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中國傳世山水名畫之清朝卷03
《仿黃公望富春山圖》清 王原祁 紙本墨筆 縱98.8厘米 橫60.1厘米此圖為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長卷意趣而作。圖中描繪一高山大嶺之間,林木茂盛,雲氣蒸騰。細瀑飛掛,崖邊孤亭獨立,山澗屋舍櫛比。整個畫面,水光山色,溶為一片,意境清和,寧靜悠遠。畫中構景豐富,主次有序,揖讓錯落,和諧自然。其筆法松秀,多用披麻、米點、折帶皴法,山石樹木形體類黃公望富春山居,虛和寧靜。其墨色以淡為主,濃淡相間,多用干筆,因而使畫面亦具有蒼茫而渾厚之感。
《竹溪松嶺圖》清 王原祁 紙本墨筆 縱41.3厘米 橫36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由有遠山隱約其間的開闊水域展開,整個畫卷由水面、山峰、雲海、近山、遠山、疏密高低錯落的樹木、竹叢、小橋等構成節奏鮮明、變化豐富又相互照應的大景觀,既具溫和秀雅之質,又具蒼茫遼遠之勢。畫中山石多用干筆,以大小披麻皴畫出,筆法鬆脫而又堅實。山石疊加多繁密,但又整體而不顯堆積。畫面雖無著色,但仍顯一片青翠明麗的景象。
《盧鴻草堂十志圖》清 王原祁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借《草堂十志圖》之名,而潑墨設色而成,運以諸家筆意。盧鴻為唐代隱士、文人,擅書法、繪畫,曾作《草堂十志圖》,描寫其隱居之處的山林景物。王原祁的《盧鴻草堂十志圖》以唐宋各家筆意擬之,圖共十頁。《石渠寶芨》著錄。上鈐有「王原祁印」、「麓台」、「峭倩」及「樂壽堂鑒藏寶」清宮的鑒藏八璽。
《溪山林屋圖》清 王原祁 紙本設色 縱82.3厘米 橫45.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此圖由平遠景緻的水面和遠山開始,向左展卷,逐漸進入了崇山茂林之中,山中雲氣蒸騰,細瀑清泉,在石隙林間穿行,樓台屋宇,掩映林間。山間碧潭,與潭邊書屋相映襯,清雅幽靜。整個畫卷一派清曠蕭疏的景象。節奏明確,意態豐富。畫中用筆,虛和文秀,置景造物,平和虛靈。其墨色淡雅,設色或綠或黃,皆以境取用,從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元人山水的氣質和精神。
《山水圖》清 王原祁 絹本水墨 縱112厘米 橫53.2厘米 青島市博物館藏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台,別號石師道人,太倉人,王時敏之孫,康熙進士,天子嘉其畫,供奉內廷。王原祁與王時敏並稱為「婁東派」,清初六大家之一。《山水圖》重巒疊障,山勢雄偉秀麗,樹木蒼莽茂密,流雲繚繞于山谷峰腰,飛瀑掛於崖頂,小橋橫跨溪間,亭台水榭,房屋廊廡以及茅舍草堂散落于山水樹石之間,別有一番情趣。此畫用高遠構圖,由近及遠,由濃至淡,層次井然,用筆穩重,運墨兼具五色,非一般功力所能及。
《青山疊翠圖》清 王原祁畫面所繪層巒疊嶂、松林山館等均精細別緻,取景力求穩重大氣,以迎合「聖上」的需要。用筆亦是求穩求端,沒有故意別出心裁地自創風格,謹慎小心的心境觸手可及。是追求高山蒼翠雄偉風格的典型作品,雖然題目中只見「山」的一毫蹤影,但山巒確是畫面主體,松溪、山館才是陪襯,專是為了反襯山之高大偉岸而設。雖則此畫是專門為「進御」而作,後來仍是流落輾轉至私人之手,從畫上若干方收藏小印便可看出。
《仿高房山雲山圖》清 王原祁 紙本設色 縱113.6厘米 橫54.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王原祁山水畫「於大痴淺絳,尤為獨絕,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楮墨外。」(《園朝畫征錄》)。他的畫設色亦較別緻,有時紅綠間用,有時只以淡色烘染。此畫描繪江南春天雨後的山村景色。此圖雲山取元人高克恭法,橫點皴染,並用焦墨破醒,富有厚重的質感,構圖以高遠兼平遠,得深得飄渺之意。
《仿王蒙山水圖》清 王原祁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畫面開境大,景物繁多,氣度恢弘。描繪了清平如鏡的湖水,逶迤曲折的小徑,跌宕而下的飛泉,濃蔭襲人的蒼松,以及飛騰飄渺的煙雲,巍峨秀拔的峰巒......傳達出一種悠遠神奇的意境。在布局上,注意運用隱現與對比的手法。在筆墨上追摹王蒙的風格,並充分發揮了元人干筆皴擦的技法,雖為摹古之作,卻形成了自己山水畫的筆墨特色。
推薦閱讀:
※唐朝的皇族是鮮卑,清朝的皇族是滿族,為什麼會有人對清朝進行民族歧視而對唐朝沒有?
※兩百多年前, 一個英國人向乾隆展示火槍被訕笑, 回國後清朝挨打了
※康熙時期的蘇麻喇姑為何每一年只洗澡一次?
※為什麼重新發明漢服,直接穿明朝的衣服不好嗎?
※和珅的失敗---重金錢而輕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