甲午戰爭失敗,李鴻章受到「褫去黃馬褂」的處分。後奉命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又受到國民聲討。其時,蘇州名丑楊鳴玉在演《白蛇傳》「水斗」一場時,故意穿著黃馬褂上場,與鱉精打諢說:「娘娘有旨,攻打金山寺,如有退縮者,定將爾黃馬褂剝去!」觀眾心知罵李鴻章,滿堂鬨笑。不久,楊鳴玉即被李鴻章迫害而死。這副輓聯乃時人所送。楊三、李二,即二人排行。上聯說「無蘇丑」,表示對楊死的一種惋惜。下聯「先生」二字是借對,既表稱謂,又以「先出生」之意與「已死」對,目的在鞭撻李鴻章。兩聯一褒一貶,感情色彩十分鮮明。   對比與襯托有所不同。對比的兩部分是平列的,互相突出的;襯托的兩部分則一主一次,通過一個去突出另一個。   對比與對反也有所不同。對比只是互相突出,並無矛盾統一現象;對反則只有矛盾統一現象,而沒有互相突出的作用。   在正對、反對和串對中,對比一般都是反對。 (十)同 出  過去曾聽人說過「荷葉蓮花藕」一語,並未覺得它有何特色。今仔細想來,「荷葉」與「蓮花」與「藕」,都是同一條根上長出來的東西,不過是同一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形態而已。語言中,也有這種反映雖表現為不同形態卻出自同一根源的事物的詞語,將這種詞語連接在一起,表達一定的意思,就叫同出。   同出在對聯中也有運用,只是用得還不多。下面是明代的一個例子。   相傳楊升庵少時,一日隨其父大學士楊廷和參加弘治皇帝在御花園擺的酒宴。時值寒冬,宮中用火盆燒木炭取暖。弘治皇帝觸景生情,對眾大臣說:「朕有聯,看準先對上。」聯曰:   炭黑火紅灰似雪。 大臣們冥思苦索,好久都沒有對上來。這時楊升庵忽然從父親身邊站出來說:「我來對!」隨即念出下聯:   谷黃米白飯如霜。 這副對聯兩聯都是同出。上聯「炭」出於木,「火」又出於「炭」,而炭經火燒之後,即變成「灰」。下聯「谷」出於稻,「米」又出於「谷」,而米煮熟之後,即變成「飯」。都符合同出的特點。 (十一)連 珠  用上一個語言單位的末尾來作下一個語言單位的開頭,使相鄰的兩個語言單位上遞下接,前後蟬聯,就叫連珠,例如:   天心閣,閣落鴿,鴿飛閣未飛;    ? ? - -  水陸洲,洲停舟,舟流洲不流。    ? ? - - 這副對聯,上聯「天心閣」末尾的「閣」正好作了「閣落鴿」的開頭,「閣落鴿」末尾的「鴿」又正好作了「鴿飛閣未飛」的開頭;下聯「洲,洲」與「舟,舟」亦然,這就是連殊。   對聯的連珠,有句與句和詞與詞兩類。   句與句連珠,又表現為兩種形式。   一是部分句子連珠:   蠶作繭,繭抽絲,織就綾羅緞匹;    ? ?  兔生毫,毫作筆,寫出錦繡文章。    ? ? 這副對聯乃吳文同客人應答而作。兩聯各二個分句,都只前兩句連珠。   二是句句連珠。前面第一副就是一例。再看下面一例:   油醮蠟燭,燭內一心,心中有火;     ? ?  - -  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裡無珠。     ? ?  - - 清代進步思想家魏源11歲時,曾揭露過當地一個舉人把抄襲來的作品作為自己的作品進行炫耀的可恥行為。那舉人惱羞成怒,指著一個燈籠中的蠟燭借題發揮,題了「油醮蠟燭」這個上聯。魏源即以燈籠為題作了「紙糊燈籠」這個下聯回答。這兩聯用的都是句句連珠。   詞詞連珠比較特殊,是在一句話內進行的。這種連珠,《文鏡秘府論?論對》謂之「連綿」。如:   常德德山山有德,   ??--  長沙沙水水無沙。   ??-- 這副對聯題於長沙白沙井(確切地說當是其附近的龍王廟)。上聯只能讀作「常德——德山——山有德」,下聯只能讀作「長沙——沙水——水無沙」。因上詞的末尾恰好也是下一詞的開頭,完全符合連珠的特點,可以說詞詞連珠,也就是句句連珠的一種縮影。   幾種連珠可同時用於一聯內。相傳明代韓毅雍巡撫江南,一日審訊死囚得句,久不能對,句曰:   水上凍冰冰積雪,雪上加霜。     ?? - - 死囚請對。韓云:「能對,免死。」因對曰:   空中騰霧霧成雲,雲中見日。     ?? - - 這個下聯,既同上聯對得很工,又表達了死囚對巡撫的希望。兩聯中的「冰冰」與「霧霧」是詞詞連珠,「雪,雪」與「雲,雲」又是句句連珠。   連珠若連續進行多次,可以產生較強的藝術效果。下面一副對聯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揲靈蓍之草以成文,天數五,地數五,五五二十五數,數生於道,道合元始天尊,                 ? ?    - -  ? ?    -尊無二上;-  截嶰竹之筒以協律,陽聲六,陰聲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                 ? ?    - -  ? ?    -帝統萬年。- 這副對聯傳為明人夏貴溪為皇家世宿齋醮所撰,與「長聯」一節所舉袁文榮聯大同小異,可能本為一人手筆,歧異乃改易所致。內容自是對嘉靖皇帝的阿諛之詞。上聯「五,五——數,數——道,道——尊,尊」,與下聯「六,六——聲,聲——天,天——帝,帝」,均分別連珠四次,句與句間一環套一環,一環向一環推進,兩聯就如兩條鐵鏈,讀起來鏗鏘有聲。 (十二)越 遞  在對聯中,如果若干個字,都分別跨過數量相同的字,並一環一環地傳遞下去,就叫越遞,亦稱連環。清光緒年間,翁延年曾任銅山、陽湖知縣,或以為聯曰:   銅山縣,山陽縣,陽湖縣,湖南從九,做過四五年知縣;   ?  ?…  …-  -  鐵寶臣,寶瑞臣,瑞鼎臣,鼎足而三,皆是一二品大臣。   ?  ?…  …-  - 在這副對聯中,上聯「山」是「銅山」一詞的末一字,跨過「縣」去作「山陽」一詞的開頭;「陽」是「山陽」一詞的末一字,跨過「縣」去作「陽湖」一詞的開頭;「湖」亦如此。這是越遞。下聯「寶」、「瑞」,「鼎」也是越遞。翁延年乃湖南人,字從九,故云「湖南從九」。此人未作過山陽知縣,聯以「山陽」言之,純為配套合轍所致。鐵良,字寶臣。寶熙,號瑞臣。瑞良,字鼎臣。三人皆光緒、宣統間大臣。「四五」暗扣「九」之數,「一二」暗扣「三」之數,則為用數之巧。   「換位」一聲所引鍾耘舫聯另有一個面貌,合于越遞:   過年苦,年苦過,苦過年,過苦年,年去年來今變古;  讀書好,書好讀,好讀書,讀好書,書田書舍子而孫。 此聯上聯第一個「年」字越過「苦」字作「年苦過」,第一個「苦」字越過「年」字作「年苦過」,又越過「過」字作「苦過年」。第二個「過」字越過「苦」字作「過苦年」,又越過「年」字作「過苦年」,均是越遞。「年」、「苦」、「過」三字顛倒跨越,「苦」與「過」字又連續兩跨,與上聯不同,但只是用字的差別而已,不改變越遞的性質。下聯「書」、「好」、「讀」三字,情形相同。   越遞的風味,有點像體育競技項目中的跨欄接力。 (十三)虛 字  虛字,指一聯中較巧炒地使用虛詞(非襯字)成聯的情形。 一副對聯,時實時虛,起伏迭宕,讀起來別有一番情趣。例如:   翁之樂者山林也,   ? ?  ?  客亦知夫水月乎?   ? ?  ? 這副對聯,一聯七言,其中就有三個虛詞。趙曾望認為,上聯「強改《醉翁亭記》以合《前赤壁賦》,殊覺無謂」。這個評價有點偏激,因為上聯同下聯,不管內容還是形式,都沒有什麼地方配合得不好。   又八大山人(明畫家朱耷)一副:   祿以天下弗顧也,   ?  ? ?  取諸宮中而用之。   ?  ? ? 這副對聯為七言三虛。   又椒山先生(明人楊繼盛)一副:   則憚孔子也,  ?   ?  無若宋人然。  ?   ? 這副對聯為五言兩虛。   如果說前三例的作用還只在時虛時實中產生起伏迭宕的效果,那麼下面兩例又進了一層。   「借代」一節曾經說過,宋人洪平齋每作一聯,都喜歡在末尾用「而已」二字,在批評當朝宰相時其中也用了這個「而已」,因此十年不得升遷,於是作了「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而已十年間」一聯。此聯用「之乎」代學問,用「而已」,指不得升遷之由,虛詞在這裡不僅被賦予了極實在的內容,而且也使所給他的不公正待遇,帶上了滑稽的色彩。   另一例是關於洪承疇的。據說洪氏在作明朝重臣時,曾題過這樣一聯:「君恩似海,臣節如山。」洪氏後來投降了清朝,引起世人側目。有人在他題的這副對聯末尾,各加了一個虛詞,對聯便成了這個樣子:   君恩似海矣,      ?  臣節如山乎?      ? 矣,表已然語氣,用於此謂事實如此。乎,表疑問語氣。這麼一用,洪氏所謂「臣節如山」便成笑柄,從而遭到蔑視性的否定。虛字的力量,在這裡竟重似千鈞! (十四)拆 詞  在同一聯中,若將一個詞作詞用之後又作片語用,就叫拆詞。例如:   無錫錫山山無 錫,  ——   - -  平湖湖水水平 湖。  ——   - - 這副對聯據說是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與無錫一理髮師所題。上聯中的「無錫」,前一個表地名,是個名詞;後一個意為「沒有錫」,是個動賓片語。下聯中的「平湖」也是如此。前一個表地名,是個名詞;後一個意為「與湖平」,是個動賓片語。這就是拆詞。   復生不復 生矣,  —— - -  有為安有 為哉!  —— - - 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康有為亡命日本。聽到譚嗣同等「六君子」遇難,極其悲痛和惋惜,於是寫下了這副對聯。上聯中的「復生」,前一個乃譚嗣同的字,名詞;後一個意為「再活過來」,是偏正片語。下聯中的「有為」,前一個乃康有為自稱,名詞;後一個意為「有所作為」,是動賓片語。這也是拆詞。   拆詞有時與兩兼和混異綜合運用。   一個詞拆為片語之後,若所拆成分又同其他成分組合成詞,就是拆詞與兩兼綜合。例如:   宜賓最宜 賓住,  —— - ——  樂山可樂 山居?  —— - —— 宜賓,市名,樂山,縣名,均在四川。上聯中的第二個「宜賓」,首先拆為動賓片語,意為「適合客人」,是拆詞。「賓」既屬前詞「宜賓」,又與「住」組成「賓住」,即「客人住」,又是兩兼。下聯第二個「樂山」也是如此。如果說「賓住」作為一個詞還組合得不夠緊密,那麼,「山居」即隱居,完全融合為一體,「山」字的兩兼性質就十分明顯了。   若拆為片語的部分,用的是被拆詞語的同音字,且不表雙關,就是拆詞與混異的綜合。例如:   賈島醉來非假 倒,  ——   - -  劉伶飲盡不留 零。  ——   - - 這副對聯,解放前還掛於成都走馬街「鄉村餐館」,相傳也為唐伯虎之作。賈島,唐代詩人。劉伶,西晉「竹林七賢」之一。此均人名。「假倒」,由「賈島」而來,意為「假裝倒下」;「留零」,由「劉伶」而來,意為「一點也不剩」:均動賓片語。這是拆詞。「假倒」為「賈島」的同音,「留零」為「劉伶」的同音,均無雙關之意,昕起來難分,看起來明白,又是混異。   拆詞與兩兼、混異綜合使用,特色又多了一層。 (十五)回 文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         ---????????? ????????  --- 魯迅《故鄉》中」豆腐西施」楊二嫂說的這一句話,就是一種迴文。   迴文是利用詞序的往複以表達事物間的有機聯繫的一種藝術手法,不僅詩文印章常見,對聯中也常見。   對聯中的迴文,又有自己的特色。   有在兩聯之間往複的。某家碑帖店門前就有一副:   中華傳妙墨,  -- ??  妙墨煥中華。  ?? -- 這副對聯中一「傳」一「煥」,表達了「中華」和「妙墨」之間的有機聯繫,下聯與上聯首尾銜接,就是上聯往複的結果。本部分「換位」中的「兩聯互換」,「重言」中的「首尾重言」,與此有些相似。但「兩聯互換」的詞語並不使聯語首尾銜接,「首尾重言」雖可首尾銜接,但聯內其他詞語又不相干,因而都無法往複,其與迴文的不同,就在這裡。   有在一聯之內往複的。這又有不同的情況:   地樓上起樓,樓間無地;  -   ? ?  -  開井中開井,井底有天。  -   ? ?  - 這副對聯乃明人王洪與一客人的應答。每聯的兩句中間都是聯珠,第一句的頭一字與第二句的末一字都是重言,兩聯均可分別往複。   或者局部倒語。例如:   面面有情,環水抱山 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傳地 地傳人。 這副對聯題於杭州西泠印社。「山抱水」,就是「水抱山」倒讀的結果;「地傳人」,也是「人傳地」倒讀的結果。再看下面一副:   相公 公相子,  人主 主人翁。 這副對聯見於《能改齋漫錄》。相傳上聯為宋徽宗所出,倒「相公」為「公相」,指時人對蔡京之稱。下聯為蔡京所對,倒「人主」為「主人」,也用的這種手法。   或者逐字反讀。條件是必須文從字順。   浙江新昌縣郊南明山有尊大佛,高十丈,手掌到指間一丈二尺五,兩膝髁間四丈五,於齊梁年間依山而鑿,歷時二十八載。佛前一寺,曰大佛寺,因環境清幽,風景如畫,亦稱天然居。有人據此曾撰寫了這樣一個上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這個上聯中,「居然天上客」就是「客上天然居」全句逐字反讀而成的。後來有一下聯曰: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據說這個下聯乃清乾隆進士紀曉嵐所對,後句也是前句的逐字反讀,而且是從不同的角度講同一事物,對得非常貼切。   清末,長沙魚塘街有個「天樂居」旅館,鄰近開了個「天然台」酒家。這個酒家也把「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作上聯,用楠木雕刻掛在廳中。但因「人過人佛寺,寺佛大過人」與此處不切,不能照搬,長時間又未遇高手,直到民國初年,才為長沙名士吳古歡對出來。當時,湖南設了禁煙局,專事查禁鴉片。禁煙局下設有一「調驗所」,委派許多紳士專門充任調驗委員。可是這些調驗委員有不少本身就是鴉片鬼。一天他們聚在天然台喝酒,不免對酒廳中掛的上聯議論一番。其時,吳古歡恰也在座,偶然想到這些人的情景,覺得頗有些滑稽,於是說道:諸公來自調驗所,自己又都是應受調驗的人,我看下聯是否可以這樣來對:   人來調驗所,所驗調來人。 滿座聞之大笑。這個下聯,後句也是前句逐字反讀的結果,而且對得也很貼切。   或者反順一體。這樣的對聯,每聯只有一句,但像一個對稱軸,凡對稱位置上的字都相同。因此,讀起來不像「客上天然居」反讀為「居然天上客」等那樣有意思上的變化,而是順讀反讀意思都一樣。看廈門鼓浪嶼魚腹浦的一副: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這副對聯,上聯以「頭」為中心,「山」、「山」對稱,「鎖」、「鎖」對稱,「霧」、「霧」對稱;下聯以「尾」為中心,「水」、「水」對稱,「連」、「連」對稱,「天」、「天」對稱。上聯順讀反讀都是「霧鎖山頭山鎖霧」,下聯順讀反讀都是「天連水尾水連天」。這也可視為全句逐字反讀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廣東湛江德鄰里一副「我愛鄰居鄰愛我,魚傍水活水傍魚」的對聯也是這一類。這類對聯,反讀雖無新意,但顛來倒去,對聯意也有強調作用。   迴文只在同一聯內進行,而且完全寫出來了的,詞與詞或句與句間無不表現為連珠。如前面「水抱山山抱水」中的「山山」,「人傳地地傳人」中的「地地」,都是如此。 (十六)列 品  對聯中常常連續列舉三個以上的事物,中間不用別的詞語隔開,這種手法謂之列品。例如:   和馬牛羊雞犬豕交朋友,   ------  對稻粱菽麥黍稷下功夫。   ------ 這副對聯乃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作並題於上海育才學校。上聯列舉「馬、牛、羊、雞、犬、豕」六種家畜家禽,下聯列舉「稻、粱、菽、麥、黍、稷」六種糧食作物,表現學生「交朋友」和「下功大」的對象的廣泛性,用的就是列品。   浙江旅遊勝地莫干山,新辟了一個十二生肖公園。進門處的石牌坊上兩邊刻有這樣一副既點主題又便於查對生肖的對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 這副對聯,上列十二地支,下列十二屬相,也是列品。   列品,可以用比較具體的事物,也可以用比較抽象的事物。例如:   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傳,萬世成承厥訓;  超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外,一人獨得其宗。 這副對聯題于山東嘉祥曾氏祠。上聯列舉的「格致(格物致知)」、「誠正(誠意正心)」、「修齊(修身齊家)」、「治平(治國平天下)」,乃曾子(?)在《大學》一書中提出的思想。下聯列舉的「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皆孔子所授科目。這些事物給人的感覺就比較抽象一些。   對所列事物的表示,有時用一個詞.有時也用片語。例如:   數千年勝跡,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鵠魚磯,晴川傑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殘山。極目古今愁,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一萬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盡留下蒼煙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這副對聯題於武昌黃鶴樓。上聯列舉的「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鵠魚磯」、「晴川傑閣」和下聯列舉的「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夢朝霞」,都是偏正片語。   列舉事物時,本身有邏輯次序的,還要按其邏輯次序進行。例如:   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 這副對聯題於曲阜孔廟大成殿。下聯「堯舜禹湯文武」,就是按歷史先後排列的。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提前或者推後。   列舉的事物,一般都是同類的,至少可以從某一角度上統一起來。例如:   燹前樓閣未成灰,猶剩得半折磬,一卷經,五更鐘,六月涼風,三冬積雪;  雨後園林無限好,最愛是百本蕉,千條柳,萬竿竹,數聲啼鳥,幾寸游魚。 這副對聯題於南京妙相庵(原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住宅)。上聯列舉的「半折磬」、「一卷經」、「五更鐘」、「六月涼風」、「三冬積雪」看起來互不相干,從都是火後剩餘這一點上看,它們又有共同點,可以統一起來。下聯列舉的「百本蕉」、「千條柳」、「萬竿竹」、「數聲啼鳥」、「幾寸游魚」看起來也互不相干,但都是園林中最可愛的事物,在這一點上也可以統一起來。這些事物在兩聯中也正是這樣統一起來的。如果不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沒有共同點,那就不能列舉了。 (十七)互 文  兩句話只有互相參合才能正確理解,就叫互文。   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 ????  功同山嶽,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  ???? ???? 這副對聯是挽周恩來同志的。上聯「生為國家,死為人民」,不是說生就為國家,死才為人民,而是說生死都為國家為人民。下聯「功同山嶽,德同湖海」,也不是說只有功才同山嶽一樣高,只有德才同湖海一樣大,而是說功德都同山嶽一樣高,同湖海一樣大。這就是互文。這同古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只能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的情形一樣。 (十八)繪 態  用某些詞語將某種情態活畫出來,謂之繪態。繪態可以是多方面的。下面僅舉三個嘲諷舊官場的例子。   馮夢龍《古今譚概?戲吳主事》云:明孝宗年間,吳江任刑部主事,差還復命,主掌朝廷禮儀的鴻臚寺官員告訴他說:「現在正是挑選一省行政長官之時,朝見皇帝聲音要洪大,起身不能背對著皇帝走。」次日上朝,吳江果然儘力提高嗓門,且無抑揚頓挫,又橫著從御街西邊走下去。皇帝看了忍不住發笑。同僚楊茂雲於是戲作如下一聯,以況其景:   高叫一聲,驚動兩班文武;  橫行幾步,笑回萬乘君王。 鴻臚寺官員的意思,是囑咐吳江朝見皇帝時不要失禮,吳江卻把聲音要洪大,理解為努力提高嗓門,把不能背對著皇帝走,變為橫著前進,於是才有這一番表現。而楊茂雲這副對聯,繪聲繪色,也很好地把吳江在朝廷上不得要領的情態表達出來了。   清代,有某知府老爺驕下諛上,見錢眼開。人們為之書聯,曰:   見州縣則吐氣,見藩臬則低眉,見督撫大人茶話須臾,只解得說幾個「是!是!是!」  有差役為爪牙,有書吏為羽翼,有地方紳董袖金賄贈,不覺的笑一聲「呵!呵!呵!」 州縣,州官、縣官,乃知府下屬。吐氣,揚眉,傲慢之態。藩,藩台,明清時對布政使的俗稱,主管一省錢糧、人事。臬,臬台,明清時對按察使的俗稱,主管一省司法。督撫,總督與巡撫,總督主管一至三省,巡撫初為總督之副,後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聯中「是!是!是!」表示俯首聽命,「呵!呵!呵!」表現得意神情,就是繪態之詞。   民國初年,一般官吏對上司仍尊稱「大人」而自稱「卑職」。有的在上司面前自賤,一副奴才嘴臉。有人據此又擬如下一聯: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三十六天宮,與玉皇大帝蓋瓦;  卑職、卑職、卑卑職,卑職萬分該死,死落十八層地獄,為閻羅老子挖煤。 聯中用「大大人」等語,把上司恭維上了天,又「卑卑職」等語,把自己貶得入了地,非常形象。只上下聯犯重了一個「十」字。   如果說第一副對聯還只在嘲笑吳江愚蠢而不得要領,那麼後兩副對聯,把過去那些瘟官的醜態,描繪得淋漓盡致。這三副對聯都可謂「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十九)歧 義  利用文句不打標點而全憑人們自行意會這一點,故意使一句話產生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意思,這就叫歧義。   歧義的故事,民問流傳很多。記得兒時就聽人講過這麼一個:從前有個財主對教書先生十分刻薄,只管飯,不給錢,因此無人去他家設館。一天,有個秀才卻主動登門,財主重申他的條件以後,二人立文約如下:   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這個文約,財主理解為:   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所以,他每餐只給秀寸一碟青菜、幾片豆腐。而秀才的本意是:   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所以,他對財主的虧待,理直氣壯地提出了抗議。後來鬧到官府,秀才得到縣官支持,財主終於被治住了。   這種利用斷句的不同,故意使話產生岐義的情形,對聯中也常有。看下面一例: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這副對聯傳為明人祝枝山所題。由於停頓的地方不同,就有兩種理解: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這是一種理解。這種理解,意思是不好的。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這又是一種理解。這種理解,意思完全是好的。   類似的對聯,祝枝山不只寫過一副。下面一副也很著名。那是受一商家之託寫的一副春聯,原文是這樣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據說那商家乍一看,大吃一驚,原來他是這樣斷句的:   明日連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商家由吃驚而生氣,便去質問祝枝山為什麼給他寫這樣一副很不吉利的對聯。祝枝山笑著說:「怎麼不吉利呢?那是你讀得不對。」於是讀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寫這副對聯,當然是祝枝山對那商家的捉弄。在對聯中運用歧義這種手法,可算是十分高妙的了。   歧義除了利用停頓的不同而產生以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產生。杭州「西湖天下景」亭的對聯中,有這樣一副: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這副對聯,通常斷作: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這樣停頓,則聯語純粹是對景色的客觀描寫。有人斷怍: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明秀秀,顯出秀中之秀;好奇奇,好在奇中有奇。這樣停頓,意思又進了一層。   這還是利用停頓的不同來造成歧義的。對這副對聯,有人又用跳字省讀的辦法,簡化為:   水處明,山處秀;  晴時好,雨時奇。 這又有一番新意。這樣簡化,不禁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蘇東坡讚美西湖的名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境。   還有人將迭字重組,讀為:   水明山秀,水山處處明壽;  晴好雨奇,晴雨時時好奇。 這與跳字省讀的聯意,又有所不同,這一點,稍加玩味就就可以體會到。 (二十)巧 辭  巧辭,是對聯的寫作技巧之一,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寫作技巧。它運用不同尋常的思維方式,使聯意達到一種妙不可言的境界,但就字面來說,是找不出什麼特殊標誌來的。巧辭常見的手法有兩種。   藉助某種特殊的邏輯推理以求其巧者,此其一。下面一例屬於此類。   三國時關羽的夫人為何許人也,誰也不知道。但過去某地愛屋及烏,居然給她也建起廟來。祠廟建好後,得寫副對聯在大門上,請了許多人,都無從下筆。最後有人挖空心思想了這麼一聯:   生何氏,歿何年,蓋弗可考矣;  夫盡忠,子盡孝,豈不謂賢乎! 作者在上聯中,承認對關夫人的情況實在是一無所知,於是下聯就只好這樣說:她丈夫那麼好,兒子也那麼好,自己還能不好嗎?這個推理,要仔細想來,也恐怕未必;但是,世人既敬重關氏父子,對關夫人自然不會往壞處想,這樣一來,本來成問題的邏輯也就不成問題了。   玩弄詭辯的把戲以顯其巧者,此其二。下面一例屬於此類。   明代,福建莆田有個戴大賓,幼年即以才氣著名。13歲時有位客人找他父親,見他在庭院中玩耍,想試試他到底如何,便以對子考他。出句曰:   月圓。 對曰:   風扁。 客問何以風是扁的,答云:風見縫就鑽,不扁怎行?客認為有理,於是又出曰:   鳳鳴。 對曰:   牛舞。 客問牛何能舞,答云:《尚書》言「百獸率舞」,牛亦獸,自在其中。客人大加讚賞。   戴大賓的兩個對句,說是亦是,說非亦非,於似是而非之間令其似非而是,非高手也不能為。   運用巧辭這種技巧的對聯,文辭一般都比較樸實,但其別出心裁,能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這正是它高出一般對聯的地方。
推薦閱讀:

每日一題第33題【第七期】
第九章:賓客心理分析及推銷技巧教案九.
誰知道耳機在使用上有什麼技巧或教程?

TAG:藝術 | 對聯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