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風雲︱劉琨力戰胡人,苦撐半壁江山
本文是十六國風雲系列第六篇。
第五篇《拓跋鮮卑:悄然而至的強鄰》
第四篇《秦州之亂:五胡亂華的預演》
由於八王之亂,西晉無暇他顧,拓跋鮮卑悄然壯大,南匈奴劉淵趁機於并州稱王。
西晉并州都督、東嬴公司馬騰缺乏統御之才,不得并州士人之心。偏他又倒霉,前幾年并州接連天災,百姓飢餒,東嬴公竟指使軍隊抓捕胡人,販賣到冀州、兗州換糧食。作惡作到這個份上,并州各異族提起他全都咬牙切齒。
▍東嬴公戰匈奴:屢戰屢敗
劉淵建國時,東嬴公正在進攻鄴城的路上。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何況劉淵還是成都王的黨羽。東嬴公當即撤回晉陽,去鎮壓劉淵。但是匈奴勢大,東嬴公沒有制勝的把握,於是向北方的拓跋猗?借兵。
渴望南下的拓跋猗?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當即率領鮮卑騎兵十餘萬,與東嬴公南北夾擊劉淵,大敗匈奴於西河、上黨。東嬴公與拓跋猗?會師於汾河東岸,結盟之後,遣還鮮卑軍隊。這是拓跋鮮卑的軍隊首次越過雁門關,到漢人的土地作戰。拓跋猗?認為意義非常,特地派人在參合陂西邊築了個石亭,樹立石碑記載此事。
鮮卑人退卻之後,東嬴公獨立面對匈奴,則連遭敗績。當年十二月,東嬴公派將軍聶玄討伐劉淵,雙方戰於中部匈奴所在的大陵,聶玄大敗而歸。劉淵派養子劉曜進攻上黨,佔領泫氏、屯留、長子、中都等縣邑。
次年(公元305年)六月,劉淵進逼晉陽,東嬴公再次向拓跋猗?求救。拓跋猗?派輕騎數千,臨陣斬殺匈奴將領綦母豚,解了晉陽之圍。東嬴公於是表請拓跋猗?為大單于,授以一品大官的金印紫綬,想籠絡拓跋鮮卑共同對付劉淵。可惜老天不保佑,沒過幾個月,拓跋猗?就病死了。
失去鮮卑援軍,東嬴公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不久,晉軍、匈奴再次交戰於離石汾城,晉軍四戰皆敗。幸好當年并州再次爆發饑饉,匈奴也嚴重缺糧,劉淵搬到閣谷就食,無暇發動軍事行動,東嬴公得以支撐到公元305年的年底。
次年是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是晉惠帝駕崩的那一年,也是「八王之亂」結束的一年。「八王之亂」的得勝者是東海王司馬越,東嬴公是東海王的弟弟,因此跟著雞犬升天,被加封為東燕王。
八王之亂(291-306年)
不過進爵為王的喜慶很快被軍事上的繼續頹敗而驅散,新晉東燕王司馬騰派人去洛陽向兄長東海王告急。當時天下滿目瘡痍,到處都有叛亂,東海王根本派不出軍隊去并州。東海王左長史劉輿舉賢不避親,推舉弟弟劉琨為并州刺史,去并州收拾匈奴,重樹王朝的北方屏障。
東海王也知道自己弟弟不堪重任,留在并州徒勞無益,可能還會把性命送掉。恰好當時鎮守鄴城的范陽王司馬虓得重病暴斃,朝廷於是下旨,任命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守鄴城,又任命劉琨為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領匈奴中郎將,鎮守晉陽。
光熙元年末,彈盡糧絕的東燕王棄州而逃,從狹窄的井陘越過太行山,向東南鄴城方向逃竄,他身後的并州已是百戰之餘,六郡數十縣多數毀於戰火。
跟隨東燕王一起逃亡的有并州官民萬餘戶。這些流離失所的難民日後形成了一股軍事力量,在西晉末年的中原四處抗擊匈奴、羯人。這股軍事力量的名字十分悲壯凄慘,叫「乞活」,後人稱之為「乞活軍」。
▍劉琨出任并州
在東燕王潰敗逃亡的同時,新一任的并州刺史劉琨收拾行裝,離城北上。
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與劉淵這個冒牌子孫不一樣,劉琨是貨真價實的劉漢王室後裔,他與劉備一樣,都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不過劉琨世代官宦,居住於中山,而劉備卻已淪落為庶民商販,並且遷居涿郡涿縣,可見論血統,劉琨比劉備更加純正,劉備只是劉勝的疏族子孫,劉琨才是劉勝的嫡系子孫。
劉琨一路向北,出洛陽城北是北邙山,翻過北邙山是黃河,而渡過黃河那就是胡人與盜賊的天下。沿途所見,滿目瘡痍,每天都能遇到攔路打劫的,劉琨邊打邊走,越走越寒心。
劉琨給洛陽上奏摺,向晉懷帝描述了沿途的慘狀,說這裡胡人遍布山谷,百姓一打開家門就看到賊寇,一移動腳步就遭到劫掠,無法生存,唯有逃亡。攜老扶弱的難民不絕於路,留守故鄉的十不存二,隨處可見賣妻賣兒的人倫慘劇,死於兵火飢餒的屍體相互堆積,白骨遍布原野,哀呼之聲,不忍卒聽。
不過劉琨也明白,百病纏身的西晉朝廷已經沒有能力做他的後援,此去并州只能孤軍奮戰。他招募了一支五百人的軍隊,向并州腹地進發。他的目的地是歷任并州刺史的治所,并州太原國的晉陽(見下圖)。當時太原國的北部已經被匈奴佔領,橫亘在劉琨與晉陽之間的是數萬匈奴騎兵,還有數萬飢餒的并州百姓。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年中,經歷了無數次戰鬥之後,疲憊不堪的劉琨率領著疲憊不堪的軍隊終於抵達晉陽。
※中國風水〈〈尋龍點穴〉〉十五秘訣
※噫,最近好喜歡中華少女系列
※六愚~我國風水發展史(一)
※《詩經欣賞》——國風——王風——兔爰
※詩經 國風·周南·關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