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陽明《傳習錄》摘錄

王陽明《傳習錄》摘錄

1. 《傳習錄》是王陽明講學論道的專著,由他的學生輯錄。錢德洪總結以「三變」概括說:居貴陽時,首與學者為「知行合一」之說;自滁陽後,多教學者靜坐;江右以來,始單提「致良知」之學,直指本體,令學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變也。德洪所述,乃是啟發學者修身成德的三種方法,其中「致良知」統攝「知行合一」與「靜坐」的道理,當是陽明晚年教法的定論。[王陽明全集卷四十一·序說]

2. 徐愛問:「知止而後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乖戾,違反)。先生曰: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至「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注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得之。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1》]

3.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兩

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聖人教人知行,正是安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

[《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3》]

4. 先生曰:性是心之體,天是性之原,盡心即是盡性。「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知天地之化育」。……《中庸》言「不誠無物」,《大學》「明明德」之功,只是個誠意。誠意之功只是個格物。[《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5》]

5. 先生曰:仁、義、禮、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體也謂之天,主宰也謂之帝,流行也謂之命,賦予人也謂之性,主於身也謂之心。……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萬理燦然。[《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15》]

6. 先生曰:道無方體,不可執著。卻拘滯於文義上求道,遠矣。如今人只說天,其實何嘗見天?謂日、月、風、雷即天,不可;謂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識得時,何莫而非道?[《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21》]

7. 問格物。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個「明明德」,雖「親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25》]

8. 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慾而存天理耳……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欲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一理會始得。故不務去天理上著工夫,徒弊精竭力,從冊子上鑽研,名物上考索,開跡上比擬。知識愈廣而人慾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28》]

9. 士德問曰:格物之說,如先生所教,明白簡易,人人見得。文公(朱熹)聰明絕世,於此反有未審,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自然沒有閑暇考證著述)。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刪繁就簡,開示未學,亦大段不費甚考索。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謂「向來定本之誤」,又謂「雖讀得書,何益於吾事」,又謂「此與守書籍,泥言語,全無交涉」,是他到此方悔從前用功之錯,方去切己自修矣。先生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處。他力量大,一悔便轉。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許多錯處,皆不及改正。[《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28》]

10. 崇一問:尋常意思多忙,有事故忙,無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30》]

11. 先生曰:體用一源。……子仁問:「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先儒以學為效先覺之所為,如何?先生曰:學是學去人慾、存天理。……梁日孚問:居敬、窮理是兩事,先生以為一事,何如?先生曰:天地間只有此一事,安有兩事?若論萬殊,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又何止兩?……日孚問:先儒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先生曰:夫我則不暇,公且先去理會自己性情,須能盡人之性,然後能盡物之性。[《王陽明全集卷一·語錄一·P31-34》]

12. 《答陸原靜書》: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為非也。明鏡之應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處;妍者妍,媸者媸,一過而不留,即是無所住處。……《答原靜書》出,讀者皆喜澄善問,師善答,皆得聞所未聞。師曰:原靜所問只是知解上轉,不得已與之逐節分疏(作分別解析)。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雖千經萬典,無不吻合,異端曲學一勘盡破矣,何必如此節節分解?佛家有撲人逐塊之喻(佛經上有個狗被石塊打後不追人卻去追石塊的比喻),見塊撲人,則得人矣,見塊逐塊,於塊奚得哉(看見石塊就追石塊,豈能追到摔石塊的人呢)?[《王陽明全集卷二·語錄二·P70》]

▲波魔摔下「物質」、「自我」分別石塊,除師之學生外又有誰不是「見塊逐塊」的呢!

13. 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王陽明全集卷三·語錄三·P104》]

14. 先生曰:已(以)後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四句教」)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王陽明全集卷三·語錄三·P117》]

15. 先生曰:先儒(指宋儒程朱理學派,與陽明心學派根本不同)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王陽明全集卷三·語錄三·P119》]

16. 先生曰: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王陽明全集卷三·語錄三·P120》]

17. 吾師(陽明老師)接初見之士,必借《學》、《庸》首章以指示聖學之全功,使知從入之路。……「《大學》者,昔儒以為大人之學矣。敢問大人之學何以在於『明明德』乎?」陽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王陽明全集卷廿六·續編一·大學問·P967-970》]

18. 是年為宋儒格物之學。先生始侍龍山公於京師,遍求考亭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是年先生始悟格物致知。……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朱子所謂格物雲者,是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王陽明全集卷卅三·年譜一、三·P1223、1228、1294》]          


推薦閱讀:

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王陽明是個好同志啊
王陽明真氣運行法
百家講壇《傳奇王陽明》

TAG:王陽明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