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經驗及治療匯總

小兒腹瀉的經驗及治療匯總

淡淡的鄉愁

嬰兒腹瀉是由很多不同原因引起,以腹瀉為主的胃腸道功能紊亂疾病,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小兒。        [病因]      1.內在因素 嬰兒易患腹瀉與以下原因有關:      ①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消化能力差。      ②防禦感染功能差。      ③因生長發育快,需營養物質多,使消化道負擔重。      2.感染因素 腸道內感染細菌、病毒或腸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引起。      3.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過多、過少、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食物過敏,腹部受涼等。        [臨床表現]      大便次數增多,稀或呈"蛋花湯"樣,每日10餘次或更多,輕症一般情況良好,重症常伴發熱、里吐、食慾減低,並可發生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症、低鈣血症、低鎂血症)等;如四肢冰涼,脈搏細弱或摸不到,說明脫水達嚴重程度,發生了休克可危及生命,故應密切觀察病情,特別注意四肢溫度與小便量。此外,如發現呼吸深快,說明有酸中毒,亦可危及生命。      [治療]      ①飲食要求:適當減少進食,飲食易消化。      ②控制感染:細菌性腸炎可根據致病菌選用抗菌葯,一般常用新黴素、復方新諾明、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等。病毒性腸炎不須用抗菌葯,可服潘生丁3~5天。      ③應用乳酪乳酸桿菌製劑(如強力霉生),使該菌在腸道繁殖以抑制大腸桿菌,有較好效果而無副作用,並可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④針刺療法:針刺合谷、足三里、大腸俞,久瀉不愈者加刺長強穴。      ⑤激光治療:取穴足三里、天樞、止瀉等,效果好,無痛感。      ⑥中藥:輕症可用保和丸,重症可用葛根芩連湯,營養不良久瀉不愈可用參苓白朮散。  [預防]      ①加強食品衛生與水源管理。      ②提倡母乳餵養,避免夏季斷奶。      ③合理餵養,添加輔食應逐步進行。      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食前便後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      ⑤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中國你好AA寶寶的胃口不好,媽媽會很著急,但是如果寶寶吃飯以後拉肚子,媽媽就更著急了。害怕寶寶的身體出現什麼問題。年輕的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手足無措,不知道是吃的不合適了還是寶寶著涼了,是去醫院看病還是補充營養。小問題難倒了不少新手媽媽。   (馮國強:孩子腹瀉或者說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的性狀變稀經常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係:首先是餵養的不合適,或者是,因為吃進的食物不幹凈了這時候呢都可能造成腹瀉,那麼其它的還有一些因素,比如說環境的影響,比如說每天活動的影響造成孩子腸蠕動的變化,比如蠕動加快了,他也可能大便的次數增多,或者說大便的性狀變稀,還有一些情況呢,就是我們說是正常的情況,也就是說生理性的變化.比如說在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期間給孩子加輔食,加了一些食物以後呢,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可能大便的次數增多了,或者呢這個性狀有一些變化了,那麼如果呢不是很嚴重,孩子精神也很好,那麼呢也一直不影響他吃,那麼我們說呢可以觀察一段時間慢慢的處理。)  了解了寶寶腹瀉的原因,媽媽就可以對症下藥了。首先,對於單純由於飲食引起的腹瀉,媽媽可以首先從飲食上調整一下,千萬不要盲目地給寶寶服用各種藥物。如果化驗大便沒有問題,應該先從飲食上給予調理,輔食可以暫緩添加,母乳餵養的媽媽,孩子腹瀉的時候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情況,易吃清淡、不油膩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微生態製劑,調節腸道菌群。  對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就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物治療了。同樣不可以盲目的用藥,濫用藥容易導致孩子的腸道菌群失調。  (馮國強:那麼藥物的治療,同樣也需要進行餵養的配合。因為腹瀉的寶寶脫水是最大的危險,會造成很多的嚴重的問題,那麼補水呢不能單純地補充白水或者普通的水分,而是要補充含有鹽份的水分,我們醫學上或者臨床上用的叫做口服補液鹽,如果明顯的吃了不幹凈的東西或者大便呢成蛋花湯一樣,就是這個糞,糞質和水分相互分離,或者裡邊看到有一些濃血的話,就一定要去化驗。這種情況呢就有可能是感染性的或者比較嚴重的腹瀉。)  腹瀉時應減少食量,可以多喝一些米湯,保證水份攝入,另外,為腹瀉的寶寶補水的方法也是十分講究的。  (馮國強:如果寶寶真的不舒服,已經開始有腹瀉的表現了,那麼我們家長首先是不要給他增加新食物。原來沒有吃過的食物,不要在這個時間增加,還有就是要把他的食物,做得儘可能的好消化一點兒。比如說要是吃奶,可以把奶沖的稍微的稀一點,吃飯要燉得稍微的爛一點,再有就是可以給孩子,進行少量多次的進食,但是腹瀉的寶寶,我們不限制他進食。如果他願意吃的話,還可以根據他的需要保證他的飲食。)  另外,秋季常見的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預防腹瀉的方法有:不要給孩子進食過多,有句老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是有一定道理的。均衡的營養與適度的鍛煉,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適時給孩子增減衣服。注意飲食衛生。luan781213如何防治小兒腹瀉 夏天,為什麼孩子容易腹瀉呢? 全世界每年死於腹瀉的兒童高達500-1800萬,在我國小兒腹瀉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 夏天,為什麼孩子特別容易腹瀉呢?這是由孩子的生理特點決定的. 1.孩子和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特別是胃酸比成本低,殺菌能力差:再加上夏天過多地進食飲料,又稀釋了胃酸,這樣,病菌就不能過多地進食飲料,又稀釋了胃酸,這樣,病菌就不能被胃酸殺死,很容易闖過胃酸這一關,進入腸道而引起腹瀉. 2兒童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這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3嬰幼兒生長迅速,需要足夠的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又都要經過胃腸道來消化 吸收,與成人對比,兒童胃腸道貌岸然的負擔相對過重,容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夏天氣溫高,z細菌容易繁殖,也是增加了感染的原因之一.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1,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含有小兒所需要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 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而且衛生,經濟,服務方便.母乳餵養可預防小兒腹瀉.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若廣泛宣傳母乳餵養,全世界每年可100萬嬰兒免於死亡. 2,放棄奶瓶,改用碗勺餵奶 因為奶瓶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特別是橡膠奶頭,很容易污染病菌,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不防一試.3,大力推廣口服補液提倡家庭治療 造成小兒腹瀉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脫水和酸中毒,因而補充水和電解質的早晚及充分與否,往往決定小兒的生存死亡.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TO)推薦使用的"口服補液鹽"(英文縮寫PRS)是最經濟,方便又科學的口服補液辦法.這種口服補液在第三世界已救治了成千上萬瀕於死亡的兒童,被稱為「生命之水」。在沒有「口服補液鹽」時按適當比例自製糖鹽給患兒飲用。4,不要濫用抗生素 目前小兒腹瀉,應用各種抗生素的現象非常普遍,而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於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列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5,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 腹瀉患兒不應禁食,以往患兒腹瀉,比較強調限制飲食,或乾脆禁食。理由是讓胃腸道得以休息,並認為禁食後,腹瀉會減輕。近年來,專家們認為禁食有害無益。特別是在腹瀉大量丟失水分的情況下,會加重脫水和酸中毒;同時進食太少,小兒處於飢餓狀態,會引起腸嚅動增加和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 所以,現在學者們認為,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麵條,牛奶,肉湯之類,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給予適當的飽含,孩子即使腹瀉次數多一些,也會逐漸好起來的。zhlx1021

小兒的大便性狀因人而異,與家族遺傳、個體差異、生活習慣、飲食有密切關係。只要孩子健康成長,能吃、能睡、能活動,生長發育良好,就應該是滿意的。有的正常母乳兒每天大便達到5-6次,並不影響到生長發育,應視為正常。只有當每日大便次數多於5-6次,大便發生明顯的稀薄性狀改變,才稱為腹瀉。腹瀉是3歲以內小兒的常見臨床癥狀,多發於夏秋季。引起小兒腹瀉的因素很多,常見的原因包括飲食因素、物理因素(如氣候條件,冷熱失控)、體質因素(如蛋白質攝入不足、佝僂病、免疫缺陷等)、感染因素(腸道內或腸道外的感染因素)。臨床癥狀輕型的腹瀉多數由飲食不當或腸道感染引起,病兒精神較好,無發熱和精神癥狀。如病兒腹瀉嘔吐較嚴重,多為輪狀病毒、致病性大腸桿菌、空腸彎麴菌及黴菌等感染引起,大多伴有發熱、煩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脫水等癥狀。也要注意與腸外感染引起的腹瀉癥狀相區別,如果屬於腸外感染疾病,要首先治療原發疾病。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1)多次水樣便;(2)頻繁嘔吐;(3)明顯口渴;(4)不能正常飲食;(5)發熱;(6)大便帶血。應帶患兒到醫院找醫生就診。 建議:1.堅持純母乳餵養,順其自然,小兒要吃時不要人為控制。3-4月後方可視情逐步增添輔食口,品種更不宜太多,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小兒受涼,尤其是腹部更須注意。2.必要時作大便常規檢查及有關血液檢查供醫生參考。建議抗生素的使用要有適應症,聽醫囑決定。3.注意脫水癥狀,前囪及眼眶凹陷,哭淚及小便減少。4.嬰兒每次腹瀉後要洗凈臀部和肛門周圍,否則會刺激皮膚髮生「臀紅」。清洗時用溫開水,從前向後洗,以免引起尿路感染(尤其時女孩)。洗完後用柔軟的毛巾擦乾。5.嘔吐時要墊高枕頭,向右側卧,以免發生窒息林張

小兒腹瀉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位於我國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二位,以小兒排便次數增多(與平時比),大便性質改變(不消化的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主要表現。此外,還可伴有食慾低下、嘔吐、發燒等。腹瀉的病原主要是細菌或病毒。  病毒性腹瀉可由病毒引起,尤其以輪狀病毒感染多見,好發生於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6個月以下小兒因有母親的抗體,一般少發病,即使發病也較輕。臨床可以表現發熱、腹瀉水樣便,5~10次/日或更多,發病初期可有輕度嘔吐。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稱「呼腸病毒」),有40%~50%病人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腹瀉輕者影響孩子營養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脫水、酸中毒因而危及生命。小兒出現腹瀉時須查大便常規,以確定病原菌和選用藥物。輪狀病毒感染的病人大便中常可見到脂肪球,很少見到紅白細胞,查末梢血象多在正常範圍,臨床常做的病原學診斷是大便的快速輪狀病毒抗原檢測。對於有脫水癥狀的病人要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的紊亂,必要時應做血生化檢查。輪狀病毒腸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預後一般良好,但近年研究發現,輪狀病毒可引起全身多臟器受損,曾報道從病兒肺組織、腦脊液、胸水、腹水中檢出輪狀病毒,我們在臨床也常能看到心臟受累的病例。所以對小兒腹瀉不能光看到腹瀉已止就認為病好了,還要做其他相應檢查。  怎樣知道孩子發病的嚴重程度?怎樣簡單判斷孩子的脫水程度呢?通常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輕、中、重三型。  輕型:無脫水及中毒癥狀,孩子精神好,食慾影響不明顯。  中型:出現輕度至中度脫水癥狀或有輕度中毒癥狀。  重型;出現重度脫水或已有煩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等明顯中毒癥狀。  脫水主要從孩子的前囟門、眼窩、皮膚彈性、眼淚、尿量、口渴程度等方面來判斷。  輕度脫水:小兒前囟門稍塌,啼哭淚少,皮膚不像平時那樣嫩滑,尿量比平時略少。  中度脫水:可表現精神不好,愛哭鬧但眼淚很少,眼窩和前囟門凹陷明顯,皮膚和口唇乾燥,尿量明顯減少。  重度脫水:小兒由於水分的大量丟失,上述癥狀更明顯,精神萎靡,由於口渴,表現為拚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口唇及舌面干焦起刺,6個小時以上未排尿,腹部或大腿內側的皮膚明顯鬆懈。此時若不去醫院就會危及生命。  調製口服補液鹽的誤區  腹瀉引起孩子脫水又未及上醫院時,口服補液是爭取時間、挽救孩子的方法之一。應告知家長仔細閱讀說明書,在配製時切忌用滾熱的開水,否則會影響其成分而起化學變化。由於裡面已有糖分,不要再加糖。要按照要求的量加水,不要過於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曾遇見一位家長,為孩子補液心切,將兩袋補液鹽倒入500ml容量的茶杯中,使孩子出現肌張力增高、易激惹等表現,查血生化顯示血鈉已達到165mmol/L(正常在130~150mmol/L)。  補液量:輕度脫水時按50~60ml/kg,中度脫水按80~100ml/kg。累積丟失補液時間應在4~6小時。若經過補液脫水已糾正,但孩子仍有腹瀉,則按照「拉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液,此時ORS(口服補液鹽)的濃度可較前稍淡(如原為500ml水/袋,現可加到750ml水/袋)。配好的補液鹽放置不能超過24小時,若已超過應棄去。  如何知道每次的大便含水量?有一個簡單的方法:用一個有刻度的容器,放入一定容量的水(如30ml),將其倒在一個(塊)干尿褲(布)上,觀察滲入的程度並以此為度,有條件的家庭可用秤來稱尿布(尿褲)的重量從而估算大便的水分。大便無水分則停口服補液。  小兒腹瀉有無傳染性  大便中,病毒的數量最多,被污染的尿布、手、食具、玩具均可造成孩子之間的傳播。腹瀉期間的嬰幼兒要給予足夠的飲食以預防營養不良,可進食平時習慣的食物,當然不要太油膩或難以消化。目前的研究認為,腹瀉時禁食是有害的。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可給孩子熬些小米粥,熬得越爛越好。小米粥有補氣溫胃止瀉之功,還可加些胡蘿蔔泥,既能調味又能補充維生素A,以協助腹瀉的治療。zsw_121001腹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拉稀。腹瀉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加較多;二是大便性質改變,帶有較多水分。造成嬰幼兒腹瀉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由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叫腸炎。細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病毒引起的為病毒性腸炎,其病原主要為腸道病毒。還有一種近幾年來發現的輪狀病毒,因其形態似車輪,因此而得名。致病性大腸桿菌炎多發生在夏季,所以也稱夏季腹瀉。病毒性腸炎多見於秋季,故也稱秋季腹瀉。這類腹瀉也稱感染性腸炎或感染性腹瀉。 由於飲食質量問題引起腹瀉的有:吃了不新鮮或變質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稱為急性胃腸炎。因為食物的量或質超過了嬰幼兒胃腸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負擔過重引起腹瀉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醫所說的「傷食瀉」。 其他,還有胃腸道以外的其他系統有病時,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引起腹瀉者,稱為腸道外消化不良。因食量不足引起的腹瀉叫飢餓性腹瀉。在正常情況下大便次數增多的稱生理性腹瀉。學沒止境小兒腹瀉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是輪狀病毒,每年秋季發病率較高,其特點是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便,易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採用黃芪注射液治療腹瀉,特別是腹瀉的早期能收到良好療效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重要病原體。 小兒腸壁薄,通透性強,屏障功能差,病毒易大量繁殖,腸內局部出現病理損害。早期使用黃芪注射液能有效的抗病毒及保護腸黏膜作用及修復作用。 黃芪注射液是治療小兒腹瀉較理想的藥物之一,無不良反應發生。特別是腹瀉早期應用,能縮短療效,有效中和病毒,減輕患兒痛苦。   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為豆科植物黃芪或榮喜黃芪的根,含三萜工場皂苷類衍生物、黃酮類衍生物、多糖遊離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以及膽鹼、甜菜鹼、香豆類、亞油酸、葉酸等。藥理研究證明: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Ⅰ型流感病毒、濾泡新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均有一定防治作用,能提高人血中cAMP、IgM、IgE、IgA水平,能增強誘導干擾素產生能力 [4] ,能促進體液免疫,抑制細菌、病毒的繁殖,增強吞噬細胞功能 [5] 。所以黃芪注射液治療小兒腹瀉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學沒止境

治療方法 治療組用黃芪注射液1~2ml/kg,使用3~5天,口服思密達、媽咪噯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合理使用抗生素。對照組口服思密達、媽咪噯、抗病毒口服液,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合理使用抗生素.xinglin

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新生兒一旦出現大便稀水樣次數瀕繁時,家長最為著急,不知所措,忙於喂水煮奶,給小兒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寶寶餓壞了。部分新生兒生後幾天內還在醫院嬰兒室剛喂幾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還伴有發燒。與感冒的醫務人員接觸不知不覺也發生了便稀次數增加,有時新生兒生後頭幾天很健康,但出院後母奶不夠添了一些牛奶,小嬰兒就受不了,大便次數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在於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 另外,胎兒在子宮內在無細菌的溫室環境中生長,生後立即在眾多的細菌,病毒污染環境中生長,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統功能的調節機能也比較差,因此,新生兒易患消化功能紊亂,同時也易患感染性腹瀉。… 新生兒患感染性腹瀉時是許多病原菌引起的如細菌、病毒及真菌引起,胎兒分娩時通過母親的陰道,細菌可以通過陰道進入胎兒口內引起感染。污染的奶水、奶頭以及餵奶的瓶子等。家中衛生條件很好,但是母親及護理小孩的阿姨不注意清潔衛生成了帶菌者。有些新生兒患了重病,例如新生兒敗血症,肺炎等也可以通過血流到達腸道,甚至感冒也能把病毒進入腸道內引起腹瀉。不同的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癥狀也不一樣;輕症的病人表現單純的胃腸道的癥狀,拉稀一日5一6次至10餘次,同時還出現低燒、食奶差、嘔吐、精神弱、輕度腹脹、哭鬧、唇乾、前囟門凹陷。嚴重時大便稀水樣,可增加達到10-20次/日。還伴有高燒嘔吐尿少,嗜睡,家長仔細觀察新生兒,出現手足涼,皮膚髮花,呼吸深長,口唇櫻紅色。在換尿布時發現小兒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紺,唇乾,眼窩凹陷,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需要到醫院輸液搶救。 如果新生兒的大便次數多,黃色,有蛋花湯樣,常伴有血絲和粘液,雖然小兒未進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時哭鬧,煩躁不安,這類的腹瀉,大多數是一種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是新生兒時期比較常見的腹瀉,需要加用消炎藥例如黃連素12毫克每日三次及用消化葯和口服補液鹽充水份。服4-5天痊癒。…  在秋冬季節氣候變化多端,新生兒也和大孩子一樣容易患「秋季腹瀉」,是由一種在電子顯微鏡底下見到像輪狀的病毒引起的,表現發燒、嘔吐、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大便為水樣、稀薄、米湯樣、粘液少每次量多、無腥臭味,哭鬧、煩躁不安,治療比較困難,一般消炎藥無效,只有增強新生兒抵抗力,可以加用一些中藥,使用消化葯如表飛鳴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口服補液鹽沖水服一周左右就好了,嚴重時需到醫院治療。… 有些腹瀉引起生命危險,需要及時治療。通常見到的是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性腹瀉。大多是都是由於污染食物引起的。早產兒,體重低的新生兒更多見。還可以病房,新生室流行,新生兒患了這種病以後是比較重的,而且死亡率高,家長發現有這種病時要注意傳染性強,儘快地隔離,一般接觸3-4天後就發病,發高燒,大便呈黑綠色,粘稠,也有白色便,膠凍樣便,稀水樣便伴有明顯腥臭味,家長發現有多樣化大便時,就要仔細觀察新生兒是否存在黃疸,腹脹。病初或輕型病人可以服用慶大黴素每次1萬單位,每日三次連服5-6天,但是如果有腹脹加重,黃疸有進展可能存在敗血症,此外,如果新生兒有尖叫,抽風,腦膜炎時,應該及時送到醫院搶救治療是可以治癒的。但遷延時間比較長有時可以長達6個月,由於患病的時間長,消化不良可以變為營養不良,尿布疹,鵝口瘡,尿道炎,肺炎,維生素缺乏,貧血等。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腹瀉治療不一樣,採取飲食和補充營養原則和大孩子拉稀一樣的。新生兒剛開始便稀時不能吃過多的奶水,如果母奶不足可添加稀釋牛奶(1份水1份奶)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增加奶量過快。減輕胃腸負擔,適當口服一些淡鹽水,維生素C和已服用胃酶合劑和表飛鳴,幫助恢復消化機能,不同類型的腹瀉使用維生素不同,如可以用一些黃連素,痢特靈,多粘菌素等,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瀉,家長可不必給小兒消炎藥。如果經過一般治療以後大便不見好轉,水瀉達10餘次以上時應抱小兒去醫院診治。

lifengsina夏季導致腹瀉病的原因:(1)小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消化道負擔較重,易產生功能紊亂;(2)胃腸道尚未能發育成熟,胃酸分沁不夠,對病菌的抵抗力較差;(3)夏天過多進食飲料,稀釋了胃酸,病菌闖過胃酸這一關,進入腸道引起腹瀉。 腹瀉小兒輕者有發熱、腹痛、腹瀉、全身乏力等癥狀,重者出現脫水、酸中毒癥狀,甚至危及患兒生命。 防治措施:(1)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2)培養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習慣;(3)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4)母乳餵養嬰兒,避免夏季斷奶。人工餵養小兒,注意飲食衛生。(5)患腹瀉病的小兒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夏天腹瀉病重於預防,做好預防工作,可大大地減少本病的發生機會。酷寶貝

青香蕉有治療兒童腹瀉的功效孟加拉國學者經過嚴格臨床試驗證明,食用青香蕉能有效治療腹瀉。他們將62名腹瀉超過14天的嬰兒隨機分組,日常飲食以米飯為主,並加入青香蕉、果膠或安慰劑。實驗進行7天,結果發現,青香蕉能降低腸道的多孔性,使大便恢復正常。目前,研究者正在教患兒的母親應用這種食品作為腹瀉兒童的家庭飲食治療方法。cbhboy

感染性腹瀉病,泛指各種特定病原微生物直接致病引起的各種腸炎,同時也包括法定的傳染病,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乙類)和甲類傳染病(霍亂和副霍亂)。可見感染性腹瀉病不是一個獨立的病種,而是由多種病原體分別引起的一大類腸道傳染病。此類疾病多發生於夏、秋季,可由於水源污染引起大流行,因進食被病原體污染的蔬菜、水果及食物引起發病,同食者可多數人發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具有潛伏期,其主要表現為腹瀉,大便可為稀便、水樣便、血水樣便、膿血便等,可引起程度不同的脫水,重者可導致電解質紊亂、低血壓、休克、腎功能衰竭等。其治療應針對病因及脫水程度合理治療。   一、一般治療  應注意休息,忌疲勞。繼續進食,不要停食停水。食物應為少渣、流質或半流質。忌不易消化的食物。發熱者,可物理降溫,避免用退熱葯,以免出大汗加重脫水。  二、病原治療  有些腸道細菌性感染不需要用抗菌葯,只需及時補液,針對相關發病機制治療即迅速恢復,例如部分腸胃炎型沙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及索氏志賀氏菌感染等。非侵襲性細菌性腹瀉、嗜腸毒素引起的一過性嘔吐、腹瀉,如果給抗菌葯反而會延緩恢復時間且增加腸道細菌的耐藥性。  需要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的腹瀉包括:侵襲性腸炎、中毒性菌痢、霍亂等,此類疾病必須積極抗菌,控制病情,清除病原,防止帶菌及慢性化。抗菌治療最好根據糞便培養及葯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各種病原菌引起的腸道感染推薦用藥見表1。  病毒性腹瀉如諾瓦克病毒、輪狀病毒及副輪狀病毒、腺病毒腹瀉,無病原治療方法,以對症治療為主。表1 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腸道感染推薦用藥   三、補液治療  補液治療的現代觀點是:任何腹瀉病人,不管有沒有脫水的癥狀,只要有水和電解質的丟失,一律給予補液,意在預防脫水。   1.口服補液  WHO推薦的口服補液鹽(ORS)可用於輕、中度脫水。其特點是滲透壓接近血漿,葡萄糖的濃度能促進鈉、水最大限度的吸收。  腹瀉患者的補液應儘可能應用口服補液,在補充電解質時要補充適當的葡萄糖。因為感染性腹瀉時,胃腸對葡萄糖的吸收還是完整的,完好的,葡萄糖的吸收帶動水的吸收,而糖和水的吸收帶動相等當量的鹽類的吸收(在口服補液鹽的配方中,糖和鹽的當量濃度是相等的)。口服補液的實施,能明顯減少靜脈補液的液量,明顯減少靜脈補液的副作用及醫源性的電解質紊亂。  嚴重脫水者在快速靜脈補液的同時也應給予少量口服補液,而當血壓一旦恢復時,應立即增加口服補液量。盡量以口服補液來糾正部分的體液累積損失。特別是對年老體弱病人、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及需要及時補鉀的病人,明顯優於靜脈補液。因為這樣能防止補液量不足,或者過多而引起心肺功能的紊亂。  2.靜脈補液  應根據病人脫水的程度和性質決定補液的量、速度和內容。   (1)靜脈補液的原則:先鹽後糖,先快後慢,適時補液,及時補鉀。   (2)補液總量的計算: 口服+靜脈輸液的總量=累計脫水量+繼續喪失量+生理需要量。  (3)液體的選擇:見表3。表2 累計脫水量計算表 表3 靜脈補液液體的選擇   (4)輸液速度:由於每個病人的心腎功能不同,輸液速度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既要迅速糾正脫水又要避免誘發心力衰竭。  ①輕度脫水:口服補液為主,不能口服者亦可靜脈輸液,可按4~5ml/分滴入。  ②中度脫水:全天補液量的一半,以5.5ml/分滴入,其餘按4~5ml/分滴入。  ③重度脫水:必須快速補液。成人第一小時可按10~15ml/分滴入,小兒按20ml/kg滴入。以後按4~5ml/分滴入。  四、微生態治療  抗生素治療旨在抑制或殺滅致病微生物,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目的。而微生態製劑具有補充或充實微生態系群落,維持或調整微生態平衡作用,通過扶植生理性微生物,提高定植能力,拮抗病原微生物起到防病治病作用。  微生態製劑可以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重建腸道天然生物屏障保護作用,用於腹瀉病的治療。  微生態製劑在日本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都有一些製劑,已應用多年。目前國內已開始廣泛應用,常用製劑有:促菌生、整腸生、回春生、培菲康。  了解一下作用機制  五、止瀉藥的應用  止瀉藥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減少腸道蠕動或保護腸道免受刺激,達到止瀉目的。適用於劇烈腹瀉或長期慢性腹瀉,以防止機體過度脫水,水鹽代謝失調、消化及營養障礙。如思密達主要成分為雙八面體蒙脫石,口服後,藥物可均勻的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並維持6小時之久,可吸附多種病原體和毒素,而後隨腸儒動排出體外,以阻止病原微生物攻擊腸道。    六、中毒性痢疾的救治   1.分型  中毒性痢疾兒童多見,起病急驟,病勢兇險,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伴全身嚴重毒血症癥狀,可有精神萎糜、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發生循環及呼吸衰竭,故以嚴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為主要臨床表現,而腸道癥狀較輕甚至開始無腹痛及腹瀉癥狀,但發病後24小時內可出現腹瀉及痢疾樣大便。按其臨床表現之不同可分以下3型。  (1)休克型(周圍循環衰竭型):主要表現為感染性休克。由於全身微血管痙攣,而有面色蒼白、皮膚花斑、四肢肢端厥冷及紫紺,早期血壓可正常,但亦可降低甚至測不出;脈膊細速甚至觸不到。亦可有少尿或無尿及輕重不等之意識障礙,此型較常見。  (2)腦型(呼吸衰竭型):以嚴重腦癥狀為主,由於腦血管痙攣引起腦缺血、缺氧、腦水腫及顱內壓升高,嚴重者可發生腦疝。表現為煩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亦可出現呼吸異常及呼吸衰竭。此型較嚴重,病死率高。  (3)混合型:具有以上兩型之表現,為最兇險之類型,病死率很高。本型病勢兇險,應早期診斷及時採用綜合措施搶救治療。   2.治療  (1)一般治療:同急性菌痢,由於病情變化迅速,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意識狀態、血壓、脈搏、呼吸及瞳孔變化。做好護理工作,盡量減少併發症。  (2)病原治療:應用有效的抗菌藥物靜脈滴注,可用環丙沙星,0.2~0.4g靜脈滴注,一日2次,亦可用氧氟沙星靜脈滴注,待病情明顯好轉後可改用口服。亦可應用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cefotaxime)每日4~6g,分2次加入葡萄糖液內滴注。  (3)對症治療:  ①降溫鎮靜:高熱易引起驚厥而加重腦缺氧及水腫,應積極用退熱葯及物理降溫。體溫不降並伴躁動不安及反覆驚厥者,可用亞冬眠療法,氯丙嗪及異丙嗪各1-2mg/kg肌注,儘快使體溫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反覆驚厥者可予以安定、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鈉。  ②擴充血容量及糾正酸中毒,快速靜脈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兒童10~15ml/kg,成人500ml)及葡萄糖鹽水,待休克好轉則繼續靜脈輸液維持,補液量視患者情況及尿量而定。同時予以5%碳酸氫鈉3~5ml/kg糾正酸中毒。  ③解除微血管痙攣:在擴充血容量的基礎上,可應用血管擴張劑,解除微血管痙攣,可選用山莨菪鹼或東莨菪鹼。如果血壓仍不回升則可用升壓葯,多巴胺及阿拉明;肺水腫者可用酚妥拉明,以增加心肌收縮力、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及改善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  ④保護重要臟器功能:有心力衰竭者可用西地蘭。  ⑤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⑥腦水腫可用20%甘露醇,每次1~2g/kg快速靜脈推入,6~8小時可重複使用。及時應用血管擴張劑以改善腦血管痙攣。亦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⑦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出現呼吸衰竭則可應用呼吸興奮劑,必要時須氣管切開及應用人工呼吸器,以保證足夠有效的氧交換。  表4為中毒性痢疾搶救程序,可以供臨床醫生列印下來,放在辦公桌玻璃板下方便搶救參考。 表4 中毒型痢疾搶救治療程序

jy02265648幾種不同病原所致腹瀉的臨床特點以利診斷。1.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四季都有發病,但5~7月分最多。多起病較緩,開始輕瀉,不發熱,很少吐。逐漸發展嚴重,嘔吐和低熱常與脫水同時出現。大便多呈蛋花湯樣,色淡黃,有時粘液較多,偶見血絲,有腥臭味。2.病毒性腸炎主由輪狀病毒引起。北京地區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最多。多發生在2歲以下小兒。潛伏期1~3天。起病急,早期出現嘔吐,多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體溫常在38~40℃。腹脹較明顯,起病1~2日即開始排水樣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時呈白色米湯樣或清水樣,粘液少,很少腥臭味。多伴嚴重口渴及煩躁。脫水多呈輕度或中度等滲或高滲性,極少低低滲性。抗生素治療無效,多在5~7日內自然痊癒。偶見危重病例末期出現紫紺,可能與微循環障礙或心力衰竭有關,終至不救。3.空腸彎麴菌腸炎病例有逐漸增多趨。平均潛伏期3~5天,如感染量小,潛伏期延長。腹瀉前可有發熱、腹痛等前驅癥狀,偶可出現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本病發病季節性不明顯,以1~3歲最多,大便常帶血,鏡檢可見白細胞。確診依靠細菌學檢查,恢復期血清抗體明顯升高。4.耶氏菌腸炎耶爾森菌可引起小兒急、慢性胃腸炎,國內較少。主要表現為腹瀉、發熱、及腹部絞痛。約25%患兒便中帶血。雖有少數遷延,多數患兒呈自限性,數日後自愈。5.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很少為原發性,多繼發於口服大量廣譜抗生素後,癥狀與病程常與菌群失調的程度有關,有時在慢性痢疾基礎上繼發。主要表現為嘔吐、發熱、腹瀉。嘔吐常在發熱1~5日前出現。腹瀉初期大便呈黃綠色,3~4日後多變為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便,每日可達10~20次或更多。體液丟失較大腸桿菌腸炎多,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癥狀重,甚至發生休克。大便中常見灰白色片狀偽膜(將少量大便放在生理鹽水內,可見偽膜漂浮水上),對臨床診斷有幫助。大便粘液塗片可見多數膿球和革蘭氏陽性球菌。培養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6.真菌性腸炎多並發於其他感染,如大腸桿菌腸炎久治不愈者。多數有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史。在便每日3~4次或稍多,黃色稀水樣,偶呈豆腐渣樣,有的發綠,泡沫較多,帶粘液。大便鏡檢有真菌孢子及菌絲。廣西曾報道3例毛黴菌腸炎死亡病例,病史6天~3個月,黃綠水便,偶帶粘液,鏡下有紅白細胞。屍檢查到腸道血管內及周圍大量毛黴菌。xinglin小兒秋季腹瀉是一種季節性疾病,常見於嬰幼兒,尤以周歲內的嬰兒為多見。其起病原因往往因乳食不節、餵養不當或季節更換、寒暖失常,外邪侵襲所致。臨床表現,以身熱不解、嘔吐腹瀉、大便呈稀水樣或蛋花湯樣,伴有泡沫及黏液便,大便黃色或黃綠色,小便短少色赤,病勢急劇,泄瀉無度,常有嚴重脫水征及電解質紊亂等危症。近年來,臨床報道以中藥敷臍法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滿意,且免除了小兒吃藥打針的困難,頗受家長們歡迎。  藥物組成:丁香、肉桂各9克,五倍子12克,白鬍椒5克,石榴皮20克。上藥研成極細末,過篩,置瓷瓶或玻璃瓶中,蓋緊,勿令泄氣受潮。  使用方法:取藥粉適量,用生薑汁調成糊狀,納入臍孔,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再用繃帶圍繞臍部縛緊,以防脫落。12~24小時揭去。一般12小時吐瀉停止,24小時痊癒,愈後再敷1天,鞏固療效。  中醫認為,臍孔即「神闞」中穴,是全身經絡前穴的總樞。內連五臟六腑,為沖任經氣彙集之處。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臍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後閉合之處,其表皮解層最薄,局部無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敷臍易於穿透,藥力可直達病所。其作用可調整腸胃功能,促使胃腸分泌物的吸收,而達到溫中散寒,健脾燥濕,澀腸止瀉的功效。ifengsina

秋風乍起,又到了秋季腹瀉流行的季節。有些年輕的父母想起自己的小孩在往年的這個時節,曾經飽受過上吐下瀉不止的煎熬,他們至今可能還心有餘悸,擔心自己的小孩今年又會受罪。其實,只要加強對秋季腹瀉的認識,做好預防措施、及時治療,此病並不可怕。 秋季腹瀉,又稱輪狀病毒腸炎,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1~3天,多見於6~24個月的嬰幼兒,大於4歲者少見,男多於女。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一般無明顯中毒癥狀。患兒在病初即發生嘔吐,常先於腹瀉;大便次數多,多數每日在10次以內,亦可達數十次;量多、水分多,黃或淡黃色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常出現脫水或酸中毒癥狀。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數日後嘔吐漸停,腹瀉減輕,不餵乳類的患兒恢復更快,病程約3~8天,少數更長。秋季腹瀉的預防: 1、提倡母乳餵養,尤以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母乳餵養,及時添加輔食品,每次限一種,逐步增加,人工餵養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代乳品。注意合理餵養和飲水、飲食衛生。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做好食品、食具、尿布、便器和玩具等日常性消毒工作。 3、氣候變化時,避免過熱或受涼,居室要通風。 4、秋季腹瀉的傳染性強,集體機構如有流行,應積極治療病兒,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秋季腹瀉流行甚廣,接種疫苗為理想的預防方法,口服疫苗已開始應用,保護率在80%以上。秋季腹瀉的治療: 以飲食療法和對症支持療法為主,不需應用抗菌葯。 1、飲食療法: 腹瀉時進食和吸收減少,而營養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飲食過嚴或禁食過久常造成營養不良,故應強調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以母乳餵養的嬰兒繼續哺乳,暫停輔食;人工餵養兒可喂以等量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湯、粥、麵條等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有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後繼續餵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腹瀉停止後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並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2、對症支持療法: (1)對腹瀉患兒一般不宜用止瀉劑。可予培菲康或媽咪愛口服,有助於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襲,有利於控制腹瀉。同時可口服蒙脫石粉(思密達),具加強、修復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並能固定、清除各種病毒、細菌及其毒素。 (2)對嘔吐不嚴重、伴輕、中度脫水的患兒,可予口服液(ORS)口服補液;如嘔吐頻繁或腹瀉、脫水加重者,則需到醫院就診,進行靜脈補液。1314

嬰幼兒腹瀉是一種很容易預防的疾病,根據腹瀉發生的原因,應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飲食衛生:對水源和食品衛生嚴格管理。食品應新鮮、清潔,凡變質的食物均不可餵養小兒,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2)提倡母乳餵養:尤以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餵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故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餵養。應注意正確的餵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3)按時添加輔食: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餵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後,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從少至多,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後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2~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4~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4)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地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於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5)增強小兒體質: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6)避免不良刺激: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7)重視夏季護理: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 要避免腹部受涼。夏季應多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經常進行溫水浴。(8)關注體弱兒童: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後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9)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糞便應做消毒處理。(9)合理應用藥物:特別是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葯菌繁殖引起腸炎。

推薦閱讀:

倒走治療腰肌勞損(圖)
[疾病預防]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如何治療
17年頑固性癲癇獲得治癒
[轉帖]五大治療方法,助你擺脫早期肝癌
老中醫:頸椎病難治療?小小棉簽可治好!每天2分鐘,頸肩酸痛一掃空!

TAG:經驗 | 腹瀉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