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旅行必備 海南小吃全攻略

去每個地方旅遊,當地的特色小吃都是不可錯過。本篇彙集了海南最具特色和普遍性的當地小吃,海南人民天天吃。建議吃貨收藏。

海南粉

每天天還未亮,三亞街區小巷內的海南粉店就已坐滿了人,等著美味的海南粉,為他們新的一天添上能量。

海南粉是傳統的海南風味小吃之一,最早流行於海南北部,無論是正餐,還是婚慶、壽宴都有它的身影,如今已風靡全島,成為海南人生活中最常吃到的小吃之一。

海南粉有兩種,一種是腌粉,另一種是湯粉。腌粉,是在燙好的米粉上撒上佐料並拌上特製的粘稠醬汁

湯粉所用的配料與腌粉的相同,泡在湯里,別有風味。這是少數人的選擇。

海南粉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先取一團米粉,燙過之後放入碗中,接著放入配料,澆上特製的醬汁就可上桌。喜歡辣味的朋友,可以加上店內特製的海南蒜香紅辣椒。

配料和醬汁卻很不簡單。配料有油炸花生、豆芽、腌制的牛肉絲、酸菜、竹筍、炸脆面片、香菜、芝麻和香油等;選用的是細粉,這使得它與配料和特製的醬汁攪拌後極好入味,經攪拌後多味濃香,柔潤爽滑。

搭配的湯水也是十分講究的。用的是大骨和海螺一起熬制的清湯。海螺解去了豬大骨的油膩,只保留了香甜。

價格:8 - 16元不等

抱羅粉

抱羅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已成為抱羅鎮聞名四鄉的美食。

在三亞,賣海南粉的店內也都有抱羅粉賣。

抱羅粉的用料和吃法與海南粉的一樣,區別在於抱羅粉選用的是粗粉,更加柔韌爽滑。

價格:8-16元左右

炒粉

夜裡,總會看到臨街攤檔爐火熊熊,鑊氣蒸熏,一批批尋覓宵夜的食客被香氣四溢的炒粉吸引而來。炒粉是海南的特色小吃,其粉質韌,味可口,是海南本地人早餐、宵夜常吃的美食。

一百多年前,一些東江客家人從粵東一帶去往廣州沙河謀生,他們本以打石為業,家裡都有一台自製的石磨,是用來製作自家食用的水粄的。

後來他們中的一些人以此謀生,開設了水粄的小食店;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粉,並調以源自白雲山的泉水,蒸出薄韌爽滑的水粄用以出售。

由於米粄物美價廉,廣受好評,他們的生意越做越旺。慢慢地,他們的小店發展為作坊,米粄的製作工藝也日臻精巧,故而水粄的名聲越來越大,亦越傳越遠,米粄也因而得名沙河粉,也簡稱河粉。

其後,河粉傳到海南,海南人民在原來河粉做法的基礎上,將主料換成了瘦肉、魷魚絲、雞蛋、雞胗、臘腸等,還配上一碗用骨頭或者海螺熬制的清湯,形成了獨具海南本地特色的炒粉。

炒粉傳播發展至今,已成為我國廣東、海南,以及東南亞一帶常見的小吃,在新加坡它被成為粿條。

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海南的炒粉用料更加豐富,而且會配上一碗由海螺或者骨頭熬制而成的蔥花清湯,用以解渴和去油膩。

本地炒粉選用的米粉條和粉湯的一樣,主料通常是瘦肉、魷魚絲、雞蛋和雞胗,也有使用蝦肉提鮮和加入臘腸和豆芽的;佐料為食鹽、花生油、味精、生抽、胡椒粉、綠豆芽等。

出鍋的炒粉表面油亮,粉質韌,味道香濃。

炒粉最講究火候,先用油熱鍋,將瘦肉、魷魚絲、雞蛋等主料放入鍋中翻炒一會兒,然後再倒入粉條,加佐料翻炒至熟即可出鍋。

源自廣州沙河的炒粉,流傳到海南後已成為獨具特色的海南風味小吃,無論是作為簡單的晚餐還是宵夜,它都是不錯之選。

價格:10-20元不等

後安粉

後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近年來因越來越多的萬寧人走出自己居住的鄉鎮,去往海南的各大都市發展而傳播聞名。

據《萬寧志》記載,後安粉早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相傳有一名江湖惡徒到海南萬寧的後安鎮上逞凶作惡,當地人民飽受其害。後來,鎮上一名會武功的小伙挺身而出,將其趕跑,解了鎮上之圍。一位年輕的女子,見這小伙神勇,不覺間便墜入了情網。為表愛意,她就精心挑選了當地的黑豬和特產海鮮,再加入胡椒熬制了特別的粉湯給那小伙食用。這粉湯味道香濃鮮美,經他們二人推廣後鎮上百姓都是喜愛異常,因其產於後安,故名後安粉。慢慢的,它的名字傳遍了整個萬寧。

到了現代,越來越多的萬寧人走出鄉鎮,去往海南的各大都市發展,後安粉也隨之在海南各處傳播,之後其名便響徹全島,成了海南有名的特色小吃。

後安粉的用料與海南其它粉類小吃不同。它有濃厚的胡椒味,主料是米粉、瘦肉和粉腸等。

後安粉的鮮美秘訣在於好米粉和好湯頭。後安粉粉條取當地特產的優質大米用手工石磨磨成米粉,調成粉糊後用蒸盤燙成白嫩晶瑩的粉皮。好的米粉要薄透細滑,入口即化;而好的湯頭則多為豬大骨、豬肉、雞肉、海鮮或所有這些的混合高湯,溫火慢熬搭配上好的胡椒粉末是湯頭鮮美的關鍵。

後安粉店裡的米粉一般按份放在碗中備用,有食客需要時便放入特製的高湯中快速穿燙,配上新鮮的瘦豬肉薄片、粉腸、大腸以及香菜、蔥花和芹菜等配料便算大功告成。

後安粉是海南的名小吃,是本地人常吃的早餐,早起的朋友不妨試試這獨特的海南味。

價格:8-15元不等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海南的一種特色小吃,源於海南島東南部的陵水黎族自治縣。其酸辣甜香,佐料豐富,備受海南本地人喜歡。

陵水酸粉出自海南陵水縣安馬村一位胡姓男子之手,那時海南粉剛從海口傳入陵水,他在海南粉配料的基礎上將粉換成更加纖細的粉絲,造就了最初的陵水酸粉。後來陵水酸粉傳到了王氏門下,他們結合海南豐富的海產,將其進行改良,在其中添加了沙蟲干、魚餅、小鹹魚、魷魚絲等海產品,而且用來拌粉的調料醬湯也添加了食醋,再配上海南特產的黃燈籠椒,變得酸辣甜香,與海南粉風味相去甚遠,慢慢形成了今天的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的主要特點是酸,這是因為它使用的酸汁中加入了大量的醋;而其特製的紅色粘稠糊狀滷汁中,由於使用了蒜蓉醬和番茄沙司,所以陵水酸粉還帶有些許的甜味。

陵水酸粉是一種熱拌粉(本地稱為腌粉),使用的是當地自製的纖細粉絲水煮,配上沙蟲干、牛肉乾、小魚乾、魚餅片、魷魚絲、脆花生、韭菜、香菜等食料,與特製的滷汁和醋汁攪拌後食用,食用時可加入本地的黃燈籠辣椒醬,由此,一碗陵水酸粉香、酸、甜、辣、咸五味一應俱全。

陵水酸粉是海南的特色小吃,為腌粉。它的佐料豐富,酸辣甜香,與本地其它小吃的風味相去甚遠,是必嘗的海南味。

價格:8-10元不等

港門酸粉

味道酸甜爽口的港門酸粉,是許多老三亞人兒時常吃到的,也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小吃,如今只有極少數地方還在傳承著這獨特的美味。

又是一年酷暑,港門鎮上,酸豆樹排排並列,搖頭晃腦,它們似乎也因這悶熱的天氣而躁動,可此時無風,它們怎會搖晃得如此厲害?原來是酸豆樹下,許多人或搖,或踹,正想要將酸豆弄下來,用來製作解暑的酸豆汁。

卻有一人,突發奇想,在酸豆汁里加入了地瓜粉、寬白條粉、蘿蔔乾、花生等食材,不想這麼一弄,卻創造出了日後聞名海南的特色小吃。因這涼粉小吃是用酸豆汁為湯底製作,最大的特點是酸,且產自港門,故而稱為港門酸粉。

港門酸粉和港門粉雖一字之差,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粉,它是一種涼粉。港門酸粉使用寬白條粉、地瓜粉,配以炒花生、蘿蔔乾、炸蝦餅,再澆上特製的甜酸湯汁和炸蒜油製作而成。其味酸甜爽口,若再加上一些黃燈籠辣椒,味道更是爽辣。

港門酸粉好吃與否,主要取決於它的湯汁。由腌酸豆製成的湯汁,有一股獨特的酸味,是甜酸湯汁中的精髓。湯汁中的甜味,來源於紅糖和白糖。為了保證湯汁的甜味與酸味保持均衡,紅糖煮成濃稠糖漿後,須倒入大量水和適量白糖,蓋半邊鍋蓋再煮至少45分鐘,待糖水涼後加入香蔥提香。這樣做出的糖水味道濃厚,甜中帶香。

在三亞,這幾乎只有老三亞人才知道的特色小吃,味道酸甜爽口,消暑去熱,來到三亞不妨也嘗嘗這海南獨有的味道。

價格:8-12元不等

清補涼

清補涼是海南的經典小吃,通常是以紅豆、綠豆、薏米、空心粉、椰子凍、紅棗、西瓜粒、菠蘿粒、涼粉、椰奶等多種配料加入冰塊炮製而成,冰爽解渴,香甜而不膩。

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命屠睢和趙佗率領50萬大軍去平定嶺南。不料,當大軍來到嶺南一帶時,由於中原的士兵們不適應南方濕潤的氣候,紛紛患病,軍隊戰力大減,屢戰屢敗。隨後,軍內的大夫研發了一種葯食兩用的食品,以淮山、薏米、蓮子、百合、玉竹、沙參、茨實等為原材料,經加工後礳成漿狀食用。人們服用後都感鎮靜寧神、精力充沛,故而軍隊重振雄風。趙佗感慨道:「食之清熱氣、補元氣、之物可稱清補涼也」。清補涼因此而得名。

清補涼傳到海南時,本地人根據其生活習慣和本地的氣候,採用消暑降溫的食材為原料,重新製作了與兩廣不同且別具風味的清補涼。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居于海南島期間,第一次品嘗本地百姓製作的椰奶清補涼,便當場盛讚:「椰樹之上采瓊漿,捧來一碗白玉香。」

清補涼有兩種,一種是椰奶清補涼,一種是糖水清補涼。椰奶清補涼中加入了椰奶,味道中帶有椰子的香醇。椰奶清補涼中也有分類,一種是由椰奶水製作,最為常見。

另一種是由椰奶刨冰或者炒冰製作而成,由於有刨冰或炒冰的覆蓋,這種清補涼吃起來最為冰爽。

而糖水清補涼,主要是由糖水製成,沒了椰奶的香醇,卻多了一份清甜。

在三亞,清補涼通常是將紅豆、綠豆、薏米、空心粉、椰子凍、紅棗、涼粉、椰奶等食材,以及當季水果放入碗中,然後倒入椰奶和冰塊製作而成;味道香甜,冰爽解渴。

清補涼是風靡整個海南的特色冰爽甜品,是每位來到海南的朋友都必嘗的小吃。

價格:8-15元不等

椰子凍

午後或夜裡,與三五個朋友結伴一起到冷飲店喝喝椰子凍,聊聊天,在四季如夏的三亞給自己添上一絲涼爽,是極為舒服之事。

子遍布海南,是海南本地人最喜愛的水果和最常吃的水果之一。炎熱的海南,讓人們萌發了把椰子凍起來吃的想法,可只是光光降低椰子的溫度還不夠冰爽,把椰子凍成冰如何?於是人們開始嘗試將椰子汁由液態變為固態的做法,椰子凍由此而來。

椰子凍一般採用新鮮嫩椰子和椰汁鮮奶放入椰子殼中製作而成,變液體為固體,表面晶瑩剔透,保留了椰汁的原味,椰香四溢,入口嫩滑並有Q彈感覺,冰爽清甜。

製作椰子凍要選擇新鮮的椰子,把椰子殼頂部切開後,將椰漿和椰子水倒入鍋中,加適量的吉利丁粉和糖,用小火煮至吉利丁粉完全稀釋,然後將其倒入椰子殼中,並放入冰箱冷凍一個小時左右即可。

保質期:冷藏2-3天,常溫3個小時。建議即買即食,口感最佳。

價格:25元左右

椰子糕

椰子糕是椰子精華的濃縮,由椰子水、白糖、煉奶、魚膠粉等原料精製而成。外觀上椰子糕色澤明,光滑潔亮。製成後的椰子糕放於冰箱中,食用時從中取出,入口冰爽,柔軟Q彈,甜滑潤喉。

價格:3-8元左右

水果炒冰

水果炒冰是海南特有的降暑小吃,也是大部分三亞人最喜歡的消暑甜品。它是將新鮮水果榨汁後,在冷凝炒鍋中翻炒而成,冰涼爽口,口味豐富。

在海南,水果的吃法多種多樣,有蘸糖、鹽、辣椒、醬油等調料吃的,有加工成干製品或者糖果吃的,也有榨成果汁享用的……可在這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炎熱狀態的海南,怎樣能讓水果吃起來既美味,又解暑呢?

於是有人試著將果汁放到冷凝炒鍋中製作成冰凍的甜品。這種炒鍋下面並沒有火,而是強力制冷機的蒸發器,它能把鍋中的熱量帶走,使溫度瞬間降到零下40攝氏度左右,讓水質的食物冷凍成冰狀。由於其製作方式需要製作人不停地在冷凝炒鍋中翻炒水果榨汁,所以這種甜品被稱為炒冰。

水果炒冰不同於冰沙。冰沙大多是以刨冰機刨碎的冰粒與色素、果味粉等作料製作而成。

而水果炒冰則都是現場手工製作,將水果榨成汁後倒入冷凝盤中,用鏟子不停翻動而成,比傳統的冷飲更加新鮮,溫度更低,冰涼爽口,香甜軟滑,不但健康營養,還能祛暑消熱。

水果炒冰的口味非常豐富,當季的水果皆可用來製作。口味上可選擇單一的水果製作,也可以選擇多種水果同時混搭,也有使用酸奶製作的,多種多樣。用檸檬與其它水果混搭是小編我的最愛。檸檬味清香,帶有些許的酸味,與其它水果混搭既不衝突,又能提味;在大熱天享用,更有解乏之效。總之購買時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即可。

在三亞,除了冬季外,其它時候都有水果炒冰售賣。遊玩或者逛街結束之餘,不妨來一杯清涼爽口、口味多樣的水果炒冰,嘗嘗這專屬於海南的熱帶風味。

價格:10-15元左右

芒果腸粉

芒果腸粉晶瑩剔透、皮滑肉嫩、入口即化。它以熟芒果為餡,以椰漿粉皮為面,將芒果與椰子巧妙的結合起來。海南的芒果腸粉興起於瓊海,採用天然健康的食材,獨特的製作工藝,別具一格的搭配並且美味而聞名。

這道甜品的獨特在於巧用椰漿、澄粉與牛奶混合,煮干後結皮,匠心獨具地製成了柔軟嫩滑如凝脂般的雪白腸粉。恰逢芒果豐收季,大塊新鮮甘甜的熟芒果肉成為了最好的餡料。椰香味的腸粉皮裹著芒果肉,捲成腸狀上碟,再淋上冰凍芒果汁即可。口感似啫喱,又比啫喱少了一份晶瑩剔透,更多的是滑嫩如絲,柔軟沁甜的甜蜜漫天襲來。

價格:15元左右

雞屎藤粑仔

雞屎藤粑仔,海南本地人大多簡稱它為雞屎藤,這是海南最具鄉土氣息的小吃和滋補品,不雅的名字,卻有獨特的美味。在海南的部分地方,雞屎藤是本土居民房前屋後,田頭山裡隨處可見的一種野生植物,經過特殊的製作,它便變成了一粒一粒爽口的翠綠的小疙瘩。「色形香味都很迷人,真是一種絕妙的點心!」美食家這麼評價它。

雞屎藤是一種蔓藤類植物,因其葉揉爛後,起初有一股雞屎味,所以得名雞屎藤,卻也有些文人雅士將其喚作「雞矢藤」,而它的藥效非常多,故而民間也稱其為「土參」。雞屎藤揉爛後的味道剛開始很難聞,但是聞久後則慢慢有一股清香之味,所以被人用來製作成小吃。

海南話中的「粑仔」,意思類似於北方的麵疙瘩,只是它更小更薄。海南島幾乎每個市縣都有人做雞屎藤粑仔,但一般都認為雞屎藤粑仔源自瓊海。瓊海一直有七月初一吃雞屎藤粑仔的習俗。每逢農曆七月初一當地的「鬼節」,當地家家戶戶都會早起製作雞屎藤粑仔食用,用以辟邪,保佑家人平安。

在其它地方,雞屎藤粑仔大多都只有在小街深巷裡才能吃到,而在瓊海,遍地都是經營這種小吃的大店小攤。在當地,它不但是眾多小吃攤和甜品店的主打美食,更是一些高檔餐廳酒樓向外賓主打推薦的特色甜品。1999年,有「中國烹飪大師」之稱的瓊海廚師何子桂,前往杭州參加美食比賽,他用雞屎藤粑仔這一民間小吃,獲得了「中華名小吃」這一獎牌。

雞屎藤粑仔一般有兩種,一是椰奶雞屎藤粑仔,它是利用椰奶熬制而成,製成後冰鎮食用,滿是濃郁的椰奶味,冰涼爽口,味道最是清甜。另一種是紅糖薑絲雞屎藤,湯里有濃濃的姜味,粑仔香甜糯軟。

製作雞屎藤粑仔,須先將新鮮的雞屎藤葉和浸泡過的大米搗成粉狀,然後將它們用水和勻,捏成約小指頭大小的粑仔。在鍋中燒開水後,下粑仔、薑絲、再加適量紅糖,待雞屎藤粑仔煮熟後即可出鍋。

在三亞,雞屎藤粑仔多為紅糖薑絲的做法,只在早晨至下午時售賣。現在回看雞屎藤這略顯不雅的名字,已然成為許多遊客眼中必嘗的另類小吃。

價格:5元左右

黑豆飯

黑豆飯是三亞比較常見的小吃,主要以黑豆和大米為食材,加上特製的蒜油製作而成,其味香醇且帶有一絲甜。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熱量的特性。常食黑豆,能促進消化,軟化血管,養顏美容,延緩衰老。

黑豆飯吃法多樣。可以加入白糖食用,讓黑豆飯軟化,增加口感並且可以提味。在黑豆飯里加入黑芝麻糊也是不錯的吃法之一,黑豆飯的香醇與黑芝麻糊的香甜碰撞,使其香味更香,甜味更甜。還有一種吃法,是將黑豆飯配以炸炸一起食用,添上了一絲碳烤味。

價格:4元左右

水糕粑

水糕粑,也叫酸糕。使用大米製成,並滿滿的裝在一個圓形鐵盤內鋪成4層,呈米白色,約三指厚,其表面上撒有蔥花和蒜油,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味道不俗。購買後店家會用小鏟刮下一至兩塊菱形的軟米糕,盛在碗中,淋上特製的酸料,其味酸甜可口。

價格:6-10元左右

椰蓉卷

就地取材的典範小吃。用糯米加椰肉和花生,再加糖蒸制而成。椰蓉卷表面黏糯,內里是粗纖維的椰蓉,很健康,其味香甜軟糯。

價格:3元左右

椰絲糯米粑

椰絲糯米粑是本地常見的風味小吃,口感黏糯。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鮮椰肉絲、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餡,以野菠蘿葉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圓粑。因為有椰肉、芝麻和花生等的香味,使得其香味濃厚。

價格:3元左右

紅糖年糕

在三亞,紅糖年糕原是在春節才能吃得到的食物,如今已成為三亞日常可見的特色小吃,是承載著老三亞人感情的一種特別的美食。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火連年。吳國為抵禦外敵,在其國都姑蘇城(今蘇州)修建了一道城牆。吳王闔閭和群臣都認為有了這道堅固的城池便可高枕無憂,可大夫伍子胥卻深感憂慮,便囑咐部下:「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裡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

不久,新上位的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死伍子胥。越國舉兵伐吳,吳軍困守姑蘇城中,全城炊斷糧絕,絕望之際有人記起伍子胥的話,在城牆腳下挖出了許多形似「城磚」的糯米粉,解了圍城之困。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便用糯米粉製作城磚形狀的糕點,紀念伍子胥。後來,這糕點慢慢地變成了寓意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一年比一年提高的食物,故而稱為年糕,也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

年糕是我國春節必備的節日食品,不過其風味南北各不相同。三亞的年糕是由糯米加紅糖製成的棕褐色粘糕,有些黏糊,但味道香甜,本地稱為紅糖年糕;可蒸熟後即食,也可放置至其硬化後油煎,油煎後的紅糖年糕更添了一份香脆。紅糖年糕原先是春節時,由自家長輩手工製作,並給家人食用的春節風俗食品,平時並不常見。而今卻變成平時常見,春節時家裡幾無人做。

製作紅糖年糕,只需將糯米粉和紅糖用水和勻,然後放置到蒸籠內蒸熟,切塊後即可食用。

早晨至下午,紅糖年糕的身影都會出現在農貿市場附近,其香甜之味一直在此縈繞,讓人忍不住嘗嘗這三亞老味道。

價格:2-10元不等

海南粽子

粽子雖是全國各地都有,但三亞的粽子與內地的不同。

三亞的粽子是蛋黃肉粽,內里添有一個鹹蛋黃、少許瘦肉和肥肉,其體大個,外表用椰子葉或芭蕉葉包裹,所用油度恰好,配上黏牙的糯米,油光水滑,葉子的清香與糯香中帶著微微的鹹味。

「憋當咯(海南話,意思是賣粽子咯)」,晚上也經常有人推著三輪車用海南話這麼叫賣粽子,遇到了可別錯過,作為宵夜也是很不錯的。

價格:5-10元左右

青芒果

青芒果,即未成熟的生芒果,把皮刨乾淨後,將芒果切成片,配以特製的辣椒醬一起食用,酸辣可口。芒果大多選擇象牙芒,其圓長肥大,皮薄核小,果肉肥厚、鮮嫩香甜。

配以食用的調料一般有下面三種:

1、辣椒鹽:本地特產的黃燈籠辣椒或者小米椒加上鹽調製而成;

2、醬油辣椒甜醬:用醬油、黃燈籠辣椒/小米椒、蒜頭、紅/白糖調製而成;

3、蝦醬:可加辣椒。

價格:3元左右

伊面

伊面乃一種油炸的雞蛋面,是三亞本地人早餐和夜宵最常吃的小吃之一。簡單的做法,簡單的味道,卻是三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朝書法名家伊秉綬,喜麵食。伊秉綬的一次生日時,鄉紳們都紛紛贈其麵條,可這過多的麵條卻他讓大是為難。此時,他忽然靈機一動,決定在壽筵上添加麵食,這樣既增加了菜品,又解決了麵條過多而難以存放的問題。

於是他便吩咐家廚煮食麵條,而這臨時的主意卻讓廚師手忙腳亂。慌亂中,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中,待他發現已是為時已晚,由於府上正在宴請賓客,時間倉促,只得將錯就錯,把面撈起並澆湯後上席。誰知誤打誤撞,客人們都對這面拍手叫絕。結果鄉親們一傳十,十傳百,此面便名聲大噪了。因為此面出自伊府,故稱伊面,也稱伊府麵。

三亞的伊面有兩種,一種是伊麵湯,一種是炒伊面。伊麵湯除了麵條外,其它的用料和製作方式都與粉湯一樣。伊面是一種油炸的雞蛋面,呈黃色,面細,體質松而不散,口感爽滑,配上海螺湯更是甘甜鮮美。

將伊面在湯里穿湯幾次,然後放入海螺、蝦、瘦肉、雞蛋、青菜等食材,再灌入海螺湯便可食用。食用時,需要注意的是,伊麵湯不能久置,久放的伊面會吸收大量的水分而變膨,易散,沒有彈性,其中的味道也隨之流失,所以伊麵湯需烹飪好後儘快享用。

至於炒伊面,它的用料和工序與炒粉的一樣,只是把粉條換成了伊面。炒出來的伊面,更加韌,而且味道香濃。

從早到晚,三亞的街頭巷尾均有經營伊面的小攤,享用這散發著濃濃三亞味道的小吃,也是你來過三亞的證明。

價格:8-15元不等

粉湯

粉湯是本地人最常吃的早餐和宵夜之一,幾乎在三亞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它。粉湯用料少,製作簡單。

粉湯之所以好吃,在於它的鮮。這主要歸功於粉湯里的海螺,加入海螺製成的粉湯,味道鮮甜,而粉湯內的青菜、酸菜、瘦肉、蔥、清湯等清淡簡單的食材更突顯了海螺的鮮和甜。

一碗好的粉湯對米粉條的選擇也很重要。粉湯的粉比較扁平,有手工粉和機械粉之分。手工粉乃人工製作,細長扁平,有彈性,是最佳的選用食材;而機械粉是由機器製作而成,粉短且扁平粗大,沒有什麼彈性。

價格:8元左右

地址:各處海南小炒、湯粉店

港門粉

港門粉是三亞人一生都愛吃的一種湯粉,由漁民所創,其中加入了用新鮮的海魚和蝦製成的魚餅片和炸蝦,故而港門粉滿是大海的鮮美之味,讓人垂涎欲滴。

港門鎮,又稱保港鎮,原是三亞的一個濱海小鎮,而且它自古以來便是三亞最重要的漁港之一。

港門人大多以打漁為生,其飲食和海鮮息息相關,港門粉最先是由漁民利用海鮮和粉製作而成。一些漁民利用此手藝,在鎮上的老街小巷裡開了些沒有招牌的港門粉店,尋常只做著老客的生意。

後來,港門粉的工藝越做越精,配料越來越豐富,其湯中還加入了豬骨頭熬制,味道更加鮮甜。故而,它的名聲慢慢傳開,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品嘗這獨特的港門粉。

時至今日,它已成為海南聞名的特色小吃。

一般海南的湯粉多是用瘦肉和豬內臟作輔料製作而成,可港門粉則另闢蹊徑,選用海鮮來做主要的輔料,再配上精心熬制的高湯,味道鮮甜異常。

港門粉的製作十分講究。為了保證米粉條有足夠的韌性,港門粉都使用當地的手工粗粉。

湯的調製最是耗時,需要每天晚上開始著手準備,湯中加入螺、豬骨和海魚燉12個小時。經此製作而成的高湯,味道醇厚、香甜無比。

將粉條在高湯里穿燙,配上新鮮海魚製成的魚餅片,以及花生、炸蝦皮、豆芽和腌制好的酸菜,再加上特製的高湯,撒上一點粗胡椒粉和蔥花即可食用。

港門粉是海南有名的特色小吃,其中加入了新鮮海鮮特製而成的輔料,其味鮮甜,與其它湯粉大不相同。在三亞這濱海之城,怎可錯過這滿蘊大海之味的美食呢?

價格:8-15元不等

推薦閱讀:

海南買房養老哪裡好
追憶上海南市【圖文】
三亚有哪些景点推荐?可以怎样安排行程?
如果當年國民黨退守的是海南島而不是台灣島?
海南春節印象 | 輪渡堵車,吃天價海鮮,住得怎樣?遊客說!

TAG:旅行 | 吃貨 | 小吃 | 海南 | 攻略 |