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長跑發令槍已響,蘋果、谷歌已經跑出了多少米?
來源:極客公園作者:靖宇,經授權轉載
科技巨頭們已經開跑,但是沒人知道賽道有多長。
在 2016 年,Niantic 公司推出手游 Pokémon GO,點燃了人們對 AR(增強現實)技術的興趣;一年之後,當 Pokémon GO 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的時候,AR 卻迎來自己的高潮。
2017 年 6 月 5 日,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正式推出 ARkit 開發者套件,這款工具可以讓開發者更輕鬆地創造各種 AR 應用。蘋果的加入,一夜之間讓全球支持 AR 的設備數量達到了數千萬台。之後,一直在 VR 領域專註投入的 Google 公司發布了 ARCore,將全球的 Android 用戶帶入了 AR 時代。谷歌的加盟,讓全球的 AR 支持設備數量又增加上億台。
如果說從谷歌推出 Google Glasses,到蘋果收購 Metaio AR 引擎還只是賽前熱身的話,那麼 ARkit 和 ARCore 的推出則是發令槍已響,關於「下一代計算平台」的 AR 長跑正式開始。
槍聲之後,科技巨頭們已經跑出了多少米,接下來還有多少反超可能,則是人們最關注的。
圖片來自 windows central蘋果
早在 2017 年 6 月的開發者大會之前,蘋果公司 CEO 庫克其實已多次透露了對 AR 的看好,所以當 ARkit 推出後人們並不特別驚訝。從蘋果的收購紀錄也能看出公司在 AR 方面的想法。兩年之前蘋果以未知價格收購德國 AR 引擎公司 Metaio,後者成立於 2003 年,在全球有上千客戶以及超過 30 萬的用戶,可以說是 AR 界的巨頭之一。蘋果 ARkit 的優秀表現和 Metaio 的深厚技術積累有莫大關係。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是一個喜歡冒險但並不冒失的公司。所以,即便無數消息表明蘋果在研發 AR 眼鏡類設備,但蘋果的官方口徑都一直保持統一:iPhone 絕對是至少近三年之內的蘋果公司唯一 AR 平台。而 iPhone 傲人的保有量以及應用商店的海量分成,能夠保證開發者被鎖定在 iOS 平台上。
2017 年 12 月初,蘋果供應商廣達電腦和以色列 AR 光學公司 Lumus 達成合作。根據協議,廣達電腦將為 Lumus 公司提供攝像頭,而 Lumus 將授權廣達進行 AR 關鍵部件的生產和製造。業內人士推測,兩家公司的合作重點在於光波導鏡片的量產,後者是 AR 眼鏡的重要顯示組件,如能以較低成本量產,那麼蘋果 AR 眼鏡的光學和顯示部分就不再是難題。這也意味著,2020 年蘋果的 AR 眼鏡面世的消息並非那麼不靠譜。
即便這兩年沒有殺手級的 AR 應用或者 AR 眼鏡出現,單是 iPhoneX 的面部識別和 Animoji 就夠用戶玩一陣的了。
谷歌 AR Sticker谷歌
在 AR 方面,谷歌犯了技術路線不清的問題,以至於被蘋果打了個措手不及。
幾周之前,谷歌正式宣布對 Tango(Project Tango)項目技術支持的截止日期,這個已經持續了五年的項目最後變成了 Google VR 和 AR 部門的技術後援。從技術角度來說,Tango 的攝像頭 魚眼鏡頭 紅外光的方案能夠形成更好的 AR 效果,但是對硬體要求較高;蘋果等其他公司選擇了更直接的普通攝像頭 內置感測器 演算法方案。最後的結果,支持 Tango 方案的手機只有三款,而支持 ARkit 的 iPhone 有數千萬台。
當蘋果 6 月推出 ARkit 的時候,相信 Google VR/AR 部門的負責人 Clay Bavor 心裡是在滴血的。放棄 Tango,推出 ARCore 是谷歌的回應——蘋果再一次將谷歌拉回到手機這個主場上,在這個戰場蘋果是老將,谷歌還是新兵,後者今年才徹底把 HTC 的手機團隊買過來,認真琢磨 Pixel 系列產品。
2017 年底,在《星球大戰 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之際,谷歌公司推出了「星戰」的 AR 貼紙。不需要打開特別的應用,Pixel 手機用戶只要打開攝像頭,就可以將「星戰」的暴風兵等經典人物的 3D 模型放置到現實場景中。將 AR 效果融進攝像頭界面,理清思路的谷歌也找到了前進方向。
windows MR 設備微軟
幾年前谷歌推出的智能眼鏡 Google Glass 的失敗顯然對視窗帝國微軟的觸動較大,以至於後者在構建自己的「混合現實戰略」時,代表高端的 HoloLens 直接定位 B 端而非普通消費者,當然超過 3000 美元的定價也幫忙不少。從硬體角度看,HoloLens 跳過了大部分 AR 眼鏡「頭顯 迷你主機」的設定,直接實現了一體機的最終目標。光波導、inside-out tracking、HPU 等尖端技術的使用,也讓 HoloLens 成為目前技術水準最高的 AR 設備。
微軟在 MR 戰略上的激進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浪潮,Windows 系統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趨近於無,微軟不能不格外看重以 AR 眼鏡為代表的下一代計算平台;另一方面,相對於矽谷新貴,微軟在研發和技術儲備的深度上都不容小覷,主打 inside-out tracking 的 MR 頭顯和 HoloLens 就是有力的證明。
當然,「微軟老大哥」也不會被野心沖昏頭腦,無論是 PC 端的頭顯,或者 HoloLens 眼鏡,主攻的都是 B 端市場。「B 端包圍 C 端」是微軟的突圍之路,畢竟沒有手機端的支持,微軟還是要謹慎等待 AR 時代的最終來臨。
馬克·扎克伯格在 F8 大會上Facebook
2017 年 Facebook 的開發者大會上,馬克·扎克伯格明確表示攝像頭是 AR 的第一平台,從這點來看,Facebook 和蘋果一樣,在 AR 上走的是穩健策略。這也有情可原,遙想三年前扎克伯格以 20 億美元 10 億美元的代價買下 Oculus 公司,結果惹上一身官司,自己設想的 VR 社交卻遲遲沒有到來——在對待 AR 上,扎克伯格不得不再謹慎一些。
在手機上,應用最廣泛的 AR 效果就是表情濾鏡,所以 Facebook 推出了小型開發工具 AR studio,讓普通用戶也能製作出濾鏡並上傳到 Facebook 平台,讓更多用戶看到並使用。以此來看,Facebook 在 AR 應用上和對手 snapchat 非常類似。
雖然 VR 社交尚未成熟,但是 Oculus 公司在 VR 方面的技術積累還是非常紮實的。縱觀目前高端 VR 頭顯產品,只有 Oculus Rift 平台的系統優化和設計最為出眾。在 VR 方面積累下的顯示和追蹤技術,也能幫助 Facebook 在 AR 賽道上迅速發力。
亞馬遜 AR viewAmazon
亞馬遜在零售領域一路攻城掠寨,公司在 AR/VR 方面也早已布局。去年 11 月,亞馬遜在其手機 App 中添加新功能 AR View,用戶可以點擊查看虛擬商品在現實環境中的展示效果。雖然和競爭對手相比相比效果一般,但可以看出 Amazon 對於 AR 的訴求和全球所有電商平台一樣——讓消費者能更好的體驗商品,更快的「剁手」。
不要以為亞馬遜只想做 AR 應用端,公司同樣有和競爭對手同樣的平台野心。Amazon Sumerian,是公司推出的針對普通用戶的 VR/AR 開發平台。亞馬遜的目標是讓普通人也能創造出專業的 VR 內容。Sumerian 指的是蘇美爾人,史學家認為這群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人們創造了最早的文明和文字——亞馬遜的野心可以說昭然若揭了。
AR 長跑,沒人知道賽道長度有 VR 連續「三個元年」的失敗在前,AR 行業已經非常乖覺的不再使用「元年」這樣的叫法了。蘋果和谷歌的 ARkit 和 ARCore 絕對是 AR 的里程碑,不過,AR 這個長跑距離多長目前沒人能確定。科技巨頭雖然都已經起步,但是相對於 AR 能夠實現的目標,他們的進步目前並不明顯,類似於馬拉松剛剛邁出了 200 米。領跑者和跟跑者都沒有拿出全部實力,同時大家都不清楚真正的方向,而在身後的人潮中,誰也不知道是否「潛伏」著隨時準備嶄露頭角的新人。
不過,即便方向不清,動起來還是最保險的方案。
推薦閱讀:
※保姆因每天吃僱主家蘋果被辭退 好保姆的標準是什麼?
※不開火西式早午餐,香菇堅果濃湯,巧克力亞麻籽布丁,蘋果肉桂燕麥片,
※中國「雷布斯」,小米大戰蘋果
※遠離「紅蘋果現象」[1P]
※蘋果系統從零開始——第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