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壽縣傳統家規家訓的文化特徵和時代價值

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傳統家規家訓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形式,是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家風的傳承以家規家訓為最主要表達方式,家譜或族譜是家規家訓的最主要載體。壽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壽春、壽陽、壽州,具有3000多年歷史,州來、蔡國、楚國、淮南國、東漢袁術先後建都於此,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古戰場。受歷史文化的長期浸染和熏陶,壽縣家規家訓傳統文化一直綿延不息、薪火相傳。壽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學者,大尉呂夷簡第三子呂公著在《呂氏孝經要語》中云:「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少矣」,是古壽州家規家訓的典範。伴隨著宗族意識的不斷強化,祠堂隨處可見,記錄和反映壽州宗族家規家訓的譜牒數量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壽縣民間現存族譜40多部,這些族譜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挖掘和傳承良好家規家訓家風的重要依據,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壽縣傳統家規家訓主要有以下文化特徵:

一、忠驅義感,以忠義為上的愛國觀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裡,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由此可見,家庭好,國家才會好,民族才會強。家庭和國家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只有不斷用好家風才能為高尚的家國情夯實根基。《太平寰宇記》載:「(壽春)山川風氣剛勁,故習俗尚朴,民力耕桑,性率真直,人尚節義,其食粳稻,其衣絁布。」壽縣馮氏家訓「家戒」篇記載:「百行奚先,曰忠與孝。」告誡族人要把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父母的孝敬放在首位。壽縣程氏「庭訓」記載:「忠:士人貴位,熟不曰顯親揚名哉?……然所謂忠者,雙豈僅捐軀徇國而已耶!凡分猷宣力,靖 不遑,恪恭厥職,不二不欺,無論崇卑內外,總皆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如諸葛武侯所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此乃所謂純忠。」忠不僅是進朝做官報效國家,也不僅僅是捐軀獻國,而且恪盡職守,不論地位高低貴賤都要公而忘私,國而忘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壽縣胡氏祠規開宗明義就是:「訓忠」、「訓教」、「表節」、「重義」。「訓忠」要求入仕的宗族子弟,「在位而恪供乃職,始負不於朝廷,乃有光於宗祖」。邵氏家訓記載:「忠上之義,擔爵食祿者,固所當盡;若庶人不傳質,為臣亦當隨分報國趨事輸賦,罔敢或後,區區螻蟻之忱,是即忠君之義。」邵氏家訓認為擔任各級官員的族人必須盡忠報國,而作為宗族的普通勞動者盡忠報國在於納賦服役。壽縣傳統家規家訓把對國家之愛納入其內容,培養家族子弟愛國之懷,踐行報國之志,湧現出如明御史方震孺、清帝師孫家鼐、北伐英烈曹淵、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愛國主義英雄人物。這為我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生動而又有益的教材。

二、反正還淳,以正家為基的齊家觀

中國古代儒家經典就明確把「齊家」作為「治國」的重要前提條件。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大學》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易傳·彖》說:「正家而天下定矣。」三國時期的陸機認為:「聖人教先從家始,家正而天下化之。」安定天下必須從「正家」做起。這是所謂的「齊家而後治國」。壽縣李氏家訓曰:「傳家兩字,曰耕與讀; 興家兩字, 曰儉與勤; 安家兩字,曰讓與忍; 防家兩字,曰盜與奸; 亡家兩字,曰嫖與賭; 敗家兩字,曰暴與凶。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吃緊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 產業不患貧而患非正; 產業不患衰而患無志; 交遊不患寡而患從邪。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禮懈如痴,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之成業,辱父母之家聲; 鄉黨為之羞,妻妾為之泣。豈可立於世而名人類乎哉!」這部家訓通俗地介紹了傳家之寶、興家之本、安家之要、防家之法、亡家之途、敗家之因。2016年,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上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因此,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三、博古通今,以詩書為重的修身觀

俗話說:「積錢不如教子,閑坐不如看書」,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貴重的家產。「修齊治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禮記·大學》:「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它告訴我們,要想平天下最為重要的是修身,其次才考慮齊家,才能治國,之後平天下。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為根本。而學習是修身的基本途徑。《方輿勝覽》記載:「(壽州)俗慕學問,才產文武。」《江南通志》亦云:「淮南著美,風流所被,文祠並興。」說明壽縣傳統家規家訓中始終強調以詩書為重的修身觀。壽縣高氏祖訓「興文教」篇記載:「四民皆是正業,然不讀書則不知禮儀,故兒為農為工皆當讀書。雖不望成名,亦使粗知禮儀,不至為非。」意思是說高氏宗族的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讀書,即使不能成名,但能知禮儀,不至於做壞事。壽縣王氏「重家學」篇記載:「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皆所以修身也。易曰: 蒙以養正,聖功也。家學之師,必擇嚴毅方正者為師法,苟非其人,則童蒙何以養正哉。」意思是說學習是修身的方法,但要選擇嚴厲剛毅正直的老師才能施以正確的教育。壽縣黃氏家訓記載:「童子年七歲者,送入鄉塾。至十一二歲如其資質穎悟,可期限遠大者,則令習舉子業,務使操修克慎,達則為良臣,窮則為善士。」要求家族子女年滿七歲送入鄉塾讀書,至於資質穎悟、有發展前途的年青人要求他們通過科舉,加強道德修養,努力成為國家的良臣或做為善之人。正是壽縣各個家族以「硯田無稅子孫耕」傳世要求,有「三代不讀書,等於一窩豬」普遍認識,形成了「私塾遍設,社學林立,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繁榮局面,歷史上有名的就有設於壽州孔廟內的學正署、訓導署及循理書院、壽陽書院、安豐書院、湧泉書院等一批教育教學設施,為培育人才打下了基礎。

四、敬老尊賢,以孝悌為本的仁愛觀

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維繫生存發展的倫理根基。孝悌是為人之本,是道德之要。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 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簡言之: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百善孝為先。何為孝?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孝不僅是你贍養著父母,而且在於尊敬父母,否則與養牲「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沒有區別。如何盡孝?「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行就是子女對父母感恩報恩的行動。壽縣許氏祖訓「孝父母」篇記載:「凡孝子,第一是愛父母,第二是敬重父母,第三要守身,存善心,行善事,揚名以顯父母,這才是真孝子。」壽縣劉氏家訓「敦孝行」篇記載:「孝也者五常之本,百行之厚也。夫天地生人以倫為重。聖賢垂訓惟孝居先。父母之恩,昊天罔極。彼虎狼知有父子,禽鳥也能反哺,何況於人歟?……凡我族眾務知孝知親。」孝為道德之本,人以倫理為重。父母的恩情是廣大無邊。虎狼知有父子,禽鳥能反哺,何況是人呢? 作為劉氏族眾必須知道孝敬父母。無論怎樣父母都是最愛我們的人,而兄弟間手足之情是最難得的。兄弟間要互愛互敬,同心同德,不因財產而產生隔閡,不因矛盾而廢除親情,和氣致祥,家道何患不興呢? 據清·光緒《壽州志》「孝友」篇記載,從隋朝到近代,壽縣歷史上就湧現出孝悌名士12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為唐代隱士董召南,其「隱居行義,孝茲及物,有雞哺狗兒之異。所居至今名曰隱賢鄉。韓愈作《嗟哉董生行》以贈之,又有《送董召南序》。」宋代詩人林同在《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董召南》中贊曰:「躬稼復樵漁,養親還讀書。不聞官賜帛,惟見吏催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要求我們在弘揚孝悌美德的同時,摒棄傳統家規家訓中不合時宜的規定,建設具有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

五、博施濟眾,以積善為德的善惡觀

善與惡,這是一對古老的道德範疇,也是一般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善與惡分別是對合乎道德的現象與不合乎道德的現象的概括,因此,它們與「道德行為」與「不道德行為」這類概念具有同等意義。壽縣程氏宗規記載:「家之盛衰,系乎積善惡而巳。何謂善? 恤寡憐貧,周急救災,凡濟人利物之事,皆是矣。何謂惡? 巧施奸偽,舞弄是非,凡反道敗德之事,皆是也。愛子孫者,慎勿遺之以惡。」壽縣戴氏家訓「家規」篇記載:「何謂積善,恤人之孤,周人之急,居家以孝悌,處事以忠恕,凡所以濟人者,皆是也。何謂積惡,欺凌孤寡,陰毒陽善,巧施奸俊,暗弄聰明,恃己之勢以自強,奪人之財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對什麼是積善行為和什麼是積惡行為作了列舉,並歸結為凡是幫助別人的行為都是積善,凡是昧著自己良心的行為都是積惡。壽縣黃氏家訓「患難相恤」篇記載:「一曰水火,二曰盜賊,三曰疾病,四曰死喪,五曰孤弱,六曰誣枉,七曰貧乏。凡同約者財物器用有無相假,患難雖非同宗,其所知者亦當救恤。」壽縣耿氏祖訓在「積善」篇記載:「在布施作功德者,齋僧不如濟貧,濟貧不如建橋修路設渡施茶普濟事,行普濟事不如不妄取人財,施塚不如施棺,施棺不如旋樂,旋樂不如周濟教導,使其不饑寒暑濕,以至於病。」「善須是今日積明日積積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喪身亡家者,豈可不畏也。」不論黃氏家訓還是耿氏家訓都列舉需要救恤幾種情形,不管是同宗還是外族都要救恤,而且通過日積月累達到積善。壽縣城鄉多熱心公益、惠及民眾的善行義舉,世代相沿。據清·光緒《壽州志》記載:壽縣歷史上有名的善堂就有廣濟局、育嬰堂、課桑局、養濟院等6處,自漢代以來積善行義名士就有90多人。正是這些善行義舉為當時提供了便利和改善了環境,為今人留下大量的古道、古橋、古建築等豐富物質遺產。這些善行義舉不僅過去需要,今天更值得提倡。

六、盡心竭力,以精藝為謀的敬業觀

中國傳統的四民觀,即將民眾按士、農、工、商四大社會職業來劃分。《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書·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漢書·食貨志上》:「士、農、工、商,四民有業: 學以居位日士,闢土殖穀日農,高氏祖訓「守正業」篇記載:「人作巧成器日工,通財鬻貨日商。家子弟無論貧富智愚,皆不可無業。無業便是廢人。又不可不守正業。不守正業便是莠民。正業不外士農工商。」這說明每個人從事職業的「人各有生」,即莫不各有重要性。壽縣洪氏家訓「安生理」篇記載:「所安之職業。比如士安於誦讀,農安於耕作,是耕讀者即士與農之生理也。然生理甚多,豈必耕讀兩項。或為商為賈或為卜或為醫舉,凡托一業以營生,精一技以為湖口者,皆所謂生理也。……凡我族眾務須安分守己,各習正務,慎無浪遊入於匪僻斯克,稱為仁厚之俗矣。」壽縣程氏「勸生業」篇記載;「子弟輩志在國家者,固當奮志嚮往,自強不息。其不能者,或於四民之事,各治一藝,雞鳴而起,孜孜為善,必求其事之成,藝之精,然後可。」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生活,莫不是各自有安定的職業。職業不只是耕讀兩種,而且要求家族弟子每個人精通一項技藝。壽縣耿氏祖訓「勸業」篇記載:「士農工商業雖不同,皆是本職,勤則職業修,不勤則職業隳,修則父母妻子仰事俯育有賴,隳則資身無策,不免姍笑於姻里。」「近世文明日進,職業教育日漸發達。我國順世界潮流,亦趨重於此。各省現正提倡職業學校,將欲驅普通平民群趨於職業之一,途甚盛事也。夫農生貨者也,工成貨者也,商銷貨者也,誠使國民群趨向夫農工商各業,以科學思想發明新理,將見職業精進,大學生財之道即在是矣。」告誡族人士農工商是本職,勤修職業則家庭有依靠,否則反之。壽縣傳統家規家訓要求家族子弟不僅守「正業(士農工商)」,而且要精進、精藝,這種家教家風造就大批的良臣和儒商,也在全社會形成了「賣田賣地,不賣手藝」普遍認識,造就大批具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給我們留下大量明清特色建築及技藝等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 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 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這要求全社會形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時代風尚,樹立和踐行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七、守拙全真,以崇儉為用的消費觀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 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節儉,是有德之人共同擁有的品質; 奢侈,則是邪惡中的大惡。崇儉戒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治國之道,又是治家之策。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闡述了勤儉是興國立業的根本,奢侈是亡國毀業的禍根。壽縣耿氏祖訓「崇儉」篇記載:「老氏之三,實儉居一焉。人生福分各有限制,若飲食衣服日用起居一一朴嗇,留有餘不盡之享以還造化,優遊天年,是可以養福。奢糜敗度儉約鮮過不遜,寧固聖人有辨,是可以養德。多費多取至於多取,不免奴顏婢膝委曲徇人,自喪己志,費少取少隨分隨足,浩然自得,是可以養氣,且以儉示子孫,可法有益於家,以儉率人,敝俗可挽,有益於國,世願莫之能行,何哉?」認為做到節儉可以養德、養福、養浩然正氣,同時認為節儉與家有益、與國有益。並且認為節儉之道: 第一「要平心忍氣」,第二「要量力舉事」,第三「要節衣縮食」,因此「人皆以薄於自奉,為不愛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養生也。」這說明壽縣人勤儉節約之風盛行。從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實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到2013年開展以反「四風」為主要任務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再到把「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寫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無不充分體現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思想。全社會應該行動起來,自覺抵制奢靡之風,大興節儉之風。

八、言而有信,以誠信為旨的處世觀

「信,國之寶也」。人無信不可,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威。子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因此,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一般意義上,「誠」即誠實誠懇,主要指主體真誠的內在道德品質;「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體內誠的外化。「誠」更多地指「內誠於心」,「信」則側重於「外信於人」。壽縣程氏庭訓記載:「信: 飭紀敦倫,友亦人倫之一也。……試觀古人,一諾千金,片言九鼎,偶然相訂,久要不忘。若元伯之與巨卿,雖千里如覲面也。今之交友者,口是心違,朝翻暮覆,挾投贈之虛文,掩猜嫌之隱念,彼正大光明者,願如此其曖昧乎! 宣聖有言: 人而無信,如樹無皮,為子弟者,其最之!」壽縣程氏不僅在家訓中對族人提出了誠信的要求,而且在生活中踐行誠信原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通過「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因此,誠信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而且是規範社會行為、治理國家的重要準則。

九、奉公守法,以自律為要的廉潔觀

廉潔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不服義爾未沫。」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說:「受曰廉,不污曰潔」,也就是說,不接受他人的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潔。壽縣歷史上出現過孫叔敖、時苗、俞化鵬等一大批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廉吏,影響和教育著壽縣子民,古老的壽州大地上廉風習習。壽縣曹氏堂訓是:「忠、孝、節、廉。」並進一步指出「廉」的要求是「砥礪廉隅,一塵不染; 是訓是行,所生無忝。」意思是通過磨鍊而使品德端正不苟,一塵不染,不辜負、不愧對自己的父母。壽縣程氏庭訓記載:「廉: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非一無取也,蓋取所可取也。是故,一物之投,必辨所從來,無處而饋,宜卻而弗受。得所當得,雖千駟不為貪。取非其有,雖一介亦為盜。寧廉潔留清介之名,毋苟得貽貪污之誚,畏四知於暮夜。期清白以傳家,庶知行克矜無累大德。」2016年實施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首次將「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列為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範的重要內容之一。

十、五體投地,以敬畏為矩的法治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法規是「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治國理政最重要最基本的規矩。壽縣高氏祖訓「畏王法」記載:「王法者朝廷所設,以治吾民者也,無王法則天下亂。苟平日不畏王法,恐一旦犯法而不自知,及遭刑戮悔之晚矣,此君子所以懷刑也; 故為紳士為民皆畏法,畏法則敬官府,早完糧,苟非不得已不可輕與人結訟,自能遠恥辱而報身家矣。」告誡高氏族人法律是國家制定的,沒有法律,天下就要大亂。如果平時不敬畏國家法律,一旦觸犯法律自己都不知道,致使受刑罰或被處死後悔就來不及了。所以不論什麼人都要敬畏法律。

壽縣周氏「家法」記載:「一、家法以尊治卑,不得以卑治尊。凡族中子弟犯家法者叔伯父兄得以家法治之。若長輩犯國法,自有官治……。

二、家法治輕不治重,家法所以濟國法之所不及,極重至革出祠堂永不歸宗而止。若罪不至此,即當鳴官究辦,不得僭用私刑,山鄉惡俗有重責傷人及活埋者,此乃犯國法,非行家法也。……」闡述家法與國法執法的主體和家法與國法之間相互補充。國無常強,體、處罰的行為是不同的,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壽縣傳統家規家訓中關於遵守法律的規定和生活中「空口無憑,立契為據」行事方式,這充分說明壽縣人具有強烈的法治意識。

以上通過對近現代壽縣傳統家規家訓的分析和梳理,我們發現眾多族譜或家族禁碑等家規家訓都打有那個時代的烙印。這些傳統家規家訓,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八德為主要內容,體現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文化精髓所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與現代社會和時代不相符的成分。這需要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出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整理編輯:時英平】


推薦閱讀:

家教、家規和家風
周恩來為何平掉自家祖墳?揭生前立下的十條家規
《匡氏家訓、家規、族規》
婆媳鬥法,家規誰來立
中華姓氏族訓家規

TAG:文化 | 傳統 | 價值 | 時代 | 壽縣 | 代價 | 特徵 | 家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