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一)大龍說禪-68 知道你不是你的時候,那麼你就不能被社會定義了,禪宗是傳佛心印,了解生...
佛陀的智慧(一)大龍說禪-68
我剛才特別跟大家談到了夢境,夢境我給大家引伸到我們的世界觀,就是我們對生命的認知,比如說國外電視台播放的鬼魂影像,因為時間關係,我沒有細緻的展開,就是因車禍死去的鬼魂,他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死了,所以他還在原地徘徊,等於他一直在重複著當時車禍的場景,很多的鬼魂都是這樣,因為他不知道生命還有另外不可知的一面,他以為生命僅僅是人類生活的這一點內容,以為生命生活的場景僅僅是地球,所以他死了以後同時還會變現出一個人身的光體,住在這個光體裡邊,繼續他的意識活動。
剛才已經講到我們的真心在變現人身的時候,同時也變現出了人類活動的場景,因為夢境裡邊是有場景的,是有山有水的,那個場景也是你的身體。說到周公解夢,當你認識到生命還有深廣的未知部分,你不僅僅是個體生命時,當你知道生命可以不受時間左右的時候,知道你不是你的時候,那麼你就不能被社會定義了,一旦你的人生坐標被確定的時候,那後邊的軌跡就很容易被考察到了,好了今天就這樣吧。(大眾鼓掌…)。
大龍老師講於北京歡喜念佛齋(2013年5月26日)
某居士:我們學佛本身是想探索生命,結果反而是越弄越偏。
大龍老師:很多人現在所謂的學佛,平時根本不看經書,教理不通,只記得幾句佛言祖語,嚴格地講,連業餘水平都沒達到,學佛要實實在在的跟佛學。
某居士:您所講的是我們所期待的,好多人不知道佛法有這麼好的內容。
大龍老師:學佛就跟學英語一樣,至少我聽過英國人聊天。很多人沒聽過英國人講話,也不知道什麼是英語,結果把海南話當英語了,那可不成!學了半天海南話,你出門找到英國人,你說的人家聽不懂,英國人說的你也聽不懂。現在的學佛就是這麼一個狀況。實際看明白了,反而覺得很和諧。人世間的佛教就這麼大點兒的空間,你就不要跟他們爭了。好玩的地方有的是!
某居士:禪宗就是自自然然的生活么?
大龍老師:禪宗是傳佛心印。了解生命的全景,知道生命的真相,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實現生活的自自然然。禪宗不是重返田園生活;退到自給自足的原生態;效仿陶淵明似的精神獨立,回歸自然,人生沒有這麼簡單!現在的禪宗,有類似古代道學仙家的那種與世無爭的傾向。僅僅是這樣,體現不出生命的真實。只能說這個人的自我修養很好,別的看不出什麼。自自然然人怎麼看也沒有花草自然吧?要是這樣講的話,原始森林裡,自然生物每一個不都是禪師嗎?不是這樣的。現在有些個出家人,住在景區的寺院里,自己沒事做整天喝著功夫茶,跟個品茶師似的,生活條件很好吃喝不愁。成天聽著遊人管他叫大師,自己也覺得內心無欲無求,儼然是禪師境界。實際真的不是!
某居士:黃念祖老先生是禪凈密?
大龍老師:黃老是虛雲老和尚的弟子,平生最喜愛的是禪宗;凈土宗是跟夏蓮居老居士學修的;密宗是諾那和貢噶祖師的傳承弟子。
某居士:最後黃老居士是念佛走的嗎?
大龍老師:不是,他是微笑著走的,之前在家摔了一跤,摔傷的那天下午我還去了。從床上摔下來後,本身血壓就高,身體又胖。家人把黃老送到醫院去,到醫院管子一插人就昏迷啦。昏睡了七天,醒來後什麼沒說,微笑著就去世了。現在的修行人都是這樣,只要往醫院一送,管子一插,不像過去能盤著腿走,那時的條件現在反而沒有了。送到火化場去火化,老人隨身用的捻珠,木頭的,燒完以後木頭的捻珠競沒被燒化。現在存放在北京居士林。黃老生前是北京居士林的林長,現在的林長夏法聖,是夏蓮居老居士的長孫。前些年北京市佛協還搞過黃老十周年的紀念法會,還有老人生前修法活動的展覽。
某居士:您說這種明白狀態下的自然,和不明白狀態下的自然,將來他們的歸宿會是怎樣的不同呢?
大龍老師:不一樣。知道法報化三身本具,就可以自然駕馭你的化身,佛是同時駕馭法報化三身。不知道三身一如,以為只有色身皮囊。死後即使你擁有靈魂的天身,你還得依著業力的慣性趕快找地兒去投胎,法相的真實你不熟悉呀!因為你的心被封閉了,你不知道如來藏!另外,宇宙是一切有情的公園,這個不是說幾句話就可以解釋清楚的。即使是天人也因為貪玩任性,大限臨近時也一樣糊塗。咱們這兒的人死了以後,放不下他的公司事業,心愿未了還得回來。家業越大越放不下,將來變成兒孫的子孫,貪戀人間流連忘返,一般的修行人都有此可能。
某居士:不明白的狀態下,就可能會落到六道輪迴?
大龍老師:不明白生命的真實,以為他的世界觀就全都代表了,這是一種說法,是很多說法的一種。還有可能是客串演出。按照儒家的說法佛教有幾大不孝:出家不管父母,剃頭,鬚髮是父母的骨血,反正家庭倫理這一套佛教是完全違背,釋迦摩尼佛如按中國傳統的教育,決不可能出離世俗。你想孩子剛滿月就撒手了,國家危難也不管了,基本的人事全都不要了,自己一個人偷著跑了,這完全是人類的逃兵啊!而且他還是獨子,沒聽說釋迦摩尼還有兄弟,沒有,佛最後還帶著兒子出家,等於釋迦族從此絕後啦。佛法跟我們中國的文化完全是兩個概念,為什麼,佛法看生命的場景範圍跟我們不同。
推薦閱讀:
※佛陀的五乘法門
※《學佛者的信念》 網路連載第二十八課:以佛陀為榜樣
※佛陀的淚 曾為誰流淌
※佛說稻稈經(02)佛陀看見稻芋說了什麼
※佛陀最常用的尊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