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與往生西方的關係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04/11/25 香港
諸位同修:阿彌陀佛!
我們這節課談的是《弟子規》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關係。很多人在接受《弟子規》的時候有一個想法,什麼想法呢?他覺得這是小孩子學的。我們有一次在海口辦課程的時候,一個媽媽跑進來,看到我們的講義上面寫的《兒童經典教師講習手冊》,看完之後就走了,覺得這是小孩學的,我不用學。看到《弟子規》,她也覺得不用學。
其實在我們的課程里提到,「弟子」不是小孩,而是聖賢人的學生叫「弟子」。剛好有這個機會,我就上台講了個故事。在唐朝時候,白居易對於佛學很有興趣,他常常到杭州去請教鳥窠禪師。他那時是杭州太守,要很辛苦爬到山上去,請教鳥窠禪師如何學佛。俗話講,「無事不登三寶殿」,要去問問題都要翻山越嶺,所以除非不得已,心中有疑惑,不然不會常常跑寺院。結果上去之後,就請教鳥窠禪師「什麼是佛法」。鳥窠禪師回答: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句話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白居易聽完這句話就哈哈大笑,他說:三歲小孩都知道。鳥窠禪師回答:八十老翁做不得。八十歲的人不見得真正立身行道,把這八個字真正做到。
所以我們在學佛過程中,學佛以前有分別執著,進了佛門把分別執著又帶進來,所以很多人一看到《弟子規》,就說這個是世間法,我要的是出世的大乘佛法,所以《弟子規》不用學。我們還有一個師兄說:我是大乘根性,這個不用學。但是這個師兄非常有善根,他上了五天課之後,見到我們的老師都是九十度鞠躬,非常非常恭敬。因為他搞清楚了,《弟子規》是世出世間聖人最重要的根基所在。他真搞明白了,不敢再傲慢了,不敢再分別了。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請問誰把孝道做圓滿了?只有一個人把孝做圓滿了。諸位同修一定很清楚,只有佛陀把孝做圓滿了,只有佛陀把《弟子規》完全落實了。所以法身大士縱使是等覺菩薩,都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就像《弟子規》說的,「德有傷,貽親羞」,道德還沒有圓滿的時候,對父母還不能交代。所以這一句《弟子規》的話真正做到德行圓滿了,就是讓父母完全不感到羞辱,完全以兒子為榮。這個叫大孝顯親,做到根本、做到圓滿。
所以老和尚(凈空法師)常常提醒我們,這段開示相信諸位同修非常熟悉。在這二、三年來老和尚多次提到,《弟子規》是聖學的根基,聖學的骨幹。所有的學問都一定要以這個為基礎,其他所有的經論都是《弟子規》的裝飾。而我們對於《弟子規》的教誨一生都要奉行,都要做到,都不能違背,這樣你的學問和道業必成。這段開示在我們的手冊當中、很多資料當中都有這一段話,我下一次帶過來給諸位同修。是在老和尚講《華嚴經》當中多次提到的內容。所以我們常常說,佛法是不二法,入了山門上面都寫著「不二法門」。諸位同修,假如有世法和出世法,那就是「二法」了,那就不是佛法。
所以我們要破這個分別,其實沒有世法和出世法,只有「覺」跟「迷」而已。當你覺悟的時候,世法都是佛法;當你迷惑的時候,佛法也是世間法,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金剛經》裡面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經文提到: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不執著有這個「我」了,所做的一切善都能念念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不執著這個「我」,你行世間一切善法,《金剛經》說的「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這個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你已經用一個覺悟的態度在面對一切人事物。你把「我」放下了,「我執」放下了,你的心量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當你的心量擴寬,「我執」放下,你看《弟子規》每一句經文,「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諸位同修,當一個人的心量到這種境界的時候,請教一下,他是在六道輪迴還是在一真法界?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學佛之後,又在佛法當中生分別執著。
剛剛邵老師提到二句經文,諸位同修如果細細看這二句經文,這二句話是老和尚在《華嚴經》當中屢屢提到的兩個修行最重要的關鍵,叫做「解行相應」。老和尚在《華嚴經疏鈔》裡面最常引出兩句話,叫做「有解無行,增長邪見。」這句話就是《弟子規》裡面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長浮華的人腦子裡都是一堆邪知邪見。《華嚴經疏鈔》第二句:叫做「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有行無解」就是「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就是任自己的意見,不管對別人有沒有好處,一意孤行,就是無明愚痴。
所以諸位同修萬萬不可生分別,萬萬不可小看《弟子規》裡面的教誨。《弟子規》的教誨絕對會讓你印證老和尚的一句話:一經通,一切經通。老和尚所說的「一經」絕對不是僅指佛經,只要是掌握聖賢綱領的一本經典,您真正立身行道做徹底了,都可以圓成佛道。
相信說到這邊,諸位同修一定還有很多人不見得能接受,我們來看一下凈宗學人最重要的一個科目,在《無量壽經》第二品「德遵普賢第二」,經文裡面提到「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諸位同修,我們修凈土法門的人什麼時候修普賢行?這個是要深深思考的問題。佛陀在《華嚴經》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開示,經文提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凈宗學人的信願行,頭一個「信」要信誰?要信自己呀!本來是佛,本覺本有。我們這個信根要紮下去,道業才開始發芽。所以《弟子規》說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不要看不起自己,我們只要精進不懈,一定可以成聖成賢。但是《弟子規》說的「可馴致」,雖然我們本來是佛,但是現在不得受用。就好像太陽明明發出光芒,但是烏雲密布,這個光沒有減一絲一毫,只是透不出來,被烏雲蓋住了。所以必須要馴致,必須要對治我們過去生的煩惱習氣,才能讓它撥雲見日。這個雲到底是什麼呢?接著佛陀接續這句話,同時把問題點出來:「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其實妄想執著也包含分別在裡面,所以修行最最要對治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都清清楚楚了,我們才知道從哪裡下手。就從我們的分別執著下手。
經文說「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諸位同修,是不是往生之後再來修普賢行?先去再說,去了我就會普賢行?就好像這個孩子一直在成長,沒有給他好的東西,每天都想著:算命先生說我兒子18歲就變得很懂事,現在不用懂事,18歲馬上變懂事。有沒有可能?不可能。我們說做任何事,最好的狀態叫什麼?叫做「水到渠成」。我們這樣去處事待人接物是最痛快的,不要去攀緣,不要去強求。所以今天諸位同修在當下就全心全意落實普賢行,不要去分別。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每天都跟阿彌陀佛說:這個普賢行者就在娑婆界啊,啥時候去接他呢?我們都希望趕快把他接回來。你還擔心不能往生嗎?有這麼多諸上善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時時刻刻都在力行普賢行。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法界呀!所以能感是你的普賢心,所感當然是普賢境界。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提起正知正見,不要分別。那我們現在要來問,我們要做普賢行願,每天早課會讀到: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我們常常背誦的時候,假如孩子都有念早課的,你可能第一個念禮敬諸佛,他就搶著把後面九個幫你念出來。老和尚(凈空法師)常常在講經當中,有很多對我們弟子很深刻的提醒。他說:我們做早課,一定要把早課裡面的內容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諸位同修,老和尚重複最多的話就是最重要的開示啊!我們念普賢行願有沒有真正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假如我們的普賢十願只在早課念一遍,跟生活工作沒有關係,那又在分別執著。所以老和尚說的,雖然是笑著說的,我們聽眾要非常重視。老和尚說:你們早上念一遍,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念一遍,又騙佛菩薩一次。我們連世間人都不願意騙,還去騙佛菩薩。所以老和尚雖然是很輕鬆地說出來,我們可要重重地好好省思一下。老人家是怕我們沒面子啊!給我們講得輕鬆一點,但是一個人道業要成,最重要的是人貴自知。要勇於面對自己的修行,我們佛家叫「勘驗」自己的功夫。不然我們學佛越久,可能是「長浮華,成何人」,因為沒有力行,「長浮華」,那一生的道業就毀於一旦,那就太可惜了!所以諸位同修,五個根本煩惱中,你可不能小看這個慢心啊,好像貪瞋痴威力挺大,第四個「慢」呢,不學佛還好,學佛的人這個東西更是無孔不入。我們常常跟很多同修接觸,他們會說,我學佛10年了,我吃素15年了。學佛應是越學越知道自己太多問題啊,我們哪裡敢拿著自己修10年、修5年去給人家炫耀啊!在我翻開印光祖師文鈔,深刻體會大師大慈大悲,真是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都在教化一切眾生。大師連取一個法號都在給我們最深的提醒,印光大師號「慚愧僧」,大師口口聲聲說:我是一個生死輪迴的凡夫。大師這麼高的學問,念念都是謙卑,念念都是懺悔業障。我們可要以老人家為好榜樣,念念應該是對治自己的習氣,念念提得起老和尚的教誨,這樣才是依教奉行。所以老人家在這裡告訴我們,一定要把早課和晚課、要把普賢十願真正去落實,我們才不是去欺騙佛菩薩。如果很多人聽到這,明天念早課的時候就念不下去了,那我就很罪過了。不是叫你明天馬上契入普賢菩薩,不是這個意思,假如你明天念契入了,拜託這位同修一定找我們,我們現在很缺弘法利生的人才。您契入了一定要大慈大悲出來講經說法。
我跟老和尚學習以來,老和尚所講的每一句經文、每一個開示,末學聽完之後只有一個念頭:做。朝著這個方向絕對不會錯,全心全意去做,而不是現在馬上契入。但是從沒有一個念頭說我做不到,老和尚講的十句話,挑了其中四句,我做這四句就好了,其他六句不是我能做的。諸位同修,當我們用這種態度聽老和尚教誨,就很難契入。因為我們挑的那四句一定是覺得自己做得到,而那四句真正的義理我們可能還依自己的意思去解釋,所以就拿來用。其他六句自己就生分別,說我做不到。所以當我們對於師長的教誨都打折扣,那你的恭敬心就已經退掉了。印祖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要老實不容易,但唯有老實我們的道業才能成就。老和尚常常說,修行要從最難克的地方克下去。有一個老和尚的光碟題目是,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所以老和尚所講的每一句,你都要不折不扣往這個方向去邁進。老和尚教我們要遵普賢願修行,我們就老老實實開始落實普賢十願。
諸位同修,禮敬諸佛從哪裡下手?每天念一遍,下手處沒找到,第一步也沒跨出去,那我們就每天看著那個目標,離它還是那麼遙遠。所以下手處第一步在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絕對不能一天接一天過去,我們這第一步遲遲未邁啊!那當生成佛的機緣可就當面錯過啦!諸位同修,禮敬諸佛從哪裡下手?你們假如答不出來,我下次就不來了。因為三天的課程,末學很慚愧講得不好。從哪裡下手?從每個眾生?《弟子規》從哪裡下手?(聽眾:孝),你身旁的二尊菩薩你都不會孝,還大談闊論我要度一切眾生,那叫自欺欺人。所以一個人要成就道業,孔夫子說的「服孝德之本也」,一個人道德的本在哪?在孝道。佛陀告訴我們,在《觀無量壽經》當中提到,三世諸佛凈業正因,第一福在哪?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佛陀也好,孔夫子也好,甚至於道家的教誨也好,通通從哪裡下手?孝道啊!所以普賢菩薩叫我們禮敬諸佛從哪裡下手?從孝道下手。第一步知道邁向孝道,這一步跨出去要非常穩健才能跨第二步。那請問,我們孝順父母從哪裡開始下手才是真正禮敬父母?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什麼才是真正實質的孝養父母?禮敬父母?普賢十願在哪?諸位同修翻開《弟子規》第一頁,普賢十願第一個禮敬諸佛,第一步先禮敬父母,從對父母的講話態度、從對父母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禮敬,那你就落到實處了。而當一個人修學佛法處處落到實質上,保證不出三個月,你一定有「學而時習之」的樂趣,因為你會法喜充滿,因為你會時時覺得我在遵循佛陀教誨,你自己會很踏實。
我們看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當一個為人子做到這一句話,有沒有禮敬父母?有啊!有一個同修很有意思,他說他念《無量壽經》、念《法華經》之前還沒有接受《弟子規》的教誨。因為末學是三月份才到深圳去,這些同修學佛也有幾年的時間,結果後來我去了之後就跟他們講《弟子規》。這位老師就講了一段話,他說:我以前念大乘佛法覺得自己善根深厚,結果《弟子規》聽了幾節課後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諸位同修,是讀大乘經典覺得善根深厚好,還是讀《弟子規》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到好?您覺得呢?孔夫子給我們一個教誨,一個人道業要成,要「知恥近乎勇」,要知道錯在哪,要有勇氣改,你的道業才能成啊!不然每天抱著「我善根深厚」,結果該依教奉行的教誨都沒有做,我相信佛菩薩一定在那裡搖頭,一定笑我們學佛學呆了。我們看第一句,要捫心自問,今後要往普賢十願的路上走。句句話聽完之後絕對不能起一個念頭說「做不到」,一定要起一個念頭說「勇猛精進,努力做到」。其實那個恐懼是虛幻的,當你的勇氣真正踏出去的時候,那個幻象就不見了。而當你一次一次對治你的習氣把它克服,你慢慢會感覺法喜充滿。因為戰勝別人一千次不如戰勝自己的習氣一次。禮敬重點在內心的恭敬,所以當我們恭敬心現前的時候,對父母講話一定是客客氣氣,絕對不會惡言相向。所以當我們對父母講話的口氣不好,那已經生瞋恚、已經愚痴了。所以第一點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要用一顆恭敬的心對待父母。「父母命,行勿懶」。答應父母的事絕對不能後悔或者找借口,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對外面的人不能失信,家裡人還可以,有沒有這個現象?反正家裡人我對他失信,他也不會發脾氣。外面人一失信,我的荷包就不見了。所以你看我們的存心都在分別執著,而真正點點滴滴照顧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人。你更應該禮敬的是誰?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人啊!人啊,不要搞顛倒!所以「父母呼,應勿緩」,老婆呼、老公呼,應勿緩。恭敬心,一切處。為什麼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因為普賢的禮敬是對一切人。禮敬一切眾生,那種狀態跟佛已經無二無別。所以我們念這句經文,諸位同修,您能夠面對一切人,跟他對應的時候都能恭恭敬敬嗎?不起傲慢,你每天都在修普賢行。你每天不要趕著回家念二個小時的經!念經是手段,讓你把這些教誨時時提起來,更重要的是把經典落實!所以老和尚一次很有意思,有一個同修遵從老和尚的教誨,把《無量壽經》念了3000遍,跑去問老和尚:「老和尚,我已經念了3000遍了,接下來應該怎麼做?」老和尚說:「再念3000遍。」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記住教誨,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馬上提起來做出依教奉行的行為,實質在落實啊!這是第一句。
再來,第二句:「父母命,行勿懶。」答應父母的事都要恭恭敬敬去做到。我常常在看每一句經文的時候,都深刻感受到跟聖賢人的距離差太遠。我們看看曾子,孝敬就是曾子傳出來的。念念把父母放在心上。上山砍柴剛好有朋友找曾子,他的母親怕人家長途跋涉不好交待,但是曾子又上山砍柴,不知什麼時候回來,所以就拿針往自己的手上扎一下,曾子馬上心很絞痛,覺得一定是媽媽有啥事,馬上趕回家裡來。看到媽媽就跪下去說:母親,你有什麼事嗎?所以聖賢人的孝心我們要真正效法,要學習。真正禮敬父母,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父母交待的事絕對不會拖拖拉拉。相同的,老婆交待的事能不能拖拖拉拉?老婆也是諸佛,都是未來諸佛,你可不能再生分別。修行就是在一切人、一切時、一切處斷分別執著。所以諸位同修,每一句經文有無量義,而你能解到什麼義,完全看你的心量擴寬到什麼程度,你就解到什麼義。
我們看:「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對父母親的教誨、父母親的責罰,我們都要恭敬心去領受。諸位同修,講到這裡我們就坐著時光穿梭機,知道時光穿梭機吧,我請諸位坐過好幾次了。第一次是跟我們吃飯,爺爺奶奶都在,那第一口菜夾給誰?這是第一次坐時光穿梭機。第二次是什麼時候?結婚的人回到熱戀的時候,那時的心境是什麼?念念為對方著想。這一次坐時光穿梭機回到我們幾十年的時光,我們對父母講了多少忤逆的話?多少瞋恨的話?要好好省思,絕對要後不再造。諸位同修,一個人對父母不敬對你的性德是最大的損傷,我不騙你。一個人只要對父母不孝,整個業障就會快速現前。所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從前我們沒有辦法挽救了,現在檢討好了,從今以後一定要後不再造。從今以後是什麼時候?是明天嗎?諸位同修,希望諸位是飛回去的,不是走回去的。既然學飛了,今天就要飛回去,今天一入門,恭恭敬敬給父母行個禮。你的媽媽走過來,兒子呀,你是不是發燒了?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口和深圳,這一年多來,我回家兩次。上次回家,因為我們中心很多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回去後都拜父母。其中一個孩子回去之後,除夕夜那天,拿了一盤水果要去給父母下跪,感謝父母這一年的照顧。這個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走來走去,結果後來又來了一些鄰居,他越想越不敢出去,那麼多人自己的面子很難受。後來,這個孩子深呼吸,提起勇氣走出去,走到父母面前。父母跟鄰居還在聊天,結果這個孩子「啪」就跪下去,所有的人一句話都沒有。諸位同修,至誠感通啊,所有的人都被孩子的真誠震懾住了,沒有一個人講話,這個孩子說,走出來的時候忐忑不安,跪下去的時候非常舒坦,什麼話都可以講,他就講了一段謝謝父母的話,講完之後所有的鄰居眼睛都瞪得大大的。諸位同修,這個孩子在弘揚正法,做出來示現給人家看。所以當你真正立身行道、孝順父母、恭敬父母,你的內心不知道有多麼的自在、多麼的清凈。我回去之後就覺得,人家孩子都做到了,末學都做不到,很慚愧。我一回去,父母來機場接我。我一走出去,開始心臟跳得很快,還拿了一個大行李,趴下去也是很難看的。結果我父母看到我,走走走,我父親要邁開的時候,心裡很緊張,現在不拜更待何時。我就把行李放在一邊,拉著父親的手,我說:爸,等一下,等一下。我突然就跪下去,結果我跪下去抬起頭來,我父親的眼睛已經濕了。行孝要及時啊!人生的痛快就在這裡。所以我在這個課程當中曾經提到,當我姐姐出嫁的那一拜拜下去,當父親的責任心、一種承擔,那種感受完全跑到我的腦海裡面,我瞬間跟我父親的眼淚同時出來,我瞬間覺得我跟我父親是一不是二。我在那個時候對我自己講了一句話,今生今世絕對不講一句嫵逆自己父母的話。
好,這節課先到這裡,阿彌陀佛!
前一篇:*聖學的根基——弟子規6後一篇:*聖學的根基——弟子規7推薦閱讀:
※朱麗倩和劉德華是什麼關係?
※婆媳關係的勾股定理
※貓和老鼠的神秘關係 你永遠都猜不透
※老周說字把握漢字形聲義關係,杜絕錯別字
※宿命點簡介及和婚神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