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

你今年過年回家了嗎?或許「年」不一定要過,但是「家」卻是一定要回的。 「家的感覺」,真好

「家」在你心裡意味著什麼呢?有人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有人說家是堅實的後盾,也有人說家就是媽媽的嘮叨和爸爸的叮囑,而心理學家會告訴你,家是心靈的保護傘。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蔡華儉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通過實驗證明了「家的感覺(Sense of Home)」似乎是我們對抗外界威脅的緩衝器(Sense of home may serve as a buffer of self-threat.)。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他們邀請了一些女大學生參與研究(為什麼只邀請女生呢?毋庸置疑,女性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遇到更多的偏見和困難),將這些參與者隨機分成了兩組:第一組為實驗組,這組參與者需要在腦海中回想「你覺得什麼因素會讓你有家的感覺」,然後寫下自己對這些因素的感覺、想法。第二組為對照組,這組參與者需要回想一個公共廣場,或者回憶一些生活事件。通過這樣的操作可以誘導出實驗組參與者產生「家的感覺」,然後請所有參與者們都完成一系列的實驗任務。

實驗任務的結果發現,跟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女大學生們在隨後的實驗任務中更少地受「女性的領導能力不行「這一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在考查「空間旋轉能力」的任務中也表現更好。

一個人在外面打拚的日子是孤獨的,遊子們難免有太多的委屈,困惑,甚至是不被認可。這時候(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家的感覺」似乎有著保護我們的神奇魔力,能讓我們面對困難不畏懼、不受外界消極評價的影響,更好地表現自己。

家,媽媽,安全感

上文中提到的實驗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另一個經典的心理學研究:「陌生情境測驗」。1970年代末,美國心理學家艾斯沃斯設計了「陌生情境法」來測驗嬰兒和其撫養人(主要是母親)之間的依戀。測驗中先讓媽媽抱著孩子進入陌生的實驗室,幾分鐘後,一個陌生人進入實驗室,和孩子媽媽交談後讓媽媽離開房間,這時候觀察孩子的表現。過一會兒媽媽回來後再觀察孩子的表現。

艾斯沃斯的研究發現,大多數嬰兒屬於「安全依戀」型,這樣的嬰兒進入實驗室以後能積極地獨自或與媽媽一起玩;與媽媽分離時表現出明顯地焦慮;媽媽回來後不再焦慮;媽媽在場時能夠與陌生人一起玩。可見,從嬰兒時期開始,媽媽就能帶給我們安全感,有了這份安全感,我們才能盡全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如今,我們長大成人了,當我們需要去陌生的城市開創自己的事業時,似乎幼年時期就存在的依戀並不曾褪色;「家」帶來的安全感也將繼續為我們保駕護航,成為我們力量的源泉。

所以別」恐歸「了,下個假期,勇敢回家!


推薦閱讀:

還有多少水資源讓我們任意揮霍?(原創) 金碧雜談 金碧坊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難再愛上一個人?
當初有些事,讓我們刻骨銘心;曾經有些人,令我們難以釋懷
我們對腐敗到底是恨還是愛?
坡主學佛心得(38):眾生投胎前舊有累積下的「道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今世修行的成就,這屬於先天因素。當然,後天因素,即我們所選擇依止的師父和法門,也取很大,乃至於關鍵性作用。

TAG:回家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