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系列138: 獻身中國現代醫學的傳教士嘉約翰
美國歷史系列138:
獻身中國現代醫學的傳教士嘉約翰
2018 二月 09
說起中國的現代化西醫教育,很多人會想到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前身博濟醫學堂,這是中國第一家西醫學校,孫中山早年就是博濟醫學堂的學生,而創辦者及首任校長是美國醫生、傳教士嘉約翰(John Glasgow Kerr)。嘉約翰在廣東傳教行醫近半個世紀,為數萬病人動手術、開辦了第一家精神病院、出版大量醫科教學書,為中國現代醫學及醫學教育貢獻良多,去世後葬在廣東。
1824年11月30日嘉約翰出生在俄亥俄州的登坎斯維爾(Duncansville),父親去世後,嘉約翰移居弗吉尼亞,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學習,後來進入位於費城的傑斐遜醫學院(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學習,1847年畢業,畢業後在美國行醫6年多,1853年決志到中國宣教,受基督教長老會派遣,於1853年12月乘船離開紐約前往中國,半年後到達香港,1854 年 5 月 15 日到達廣州,接手由傳教士伯頓(Peter parker)開辦的博愛醫院(原址在廣州十三行,先後改名廣州醫院及博濟醫院)擔任院長。由於長途旅行、海上顛簸及生活習慣不適應,嘉約翰的新婚妻子一年後去世。
嘉約翰醫術高超,又有愛心,待人熱誠謙和,深得附近居民信賴,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但不久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醫院遭大火焚毀停辦,嘉約翰不得不回到美國,他在美國積極籌款募捐,並與馬撒·諾伊斯(Martha Noyes)結婚,馬撒娘家有許多傳教士,兄妹中有開辦廣州、香港培英、真光中學的那夏禮牧師、那夏理傳教士。1859 年嘉約翰攜妻子回到廣州,在廣州城郊增沙街(即今南關)租用店鋪重新開業,並取名「博濟醫局」,1866 年遷至廣州仁濟大街(孫逸仙紀念醫院現址),定名博濟醫院。
為了培養中國本地醫學人才,1866年嘉約翰利用博濟醫院的實力開辦了博濟醫學堂,學制 3 年,成為中國最早的西醫學校,1879年更名為南華醫學堂,1886年20歲的孫中山以「逸仙」之名入讀南華醫學堂,成為嘉約翰的學生。1904年南華醫學堂改名華南醫學院,1949年後與其他醫學院校合併成立中山醫學院,後更名中山醫科大學,此後與中山大學合併,改名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中山大學檔案館彭建平在《中山大學館藏近代醫學檔案情況簡介》一文中,根據所藏檔案,介紹了博濟醫學堂的成立及發展。1866 年博濟醫學堂成立,首屆招生8 名,1868 年有 12 名學生,到1898 年在校學生增加到 37 人。根據《博濟醫院百年》中的《醫學堂學生名錄》,至 1913 年共有202 人入讀醫校。其間編譯出版的教學書籍有中文醫學出版物 45 種(截至 1935 年)。
嘉約翰在廣州行醫半個世紀,據記載他為病人施行了48918例手術,醫治的病人數十萬。1899年嘉約翰卸任博濟醫院院長,在廣州近郊芳村自費購地17英畝,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精神病院。嘉約翰還是中國傳教醫師協會(The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of China)的首任會長。
1901年8月10日嘉約翰去世,享年77歲,他的大半生在中國度過,對中國的現代醫學及教育貢獻巨大。去世後葬在廣州近郊的教會公墓,成千上萬當地民眾參加了送葬儀式,他被譽為「柳葉刀傳福音」的楷模。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國沒有直接入侵古巴,而是選擇組織古巴僱傭軍?
※美國所有總統列表,任期與記住的方式
※美國,如何從農業大國 成為世界強國?
※AP歷史| 史上最強備考指南——附免費學習資源!
※歷史昭示輪迴,葛底斯堡實乃共和黨之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