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捐款83億到賬僅1億·每日商報
陳發樹捲入慈善門: |
承諾捐款83億到賬僅1億 |
2012-06-29 |
|
||
|
新華都基金會的官方首頁,紅色字體的「幫助社會、回饋社會」口號出現在醒目的地方,基金會的新聞在顯要位置滾動播放,從這些新聞可以看到基金會操作的各種公益項目。看上去,這個被稱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會」似乎一切如常,人們很難通過官方網站覺察到這個基金會其實正陷入一場輿論的詬病之中,「諾而不履、履而存疑」是目前它帶給社會的主要印象。 6月19日,陳發樹大舉減持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套現逾15億港元,而這些股票正是陳發樹之前承諾捐給新華都基金會83億有價證券的一部分。陳發樹是否兌現此前「83億元捐款承諾」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6月20日,因為以大學生就業培訓為內容的「藍天工程」項目存在造假嫌疑,福建省民政廳開始對新華都基金會進行調查,基金會的業務主管單位——福建省民政廳下屬的民間組織管理局向記者表示,目前正責令新華都基金會在近期內拿出相關調查報告。 「目前,我們不方便說什麼,一切都等民政廳調查結果出來再說。」電話那頭,新華都基金會項目專員倪倩倩的語氣顯得低調而疲憊,她坦言這幾天來一直疲於應付各種媒體的採訪,但是她表示對於新華都基金會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希望能夠儘快給公眾一個合理的解釋,基金會目前的運轉是良好的。」而新華都基金會秘書長林丹娘則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事實上,一些細節已經發生了改變。記者發現之前一直掛在首頁的「陳發樹先生將其個人持有的市值83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捐贈給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消息悄然消失,基金會介紹中「中國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的字眼也被刪除。 承諾捐款83億到賬僅1億 時間回到2009年的10月20日,陳發樹宣布捐出價值83億元人民幣的有價證券,設立中國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新華都慈善基金。陳發樹本人將擔任基金會會長,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將擔任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全面負責基金會的管理和日常運營。基金將參照美國蓋茨基金會的運作模式來進行公司化運作和管理,委託中國國內專業機構進行基金託管、賬戶管理和投資顧問,定期向社會公開基金運作狀況和計劃。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將負責基金的資金託管。 記者從福建省民政廳的公告中獲知,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成立於2009年9月30日,當時註冊資金為1億元,業務主管單位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記者致電該業務主管單位,但沒有人接聽電話。 從基金會每年都會發布的工作報告中,記者發現基金會的公益項目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採用的方式包括資助辦學、對個人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以及提供就業培訓等。記者在一份《新華都慈善基金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中獲知,雖然因為83億元的承諾捐款而號稱「中國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但是去年,基金會的賬面資金仍然只有1億元,而在這一年,基金會一共只完成7個項目。而截至今年6月,在基金會首頁出現的項目實施動態只有3個,它們是1月份向福州市人民政府捐資5億元創立新華都商學院,以及5月份在安徽和江西的兩所獲捐小學的揭牌儀式,如此少的項目,顯然與其聲稱的規模不相符。對此,倪倩倩告訴記者,對於一個成立僅3年的基金會,新華都的項目其實算多的,新華都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辦學上面,援建一所學校起碼需要半年的時間,因此項目完成的數量會顯得少一些。 「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公益,盡量做到公開和透明,」倪倩倩對基金會的未來表示樂觀,「目前,基金會仍然在正常運轉……基金會確實幫助了一些人。」 83億空頭承諾暴露 6月19日,陳發樹大幅減持青島啤酒,不僅引發了市場對新華都下一步資本運作的猜想,也引起了社會對這筆資金的去向的質疑,畢竟這是一隻「名義」上已經捐贈出去的股票。 2009年10月21日,新華都發布的一則關於「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發樹先生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指出了83億元捐款所包含的內容:「本次捐贈的83億元有價證券包括陳發樹先生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的紫金礦業、青島啤酒等股權,不包括陳發樹先生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我們可以發現,青島啤酒的股權是明確屬於被捐贈出來的83億元有價證券的一部分。 對於套現資金的去向,記者多次聯繫陳發樹和新華都集團,都沒有獲得答覆。而新華都基金會也表示近期沒有資金注入的計劃。 事實上,自從陳發樹的83億元捐款承諾一經問世,社會和媒體就對這筆資金到位的期限保持著強烈的關注。針對這筆資金遲遲不能到位,記者還專門對此進行了報道。而此次,陳發樹的大幅減持,只是將這種空口承諾徹底暴露出來而已。 對此,福建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的一位官員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我們並沒有職權去追討別人承諾的83億元,我們只能監管已到賬的資金。」 同時,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承亮告訴記者,我國合同法雖然規定贈與合同是一種諾成合同(第一百八十五條),但是,合同法在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賦予了贈與人任意撤銷權。這樣一來,贈與人在承諾贈與之後,仍然是可以隨時撤銷贈與的。所以,從法律上看,陳發樹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對於不兌現捐贈承諾,目前只能從社會道德層面進行批判。 藍天工程涉嫌造假 如果說對於陳發樹的諾而不捐,我們只能從道德層面進行譴責,那麼新華都基金會的「藍天工程」,則因為其在運作中的種種問題,而必須接受福建省民政廳的調查。 藍天工程本是新華都基金會最早推出的三大公益項目之一。3個項目中的「陽光計劃」主要是幫助中小學校的援建,而「菁英計劃」和「藍天工程」則主要涉及大學生的資助與就業培訓。不難看出新華都基金會的原本打算,是通過這3個項目建立一套涵蓋從小學到大學的完整的公益援助模式。 新華都基金會在2010年開始運作「藍天工程」項目,但很快被媒體發現其合作夥伴「上海志優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志優」)的註冊地址並不存在,很可能是一個空殼公司,基金會聲稱投入的近245萬元善款去向亦成疑。 隨著記者的深入調查發現,「藍天工程」本身也存在造假的嫌疑。 根據《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2010年度工作報告》顯示,2010年3月,為履行「藍天工程」,基金會組織近百所高校學生求職就業培訓,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支付給上海志優共14320人的培訓費,而上海志優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其根本沒有培訓資質。記者隨即聯繫涉及培訓的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而這些高校均表示從未聽說過該項目。 「藍天工程」所涉及的資金投入也充滿疑問。 除了2010年工作報告提到的244.972萬元善款去向成疑之外,2011年年報中一筆123萬元再次存疑。這一名為「提供就業培訓」的項目內容簡述為「幫助大學生就業」,項目年度支出為123.004萬元,在隨後的成績總結中項目被描述為「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培訓」,除此之外再無這一項目的其他內容,比如如何開展、合作方是誰、為哪些大學的大學生提供了培訓、培訓的內容、方式以及場所等均未列出。 有趣的是,在基金會的網站發布的《2011年年度工作報告》中,這筆項目支出已經不存在了。而在福建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網站發布的《新華都2011年年度工作報告》中,這筆支出仍然存在,而合作方正是上海志優。 對此,新華都基金會的秘書長林丹娘在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坦言,這個項目之前主要由唐駿進行操作,目前已經關停,福建省民政廳正在對項目進行調查,而唐駿在2011年8月就不再擔任基金會的任何職務,當記者向林丹娘問及此項目關停的原因時,林丹娘很快掛斷了電話。此外,記者多次與唐駿進行聯繫,均未獲得答覆。 負責調查此項目的福建民間組織管理局也迴避了針對調查的訪問,一位官員向記者表示:「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近幾天媒體的關注度太高,而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管理局方面也並不好說什麼。」 武漢市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的文峻律師則向記者明確表示,「如果調查結果出來,藍天工程的情況屬實,這已經是造假行為,很有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 慈善不能用來作秀 現在回頭來看,新華都基金會的建立更像是一場作秀的一部分。 陳發樹白手起家,到成為坐擁250億元的福建首富,除了其豐富的商場經驗和獨到的戰略眼光之外,還因為他具有很強的憂患意識。零售業的激烈競爭和企業的家族色彩,讓他在很早之前就一再表示,新華都要「走出去」,提高知名度。也正因為如此,2008年陳發樹斥資10億元聘請唐駿作為經理人,打響了新華都的品牌。唐駿加盟新華都不久,陳發樹就開始活躍於資本市場,各種大手筆的買入賣出讓2009年的資本市場為之矚目。而隨後新華都基金會的建立,則是新華都「走出去」戰略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天價的捐款承諾不但讓新華都、也讓陳發樹在2009年出盡風頭,「中國巴菲特」的稱號也隨之而來。 如果慈善只是被用來作秀,懷著用慈善來提升企業品牌和搞好政商關係的目的,那麼後面的捐款承諾成空、基金會管理混亂、公益項目出現問題等各種負面新聞的出現就不是一種偶然。 而就目前來看,新華都基金會似乎正越來越偏離陳發樹在建立基金會之初所提到的「幫助社會、回饋社會」的方向。 據時代周報 |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因疾病募款並且日後不提歸還一事?
※為什麼真正需要幫助的自閉症家庭,反而得不到幫助?
※這算不算道德綁架?
※國內有什麼可靠的大病險么?
※美國政治捐款,有什麼途徑?作為中國人,可以給美國黨派捐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