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書的兩個維度
期待我們成為朋友
帶著思考去讀書會事半功倍
原創:三公子
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簡介
對於理財小白而言,財商教育的初始階段是讀書,讀大量理財類的書。
搜索理財類的書單其實不難:一是在噹噹、亞馬遜、京東圖書「投資理財」版塊排行榜前30名的書單中進行篩選;二是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雪球、豆瓣等平台搜索「理財書單」的熱門帖;三是在公眾號後台回復「書單」二字(不是文章留言區留言)。
查詢書不難,但怎麼選擇好書,讀好書,這才是朋友們關心的事情。
01
先說選好書,這裡的「好」是形容詞。
什麼樣的理財書算是好書?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原因很簡單,每個人財商素養不同,決定了他認知中的好書標準不同。
有些朋友對錢毫無概念,只知道「掙錢拿工資」和「花錢買東西」,對於他而言,任何帶有專業術語的理財書都是亂碼天書,每個字都認識,放在一起完全不知道意思。最適合這些朋友閱讀的書就是《小狗錢錢》和《窮爸爸富爸爸》這類財商科普書籍。說實在話,目前市面還真的沒有其他財商科普書可以超越他們。
有些朋友對投資理財有了一定的了解,並且有一些小範圍投資實踐,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財需求進行選擇。先從大師類的書下手,把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羅斯、查理芒格、格雷厄姆等老師的書過一遍。再然後細化自己的投資興趣點,有些朋友可以專註研究企業基本面,有些朋友可以專註研究技術K線圖。有些朋友熱衷財報分析,有些朋友關注纏中學說。
當然,理財書的選擇有一個重要原則:強者恆強,經典永恆。無論新出來的理財書打著多麼神奇的「讓你讀完就可以實現百萬夢想」的口號,它們都無法撼動經典理財書的地位。
原因很簡單,理財投資的本質是理性與感性的較量,是理智和貪婪的對抗。再多的技術分析,再強大的量化投資策略,最終都不可能戰勝人性本身。經典書的贏面就在於——他們將人性分析的夠透徹了。
在網路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段子:
一名炒股散戶的讀書進階路徑——《證券投資學》、《信託與租賃》、《金融市場學》、《證券分析邏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演員的自我修養》、《禪的初心》、《老子》……《頸椎病康復指南》、《腰椎間盤突出護理》、《高血壓降壓寶典》、《精神病癥狀學》……《活著》。
這段子初看很搞笑,其實在證券市場生存幾十年還能屹立不倒的人,最終都會告訴後輩一個真理,買賣股票只要能剋制得住貪念,多學點哲學佛學,心態無比重要,能活下來並且活得長久,最終都會獲得想要的財富。
02
再說讀好書,這裡的「好」是動詞。
多數剛接觸理財的朋友都有個困惑:讀書怎麼做筆記才能確保自己能記得住書里的重要內容?
首先,想一次性記住書里的精華,絕對不可能。好比大家讀卡夫卡、托斯陀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狄更斯、莎士比亞,難道通過做筆記(或者思維導圖)就可以把書中精華都記住?
一本經典書的價值在於內涵豐富得遠超過閱讀者的理解範疇。讀者能力每獲得一次成長,就等於擁有了更多的「解鎖工具」去挖掘書里的精華,更進一步地了解經典書的核心。再詳細的讀書筆記,甚至把這本書全抄一遍,都不可能徹底擁有著本書,除非讀者的知識修為無限量接近作者本身。當年巴菲特學習他老師格雷厄姆的書,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參悟。
放下了一口氣吃成胖子的貪心,就可以好好地讀書了。
我舉幾個讀書的實例。
比如讀《巴菲特傳》這類傳記書。首先要帶著一顆探求股神八卦人生的心態讀,涉及到讀不懂的投資策略都掠過,保證通讀完成。過一段日子回爐讀第二遍,帶著思考把讀不通順的地方標註出來,把文章中提及的投資案例都整理出來。
兩遍讀完後,開始系統整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所有年報(中文版),通讀一遍了解大概後,再系統學習。看起來我只是讀了《巴菲特傳》這一本書,但實際上,我通過這一本書追根溯源地理順了巴菲特投資脈絡。
如果說第一遍閱讀求的是臉熟,那麼第二遍閱讀就需要帶著疑惑去找答案,書中提及的各種案例需要整理,投資策略需要整理,操作手法需要整理,在整理的過程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每一次自我解惑的過程都是加深閱讀記憶的過程。
再比如我讀《窮爸爸富爸爸》系列就是自我反問的過程,在我個人最喜歡的《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這本書中,「ESBI」四個象限(註:E=僱員;S=自由職業者;B=企業家;I=職業投資人)觸動非常大,當時我自問了好幾個問題:
1、我在哪個象限,這個象限可以給我想要的生活嗎?
2、想有更好更自由的生活,我未來最有可能往哪個象限轉變?
3、我是否可以身處好幾個象限,並且都做得很好?
4、BI象限是否就一定比ES象限好,為什麼?
5、每一個象限中成功者的特點是什麼,是否可以複製?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的核心問題是「四個象限,四種不同的人生」,我的「自問」就是對核心問題的解惑。
推薦閱讀:
※高維度科學和哲學的啟示
※認識駱家輝出使中國的幾個維度
※【經驗交流】「三維度」績效考核助力農信轉型
※維度出品丨賞華之物,居財之所
TAG: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