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訪故居(06.10.6)

曾經,有位來自台灣的設計師,喜歡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上海東南西北的各條馬路弄堂上閑逛,在尋覓上海舊建築的同時,也為那些房子曾經住過的主人感懷不已。於是,有人提議,玩上海,我們也可以像那樣,走走那些布滿梧桐樹的僻靜馬路,或者兜兜開著粉紅夾竹桃花的弄堂,在那些並不特別引人注意的充滿瑣碎生活細節的老房子里,尋覓一段逝去的故事。

多倫路,恆豐茶莊,魯迅故居茶樓上多少紅色往事

穿一雙跑鞋,最好換上一條破牛仔褲,那就去多倫路吧。

  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是上海的一條小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貿鬧市,動靜相間一里有餘。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小街雖在地圖上難有立錐之地,但在近現代中國文化史上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版撰文 吳曉青 本版攝影 郭亞佳

  鮮為人知的「恆豐茶莊」

  散落在虹口區域內的遺迹216處,星星點點、斑駁陸離,它們記錄著過去崢嶸的歲月,又饋贈給今天永恆的憑弔。多倫路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橫跨19、20、21三個世紀,在上個世紀30年代,魯迅、茅盾、瞿秋白等一批中國的文學領袖和巨匠居住在多倫路。那時的恆豐茶莊也就是現在多倫路48號自然成為他們經常光顧聚會的地方,所以恆豐茶莊又稱為「名人會所」。

  這是一座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具有歐洲巴洛克風格的西式洋房,歷經近百年歲月的滄桑,據說1998年該幢房產被一家房產公司買下,在儘力保持原有建築風格、外觀和結構的同時進行全面修繕,這是該房屋自80年代後進行的一次整修。

  傍晚時分,走在多倫路上,這是一條小碎石鋪設的小路,微風習來,感覺到秋天的清爽,恆豐茶莊「躋身」在這些色彩斑斕的建築中,永遠沉默著,好像是一個年歲已高的老者,獨自享受歲月給予的美麗,每天來往的路人很多,他們的腳步緩慢、自在,年輕人喜歡去「老電影」泡吧,在昏暗的燈花下玩殺人遊戲,喝茶是下午的事情。

  上海少有茶樓,更少有如此古樸的老茶樓,當年這裡的方寸之間是否還留有曾經的喧囂?也許,魯迅先生曾經端坐在茶桌的一角,安靜聆聽丁玲在說話,他的眉目之間透著少許凝重,帶有一絲自嘲的高昂。

  但這裡一切都發生變化了,當年的聲音消失了,能坐在這裡喝茶,聽一聽隔壁鄰居家的炒菜聲,「嘩嘩」,感覺無比愜意。

  「景雲里」舊居的石庫門

  位於橫浜路35弄,這就是「景雲里」,這裡曲徑幽深,是多倫路上一處隱藏較深的「閨閣」,也是目前本市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庫門建築群,弄堂門口高高懸掛著一塊名人故居的銅牌,足有近兩米高,附近的老人說,這是為了防盜,索性掛得高一點。

  「景雲里」是老了,弄堂門口是一個小菜場,不少小販推著生梨、葡萄一路叫賣著,下班早一點的男人會多買一點回家,吃完夜飯後,削點水果,享受天倫之樂。自行車向右邊轉一個小彎,「磁溜」一下就滑到弄堂裡面去了,眼前是一條蜿蜒的長廊,慢慢地,就看見三條窄小的弄堂,典型的海派石庫門建築,只能從後門進,每戶人家的後門才是真正的「油鹽醬醋」的地方,中年阿姨們擠在一起洗菜,拉拉家常,傍晚才是一天最熱鬧的時段。

  「這裡就是魯迅故居了,現在是多戶人家合住在一起,不過大多數都是老人們一直守在這裡了,青年人都搬到外面去了。」中午時分,橫濱路35弄內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坐在門口曬太陽,看見有客人來,她很是開心,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當年的魯迅先生為了躲避盯梢,僅在「景雲里」一條弄堂內就2次搬家,1927年10月8日,魯迅攜許廣平住在此弄23號,1928年9月9日移居18號與周建人同住,1929年2月,魯迅夫婦又搬到17號,一直住到1930年春搬出。魯迅在此居住期間,結識了馮雪峰、柔石等共產黨員和文學青年,還認識了內山完造等外國友人,並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鏈接

  景點一:左聯會場舊址

  多倫路201弄2號,現今的中華藝術大學舊址(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這是一幢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三層樓洋房。屋前有花園,外有圍牆。1930年3月2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在此召開,出席會議有50餘人,潘漢年代表黨在會上講話,魯迅作了《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講演。

  景點二:郭沫若故居

  多倫路201弄89號。1927年11月,郭沫若因被蔣介石通緝輾轉來滬隱居在此,期間他補譯了歌德名著《浮士德》。經周恩來安排,1928年2月郭沫若去日本,開始了十年的流亡生涯。

  景點三:茅盾舊居

  位於橫濱路35弄(景雲里)11號甲,為石庫門三層樓房。大革命失敗後,茅盾在此隱居寫作,創作了《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矛盾筆名在此首次被使用,。1928年7月,茅盾遷出此處,東渡日本。此居為民居,外觀如舊。

  景點四:內山書店

  現四川北路2050號,日本友人內山完造開設,1929年遷現址。魯迅常來書店購書、會客,並一度在此避難。書店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樑。1998年9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虹口支行、虹口區文化局、魯迅紀念館在此隆重舉行「內山書店舊重新勒石暨內山書店紀念室揭幕儀式」。

  小提示

  乘18,21,231,939,川虹線,輕軌(虹口足球場)可抵達多倫路,這裡是名人故居的「集中地」。

汾陽路79號,原總董官邸海上小白宮法式風情

汾陽路太原路街口的大半都被交接處的一座高牆深院給佔據了。但途經於此的人,似乎各個都很享受這樣的「霸氣」。高大的樹枝從牆內探出身來,伸向街心,投下濃濃的綠蔭,遠遠就可以猜出,這定是個不同凡響的地方。是的,即便你最初對這棟宅子一無所知,也決計會被這股張力所吸引的。

  本版撰文/記者 劉昕璐

  順著通道步入汾陽路79號大院,還容不得你有半點思想準備,有著像城堡般氣勢的白色建築便迫不及待地闖入你的眼帘。

  這是一棟法式宮廷氣派的洋樓,樓房通體潔白,主體部分為一圓柱體弧形地突出,二層的半圓券拱落地窗上有浮雕裝飾,細節處也不忘彰顯她的氣派。二層還有著寬闊的露台,一圈好看的欄杆裝點著,就像維吾爾族姑娘起舞時的百褶裙,向南層層散開。樓前兩側各有一道流水般款款而下的合抱式樓梯,乾淨的就像經海水洗過一般。怕是除了「震撼」,一下子還真難從肚腸中搜刮出辭彙來形容第一眼建築的感受。

  建築南部是一個大花園,草坪與樹林之間有一泓月牙型池水,池中央還有一小島,令人賞心悅目。周末的午後,這裡常能見到一些習畫的孩子舒服地趴在草坪上,認真地臨摹,其間,攝影愛好者也時不時地穿行建築內外,心甘情願地為之貢獻無數「菲林」。

  「這兒最早就是當年法租界最高首領、公董局總董的官邸。幾番經歷後,如今成了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因外形與美國白宮頗為相似,素有『海上小白宮』之稱。」從上世紀70年代初就在此工作至今的「老法師」、對這棟建築來龍去脈頗有研究的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副館長方陽領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帶入到這座建築的過去——

  一百多年前,開埠不久的上海被分割為華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畢勛路即是如今的汾陽路,在剛開通時較冷落,兩側多是農舍田地,正適合歐洲人在郊外建別墅的習慣。1905年這座典型法國後期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竣工後,一直用作法租界公董局歷屆總董的官邸,估摸算來也有10多個住過。

  法租界的最後一位總董是馬捷禮。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次日,侵佔上海的日軍就開始軍事佔領公共租界。由於當時的法政府已經投降德國,所以日軍未對法租界動用武力,使得這位末位總董的地位一直維持到1943年汪偽政府收回租界為止。

  豪宅後來的「經歷」也很豐富。抗日戰爭勝利後,聯合國世衛組織將這裡作為第一任西太地區機構辦公地;新中國成立之初,為第一任市長陳毅臨時住所和會見工商人士、社會名流及外賓之場所;1954年後,這裡又成為中蘇友好協會上海分會的辦公地。

  變身工藝美術博物館

  1963年,上海民間最優秀的工藝美術家相繼在此工作和傳藝,在這兒創辦了工藝美術研究所,現為上海市工藝美術博物館。

  「小白宮雖歷經滄桑,卻仍璀璨奪目,具有極高觀賞價值,是一座為建築界、文化界一致讚賞的優秀近代建築。」說起建築如今的看點,方陽更有發言權了。「除了建築本身,還不得不去內部逛逛。二樓衛浴間保有百年前原始裝潢,點綴著新藝術派風格的彩色鑲嵌玻璃,立體按摩淋浴器還是世界僅存的法式古董哩。」

  如今,館內彙集了工藝美術的許多珍品、奇品。長達2米的象牙雕刻《赤壁大戰》,重達75公斤的玉雕《大白菜》、氣勢磅礴的木雕《五卅風暴》……博物館中還有民間藝術家們當場製做絨綉、絨線編織、剪紙、麵塑、燈彩、藍印花布、印泥等藝術創作,遊客可以親眼目睹那些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誕生過程,別有一番趣味。這幢花園住宅還是現成的影視拍攝基地,電影電視《南征北戰》、《宋氏三姐妹》、《聶耳》等就在這裡拍攝,而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前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總統夫人等也都到此一游。

  鏈接

  丁貴堂故居

  在汾陽路和復興中路交叉口的東側籬笆中可以窺見一幢奶黃色、十分漂亮的花園洋房。汾陽路45號建於1932年,是海關為總稅務司建的官邸。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一直由外國人把持,因此這座官邸先前一直都是由外國人佔用。到抗日戰爭時期,丁貴堂開始在總稅務司任副職,才住入這幢洋房。

  主樓的底層有三個連續的拱形券門形成門廊,門及窗樘內豎立西班牙螺旋形柱作為外廊柱。券門上、屋檐下、窗周圍均有精巧纖細的水泥沙漿雕飾。二層前有寬敞的陽台,陽台上及樓梯邊用花鐵柵欄杆。三層為閣樓,有老虎窗。室內裝修十分講究,冬天有壁爐生火,宅前有一對石象守護。

  丁貴堂故居,現為上海海關專科學校1號樓。

  「白公館」

  汾陽路150號那幢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因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過而名噪海上。這是一幢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因四十年代為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居住,多年後,他的兒子、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來此尋根,人稱「白公館」。由於建築的外牆與直上二樓陽台的大理石螺旋形樓梯都呈白色,所以又稱「白宮」。新中國成立後,曾先後作為中國畫院和越劇院的院址。

  昔日的將軍故居,今日依舊名流彙集。眼下,這幢花園豪宅成了一家餐廳。餐廳保留了樓內原有的建築特色及裝潢,又重新作了規劃整建,每天都迎來大批海內外的美食吃客。

東平路9號,宋美齡「愛廬」琴聲背後的民國煙雲

與汾陽路衡山路一樣,東平路具有著這個街區的典型特質,每每濃密的法國梧桐的樹冠都能從路的兩邊延伸乃至相互握手,時而,陽光會在道路上印下一個個斑駁的光點。從東平路的一頭到另一頭,一個人可以一直用最閑適的心情和步調愜意地走下去,如若探幽,不想,翻出來的都是一個個歷史人物風雲際會的往事。東平路9號,便是首當其衝。

  本版撰文 劉昕璐 本版攝影 郭亞佳

  東平路9號現在是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北面入口處懸著「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單位」的銘牌。走在路上,主樓的琴聲寸寸飄蕩出來,忽遠忽近間似乎述說著老房子所經歷的風雨。院內,有好幾幢法國風格的漂亮洋樓,其中最著名的一幢,是當年宋子文買下來送給妹妹宋美齡的結婚禮物。直至今日,你依然能隔著校園的大鐵門,在布滿爬山虎的老房外廓上遙想當年風韻。「房子能看得出它的舊,能感受到它的靜,它的故事卻很難想像得出了——它什麼都不提,就為了你知道後的大吃一驚。」曾經有人這樣形容小洋樓的「前身」。

  的確,這小洋樓大有來頭。1927年蔣宋聯姻後,雖然長住南京,但經常來滬時無適當的住宅。

  恰逢賈爾業愛路(今東平路)9號花園洋房的業主欲出售此房,宋子文便買下來,作為送給妹妹宋美齡的結婚禮物。據說蔣宋二人都特別喜歡這幢房子,蔣介石還為之題名「愛廬」。這一被稱為「愛廬」的別墅,與他在廬山的「美廬」、杭州的「澄廬」鼎足而立。

  「愛廬」是一幢法式別墅,假三層別墅屋頂鋪蓋著紅色魚鱗瓦片,清水卵石的牆面,堪稱當時歐洲流行的外牆裝飾式樣,屋頂的煙囪和老虎窗,都恰到好處地錯落有致。樓前有一片大花園,南面有一泓池水,沿池有鵝卵石鋪成小涇,小樹叢中堆起太湖石假山,蔣介石題寫的「愛廬」兩個字鐫刻在玲瓏的太湖石上。

  20餘年間,蔣介石入住「愛廬」的時間其實並不多,來時則接見一些滬上人士或南京政府要員,故有「蔣介石行宮」之稱。宋美齡住此的時間則稍多,往往將母親倪桂珍接來同住,共敘天倫。雖是西式房子,牆上的畫卻還是名貴的中國字畫。

  宋美齡站在二樓陽台舉目遠眺時一定看見過很多風景,除了自家的精緻宅院,必定會看到和它比鄰的那些花園:最西面的那幢,最東面的席德懿宅,甚至再遠處的白公館……

  由於現在「愛廬」被用作教學用樓變成學生上課的地方,平素路人只能在外參觀,而在今年6月10日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時,機會來了,「愛廬」這扇歷史悠久的大門終於向充滿好奇眼光的普羅大眾敞開:雖然裡面陳設早已變樣,但或多或少可以彌補一些遺憾。「人們在花園中尋覓那塊『愛廬』假山石,正是蔣介石親筆題寫。找到後大家都紛紛合影留念,也算不虛此行了。」老上海季老先生仍然意猶未盡地回憶開放當日的情景,「校方特意在每間房間的門上貼著『原客廳』、『原會議室』等字樣,讓參觀者對房子布局一清二楚。」

  徹底的公眾開放日很短也很少,但並不妨礙慕名而來的市民趕來遠遠地瞧一瞧愛廬的樣子,畢竟小樓依舊詩意盎然地承載著歷史的印痕。那些印刻著痕迹蹤影的老建築,哪怕是一個無形的舊址或一個名字,只要用心去感受,即便是在風中,也能聆聽到他們曾經的那陣腳步聲。有人開始期許小樓的第二次開放日。

  淮海中路1843號,宋慶齡故居

  淮海中路1843號,主體建築是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層西式樓房,小樓的東側有一片高大茂碩的百年香樟林,四季常青,為小樓長年投下濃濃的綠蔭;小樓南窗正對著一方平整的草坪,常有一群鴿子在上面嬉戲覓食,令靜靜的小園平添了幾分活力。

  宋慶齡原先是住在香山路上的,後來那棟住宅要闢為「國父紀念館」,而位於陝西北路的宋家老宅已開辦了幼兒園,宋慶齡在上海就沒有了固定的住所。經過一番輾轉,宋慶齡於1948年遷到了這裡居住。那塊草坪是宋慶齡經常散步的地方,也是為招待來訪的國際友人和少年兒童舉行茶話會的地方。

  在這故居,宋慶齡故接待了53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國外元首和貴賓,成了她後來長期居住和從事國務活動的處所。在宋慶齡逝世後,宋慶齡在上海寓所的遺物「就地保管、就地處理」,並闢為了永久性紀念地。

  後來,院內還立起了宋慶齡漢白玉半身雕像。這兩年,每當宋慶齡逝世紀念日,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就會推出「鮮花代門票」的溫馨方式邀請市民前來紀念偉人。那時,宋慶齡漢白玉雕像前比平日的任何時候都還要多出幾倍的各式鮮花,場面煞是動人。

  鏈接

  席家花園

  清朝康熙年間蘇州東山有一戶姓席的人家,靠經營絲綢而成當地知名富商。於是席家在太湖邊上,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豪華莊園,取名席家花園。這座莊園至今仍保留完好作為一處旅遊景點供人遊覽。

  後來,席家的許多後代來到上海經商,大多數從事金融業。其中有兩人事業非常成功。坐落在東平路1號的一座花園別墅,就是席德懿的私人住宅。解放後,這棟房子被收歸國有,成為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校長辦公樓,現已被出租並改建成酒家。

  宋子文私宅

  東平路原來叫賈爾業愛路,堪稱是一條名人宅邸扎堆的幽靜道路。小路周圍有十多棟花園別墅,曾是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席德懿等近現代名人的宅邸。其中,東平路11號,在上世紀20年代原為宋子文的私宅。

  建築都是孟莎式的坡屋頂,在陡峭的坡度上開設裝有檐口的窗戶,即「老虎窗」。法國式的建築注重裝飾,具有對稱莊重的特點。宋宅的特點是有大露天陽台,宅前有大花園,花園裡有各色植物。現為上海社交界有名的花園式飯店。

華山路849號,丁香花園傳說無覓處唯香如故

磚紅的外牆,包覆著稀疏青苔,一間門面不太起眼但內部十分豪華的花園,早在100年前就成就了華山路的雍容尊貴——位於華山路849號名聞遐邇的丁香花園,是上海灘最負盛名、保存最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向來被視為上海花園洋房中的極品。丁香花園的盛名,不僅在於其建築本身,還在於洋房主人身份的傳奇色彩。如今這紫藤纏繞的庭院、雨中綻放的丁香,許是仍在訴說古老而浪漫的情懷吧。

  本版撰文/記者 劉昕璐 本版攝影 郭亞佳

  準新娘小馬將在10月披上嫁衣,婚宴訂在了丁香花園裡綠色深處的申粵軒酒樓。幾年前她因為約見一位商務客第一次在此享用了下午茶,此後,便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這裡。雖然消費價格偏高,但環境是「超贊」的。而且知道了丁香花園從前的故事,更加認定這是一處喧囂市內不可多得的幽雅之地。「抬頭舉目常年碧綠蒼翠,景色雅緻至極。」來的次數多了,對於園內的布局和特色美景,小馬實在是駕輕就熟,只是園內仍然有「禁地」,不能隨心所欲賞玩個夠。以她為嚮導,相信丁香花園的美景你會一個不落……

  園內現為1號樓的房子,是一棟精緻的英國鄉村式假三層小樓,紅的木柱與白的欄杆錯落有致,使洋樓掩映在鬱鬱蔥蔥的花木之中。樓的東面有圓形荷花池和噴泉,南部則有大片草坪和一處中式園林。西式花園別墅的基調,融進了中國南方園林建築的特色,結合得卻是如此天衣無縫。

  園林曲徑通幽,修竹蔽天。引人注目的是一條蜿蜒長達百餘米的琉璃瓦龍牆,十八個起伏博得了「一條蛟龍卧半園」的美名。有洞門可通入其間,稱為龍門,入門通道用鵝卵石鋪著。園中有湖,湖上架著幾座曲橋,布置上具有典型的江南風格。主龍牆正對未名湖,與湖中八角亭遙相呼應,素色琉璃瓦的八角攢尖頂上還立著一隻鳳凰,「龍牆鳳亭」由此得名。每天,能見不少老同志就在園林里體鍛、休憩,煞是幸福。

  【秘聞】

  丁香女子無稽可考

  「這裡還是一個百草園,植物花草多了去了。」聽小馬講,花園中廣植臘梅、紫藤、梧桐、香樟、四季桂,蘆葦盪……當然最讓人挂念並且怦然心動的是那怒放的丁香。所以人們寧願相信這座雅緻的花園就是為了一個叫作丁香的女子而建的。

  那麼,莫非真有丁香女子深藏園中?做了功課的小馬顯然能夠從容應對。「因為這裡本是李鴻章舊宅,所以盛傳丁香花園是李鴻章藏嬌之地,那嬌人就是他的姨太丁香,丁香花園以此得名。此種傳說流傳甚廣,但其實此處應為李鴻章之子李經邁的住宅。而在李氏家譜中根本沒有丁香這個人,也就是說李鴻章從來沒有過丁香這個姨太太,李經邁也沒有。也許是因為丁香花園的名字太引人遐想了,就此讓李鴻章背負了這多年的艷名。」

  【軼事】

  陳賡大將晚年在此養病

  丁香花園後雖曾幾易其主,但一直是作為私人府邸。解放後,這裡曾作為市委機關和招待所,陳賡大將曾在此養病,並在此逝世。如果你夠仔細,那麼就能發現剛剛在央視熱播的劇集《陳賡大將》中,就有不少在丁香花園內實地取景拍攝的場面。改革開放後,1號樓用作老幹部活動室;2號樓是一家酒樓;3號樓則歸屬一家證券公司使用。

  言歸正轉,秋日的傍晚,如果你已在丁香花園訂了餐位,請記得早些到,雖然漂亮的園林以及1號樓只特許向老幹部憑證開放,但通往申粵軒的道路上,仍有著享受滿目美景的絕佳角度,一路上桂香四溢,秋蟲鳴唱。而到了餐廳,四周是大而落地的玻璃,你也盡可隔著玻璃感受綠色越窗而過的熱情。時而環顧一下這座中西合璧的經典花園洋房,時而也作一點遐想,去探尋一下那伊人的舊夢。

  鏈接

  郭棣活舊居

  平屋頂、白粉牆,水平線、玻璃磚,落地轉角窗……在靜謐的華山路上,於丁香花園與匯益花園間,坐落著一幢用玻璃磚貼面的洋樓。這幢豪宅通體潔白,形體上刻意追求現代建築的幾何造型特點,北門旁邊有一圓柱形的格子玻璃幕牆,顯示出通透、明亮、高雅的特點。那是近代鉅賈郭氏家族第二代傳人、曾任永安集團旗下永安紡織印染公司總經理的郭棣活舊居。該「玻璃洋房」門牌號是華山路893號,今為上海市級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單位。

  其實,該建築的內裝修也相當考究,如所有門窗均採用雙層玻璃,裡層透明玻璃,外層磨砂玻璃。再如暖氣片上的青銅鑄花護罩,樓梯的青銅鑄花欄杆,門扇上的青銅鑄花裝飾等,處處顯示豪華。

  周璇舊居

  「金嗓子」周璇的舊居位於華山路731號枕流公寓。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層的八字型英式建築。公寓大門朝北,與南門貫通,中間為門廳,內有電梯、信箱、服務台等。在20世紀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灘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樓」之稱。這座公寓曾住過許多知名人士,而周璇則是最早遷入的,且一住就住了25年。

  枕流公寓,這個稱呼本身就極具詩意。其英文名為BrooksideApart-ments。brook,直譯作「河邊公寓」或」「溪邊公寓」。夕陽餘輝中的枕流公寓,就像是一首被記憶突然渲染起的歲月之歌,灰色的牆面、嫩綠色的植物,如同一道道生命的痕迹。

華山路上303弄,蔡元培故居大師猶在燈火闌珊處

遍布上海的老式建築,大抵全都隱藏著精彩的人文故事。華山路303弄16號是蔡元培先生晚年在上海最後的住所,不是臨街式彈眼落睛異常奪目,而是不露聲色地藏在尋常巷陌里的那種。建築風格與弄內的其他房屋毫無二致。只不過,這幾年,文管部門在弄口右側的牆壁上特別製作了一個印有蔡元培先生頭像的浮雕,配合著毛澤東的「學界泰斗人世楷模」8個大字。招呼著有意無意的路人,停下腳步進去看看。

  本版撰文/記者 劉昕璐 本版攝影 郭亞佳

  華山路上303弄鬧中取靜,弄堂口上方有著黑色雕花燙金的「蔡元培故居」幾個字,一路還有箭頭指示,讓人很順利地找到16號。一幢不很起眼的西式住宅,隨同它的主人蔡元培先生時不時地為人們瞻仰。這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又一處青少年教育基地。

  故居一樓闢為陳列館

  上海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年從事教育和推翻滿清統治革命活動、晚年定居之地。他1937年寓居於此,一生致力於科學與民主,反對封建專制。1940年,蔡先生病逝以後,他的夫人和子女就居住在這裡了,而先生生前所用傢具什物及所藏書籍、信札、手稿等大部分都還保存完好。

  房屋是三層的英式花園洋房,在蔥鬱樹木的襯托下顯得高雅而親切,如同它過去的主人那樣既偉岸又易於親近。2層正中是客廳,東側為藏書室,至今仍收藏著蔡元培生前的部分書籍和往來的信件,他用過的文房四寶、茶具等,都靜靜地呆在原來的地方。其實他在這裡只住了1個多月,1939年11月27日,他由丁西林、庄長薛等陪同去了香港。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故後,一些名人提出修復蔡元培在上海的寓所建議。1984年11月此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示紀念。

  如今,一樓闢為陳列館,介紹很周詳,照片、實物還有影像片斷,一下子就將那段風起雲湧、大起大落的歷史拉得與我們很近。蔡先生生平事略,諸如1892年參加殿試的考卷、他使用過的打字機、行李箱等實物亦都一一可尋。從26歲中進士到40歲留學德國,從任北大校長時致力於倡導「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治學思想到抗戰時期為國家興亡奔走呼籲,他振靡起衰、挽瀾砥柱,矢志不渝的愛國、報國、救國之情清晰可見。

  「有多少人的一生能如此多彩,有多少人能僅憑一己之力給一個國家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中國近現代教育第一人蔡元培先生給我們帶來的是世界的眼界、歷史的思想,還有為祖國的富強而愈挫愈勇、百折不回的奮鬥精神……」有人在參觀故居後這樣抒寫道。

  蔡家後人仍住在此

  小樓的二、三層仍住著蔡老的子女,這跟一般的故居絕對是有著迥然之異的吧。出了小樓右拐,有個花園,小徑一彎,草坪一片,草坪兩頭各有一張西洋椅,四周樹木蓊鬱,想來蔡先生的晚年在這兒著作時,該是很安詳的……

  斯人已去無歸期,惟留下千古懷想。

  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

  她在這裡寫下傳奇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厭倦了大都會的人們往往記掛著和平幽靜的鄉村,心心念念盼望著有一天能夠告老歸田,養蜂種菜,享點清福,殊不知在鄉下多買半斤臘肉便要引起許多閑言閑語,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層你就是站在窗前換衣服也不妨事!

  ——張愛玲《公寓生活記趣》

  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張愛玲身前非常喜歡那裡的居住環境,如果你是張迷,就一定會知道,她筆下的《公寓生活記趣》就是寫的這幢公寓里的瑣事。

  上海這座城市,是張愛玲出生、成長、求學、成名、戀愛的地方。愛丁頓公寓、靜安公園,偉達飯店,國泰電影院,華懋公寓,蘭心劇場等都是張愛玲流連過的地方,這些也就順理成章的,都融進了她的文字,印證著種種的海派風情。

  從恆隆廣場的側門穿過銅仁路,沒幾步就是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這是感受才女張愛玲的最佳場所了。這棟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歐式建築,肉粉色的牆面上嵌著咖啡色的線條,使大樓看上去愈發古舊。到底是上海30年代的現代化公寓,讓你不由得會驚詫,上海的現代化發展如此之早。高高的「張愛玲故居」銘牌設計,透露出卓爾不群的姿態,彷彿就是要讓人來瞻仰的。

  牌子雖不起眼,但給了文學愛好者許多安慰。「會想這幽深的小閣樓掩映的小窗後,究竟藏著那精靈女子怎樣的心事呢。」畢業於華師大對外漢語系的小戴MM認為,大街上過路的行人,如果讀過張愛玲的,總會駐足而視的,彷彿只有看了書再到故居探幽,才能真正明白這樣一個才情兼備奇女子的魅力。

  在看月亮的陽台和聽電車回家的窗子背後,張愛玲在這棟大樓先後生活了7年。在這裡,她寫出了《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等作品,這也是當年胡蘭成求見張愛玲的地方。這裡見證過張愛玲最好最重要作品的發表,還有那一段求」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而不可得的愛情。

  由於是民居,很多讀者和遊客因不能上樓在張愛玲寓所小坐、不能感受她當年的生活氣息,而覺十分遺憾。於是,他們就常常在常德公寓前拍照留念,常德公寓因而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景點。

  鏈接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香山路7號,是我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夫婦1918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寓所。故居樓下是客廳和餐廳,樓上是書房、卧室和小客廳。故居的陳設絕大多數是原物原件。孫中山曾在這裡總結他幾十年革命的經驗,完成《孫文學說》、《實業計劃》等重要著作,並在此第一次會見中國共產黨的代表,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周公館

  滿牆綠色藤蘿花架顯得特別幽靜宜人的思南路73號這幢三層樓花園洋房,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1946年5月,根據「雙十」協定,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前往南京,與國民党進行談判。6月代表團在滬設立辦事處,因當時對外用周恩來將軍寓所的名義,故又稱「周公館」。周總理曾四次來滬,在此舉行記者執行會,會見愛國民主人士。在綠茵茵的草坪中央,栽有一棵枝葉繁茂的大塔松,以往每當夏秋季節,周恩來總喜歡在晚飯後踱步來到塔松下,坐在藤椅上與工作人員親切交談,研究布置工作。

  鄒韜奮紀念館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鄒韜奮先生是我國近代歷史上傑出的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重慶南路205弄53號鄒韜奮紀念館,是鄒韜奮先生1930-1936年在上海的故居,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宋慶齡等均曾為韜奮先生題詞紀念。紀念館館額為沈鈞儒先生所書,內陳列鄒韜奮先生許多手稿、著作及領導人題詞等珍貴的文物。


推薦閱讀:

五礦發展,第一批2017年報里的一股泥石流
年報預告「高送轉」
中國青年報:愛心+理解+狠心
年報漫談:有錢後的日子,再說方大炭素的現金流
2017年年報速遞,巨虧的成長股,沃森生物

TAG:青年 | 故居 | 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